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連續幾天的太陽心情大好,今天同學群約著去三峽博物館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七點的窗外,茫茫白霧, 預示太陽一會兒肯定能出來。</p> <p class="ql-block">九點半幾乎都按時到了指定位置,博物館前的廣場人不算多。一問才知道今天閉館,五十幾步梯子算白爬了,遂決定改拜周公館。</p> <p class="ql-block">左側的市政府大樓莊嚴潔凈,聚了點人在嘰喳著什么。</p> <p class="ql-block">我們沿人民村往上走,石坡幽靜也干凈。</p> <p class="ql-block">朝陽下會長的紅衣服更加鮮艷。</p> <p class="ql-block">府墻邊修鞋師傅認真地給女士恢復時髦的鞋,半老的紅衣婆望著會長更鮮的紅色,好像還有點不服。</p> <p class="ql-block">走上梯坎,才是政府可以進車的大門。</p> <p class="ql-block">正對著府衙的是一條蜿蜒的老車路,現在叫人民路或者中山四路?</p> <p class="ql-block">轉彎處有家中醫理療,這種重慶小巷街景,年景差時可灰色想像,像鞋攤一樣在府門前開著,也可視為治理的一種寬容吧。</p> <p class="ql-block">霧都賓館,就這名字就該是府上接待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曾家巖,按姓氏是一家姓曾的住宅,因為有周總理成了紅色地標。紅巖村,虎頭巖,曾家巖并稱“三巖”,是總理當時活躍的地方,今天來參觀的人也不少。1938年到1946年,周總理在重慶南方局做書記時的主要居住點。當時總體上是國共合作,共同抗日,南方局組織大量演出、宣傳,鼓舞抗戰,與宋美齡一起收容撫養孤兒。</p> <p class="ql-block">這里不收門票,但需要預約,其實也不是預約,只是需要登記身份證和名字。公館進門后的天井不大,算那個年代大戶人家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公館有三層,一、二層開放,有董必武董老,周恩來夫婦,中央南方局主要干部的居住地,簡單的會議室,樓層層高不太大。</p> <p class="ql-block">總理辦公室邊上有個簡易防空洞,轉個彎兒出去就是嘉陵江邊,當時防轟炸很實用。</p> <p class="ql-block">從防空洞出來,上面有個寬闊廣場,下面就是曾家巖大橋,有紅色裝飾的嘉陵江大橋。</p> <p class="ql-block">周公館出門向右,二百來米吧,就是這個剛改名的巴渝文化會館,原來叫戴公館。排場和氣勢上曾經更加有名,也正好瞄著鄰居的動靜。</p> <p class="ql-block">郵局是當年最時尚的所在,即使一個郵亭兒也像是民國的表情包兒。</p> <p class="ql-block">這塊太湖石不知是否當年的原物,擺在這里也算和主人的身份相搭。</p> <p class="ql-block">靠江邊一側是有庭院的,可想像當時的氣派。</p> <p class="ql-block">戴公館出來,附近就是嘉陵江畔是臨崖步道,一個老山城味兒很濃的半山壁畫。</p> <p class="ql-block">石級不陡,鬧中舊顏。</p> <p class="ql-block">掛滿黃桷樹根兒的巖道可望“三嫂子”和“保長”。</p> <p class="ql-block">半脫的黃總,背影還挺健碩,回去幾十年可以去做搬運工。</p> <p class="ql-block">這是能曬東日的巖壁,四仰八叉的根群有扎根重慶的意思?也有謙虛的樹干彎腰迎客,堡坎的藤蔓生機盎然。</p> <p class="ql-block">出步道又是個寬闊的觀景臺,一棵獨立的黃桷樹緊貼人民小學院外。</p> <p class="ql-block">望上游,鳳棲沱下來的游船剛穿過嘉陵江大橋,去年同學們游嘉陵江的回憶歷歷在目。</p> <p class="ql-block">下面輕軌剛剛穿過,我們的日常就是外地客的驚喜。</p> <p class="ql-block">人民小學操場有范兒,學生整隊跑著。院外的火鍋兼有機麻,前面巖邊崗屋也是這東東,熱烈的生活也就成了文化。</p> <p class="ql-block">轉轉梯與黃桷樹抱成一團,掩護游人可下沙濱路。</p> <p class="ql-block">標著一路的“紙殼車”給打卡小朋友們展示七、八十年代去上清寺的感覺。上清寺在哪兒我也不曉得,記錄史創于1522嘉靖年?先叫三清廟,百年前西洋人改過教堂,后才叫的這名兒。</p> <p class="ql-block">下去路對面就是市郵局大樓,上嘉陵江大橋的車川流著。</p> <p class="ql-block">民盟成立紀念碑僅靠“特園”,里面正在大力修整,張瀾,梁漱溟等那時的大儒們聚集的地方,國共雙方文化交鋒的前沿。</p> <p class="ql-block">還有陣兒才到中午,我們又去鵝嶺公園走走,那兒正搞菊花節。</p> <p class="ql-block">榕湖橋畔是老人的地盤。</p> <p class="ql-block">我們一氣兒爬上八四年改的瞰勝樓,一個七層四面通風的塔屋(原叫兩江亭),望江北城林高聳。</p> <p class="ql-block">看菜園壩,霧鎖長江。</p> <p class="ql-block">兩、三小時,從過去到網紅,再到暮年,雖還有“花枝招展”的公園舞,可細看已不是解放碑打望的感覺了。</p><p class="ql-block"> 從公園出來,我們走過二廠,又到李子壩年輕人興奮的地方,街邊支圓桌,叫幾碗豆花兒,老咸菜炒點回鍋肉,還有晚秋時節大膽的姑娘涼爽的長腿,一大盆米飯幾個老漢兒弄得順順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夷山市|
柯坪县|
资中县|
利川市|
宜兰市|
台北市|
晋江市|
顺义区|
罗甸县|
三河市|
宁国市|
隆回县|
德昌县|
镇原县|
油尖旺区|
颍上县|
湘乡市|
沐川县|
武功县|
鸡泽县|
锡林郭勒盟|
东平县|
商城县|
商丘市|
西峡县|
临城县|
镇巴县|
大渡口区|
盐津县|
高唐县|
嘉荫县|
唐海县|
河间市|
乌恰县|
沈丘县|
广平县|
宜章县|
龙泉市|
客服|
海口市|
新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