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孫立人的悲劇人生

曉星

孫立人(1900.12-1990.11) <p class="ql-block">在二次世界大戰的東方戰場上,曾經有一顆耀眼的抗日將星孫立人,他率領的中國遠征軍新一軍橫掃緬北,全殲日軍“王牌”師團,打出了中國軍隊的虎虎生氣。但是,1949年國民黨從大陸敗逃到臺灣后,孫立人卻被控“莫須有”罪名被蔣介石徹底拋棄并遭迫害,他的后半生33年的漫長歲月,竟然是在軟禁中度過的。人們不禁要問:孫立人悲劇人生究竟是如何造成的? 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p> <p class="ql-block">1949年隨著國民黨政權敗逃臺灣,美國政府也加緊了對臺灣的控制,以確保包括臺灣在內的西太平洋第一島鏈,成為美國國家利益的防衛最前沿;當年蔣介石正與美國當局左右周旋、施盡權謀,以確保他自己對中國最后一個島嶼的統治權。正是在這個政治風云詭疑莫測的非常時期,孫立人被卷入了美蔣之間的明爭暗斗、爾虞我詐之中,最終成為犧牲品。好在孫立人在生命旅程競賽中活過蔣氏父子,1988年蔣經國死后,他得以重見天日??v觀孫立人一生悲劇,美國欲控制中國、插手中國內政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而中國傳統政治復雜黑暗的一面,似乎早已定下孫立人一生的悲劇命運。</p> 清華大學時的孫立人(前右1) <p class="ql-block">孫立人,1900年出生于中國傳統世家,祖籍安徽。他的父親孫熙澤是清代光緒年間舉人,民國時期曾是北京中華大學校長;孫立人伯父孫宏澤是光緒年間進士,甲午戰爭之前,曾跟隨清朝臺灣巡撫劉銘傳到臺灣淡水(當時叫滬尾)謀了個相當于海關監督官職,這恐怕是孫家與臺灣最早發生的淵源。孫立人從小在北京受到了非常良好地教育,他中學、大學學業是在清華附中、清華大學完成的。1921年他作為清華大學的藍球隊隊員,參加過當年遠東區藍球比賽,奪得過冠軍。清華大學畢業后,孫立人進入美國普渡大學就讀,兩年后進入美國維吉尼亞軍校,開始軍事生涯。孫立人在這所被稱為美國南方的“西點軍校”完成美式正規軍事教育,是這所軍校早期畢業生中極為少數中國人。孫立人回國后,1932年加入宋子文創建的財政部稅警總團,擔任特科團上校團長,直至這支稅警部隊的中將最高長官。后來這支稅警部隊被蔣介石并入正規陸軍。孫立人一直被民國軍界正統“黃埔系”將領們視為異類,更難獲得以黃埔系“大家長”自居的蔣介石的歡心。</p> 美國維吉尼亞軍校校史館的孫立人展介 <p class="ql-block">1937年爆發日本侵華“七七事變”,中國進入全面抗戰。當年10月在淞滬戰場上,孫立人任稅警總團第二支隊司令官,他率領部下在周家橋戰斗中,頑強阻擊日軍七次渡河進攻,炸毀日軍機械化橡皮橋,在那次戰斗中,孫立人率部英勇抗戰被日軍榴彈炮炸傷。淞滬戰役后,孫立人接掌指揮財政部稅警總隊,任中將總隊長。1941年稅警部隊被改編為陸軍新38師,孫立人任中將師長。1941年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爆發,世界反法西斯盟軍成立了中國戰區,蔣介石任中國戰區司令,美軍第7師師長史迪威中將任中國戰區參謀長,同時他還是中印緬戰區美軍司令。1942年2月,日軍大舉攻入緬甸(當時是殖民地英屬印度的緬甸?。?,英國政府向中國求援,蔣介石決定組成中國遠征軍入緬參戰。孫立人率新38師奔赴東南亞戰場,駐守在緬甸中部城市曼德勒一線。之后孫立人率部馳援英軍,仁安羌一戰成名,獲得很高的國際聲譽。但是,據了解內情的孫立人部屬張佛千的回憶說:那場戰斗雖然最后險勝了,內幕卻充滿了中國遠征軍派系傾扎與不公。當時,由蔣介石的黃埔得意門生把持的遠征軍司令部,一入緬就把孫立人的新38師拆分到好幾處,只給孫立人留下1個團兵力防守緬甸重鎮曼德勒。當8千日軍包圍了7千英軍于仁安羌時,孫立人接到命令讓他率不足七、八百人兵力去馳援英軍,無疑是個自殺式命令。那時候日軍戰斗力正處于顛峰,一、兩個師團就可以橫掃東南亞各國,十幾萬英聯邦軍隊在東南亞戰場上兵敗如山倒。孫立人對于這樣的命令力爭無效,只能親赴沙場以必死決心與部下共命,由于戰法得當、將士英勇,加之日軍過于驕縱輕敵,孫立人率不足一個團的兵力,在兩天之內把包圍日軍打垮了,將被圍的英軍全部解救出來,創造了一個奇跡。這場戰斗是中印緬盟軍在第一次緬甸戰役取得唯一勝仗。戰后孫立人榮獲了英國女王頒發的帝國司令勛章及美國豐功勛章。之后在中國遠征軍大撤退的危急時刻,孫立人沒有聽從上司杜聿明的命令,指揮所屬新38師跟隨英軍撤退方向,最后安然退到了印度。這件戰場抗命公案,鬧到蔣介石那里不了了之。因為撤退到印度的中國軍隊終究保存了較完整人員、編制,與杜聿明率領的遠征軍主力,跋涉緬北野人山熱帶叢林,兵員裝備損失巨大、近萬兵士病餓而亡慘狀形成強烈對比。再加上美、英決定提供強大軍備與訓練營地,整編中國駐印軍,計劃擴充為三個軍的規模,使孫立人被蔣介石一下子倚重起來了。這也種下了黃埔系眾將領對孫立人更大的忌妒、不滿與排棄,成為日后國共內戰東北戰場上,孫立人與老上司杜聿明尖銳矛盾的遠因。</p> 中國遠征軍在仁安羌解圍戰中救出英軍 遠征軍在緬北戰場 <p class="ql-block">1945年盟軍在東南亞緬甸戰場展開了大反攻,孫立人指揮新38師是主力部隊,這支美式裝備、如虎添翼的中國軍隊,從印度出發橫掃了緬北戰場。當年美軍對孫立人完全授權,他指揮的新38師為先鋒,同時還指揮配合的美軍工兵與空軍,并得到美軍充分后勤保障。孫立人當年的隨從秘書沈克勤說:“中國從“九一八”開始抗戰,我們一直都在后退那時候叫“轉進”,其實就是敗退,不管是淞滬會戰、武漢會戰……節節敗退,觸目驚心。這一次不一樣了,孫立人帶領的新38師、22師是一路進攻,從印度到緬甸一直打回中國,把日軍五個師團、一個旅團的十幾萬軍隊都打垮了,日軍死傷了好幾萬人,連日本人自己都承認整個把他們打敗了,真是揚眉吐氣啊!”那一時期是孫立人軍事生涯高光時刻,在毫無打壓情況下,他可以任意發揮其卓越的軍事才華,因此孫立人打出了緬北抗日名將的英名。當時與中國遠征軍并肩作戰有一支美國陸軍的麥支隊(即美國陸軍游騎兵特種部隊前身),其隨軍攝影師大衛·奎德回憶當年面對日軍的情況時說:“被我們打敗的日軍第18師團(久留米師團),被稱為菊師團,它的軍旗上的徽標菊花是日本皇室標志,這是日本陸軍最精銳部隊。正是他們當年攻占的新加坡,以自損1百多人代價,俘虜了英聯邦軍隊13萬5千多人,因此日本18師團稱號叫“新加坡征服者”。你可以想像,當年中國駐印軍這兩個師(指孫立人指揮的新38師、22師)面對的日軍戰斗水準有多高。”號稱永不言敗的日軍18師團,被孫立人率領的中國駐印軍打得落花流水,在八莫戰役中,日軍18師團最后只剩下師團長幾十人僥幸逃脫,整個編制覆滅了,連師團的官防、軍旗都被中國軍隊繳獲,稱得上是標準的全殲。之后,孫立人又率部從緬甸臘戍一直打到緬泰邊境才回國,基本收復了緬甸全境,這是抗日名將孫立人的一生榮耀。如今在美國維吉尼亞軍校的校史館里,專門設有二戰盟國中國將軍孫立人的展柜,孫立人這位來自中國該校優秀校友,已經成為這所美國著名軍校的驕傲與典范。孫立人一生痛恨侵略中國日本軍國主義者,據說在反攻緬甸戰役中,捉到日軍俘虜報給他時,孫立人對部下說:“查一查,凡是侵略過中國的一律槍斃!不用報給我!”當年侵華日軍官兵個個手上沾滿中國人鮮血,在那一代中國軍人眼里都是毫無人性的畜牲。直到晚年,孫立人的長女孫中平回憶說:“我們小時候不懂事、太調皮的時候,他真的火大了說的最重的話就是:你們這么不聽話,難道是日本鬼子變的嗎?我們就不敢說話了!”</p> 孫立人在緬北戰場上 在東南亞叢林對日作戰的盟軍 <p class="ql-block">抗日戰爭在中印緬戰區指揮盟軍聯合作戰的司令史迪威將軍,極為欣賞孫立人這位中國將軍。史迪威的孫子約翰·伊斯特魯克到現在還記得,史迪威將軍對孫立人的贊賞。他說:“史迪威將軍非常喜歡孫將軍,當然他是維吉尼亞軍校畢業的,英文又很流利、容易溝通這僅僅是一個方面。史迪威看重孫將軍最關鍵的還是他們倆一起向世界證明了,只要有好的領導和裝備,中國軍隊可以與任何盟國軍隊比美,他們共同在第二次緬甸戰役中充分證明了這一點?!钡?,史迪威將軍洽洽是蔣介石最不喜歡的美國人,而史迪威對蔣介石的劣評,在當年也是美國政界人所眾知的。</p><p class="ql-block">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了!盟國統帥艾森豪維爾將軍盛情邀請孫立人訪問歐洲戰場,孫立人二戰名將聲望被推至頂峰,這也讓人分外眼紅。孫立人當年的隨從參謀、后來做到臺灣軍隊聯勤司令的溫哈熊回憶說:“盟軍統帥艾森豪來了一封信,邀請孫立人去訪問歐洲戰場,他當然很高興啦。委員長(蔣介石)召見他,一進門就十分不滿地問他:誰叫你去的?孫立人回答:是人家邀請的,而且你批準后,我才答應去的啊。委員長更是大怒了,說:為什么不邀請我?只邀請你?為什么不邀請別的將領?說出這樣的話顯然是有很深地成見了!”這件事使孫立人十分難過,當然最后蔣介石不得不讓孫立人去了。在國共內戰東北戰場,孫立人又與遠征軍時期老長官杜聿明成了上下級,他們倆人在重要戰事問題上往往意見相左,搞得越來越僵,矛盾一直鬧到了南京。蔣介石一味偏袒下,讓孫立人交出軍隊被投閑置散了。曾經給孫立人當過政戰部主任的張佛千講了一件往事。他說:“有一天,孫立人來告訴我。明天總裁(蔣介石)要召見他,讓我幫他判斷一下是什么事?我就判斷:第一是讓你去練兵;第二讓你辦教育。第二天晚上召見回來,他對我說:你講的不錯,老先生找我去,正是你說那倆件事,還要我選擇。我說:不用說了,你一定選擇練兵了。他說,你怎么知道的?我說:你以為練兵好呵?其實辦學校才好,因為你不是“黃埔系”的,假如你做了黃埔系軍校校長,你不就可以混進去了嗎?而且你在黃埔系地位還不低呢?!钡牵缹O立人個性,他還是認認真真地練兵去了。1947年7月15日,孫立人就職代理陸軍副總司令兼陸軍訓練司令,在南京成立訓練司令部,并在臺灣鳳山設立了訓練基地,全力投入練兵。據張佛千事后認為,當年蔣介石之所以叫孫立人去訓練新兵,原本只是敷衍敷衍他。沒想到后來大陸全部垮臺了,剩余的所有部隊都跑到臺灣來,都需要他的整訓。張佛千說:“當年撤到臺灣的部隊都是被打的雜七亂八的,需要重新整編才行。別看他們打了敗仗,但是長官們個個有來頭,都是通天人物,國防部根本管不了也得罪不起,就順勢推給孫立人來整編,誰要你孫立人是訓練司令、臺灣防守總司令嘛。這種人人都知道得罪人的事,也就是孫立人高高興興地去做?!本瓦@樣,逃到臺灣幾十萬的敗軍,后來基本都是孫立人一手整編出來的。</p> 孫立人與史迪威 <p class="ql-block">1949年10月,蔣介石的嫡系將領湯恩伯帶著部隊最后逃到臺灣,如何安排這支嫡系部隊。孫立人與蔣介石發生過一次嚴重沖突。孫善治是孫立人侄孫,他是少數聽孫立人親口說出這段故事的人。孫善治說:“叔公有一次說:你知道我跟老“總統”吵架的事嗎?那是因為湯恩伯部隊撤回臺灣了,老“總統”把我叫去,當時俞濟時也在場。蔣說:湯恩伯的部隊回來了,要整編一下,你回到馬上辦。后來蔣又打電話過來追問:交代你辦的事情辦了沒有?我說:已經把幾個國民小學的校舍騰出來,打算讓湯恩伯的部隊先住進去,再開展整訓。那個時候的規定凡是整編好的部隊,才能住進較正規的幾個訓練營房。老“總統”說:這怎么可以呢?你把訓練營騰出來,先讓湯恩伯的部隊住你們訓練營,你們的人去住國小。我一聽就有點生氣了。說:湯恩伯的部隊已經成了破銅爛鐵,沒有半年一年的整訓,根本形成不了戰斗力!怎么能讓他們去住整編好部隊的營房呢?老“總統”說:你怎么這么自私?這一句話讓我更加生氣了,我說:我自私?你才自私呢?誰不知道湯恩伯部隊是你的嫡系,你今天把整編好的部隊調走,明天共軍打過來,我看你拿什么部隊去打?到那個時候往那里跑?往太平洋里跳嗎?”老蔣一輩子有誰敢對他講出這樣的話,可能最重那幾句也只能是孫立人在心里講的吧。但是,孫立人在那一時期真是無比煎熬,不僅與蔣介石的關系搞不好,與時任總政治部主任蔣經國關系也非常緊張。他們倆人個性不合、理念不同,特別是對于軍隊特務統治、政工制度倆人認識水火差異,孫立人以職業軍人為傲,崇尚軍人不問政治的信條。但是在掌管臺灣情治單位總頭目的蔣經國眼中,孫立人已被視為政敵,是一個政治異類,孫立人甚至在一個時期內連個國民黨員都不是,絕對不可靠。</p> 孫立人與麥克阿瑟 孫立人追隨蔣介石在臺灣 <p class="ql-block">1949年國民黨政權完全喪失了大陸,蔣氏父子帶著殘兵敗將敗逃到了臺灣,雖然還在夢想東山再起、“反攻大陸”。但是在當時美國杜魯門政府眼里,對于蔣介石已經極端失望和厭棄了,美國已經準備扶持其它勢力取而代之。孫立人在這中間被動地扮演了一個非常微妙、尷尬的危險角色。近些年美國機密檔案逐漸解密,一些學者研究這批檔案后,更加清楚了當年美國政府與蔣介石之間是如何矛盾重重,以及美國急切尋找新的代理人的曲折過程。在這個背景下,1949年美國國務院發表了對華白皮書,已經暗示放棄蔣介石;總統杜魯門于1950年1月拋出“臺灣地位未定論”,這些動作是美國企圖將臺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開始。其實在蔣介石本人還沒有退到臺灣之時,美國就已派人來臺灣觀察了,看看可否支持一個沒有蔣的臺灣政權,曾試探過當年臺灣省省主席陳誠,也試探過孫立人。按照孫立人舊部下張佛千的說法,美國找孫立人的最引人注目行動,是美國遠東盟軍統帥麥克阿瑟曾兩次派他的情報處長帶著專機來臺,請孫立人去日本東京見面。第一次,孫立人回答須向蔣介石請示婉拒了,當時蔣介石雖已宣告下野,躲在家鄉溪口指揮著一切。當第二次麥克阿瑟又派機來人接孫立人去日本時,孫立人無法再次拒絕,才去東京見了麥克阿瑟,麥本人承諾只要孫立人反蔣保臺,要槍給槍,要錢給錢。但是被孫立人回絕了。回國后孫立人還親赴奉化溪口當面向蔣介石匯報了一切,并表達忠于蔣介石。后來還有一次美國人找上門的事,孫立人均不為所動。1950年3月1日,蔣介石在臺灣宣布結束下野,正式復行視事,孫立人立即率官兵在鳳山舉辦效忠大會。解秘的當年檔案顯示就在這個時間點,當年任美國駐臺領事克倫茲曾寫了一封極機密的信函,匯報給美國國務院遠東事務助理國務卿魯斯克、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處處長尼茲。他在信中說;經濟合作總署臺灣區的主任克萊格帶回孫立人的一個秘密口信,說孫將軍對克萊格吐露,他和一群自由派人士,認為極端保守的國民黨政府正在摧毀臺灣,導致臺灣將面臨被共產黨占領的危險。他們計劃推翻蔣的現政府,建立一個能夠符合人民需要的政權,以消滅貪污與無能,他們有信心能夠保衛臺灣。孫立人將軍想知道能不能得到美國的支持?美國國務院在征詢了相關官員意見后,指示克萊格以向孫將軍口頭傳達以下訊息:我們不能對這樣的行動表達任何意見,我們也不能對結果負任何責任。我們將會繼續支持任何符合臺灣人民意愿并且有能力對抗共產黨的政權。美國中央情報局也提出臺灣近期可能的機密分析報告,文件中也再度提到孫立人有計劃叛變。這份報告說,“最近幾個月來,有許多情報顯示在美國受過教育并負責臺灣防務的孫立人正在策劃政變,目標是消滅蔣的親信,但保持蔣繼續做傀儡,知道這個傳言的人不少,包括蔣的親信?!辈徽撌聦嵳嫦袢绾危宄f明針對孫立人的不利傳言已經被廣泛傳揚開了。解密檔案文件記載,1950年5月初,美國國務院政策計劃處處長尼茲認為,美國處理臺灣事務上,必須強而有力,但是又不露痕跡。萬一孫立人政變成功,美國希望孫立人向中共的陳毅、葉劍英表示,說臺灣新政權對大陸政權沒有敵意,請他們不要對臺灣進行任何武裝攻擊。美國國務院助理國務卿魯斯克說,他收到過孫立人寫給他的密函。內容是:孫立人表示愿意政變。但是這個所謂的證據,據魯斯克本人說法,他將那封信燒掉了,理由是擔心孫立人的生命安全。 一時間出現這么多關于孫立人要密謀兵變傳言,又缺乏有力的證據,不排除是當年的有心人生造出來的,誰也說不清,這成了當年孫立人與美國之間“無頭案”。</p> 孫立人在為受訓士兵示范持槍射擊 孫立人在檢閱受訓部隊 <p class="ql-block">直到1950年5月之前,蔣介石都面臨著被美國拋棄的巨大壓力。當時依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的判斷,臺灣“淪陷”不可避免。美國政府決定不再支持蔣介石政權。按照美國的計劃,蔣介石當時能做的是提請聯合國托管臺灣。杜魯門總統依此派美國第七艦隊協防接管臺灣。蔣介石當然不愿意將臺灣從自己手里交出去。迫不得已情況下,蔣曾寫信給美駐日統帥麥克阿瑟,請求把臺灣劃到麥克阿瑟軍事統轄的保護范圍內,他甚至說本人可以下臺,將權力全面交給麥克阿瑟將軍,但絕不交給孫立人。這頗有些晚清慈禧“寧予友邦,不予家奴”的味道。上世紀50年代曾擔任過蔣介石英文秘書沈锜說:“蔣介石當時不是不處理孫立人,只是認為時機還不到。許多情治單位都有報告打給他說:孫立人要謀反,老“總統”十分清楚。不動孫立人不過是投鼠忌器罷了,因為他背后有美國人支持?!碑敃r擔任陸軍總司令部政戰部主任的張佛千認為,說孫立人當年要兵變,顯然是言過其實,但是,孫立人正受著各方面的氣真是太大了,那道是不爭事實。例如每周去參加完“國防部”會議后,孫立人都是氣得吃不下飯,他甚至向蔣介石請辭過一次,卻引來蔣介石對陸??崭呒墝㈩I全面申斥,明令值此非常時期一律不準辭職。說孫立人要“政變”也不全是空穴來風,這是因為美國人當年確實是看上他了,也在大力慫勇著他。蔣經國領導的臺灣情治單位揣測上意,造謠生事,借此邀功將事態推向越演越烈。</p><p class="ql-block">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了,徹底改變了臺灣命運。美國第七艦隊立即開進臺灣海峽,阻斷大陸解放臺灣的攻勢,之后臺灣與美國簽定共同防御條約,美國承諾保衛臺灣以及支持蔣氏政權。這個時候的美國人當然不再希望臺灣島內出現動亂了。因此,孫立人在美國人眼里那點價值立即降低至零點。從那時開始,二戰后世界格局進入冷戰時期,蔣介石地位鞏固了,他又受到美國人親睞,這時再處置孫立人,他也不用顧忌什么了。1955年5月25日,就在“中美共同防務條約”生效后,孫立人親信部屬、陸軍步校少校教官郭廷亮被控以“匪諜罪”逮捕。在蔣經國領導的臺灣情治單位羅織了一系列罪名,將此案牽連人數越搞越多,最后竟達3百多人。郭廷亮是孫立人在緬甸戰役時期的一位部屬,在一次戰斗中,郭廷亮作戰身受重傷,是孫立人指派直升機將他運到印度后方醫院救治保住了郭廷亮的生命。戰場上的生死情誼,使郭廷亮視孫立人為再生恩人。孫立人也重用了郭廷亮,孫立人在臺灣鳳山練兵成立一個示范營,郭廷亮就是這個示范營的少校營長。按照當年臺灣官方說法,因孫立人不滿現狀,少數軍校學員對老長官孫立人沒提升參謀總長也心懷不滿,于是孫立人就派郭廷亮召集秘密集會,從事不法活動,有個小紅色日記本作為證據,其他被牽連人的罪名也與孫立人有關,說這些孫立人的部屬,在孫立人默許下,企圖串連部隊利用蔣介石校閱機會發動“兵變”,圖謀挾持蔣介石,擁戴孫立人上位。孫立人從1955年6月1日開始,就被命令不準外出,逼他引咎辭職。孫立人的致孫孫善治說,這件事當時是由“總統”府副秘書長黃伯度出面辦的,因為黃伯度跟孫家有一點淵源吧。黃伯度拿著早就寫好的孫立人辭職信,叫本人簽字。去了兩三次,孫立人不予理采,說我何咎之有?為什么我要引咎辭職?后來上面逼的越來越緊,用了最后手段。一天黃伯度跑來找到孫立人的兒子,說:“你還是勸一勸你父親吧,假如他再不簽字的話,所有抓起來的兩三百人都得槍斃了!”這下子擊中孫立人的要害,孫立人說,帶兵打仗,我從來沒有睡不著覺,那天晚上,我一夜沒睡!我一個人死無所謂,不能牽扯那么多人陪我一起去死。在實在沒辦法情況下,孫立人在1955年8月4日清晨,無奈簽了字。當年8月20日“總統”府頒布命令:孫立人因匪諜郭廷亮案,引咎辭職照準。組成九人調查委員會調查。1955年10月20日,蔣介石頒布命令:對孫立人準以自新,交由國防部隨時察考,以觀后效。從此孫立人失去自由,開始了漫長的軟禁生涯。</p> 軟禁中的孫立人 軟禁中的孫立人與夫人 <p class="ql-block">從蔣介石潰逃臺灣開始,美國一直策劃臺灣與大陸的對抗局面,圖謀將臺灣從大陸永遠分裂出去。由此美國一直在臺灣島內培養其代理人,妄圖將臺灣永遠掌握控制在手中,作為美中對抗一顆“棋子”,過去的蔣氏父子是如此,如今的臺獨分裂分子同樣如此。歷史就像一面鏡子,給人以忠告:美國人關心臺灣,從來不是關心臺灣人的利益,他們關心的只能是美國的利益。當臺灣代理人符合美國利益,還有點利用價值時,可能會讓你嘗到一點甜頭,但是一旦沒有利益價值了,得到的一定是苦果。孫立人的部屬張佛千說過:“孫立人與美國的關系好象一直很良好,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孫立人的侄孫孫善治回憶說:他一次去看軟禁中的孫立人正在院子里修剪盆景,就問道:這個盆景你種了多少年了?孫立人回答:我出事多久,就有多久了。垂垂老矣的他,已被軟禁30年了,悲憤中,孫立人指著盆景說了一句話:我的大半生就埋在這里了!那幾十年,表面看好象沒什么,家里人都清楚,夜深人靜孫立人捶墻頓足,心中有一股不平呵!1975年蔣介石死了、1988年蔣經國也去世了。蔣氏在臺灣“戒嚴”統治期間冤案一樁樁、一件件被人們揭露出來,平反之風一時在臺灣島刮起。孫立人后輩們及友人都鼓勵他要求臺灣當局平反冤案。1988年2月底一天,孫立人子女躲過監視情治人員,第一次把記者帶到家里,孫立人首次對媒體開口訴冤。報紙以《誰能還我清白,請能還我公道》為題發表了這次采訪孫立人的文章,引起輿論大嘩。當時的“國防部長”鄭為元在媒體記者不斷追問下,說了一句“孫立人并沒有被監禁,他是自由的呵”。為了圓這個謊言。在強大輿論壓力下,作為孫立人當年部下的鄭為元,不得不去看望了孫立人,在媒體在場的時候下,孫家人齊齊下跪求情,要求還孫立人的自由。臺灣當政者最后才不得不放過孫立人。1988年11月27日,按中國習俗為孫立人籌辦九十大壽喜宴,在臺中市國小一個小禮堂,親友故舊、各界人士紛紛前來為孫立人祝壽。被隔絕人世整整33年的孫立人,首次與公眾見面了,老人喜極而泣。直到孫立人臨終時,他還緊緊握住主治醫生的手喃喃自語:我是冤枉的!我是冤枉的!說了兩遍即昏迷過去了,再也沒有醒來。就在孫立人去世滿一周年時,正在為孫立人冤案以及為自己爭取徹底平反的郭廷亮,這位當年被指控兵變“謀反”主角突然發生了一場墜車意外,離奇死亡了,至今留下一個未解疑團。</p> 終獲自由的孫立人 耄耋之年的孫立人<div style="text-align: right;"><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原县| 沙河市| 铁岭市| 江城| 阜城县| 莱芜市| 赞皇县| 信丰县| 湘潭市| 渝北区| 林西县| 大竹县| 东海县| 建平县| 调兵山市| 泰顺县| 利津县| 中牟县| 肥西县| 南京市| 文水县| 孟村| 渑池县| 凤庆县| 当阳市| 双鸭山市| 鄂尔多斯市| 磴口县| 安泽县| 凤台县| 屏山县| 兰西县| 扬州市| 柳州市| 石嘴山市| 乳山市| 胶州市| 崇左市| 张家口市| 武平县| 阳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