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娘子關,原名葦澤關,位于山西陽泉平定縣東北的綿山山麓,傳說唐代平陽公主曾領女兵駐防此關, 故得名。娘子關扼守太行八陘中井陘的西端,處在交通要道之上,歷來就是兵家必爭之地?,F在的關城建于明嘉靖(公元1522年-公元1566年),在山西河北兩省交界處。</p><p class="ql-block">但是因其在長城十三關中位置最為靠南。所以,歷史上娘子關的守御防衛方向基本上是隨朝代更迭、都城的位置的變遷而轉換:秦漢至隋唐,京都在長安及關中地區,娘子關的防御方向則指向東面;及至兩宋,都城南遷,娘子關重要性大大下降;到明朝永樂以后,都城遷到北京,“天子守邊”。娘子關的防御方向又指向西面,防御蒙古自晉入冀的攻擊。明末崇禎年間,主要防御從陜晉而來的李自成的農民軍向北京方向進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從示意圖上可以看見,娘子關是十三關中最靠南面的關隘。</span></p> <p class="ql-block">明代長城修建有一種常見的施工形式,就是“鏟山削壁”。具體而言,就是將山體外側加以鏟削,從而形成難以攀爬的峭壁,阻止敵人翻越。</p><p class="ql-block">站在關前的石頭路上,細看娘子關關城和周圍地勢的關系,推測當年筑關時即鏟削了右邊的山體,加上左面懸崖下方的綿河,天然具有阻敵的效果。因此,整體形成“只此一條路”的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勢。</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關前的路坡度不算太大,但路面是由不規則的石頭鋪成,有些坎坷不平,行走須加小心,不注意就會崴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門樓第二重檐下匾額:“天下第九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比之其他雄關,門洞相對狹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進入關門后,只見兩邊墻壁夾峙,中間的路也很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關城左側緊靠絕壁。</span></p> <p class="ql-block">關城右面視野開闊,可以看到不遠處的綿河、公路,還有鐵橋和鐵路。</p><p class="ql-block">鐵路就是正太路,上世紀初由法國人設計、修建,從石家莊到太原的米軌鐵路(后來改建為標準軌),也是1940年8月20日到1941年1月,八路軍發動的“百團大戰”中“交通破襲戰”的戰場之一。</p><p class="ql-block">歷經歲月和戰火的洗禮,鐵橋還在,它已經成為八路軍和晉冀兩省抗日軍民英勇奮戰的見證!</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百團大戰打響的時間一一1940年8月20日。</span></p> <p class="ql-block">城樓雖然也是面闊三間,進深兩間,但感覺不如其他地方的城樓那么“粗壯”。</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城樓里供奉著女兵侍立兩側的平陽公主戎裝坐像。</span></p> <p class="ql-block">據《新唐書》記載:“平陽昭公主,太穆皇后所生,下嫁柴紹?!碧聘咦胬顪Y起兵反隋時,公主和夫婿柴紹分頭到戶縣和太原招兵買馬。然后,公主帶兵攻克盩厔、武功、始平等地,“勒兵七萬,威振關中?!?后來,公主又率“精兵萬人與秦王會渭北?!保ㄇ赝跫春髞淼奶铺诶钍烂?,公主的弟弟)。李淵奪得天下后,“紹及(公)主對置幕府,分定京師,號’娘子軍’”。</p><p class="ql-block">唐高祖武德六年(公元823年)平陽公主薨逝,“葬加前后部羽葆、鼓吹、大路、麾幢、虎賁、甲卒、班 劍”等儀仗。禮臣太常提出異議:“婦人葬,古無鼓吹?!崩顪Y反駁道:“鼓吹,軍樂也。往者主身執金鼓,參佐命,于古有邪?宜用之?!?lt;/p><p class="ql-block">由此段記述可見,平陽公主為大唐王朝的肇基創業的確立下了汗馬功勞。</p> <p class="ql-block">公主和侍立兩側的女兵塑像,都符合今人對唐朝的審美認知,和對女將軍的想像:面如滿月,體態豐腴,發式是高髻云鬢,肩上是紅色披帔,身著軟甲束腰,足登革靴。神情嚴肅,正氣凜然,給人干練利索,英姿颯爽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城樓旁的這一坡臺階,是關城內最陡峭的路段,估計坡度接近70度。好在不長,臺階大約只有70多級。到這里,無論老幼,只能抓住左邊纏著麻繩的扶手,一步一喘地向上攀登。</p><p class="ql-block">大概是想到當年平陽公主和她的女兵們都要每天由此上上下下,人們都只能勉力而為,不好意思打退堂鼓。</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墻后,第一眼的印象是:這里城墻比較窄。其他地方城墻頂寬大約在6米左右,而這里大概不超過3米。</p><p class="ql-block">再回頭看低處的城樓和城內道路,似乎也比別的地方要小一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連石獅子也相對袖珍一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敵樓的門洞也較低矮、狹窄,僅容一人通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城墻上的方形孔洞,位置不高,人需要蹲著才能向外看,估計是用于觀察、或者是用于弩箭或火銃射擊的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 1, 1);">如此寬度的城墻上,騎兵恐怕是很難通行,因而推斷守城大部分應該是步兵。但是,給人隱隱約約的感覺是,城墻不寬,坡度不大,許多建筑物體量都顯得比較小等等,代表了娘子關的某種特征,似乎可以用細瘦來描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城墻的最高點,視野開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城墻的后面,有一條步道緊挨著城墻,地面離城墻大概也就一人高。在作戰時,倒是一條增援部隊的通道。旁邊的土坡上,開滿了紫色的喇叭花和別的野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這里有一處暗門,通向城墻外,也許是為小股部隊偷襲來犯之敵準備的吧?</span></p> <p class="ql-block">走過以后才意識到,這座城門可以說是一個“界碑”:從這里一路走過去,看到的是另一種景致,讓人對娘子關之所以叫“娘子關”的理解更進了一步——</p> <p class="ql-block">走上鐵架鋪木板的棧道,仿佛直接走進了花的海洋。</p><p class="ql-block">雖然已是夏末秋初,一大片一大片的秋英和其他叫不出名字的花,紅的,粉的,白的,黃的花朵,在微風中搖曵生姿。</p><p class="ql-block">仔細觀察發現,大多數是草本植物。它們莖桿頂端,色彩鮮艷的花朵怒放,好像與纖細的莖桿很不成比例,尤其是輕風吹過時,莖桿似乎承受不住花朵的重量,不停地左右搖擺,但卻始終不倒、不折,頑強地向著太陽,展現自己的美麗與嬌艷。</p> <p class="ql-block">這不就像是一千多年前,平陽公主和她麾下的女兵們嗎?雖然纖弱,卻勇敢地承擔起護衛家邦的責任;雖然鐵甲裹身,卻從不掩藏美麗的婀娜。</p> <p class="ql-block">我寧愿相信,娘子關景區內種這么多鮮花,肯定不是無意之舉,而是有意在這巍巍雄關之畔,種下這五彩繽紛,造成人們強烈的視覺對比:當視線從粗礪灰黑色的關城、城墻,轉向賞心悅目的花朵時,立刻會獲得到一種美的享受和被撫慰的心靈體驗。于是,對美好的珍惜和呵護的愿望,也因此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還有向陽花那溫暖的黃色,和微笑人臉一樣的花朵,慰籍著游人的目光和心靈。</p> <p class="ql-block">這大片的鮮花,喻示著娘子關與鮮花的關聯,也是它的另一個特征。</p> <p class="ql-block">這個仿古建筑是一座跨過公路的天橋。看似沒有特別之處,走過以后才發現,這是又一個分界線。后面的景色展示的則是娘子關另外的特征。</p> <p class="ql-block">沒走多遠,就到了叫娘子關瀑布的景點。流水飛瀑的風景并不少見,大多有山有水的地方都可能有瀑布。而且,這里的瀑布既沒有“飛流直下三千尺”的壯觀,也沒有水聲如吼的澎湃。</p> <p class="ql-block">真正吸引我的是,懸崖峭壁上,在那一片片綠如翡翠的苔蘚上,汩汩流動的水流。它們或連綴成線,像細細而清澈的小溪;或斷續不定,似晶瑩的水晶珠串,懸掛在崖壁上,把黝黑的巖裝點得帶了幾分明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樣似流,似柱,似串,似顆粒的細細涓流,在瀑布洪流不到的地方,到處都有。</p><p class="ql-block">雖然聽不見它們叮叮咚咚的流滴的聲音,卻給人營造了一個清幽出塵的環境。讓人渴望沉浸其中,閉上雙眼,靜靜地站在那里,感受對心靈的浸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輕輕地呼吸空氣中的濕潤,讓它從鼻孔流進,再通過肺葉再慢慢呼出,享受清洗胸臆的暢快。然后,睜開眼睛,讓苔蘚的翠綠和流水的清澈進入眼底,享受洗</span>滌視線的愉悅。慢慢地忘記這里曾經的血與火,曾經的戰馬嘶鳴,曾經的殺聲陣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這里細細的水滴、水流最終匯流到一起,緩緩地流進娘子關旁邊的綿河里。</p> <p class="ql-block">綿河并不寬闊,水流也比較平緩,只是因為帶來了上游的泥沙,河水呈現土色,也比較渾濁,有些辜負了那些涓涓細流的清澈。</p> <p class="ql-block">從娘子關稍顯坎坷的關道,一路走到綿河岸邊,大約有4公里左右,一路上見識了娘子關獨有的細瘦,欣賞了大片大片鮮花的嬌弱,感受了涓涓水流的溫柔。這些不管是無心之為,還是匠心獨運,它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對娘子關的觀感和印象:這天下第九關的確有著與眾不同的氣質。關如其名,從平陽公主鎮守此關起就賦予了它女性的氣質——既堅強大氣,像巍峨聳立的綿山,又柔弱溫和,像緩緩東去的綿河。</p><p class="ql-block">它告訴今天的人們,歷代鎮守邊關的將士們也是血肉之軀、凡夫俗子,他們在浴血拼殺,百戰余身之后,也需要美麗如鮮花,溫柔如流水,來療愈創傷、撫慰心靈,重建生活……</p><p class="ql-block">游娘子關的過程,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這樣的心理體驗中,算是意外的收獲。值!</p><p class="ql-block">不過,娘子關以它一千多年的屹立,嚴肅地告訴我們,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上,女性從來沒有缺席過!</p><p class="ql-block">純屬巧合,明代史學家王世貞的詩《娘子關偶成》,說的差不多也是這個意思:“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軍前高義旗。今日關頭成獨笑,可無巾幗贈男兒?!?lt;/p><p class="ql-block">所見略同。</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章县|
张家口市|
崇明县|
凌源市|
喀喇沁旗|
义马市|
元氏县|
哈巴河县|
山阳县|
宜宾县|
明溪县|
同江市|
界首市|
伊通|
抚州市|
长葛市|
聂拉木县|
博湖县|
大同市|
铜陵市|
德兴市|
绥化市|
兴化市|
闽侯县|
莲花县|
日土县|
兴文县|
郸城县|
栖霞市|
介休市|
大竹县|
资溪县|
天祝|
礼泉县|
城步|
崇阳县|
湖州市|
连南|
永兴县|
深州市|
会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