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這是個激情燃燒火紅的年代,歲月里留下了許多美好時光的回憶。 歷 史的記憶,上個世紀六十代末,大批的知識青年,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一個時代的印記。難忘的歲月。讓人們永遠銘記。 在知青的歲月里,每天看見東方日出升起,使我對明天充滿希望,也看到了青春熱情,看到青春的顏色。一束陽光,象征著我們那一代青年的激情。展示我們知青的團結就是力量。當年響應黨的號召,到八都地區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與貧下中農戰天斗地,如今我們這一代人已是七十多歲的老人了,農村生活雖苦,但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我們無怨無悔! 現如今,咱中國,有群人,很特別,可以說:古往沒有過,今后不再有,成為了中國最有擔當、最能吃苦耐勞、最有奉獻精神和廣闊胸襟的一代人!(她、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知青!</p> <p class="ql-block"> 知青年代,只有親身經歷過,才會知道酸甜苦辣。那時年輕,充滿陽光,充滿激情,充滿向往。青春年華,永遠流傳。 我們都是知青,晚上累的躺在床上哭了多少回,想家,想父母哭了多少次。這才下去幾天,過不了多久就想回家。那時候的我們,雖然很辛苦,但很開心。火紅的年代激情的歲月,鍛煉了一代堅強的人,走了艱苦奮斗的路,坎坎坷坷風風火火酸甜苦辣咸,奮斗永向前!現在健康者已七八十歲了,夕陽紅紅火火健健康康快快樂樂每一天吧!掩不住縐紋的歲月,我們曾年輕過,也有夢想,滿腔熱血,扎根農村,把農村當成了自己的故鄉。</p> <p class="ql-block"> 時代造就那個年代人,勤勞儉普戰天斗地的精神風貌。 致老三屆,永遠的老三屆,永恒的知青情,我們是六七屆的龍泉籍知青也是同學,1969年5月,我們赴北大荒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在東北屯墾戍邊,保衛邊疆工作了十年,至今已經過去54周年,如今我們都已經步入古稀之年,隨著時光的流逝,可那段鐫刻于心,知青經歷卻難以忘懷,今天相約在知青故里,放慢腳步,欣賞秋天最美的風景,享受晚年最美好的生活。祝老知青朋友們永遠年輕健康快樂幸福。</p> <p class="ql-block"> 最快樂的是農忙休閑時,拉上大家參加娛樂,在田邊河邊放聲歌唱那時的紅歌。手風琴或是口琴,是那時最時尚的樂器。想家的時候,吹吹口琴,抒發自已思鄉的情。在休閑時分享生活中的苦與樂。高山田野是我們那一代知青最好聽眾,豪情壯語的向田野歌唱青春之歌。</p> <p class="ql-block"> 下鄉插隊很好!使我們得到了鍛煉!造就了我們這一代人!農村老鄉對我們都很好的照顧我們!為此我們表示感謝。 下鄉很苦,但我們很快樂!下鄉成全了我們這一代不一樣的人生,可歌可泣,一生受益,如今五十年過去,我們知青還常常聚在一起,淡起我們第二個故鄉,青春年少,故事多多,值得回味,不后悔。</p> <p class="ql-block"> 難忘的回憶,刻骨銘心的經歷,人生道路上寶貴履歷! 為了響應國家號召知青義無反顧的去叁加農村建設,那時我們的還小,在知青樓里沒有廚房,我們是拿磚自己搭個灶做飯,下雨我們帶著棕櫚衣的,不過父母單位的領導和當地的農民對我們很好,我們隊的知青也很團結,共患難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歷史的回憶,感恩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要好好的愛我們的祖國,希望能教育好我的下一代。</p> <p class="ql-block"> 在知青年代的人,那時條件很差,床上鋪稻草,但也挑選優質稻草太陽曬干的,也而可以,我們穿雨鞋套個稻草,穿其它也漂亮,干不夠是干不完的活,很辛苦的。記憶深刻,那些年就是這么過來的,冬天,沒有棉鞋,單鞋過冬,塞稻草,床上沒有墊棉,也是稻草鋪,覺得冬天不冷,因為有知青們的關心。有些風景,遠遠的欣賞,更顯豐韻;有些故事,沒有結局,便是最好的結局。默默珍惜,人生中的緣分,深深珍藏,生活中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 難忘1969.6.26日我們這些十五六歲的未成年的孩子,離開父母親人,只身一人來到農村,成為了一代知青,難忘的蹉跎歲月,那時候真的是生活堪憂,前途渺茫,不知道路在何方?白天上工,晚上躺在被窩里,點著煤油燈,大家一起流著淚唱遠飛的大雁,這種近乎絕望的痛苦經歷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的。看到那時的人,他們她們渾身上下都是干凈的,在毛澤東思想教育下,人心向上,沒有邪頭歪念,人人相互關心,相互友好,環境山山水水社會都是清潔干凈構成美麗和諧的音律。最美的青春,最好的年華都默默甜送到了山村,田野。</p> <p class="ql-block"> 知青是我們那個年代的尊稱!雖然有點傷感,但不愧于那個年代! 知青,也是載入史冊的一頁,雖然吃苦,也是我們的驕傲,歷史上也留下了我們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 知青小聚,其樂融融,逝去的是歲月,不變的是友情,容顏在變,最美的笑容不變,知青情,一生情,歲月待我們如初見,時光不老,我們不散。他(她)們在國家最困難時期聽從國家的號召從城市來到了鄉村把最美好的青春獻了出來,向中國知青致敬!</p> <p class="ql-block">圖文由李善長編輯</p><p class="ql-block">網名:唐韻清影</p><p class="ql-block">作者:龍泉市作家協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龍泉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p><p class="ql-block"> 麗水市詩詞楹聯學會會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哈密市|
库车县|
景宁|
大连市|
进贤县|
霍邱县|
洛浦县|
家居|
缙云县|
吴旗县|
道孚县|
屯门区|
抚远县|
云梦县|
化德县|
鄂尔多斯市|
方城县|
衡山县|
上林县|
九龙县|
临沂市|
奉新县|
丽水市|
威宁|
朝阳区|
龙胜|
南丹县|
嘉鱼县|
延津县|
漳浦县|
石城县|
鹤岗市|
阜平县|
格尔木市|
博白县|
西峡县|
台南县|
大悟县|
沙田区|
修水县|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