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簽一:草書《心手相師》</p> <p class="ql-block">鄧文慶</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字文度,號兩秀齋、三度書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班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簽二:草書《向美而行》</p> <p class="ql-block">鄧悅藍(女)</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號墨言齋,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書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習廬習語:習廬丙班之丙源</p><p class="ql-block"> 習廬之丙班,丙者,是人類早期文明早期部族鉆木取火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用火是人類獨具的能力,是人類文明初期的最明確指標。中國古人最早的祖先,傳說中的祖先不是女媧伏羲,而是燧人氏,就是傳說中最早用擊打隨時取火的人。要知道,古人取火是非常困難,因為自然界中的火只有在雷鳴電閃的時候森林著火,才有火源。這個時候,有人把這個火帶回穴居的山洞,然后大家必須把這個火守住,絕不能讓它滅掉。于是養一個不長毛的猴子不斷的在那添柴,如果火一旦滅掉,人們立即陷入生存危亡之中,飲食取暖全成問題。</p><p class="ql-block"> 因此早年用人工的方式取火是一個高難度動作。擊石取火,只能打出火星,古代又沒有汽油,靠打出的火星點燃底物,何其艱難!人類真正開始有人造火種,是從鉆木取火開始,就是找一個硬木做底盤,然后再找一個軟木在上面高速摩擦,生熱起火,吹燃底物,這樣才能取得人造火。于是這個部族就發明一個讓上面的這個木條,穿著繩子可以在拉動的過程中快速旋轉,從而形成取火火源的這么一個工具,于是這個部族以丙作為自己的圖騰標志。 </p><p class="ql-block"> “丙”這個字一直都有火的含義。后來加一個火字旁變成轉注字,叫彪炳歷史,就是被點亮在歷史中的含義。</p><p class="ql-block"> 愿丙班學子學書鉆木取火,燎燃書壇,彪炳自我。</p> <p class="ql-block"> “丙”這個字一直都有火的含義。后來加一個火字旁變成轉注字,叫彪炳歷史,就是被點亮在歷史中的含義。</p><p class="ql-block"> 愿丙班學子學書鉆木取火,燎燃書壇,彪炳自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行草《我寫我心》</p> <p class="ql-block">趙廣輝</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原茂名市市委常委,原茂名市政法委書記</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行書《晴耕雨讀》</p> <p class="ql-block">觀鵬程 </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石化書法家協會顧問,廣東省傳統文化促進會書法家委員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行書《追古塑今》</p> <p class="ql-block">郭億萬 </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茂名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一級調研員,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原茂名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行書《好風相從》</p> <p class="ql-block">李 挺 </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號茶坡草堂,茂名市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茂名市書法家協會四、五屆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隸書《事者明也》</p> <p class="ql-block">吳學翔</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廣東書法家協會理事,茂名市書法家協會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草書《四季來這里》</p> <p class="ql-block">劉佩斯(女)</p><p class="ql-block">茂名市政協常委,茂名市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茂名市女書法家協會主席,知了書院院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題詞作品:行草《習廬秋實》</p> <p class="ql-block">羅 璐(女)</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號汐顏閣,中國石化書法家協會理事,茂名市女書法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茂名市硬筆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習廬書院院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金文《歲月靜好》</p> <p class="ql-block">潘桄輝 </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山東壽光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濰坊科技學院客座教授,濰坊市書協理事,中國楹聯學會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壽光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行書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詩</p> <p class="ql-block">蘇險峰 </p><p class="ql-block">江蘇張家港人,號漢風樓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書法家協會理事,張家港市書法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江蘇省書法院特聘書法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隸書《飲趣》</p> <p class="ql-block">劉開華 </p><p class="ql-block">江蘇張家港人,號知止軒,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蘇州市書法家協會創作委員會委員,張家港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金港書法家協會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隸書明.文森《九日》詩</p> <p class="ql-block">朱海澄 </p><p class="ql-block">江蘇淮安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協考級委員會考官、北京人文大學特聘書法導師、江蘇省書法院特聘書法家、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理事、篆隸委員會委員、淮安區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淮安區青年書法家協會主席、山陽墨社社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隸書宋.賀鑄《青玉案》詞</p> <p class="ql-block">周良軍</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浙江江山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浙江省書協隸書委員會委員,衢州市文聯兼職副主席,衢州市書協副秘書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章草宋.王安石詩句</p> <p class="ql-block">趙友章 </p><p class="ql-block">山東金鄉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國家一級美術師,遼寧省書法家協會理事,沈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行書《書為心畫》</p> <p class="ql-block">謝瑞成 </p><p class="ql-block">湖南耒陽人,號亦悟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湖南郴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楷書先秦.莊子《逍遙游》北冥有魚</p> <p class="ql-block">梁 奇 </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江蘇泗陽人,字亦田,齋號小滿園,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南吳門書社社員,江蘇省青年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篆隸委員會秘書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篆書《禪宗六祖詩句》</p> <p class="ql-block">孟艷麗(女) </p><p class="ql-block">河南滑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河南省濮陽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特邀作品:篆書唐.賈島《尋隱者不遇》詩</p> <p class="ql-block">鄧紅云(女) </p><p class="ql-block">中共黨員,河南輝縣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會員,中國硬筆書法協會篆書委員會委員,新鄉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輝縣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一):大道不孤 眾行致遠</p> <p class="ql-block">鄧文慶 中共黨員,字文度,號兩秀齋、文度書屋,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班長</p> <p class="ql-block"> 癸卯盛夏兔得草,習廬書院喜豐收。大道不孤,眾行致遠。此次“心手相師,向美而行。”習廬書院丙二班結業小品展是檢驗教學成果的一次展出,也是梁事明老師償試書法從草書學起的一次實踐。在學習懷素《小草千》過程中,余曾自作集字聯“丙二不二黑馬頻現,懷素非素后繼有人。”若問書友學幾何,唯有筆端見真章。意在筆先,心手相師,書為心畫。書者理念決定書法作品的高度,書法有抒情特性,通過筆墨線條、形體結構表現人之品格、氣質、情操等。抒發書者喜怒哀樂,其極致是和人的精神相通的。參加了習廬書院甲、丙班學習,我的學習心得體會如下:</p><p class="ql-block"> 一、自學等于自殺這句話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余涉足用毛筆寫字始于八十年代,在當初字帖都沒有的情況下,開始三日打魚四日曬網式自學,常常留連于工人文化宮、河西百貨大樓宣傳欄,偶得張貼的書法作品,興奮異常,晝夜臨寫。</p><p class="ql-block"> 改革開放初期,在本地能買到字帖的地方只有河西新華書店,而且經常缺貨,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有一天被我買到一本《顏體多寶塔標準習字帖》。心情就象母親抱著剛剛降生的嬰兒,高興無比。當時別無他好,有時間就對著寫,做夢也常見寫字的場景。這種狀態一直持續了十幾年,但從來沒有出過一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2009年余見田英章作品,驚嘆不已,認為美若天仙,愛不釋手,認真自學了三年不余,由于本人對書法認知問題,自認為臨得很象,很多人都贊我字太美了,自我感覺良好,洋洋得意。</p><p class="ql-block"> 2014年經劉乃明老師推薦,我參加了廣東省書法院舉辦的第二屆書法高研班,導師都是當今中國書壇響當當的人物。經過一年時間學習,才徹底改變我對書法的認知,期間在李遠東院長在悉心指導下學習魏碑,當年參加廣東新人新作展獲獎,成為了省書協會員。所以說,自學等于自殺這句話是真的。</p><p class="ql-block"> 二、方法比勤奮更重要</p><p class="ql-block"> 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簡單的問題復雜化,兩者不斷循環,也是我學書體會之一。在梁事明老師指導下,丙二班做了一個大膽嘗試,“小白”從草書入手,同時結合天天篆書的縱橫線訓練,他先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以“三得”育人標準(書得、寫得、講得)教學,將幾十年所學歸納、濃縮,學習素草用等線書寫、少劃圈圈、牽線實臨、逢圓必橢,字法上使用橫向、縱向、中束三態開宮,章法上進行齊邊訓練,包括:左齊右不齊、右齊左不齊、左右同齊等等,方法簡單易懂。同時通過認真細致讀帖,學習前人的用筆方法、結字特點、章法運用等,歸納、總結綜合運用其中技巧或通過嫁接方式,才能寫出屬于自已獨特風格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三、書法是想明白的</p><p class="ql-block"> 大多數人有這樣一習慣,看到字帖拿起來馬上就寫,卻沒有細讀字帖,只看個大概,以為就可以了。如何讀帖呢?有一句話說得很好,行家看白的,外行看黑的。其實讀帖方法梁老師已經教我們了,也就是從線長度、寬度、角度等來臨寫。一些認為曲不離口,字不離手,通過海量書寫肯定能成功,只要勤寫就行,卻忽略了“勤”字除了勤動手還包括勤思考、勤讀帖、細看帖。</p><p class="ql-block"> 余以為,學習書法與音樂相似度是最高的,比如你學譚詠麟唱歌,象原唱的一樣是沒用的,這個永遠是他的歌,只有學習他的唱法及技巧,用自己獨特的聲線演唱,否則,你永遠是翻唱機。學習書法的道理跟學唱歌是相同的,經過認真細致讀帖,學習前的用筆方法、結字特點、章法運用等,綜合運用其中技巧或通過同科嫁接方式,才能寫出屬于自已風格的書法作品。</p><p class="ql-block"> 還是我們主題的哪句話:“心手相師,向美而行”,心在前,手在后,看明白了,想明白了,再動手。</p><p class="ql-block"> 2023.7.21于好心湖畔以禮居北窗,遠眺湖面泛清波,值刀郎《山歌寥哉》橫空出世有三日,八方熱評,暢快由然。</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二):書法書道 心悟手從</p> <p class="ql-block">鄧悅藍(女) 中共黨員,廣東省作協會員,筆名葉藍,有詩作散見于《詩刊》《星星》《詩選刊》《作品》等。著有詩集《一個詞語的深度》《小白菊開了》、散文集《時間是用來安靜的》等。宿命所致,天命之年始潛心習書,號墨言齋。寫作與書法,殊途同歸,皆為“墨言”。</p> <p class="ql-block"> 天性愚鈍,笨鳥遲飛。結緣習廬,一年有余。幸遇明師,同學丙二。書法書道,心悟手從。心手相師,向美而行。</p><p class="ql-block"> 習廬書院,鬧市取靜。草木清香,墨氣氤氳。高興有君,以書為媒,喜結良緣。書法伉儷,夫唱婦隨,攜手并肩。院長羅璐,喜“沾花惹草”,一年四季,院中草木扶疏,花香襲人。導師事明,精研書藝,造詣深厚,赤子情懷,質樸為人,追隨從學者眾。</p><p class="ql-block"> 奇哉丙二,同學七人,來自各方,各行業。勤奮向學,你追我趕,激情飛揚,有“恰同學少年”之意氣再現,又有“老夫聊發少年狂”之輕狂拋灑。</p><p class="ql-block"> 班長文慶,浸淫翰墨,多年修為,已有所成。歸零重學,痛改陳習,勇氣可嘉,為丙二之引領。學習委員以禮,“公安變方丈”,紙上面目,溫文爾雅,教人稱奇。獻飛兄以筆為馬,快意書生。謹遵師訓,已過三關:飽墨、平和、等線。鄭霞小妹,稟賦優異,出手不凡,師之得意,未來可期。梅芳大姐,自帶“草情”,首臨小草,數米長卷,氣息古樸,展卷觀賞,無不嘖嘖。增敏兄,文質彬彬,字如其人,一張白紙,當墨彩繽紛,有無限可能。</p><p class="ql-block"> 良師悉心教誨,同學爭先恐后,何其有幸。雖笨鳥遲飛,嘆書法之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晨晚臨習,沉迷墨香,心慕手追,以苦作樂,其樂無窮。縱橫甲骨(線),攀爬嶧山,取法乎上,以古為師。素師小草,取味廿四(精臨24字),細嚼慢咽,以開混沌。自敘狂草,無知無畏,瀟灑揮毫,狂草未狂。習作點評,釋疑解惑,讀帖品鑒,雅集交流……同窗向學,書藝與情誼共進。</p><p class="ql-block"> 時日倏忽,由冬而春,苦夏將盡,金秋可期。書法書道,有法有道,窮其一生,能悟一二?前路漫漫,莫問東西,不計得失,余生托付,焉哉乎也!</p><p class="ql-block"> 2023.7.24于墨言齋北窗下,擱筆己子時矣,如今既書又記,不是書記都難,又記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三):墨出新秀 毫繪華章</p> <p class="ql-block">鐘以禮 中共黨員,茂名書法家協會會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學習委員</p> <p class="ql-block"> 對習字的情懷,源自于兄長自幼教我識字、認字的啟蒙,因多識字可受村中長輩喜歡和贊譽,讓年幼的我滋長出好好習字的欲念,鄰村美義叔擅于毛筆字,常幫八方鄰里書寫春聯婚聯,善心的他備受村鄰敬重,喜歡習字的我不僅在他那里認識了毛筆字之美,而且在他身上初略到寫字帶來的人性光輝。從此,習字在我生命中生根、發芽、滋長……但因條件所限,未能拜師學習,一直為自己是個門外漢而深表遺憾!</p><p class="ql-block"> 一年前,經龍兄介紹,我有幸認識了梁事明老師,加入了習廬書院丙二班學習毛筆書法,并保持著高漲的熱情,認真完成每天的作業,在初入習廬時我寫了拙作“情定習廬”,感恩于對習廬書院和老師的遇見。</p><p class="ql-block"> 習廬書院梁事明老師慈祥大愛,論通古今,文書俱佳,院長羅璐秀外慧中,工作細心,他們教導有方,人格魅力非凡,處處彰顯書者的仁愛大智!丙二班學員在他們的悉心引導下,弄墨揮毫,不僅傳承書法文字,更是書出人生新天地!在剛結束的茂名市漢醬杯書法大賽,三名學員參加并全部獲獎,這真是“習廬潤墨出新秀,丙二揮毫繪華章”!</p><p class="ql-block"> 一年的學時結束,結業小結鄧文慶班長定了小結課主題:心手相師,向美而行。這主題正合大家心意。是的,寫字是要心先想手隨后揮動,心手相互協調。書法者,述也:以載道,以寄情,以解惑,以明智。寫的是字,表的是心呀!通過一年的基本功訓練,我們丙二班個個做到了:等線書寫,平和書寫,飽墨書寫的夯實根基。我相信下一學期,我們必將厚積薄發,展翅飛翔,在這浮躁的當今世界讓我們寄情于書一起攜手走向美好!</p><p class="ql-block"> 2023.7.8于舊屋山房微曛,時龍校在旁伺茶,甚愜意,故以記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四):心有相師 向美而行</p> <p class="ql-block">鄭 霞(女) 中共黨員,號閑卷書屋,茂名市女書法家協會會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生活委員</p> <p class="ql-block"> “心有相師”得恩師指引,通過書法親近傳統文化,充實了對藝術、對美、對生活的認知。生活不僅有柴米油鹽,“向美而行”習字、讀書、靜坐、喝茶,都是美的精進與實現。</p><p class="ql-block"> 一期一會,習廬美境,潺潺流水,伴隨書香墨韻,習友們談笑儒雅,暢敘清風,在篆書草書中暢游,好玩的形式不斷切換,盡情快樂地享受創作的幸福時刻,生活變得有滋有味。</p><p class="ql-block"> 習書一年,往回看時,步步都有進益。《嶧山碑》筆書圓勁,古意盎然,小楷臨書之典范,扎實的線條書寫是積累的過程。懷素小草千,乃懷素晚期名作,此貼古雅平淡,字字獨立少有連綿,筆畫充滿彈性和質感,筆道蒼勁渾樸,筆峰萬變法度嚴謹。自敘帖,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書法率意顛逸,千變萬化,法度具備。</p><p class="ql-block"> 臨帖是塊磨刀石,仔細讀帖,用心揣摩,平和書寫,成就多元審美。條幅橫幅斗方扇面各種創作,過程充滿樂趣與挑戰,真正溫潤我們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2023.7.26于閑卷書屋,鍋碗瓢盆洗完,哄娃安睡后,得片刻閑時急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五):感遇明師 字書吾心</p> <p class="ql-block">梁增敏 預備中共黨員,廣東敏粵國際貿易有限公司、廣東廣眾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始人,從事貿易、投資相關行業,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學員</p> <p class="ql-block"> 時光荏苒,白駒過隙。跟隨老師學習書法不知不覺已經到了結業階段了。其實跟書法結緣亦是跟老師結緣的際遇。清楚記得,因宗親事起經好友帶領到老師工作室拜訪,一見如故,亦兄亦師,見解獨到:宋印刷術的顯達,逐漸屏敝了世人對書法的審美思維,想象力倫落,學書當取法晉唐之上……寥寥數語讓我對書法開始產生了濃厚興趣。</p><p class="ql-block"> 加入丙二班是在書法之路前行的動力之源,從零開始,老師的教學方法因人制宜,讓我在共同學習的路上找到信心,甲骨線開始,每天的線條練習,為書法打下了基礎,從嶧山碑的小篆到懷素小草千。千百次的臨寫,不知不覺中已經進入到書法探尋之路。從紙筆之間去感受古人的潑墨鋪毫樂趣,亦在草書章法之中去想象書家們醉后不羈狂書的灑脫……</p><p class="ql-block"> 習書之路開始有趣但日復一日的練習枯燥乏味。曾當面問老師是什么動力支撐習書幾十載?答曰:“唯有真愛!”更加堅定了我在書法之路探尋的決心,我手書吾心。雖然習廬丙二班的學習進入結業階段,但我會繼續保持著這份對書法的初心,繼續前進行……</p><p class="ql-block"> 2023.7.24于半疏草堂南窗燈下,想全球熱議《羅剎海市》,我偏愛《翩翩》:藍采和,對酒當歌!邯鄲夢,古今同……是記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六):撫嶧求素 追漢論今</p> <p class="ql-block">陳獻飛 砥廬書院主持,茂名市書法家協會理事,茂名市青年書法家協會副主席,茂南區書法家協會主席團成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學員</p> <p class="ql-block"> 路雖遠,行將必至;事雖難,做將必成。然而此語只說了一半,方向錯了,漸行漸遠,方法錯了,則適得其反。學書亦然!個人認為書法太難了,不是每個人都熱愛,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好的際遇,不是每個人都是天才,更不是每個人都遇得到真正的明師。昨日彷徨無前,今日幸遇事明良師,得撫秦經典!經過一年的中橫線筆直細勁,嶧山端莊對稱的“痛苦”訓練,習廬丙二班全員都取得了突破性的進步!老師說:“獲得此線,可書萬線”。果不其然,接著由此欣然入草,小草千又名千金貼,字字千金,弄懂開宮束宮三態,繼而等線書自敘,志在新奇無定則……粉壁長廊數十間……心手相師勢轉奇……興來小豁胸中氣……。學習齊邊意識的應用,參差理性產生搖曳多姿的小軸線,省卻牽絲的使用,使篇章更顯簡潔空靈,用最小的線達到最好的效果,使書風古意盎然,古質今妍的書論解讀;老師又道:“停得下斷得來,搭得上,轉得過,不能一味連綿,以免油滑”。句句實在,字字真理,言傳身教,令人簡明易懂,獲益匪淺。進而又追漢張遷。同樣運用篆籀筆法、等線平和書寫,再次印證等線書寫的合理性。令余等佩服不己,亦慶幸己遇明師,免走彎道,甚幸之至! </p><p class="ql-block"> 習書一年多來,在明師的指引下,每觀己以往書作皆羞愧不已,偶得一佳作,時隔不久,便覺不入目耳!體現到進步速度之快,欣喜無喻!多向詩辭延高興,慣將翰墨擬古歡。不負熱愛,勇于進取,書寫人生。特以丙二同學們共勉!</p><p class="ql-block"> 2023.7.26于砥廬午時,窗外大雨滂沱,當暢飲三杯,入睡正當時,醒后又揮汗。</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七):習書問道 幸遇恩師</p> <p class="ql-block">謝梅芳(女) 中共黨員,茂名市住建局退休干部,茂名市女書法協會會員,習廬書院丙二書法研修班學員</p> <p class="ql-block"> 學書,源于我兒少時的習書,十余年前,便有學書意——我也能學書練字而修心養性該多好啊!甚幸,我今為梁老師之學生,為丙二班之習友,零基礎,能學有所成嗎?</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覺中一年多的習書就要結業了,雖于我還只是個臨帖的門外漢,然已收獲良多:收獲到老師對我深深的教導,師母對我的悉時鼓勵,以及同學們對我的幫助,使我受益匪淺。從最初的縱橫線到嶧山碑、小草千字文、自敘帖再到張遷碑,遵從老師教導的“等線書寫 ,橫向開宮、縱向開宮、中束開宮,飽墨鋪毫,平和書寫”之書寫態勢。老師要求我們每天要練習30分鐘以上的縱橫線,因寫好縱橫線,才足以支撐以后任何書體的訓練,可我常常偷懶,每每觀看自己的作品,羞愧不已。四字吉語,集聯,臨帖等,老師時刻提醒我們遇圓必橢的書寫軌跡進行創作,還要注意錯落有致。這些我都還不能學以致用,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練書過程中,我經常感覺到越學自己懂的越少,老師和師母適時鼓勵我,丙二班的同學也一個個爭先恐后,你追我趕,生怕缺交一次作業,被罰一次紅包,這樣的氛圍下,習友們都進步很快,我也不甘落后。能成為老師之學生,何其榮幸!在丙二班,何其幸運!</p><p class="ql-block"> 雖然在剛剛結束的茂名市漢醬杯書法大賽中取得了優秀獎,但我深知,自己離這個獎項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學書的路很長很苦,但苦中有樂,我會堅持下去的。</p><p class="ql-block"> 2023.7.29于牧學書齋,擱筆為我兒收拾行裝,兒明日北上人大求學,不舍依依……</p> <p class="ql-block"> 過去書齋時代的書法不像今天很多作品是鴻篇巨制,那時多為小品,在窗明幾凈的書齋中,在掌上、案頭賞讀書法,其特點是“口誦其文,手楷其書”,這種將文詞、筆墨、人格糅合起來的審美方式,是中國古典哲學思想中天人合一,真、善、美合一理念的表現。在欣賞一件書法作品時,不單單是對技巧形式的解讀,文詞的內容以及作者的氣質、人格都將對書法審美有影響。</p><p class="ql-block"> 習廬書院書法訓練推行臨帖原大書寫,以一平尺見方"天地”創作,逢班結業作小品展以記……旨在讓習友們回到古人的書寫狀態,讀書做筆記,構思以作文,毛筆揮之,把生活過成書法日子。然過程是艱辛的,丙二班由開班時的10來人到結業僅有7人堅持下來,且稱“丙二七子”吧。</p> <p class="ql-block"> 丙二結業小品展展于化州文樓鎮好心樓第九層〞攬勝閣”,還邀請國內名家10人寫來力作并展。</p><p class="ql-block"> 為丙二展題詞“我寫我心”的容易先生談到:參展作者創作很走心,拿出精品,展于好心樓上,集山水、森林、田園、生態一體,開了國內辦展先河,點燃了文樓文化之光!書法之光!</p><p class="ql-block"> 為此,我作了一番思考。蓋丙班之丙, 乃鉆木取火之意,具備點燃之功,且作品均張掛粘貼在原木墻上,“鉆”意十足!丙二展的舉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無意于佳乃佳!再次感受到中華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無處不在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祝福丙二!</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鄧文慶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鄧悅藍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鐘以禮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鄭霞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陳獻飛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增敏作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謝梅芳作品</p> <p class="ql-block">導師簡介:</p><p class="ql-block"> 梁事明,中共黨員,廣東蘭石人,號習廬、墨茗草堂、三境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石化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茂名石化書法家協會主席,茂名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作品曾入展獲獎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一、三屆行草書展等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專業展覽賽事共10余次。入展獲獎各省面向全國征稿舉辦的“云峰杯”、“康有為杯”、仰韶文化“彩陶坊杯”等全國書法賽事20余次。</p><p class="ql-block"> 近年利用微信平臺發表《讀遷記》、《回魏志》、《靠譜說》、《漢三頌》、《魏了隋》、《嶧秦話》、《仰顏述》、《漢隸鄉愁》、《文喜有喜》、《紙上隸逍遙》等多篇書法散論共10萬余字,受到業內好評如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益阳市|
三亚市|
肃南|
晋州市|
潼关县|
什邡市|
临漳县|
文成县|
阿拉尔市|
金门县|
临潭县|
班戈县|
常宁市|
和顺县|
原平市|
峨山|
冷水江市|
谷城县|
丹江口市|
济宁市|
上高县|
麦盖提县|
诸暨市|
浦县|
玛多县|
昌图县|
万源市|
张北县|
邵武市|
浙江省|
潢川县|
来安县|
庆元县|
乌恰县|
浦北县|
昌黎县|
万源市|
宁蒗|
宣恩县|
芷江|
灵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