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綠野仙蹤,一村一水一森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溪潺潺,綠蔭蔽日。</p> <p class="ql-block">西溪南村,位于黃山南麓,新安江上游,距黃山高鐵北站6.4千米,10分鐘車程;建于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至今已有1200年歷史。</p><p class="ql-block">村中保留明清建筑100余幢,其中老屋閣和綠繞亭屬全國重點文保。村中古水利建筑猶存,私宅園林眾多,古園野徑可尋。</p><p class="ql-block">全村有 5300 余人,吳姓是村中大姓。 </p> <p class="ql-block">我們同學發小10人(5對夫妻),9月18日至9月21日相約在西溪南村小住四天三晚,順便游周邊的呈坎、唐模等古村落。 </p><p class="ql-block">西溪南導覽圖。 </p> <p class="ql-block"><b>杭州西站,</b>為杭州列車新客站,2022 年9月建成通車,總建筑面積51.2萬平方米,站房建筑面積約10萬平方米。 </p><p class="ql-block">9月18日上午,同學由上海、杭州、紹興分乘高鐵,前往黃山北。我們初次到西站乘車,乘坐10:18的動車, 9 : 00 前已到車站。 </p><p class="ql-block">走進大廳,大面積的玻璃穹頂,大氣通透,滿滿的科技感。 </p> <p class="ql-block">中央,花景環繞著擺設鋼琴的圓臺,四周圓柱和墻上是杭州的四季風光攝影作品。19屆亞運會即將召開,處處是亞運氣氛。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屋屋面由金屬面、 采光頂等裝飾。 </p> <p class="ql-block">整體以“云端站房 ”為設計概念,有</p><p class="ql-block">“云谷 ”、“云路 ” 、“云廳 ”等。 </p> <p class="ql-block">候車大廳的候車口為橢圓型的太空艙形狀,入內,空空蕩蕩,但整體充滿科幻感。</p> <p class="ql-block"><b>西溪南村,</b>我們比其他同學提前半小時到,出租車只能停在豐樂河北側,拖著行李箱,走過長長的青石板橋。橋長60多米,寬5米余。 </p><p class="ql-block">平時,橋上人不斷,這是在晨間拍攝。 </p> <p class="ql-block">正午的豐樂河。 這條河源出黃山南麓, 是練江的支流,長78.3千米,寬57至89米。因古村傍豐樂河南岸,故又稱豐溪、豐南、溪南。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靠近古村的優美河段。 </p> <p class="ql-block">步行三五分鐘,來到入住的酒店蜜西溪里。 </p> <p class="ql-block">同學在車上已用餐。 我們辦好入住手續后,就近在溪邊人家土菜館用餐。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菜館燒柴火的大灶頭。 </p> <p class="ql-block">下午三點,我們在酒店大廳集合,開始游古村。主要游東西走向、平行的溪邊街、中街、上街和后街,并找兩處全國重點文保。 </p> <p class="ql-block"><b>溪邊街,</b>建在雷堨引入的雷堨溪邊上。 村外有三座堨,雷、隴、條,堨就是堰,起截水之用,每一座堨引入一條溪。 </p><p class="ql-block">街沿溪行,屋沿街建。 </p> <p class="ql-block">雷堨溪寬約四、五米,水深可放竹簰, 也可行小船,流水澄澈,長年不竭。 </p><p class="ql-block">街道從頭至尾,一路小橋流水,多為半月形單孔石橋。 </p> <p class="ql-block">房屋隔水相峙,雜以廊亭臺榭,竹木花卉。 </p> <p class="ql-block">溪邊街55號是一家有特色咖啡店,而相鄰的53號就是蜜西溪里網紅民宿。 </p> <p class="ql-block">溪邊街69號,寶善堂,始建于明末,為清代光緒年間狀元黃思永的祖宅。 </p><p class="ql-block">黃思永受他恩師翁同龢推薦,入朝為仕,曾任“ 中國工藝商局 ” 局長。他是繼李鴻章、曾國藩第一波洋務運動后,第二波近代改革大家;在他力推下,廣開通商口岸、建鐵路、開礦藏、 發行了中國歷史上第一股票招信股票。 毛澤東曾稱他是中國商業第一狀元。 </p><p class="ql-block">幾次路過,都關著門。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中的土地廟。</p> <p class="ql-block">我們只走了溪邊街中段,東西都暫未走到,按路牌指示轉入土地廟旁的小巷。</p> <p class="ql-block"><b>后街,</b>古村不用買門票,也沒有導游,因擔心老屋閣四點關門,按指路牌,直接穿過中街去后街找重點。 </p><p class="ql-block">在村中穿行,天很藍、云朵很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走到了老屋閣巷。 </p> <p class="ql-block">全國重點文保老屋閣和綠繞亭位于后街偏西,兩個文保緊挨在一起。 </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擔心什么來什么,老屋閣關著門,門旁有告示,一周開放兩日,周三和周日。今天是周一,好在周三我們還在村里。 </p><p class="ql-block">這是老屋閣的側面,倒影映在漁翁塘上。 </p> <p class="ql-block">綠繞亭,位于老屋閣一側,亭名取宋王安石“一水護田將綠繞 ”詩意;始建于南宋,重建于明景泰間。磚木結構,尖山頂,月式梁,羅漢枋;寬4米,進深4.36米,高5. 9米。南北兩面置美人靠。南有清溪流過,北有荷塘相映。 </p> <p class="ql-block">頂部中間月梁下部有文字記錄,清晰可讀:“景泰七年歲次丙子十一月十八日甲申吉慶重建綠繞亭以便休息吳斯和樂造。” </p> <p class="ql-block">兩側金柱下部有清咸豐、嘉慶、光緒年間修繕記錄。 </p> <p class="ql-block">正中月梁,繪有元代遺留的包袱錦彩繪。 這是明代較為稀有的過街亭,被評為國保文物也是名至實歸。 </p><p class="ql-block">2000年,云南“世博園”特按此亭仿制一座,置于園內。 </p> <p class="ql-block">在寧靜的后街,離老屋閣數十米,有老房子改造的后街五號客棧和燕捨咖啡屋。 </p> <p class="ql-block">房東是本村的一位繪畫青年,坐在屋前玩手機,一只小狗陪著她,一幅歲月靜好的模樣。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中街,</b>走過一條巷來到街上。 </p> <p class="ql-block">我走得快, 一直走在前,先往東走一段。中街10號,是街上的一家主要商鋪,有油鹽醬醋、煙酒糖果、日用百貨,還有豬肉、河魚、蔬菜等。 </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立有三座石牌坊,街頭的進士坊,中間的國賓坊和街尾的應龍坊。三坊反映了儒家文化之精髓:進士坊旨在勸學;國賓坊上一個臺階,“學而優則仕 ”;應龍坊,則飛龍在天。 </p><p class="ql-block">這時,只看到兩座牌坊。 </p><p class="ql-block">國賓坊。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背面的仙鶴雕刻十分精致。 </p> <p class="ql-block">隴堨溪穿街而過,有石砌臺階,流水甚暢。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兩旁有幾家店鋪,但多為民居。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已看到街尾的牌坊。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果然是應龍坊。 </p> <p class="ql-block">中街57號,荷田里酒店,是由原來的鎮政府改造的酒店,關著門。 </p> <p class="ql-block"><b>上街,</b>就在應龍坊下,一邊是知巷口。 1號也是一座老宅,一般老屋在街巷墻角,都用一種紅石條包裹。 </p><p class="ql-block">這條石上刻有文字,字跡漫漶,很難辨認,同學細看細琢磨,原來是“往萬安進巷直行”七字。 </p><p class="ql-block">古村的街頭巷尾,只要你留心,這類一鱗半爪的文字較多。 </p> <p class="ql-block">來上街,主要看 21 號余清齋,剛到時,也關著門。 </p> <p class="ql-block">正在發呆,主人回來了。 開門,讓我們進去參觀。 </p><p class="ql-block">這原是明代書畫鑒藏大家吳廷的住宅, 堂上“余清齋”三字,由董其昌書寫。 西溪南曾是中國收藏界圣地,而這里無疑是圣地的中心。 </p> <p class="ql-block">有資料介紹:吳廷,一生收藏的書畫精品不勝枚舉。清內廷所藏書畫中的佳作,有一半曾是他的舊藏,包括乾隆皇帝珍藏于“ 三希堂 ”的三希極品: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王獻之《中秋帖》和王珣《伯遠帖》。 </p><p class="ql-block">讀到此處,無比震撼。 </p> <p class="ql-block">走進這座四百多年的老屋, 雕花的梁枋、雀替、牛角等保存基本完好。 </p><p class="ql-block">堂屋的四扇雕花門,雕有梅蘭竹菊。 </p> <p class="ql-block">問現在的房主,先人有沒有給他留下藏品,他回答沒有,指指房子,又指指這塊“余清齋餐飲簡介”牌, 說就留下了這座房和燒一手好菜的本事。 </p><p class="ql-block">細讀一遍,原來乾隆帝常派欽差來此借閱名家書畫,有一年,欽差御廚染病, 留在他家養息,期間傳授宮廷烹飪技藝,吳家將其融入日常菜肴。怪不得, 他在安徽地區烹飪大賽中獲得家常菜組第一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來到他家的后院。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棵柿子樹,果實累累。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街上,有棵 500 年的銀杏樹。</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個三眼石井圈,隨意地丟在路邊。 </p> <p class="ql-block">回到溪畔,由村外走回溪邊街,斜陽在水中留下斑駁光影。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涼風吹,溪聲近,溪上、林間生煙靄。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人在林下石桌旁閑坐。 </p> <p class="ql-block">穿一身宋服,站在河埠頭的女孩似在穿越時空之隙,欲迎吳家人歸來,望眼欲穿。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THE END.</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至县|
阆中市|
定安县|
本溪|
乌兰察布市|
遵义市|
漠河县|
彭山县|
德江县|
洛南县|
交口县|
苍溪县|
聂荣县|
呼图壁县|
乌海市|
南开区|
米林县|
定日县|
乐都县|
呼图壁县|
剑川县|
金沙县|
海南省|
庆元县|
阿城市|
垣曲县|
中卫市|
新龙县|
沅江市|
洛宁县|
绥化市|
育儿|
加查县|
海口市|
建平县|
高清|
江油市|
南康市|
平乡县|
惠水县|
星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