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到伊朗旅游,會想到什么:波斯文明、伊斯蘭革命、伊核問題、兩伊戰爭、巴列維王朝、波斯美女……行前特意看了兩部電影《一次別離》《逃離德黑蘭》,一部BBC拍攝的紀錄片《波斯》,伊朗真的是被當代世界忽略的國家?百聞還不如一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旅行多次,從未有過如此的期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2023年10月20日北京時間凌晨1時,當地時間晚上8:40時,從烏魯木齊起飛的CZ6025航班,經過4個多小時飛行降落在德黑蘭霍梅尼機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Day 1</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德黑蘭:格雷斯坦王宮+國家博物館+伊斯蘭革命紀念塔+大型商場</b><span style="font-size: 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入住的波斯廣場酒店把餐廳設在頂樓,11層的高度在周邊算是鶴立雞群了,隔著玻璃幕墻可以360度眺望德黑蘭市。清晨六時醒來,乘電梯到頂樓看向窗外,朝陽半露半隱,德黑蘭南區灰白、低矮的樓房密密匝匝,像八十年代中國北方很大的鄉鎮,很難相信一個石油大國的首都如此低調內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有時候,皮與瓤差別很大,就像丑陋的病蚌,里面卻有光鮮亮麗的珍珠。格雷斯坦王宮就如此,黃磚外墻很不起眼,內部卻用彩釉瓷磚、馬賽克、晶瑩的鏡面鑲嵌裝飾,流光溢彩,極為華麗,珍寶也是琳瑯滿目,看得頭暈,感覺比咱們的帝王還要奢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到伊朗國家歷史博物館,老毛病又犯了,溜達一圈,只看器物,不聽講解。對于只好奇不好學的我,知道一點皮毛就知足了,多了也不傍身,更無吹噓的價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不知為何,導游會把我們帶到德黑蘭大市場,服裝、工藝品、家具、書籍、奢侈品……應有盡有,但客人稀疏。我游手好閑東看看西看看,最終空手走了出去,像大多數德黑蘭市民一樣,好像不屬于這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阿扎迪塔,是德黑蘭的地標性建筑。1979年伊斯蘭革命后改名為自由紀念塔,標志著神權時代的到來,伊朗婦女從此又披上了紗巾長袍。《孤獨星球》有句臺詞似乎是為她們寫的:世界要你穿上黑紗,或許因為你太過美麗。</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Day 2</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設拉子:綠鏡清真寺+莫克清真寺+拉菲茲陵墓+天堂花園+鹽湖</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設拉子,1400年前的波斯帝國首都。歷經千年風塵,叱咤風云的歷史卻讓位于夜鶯和玫瑰。這里曾經盛產偉大的詩人,曾經盛產歐亞聞名的葡萄酒,如今盛產網紅清真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綠鏡清真寺,一個很嚴肅的宗教場所,卻向游客開放,就不拍打擾穆斯林教徒禱告,這點讓人費解。女性入內必須領取一件紗籠,罩住全身。四壁和穹頂鑲嵌的銀色和綠色玻璃,形成多維體折射光,如同銀河一樣璀璨,大概這就是天堂的樣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莫克清真寺已經喪失了宗教功能。晨光斜射進彩色玻璃,照到波斯地毯上,形成光影光斑,絢麗魔幻。“好色”的游人蜂擁而至,披上一模一樣的袍子,在擁擠的空間里找空地找光影,中西姿勢各有風騷,完全是一場拼美大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穆罕默德·哈菲茲,波斯詩人中的詩人,設拉子的夜鶯,死后安葬在一座墨綠穹頂小亭子里。參觀者有歐洲人,也有成群結隊的伊朗學生。這里的詩人比中國詩人吃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比之咱們的頤和園、拙政園,天堂花園差了去了,除了樹還是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所謂粉紅湖,不過是設拉子郊區的一處鹽場,類似于青海的茶卡鹽湖,因水中含有嗜極菌,水體泛紅。這是枯水季節,僅存一方水塘,借用太陽西沉的光影,隨手就能拍出唯美人像和冰原風光。</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Day 3</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帕薩爾加德:波斯波利斯遺址+居留士大帝陵寢</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國內正是霜降時節,我們正好在烈日下游覽波斯古遺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波斯波利斯宮城,曾經是阿契美尼德王朝進行宗教儀式和王室活動的重要場所,相當于中國紫禁城的太和殿。如今只剩下一副骨架,一堆堆破石塊,空蕩蕩的門框,殘存的浮雕,以及高聳的石柱,這些殘留可以拼湊出曾經的輝煌和氣派,也是文化互補最好的見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吹了五千年的風,偉大的波斯開國帝王居魯士身后就剩下一座石棺,一段楔形銘文:“我是居魯士,阿契美尼德之王,建造了此處。”他所創建的國家疆域遼闊,從愛琴海到印度河,從尼羅河到高加索。豪言壯語和彪炳功勛,都抵不過時間的風化。</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Day 4</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亞茲德:梅博德小鎮+杜拉特阿巴德花園+大巴扎+風塔+喬赫馬克廣場</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亞茲德是一個地處戈壁深處、沙漠邊緣,號稱人類最古老的居住城市,伊朗早期國教拜火教的中心,至今圣火供奉在火神廟內,一把火燒了三千年。拜火教有天葬習俗,一座石塊壘砌的環形無頂建筑便是天葬臺,因人死無聲,所以取名寂靜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這是很隨意的一天,也最不像旅游的一天。早上,我們先到寂靜塔、拜火教神廟打完卡,就在老城區溜達起來,感受一下伊朗普通人的日常,真實的不能再真實的人間煙火。建筑風貌、街巷與喀什很像,彎彎繞繞的,兩旁是黃色的土坯房,開著零星的店鋪、烤餅房,行人很少,街面干凈。走累了就在拐角處的咖啡廳喝杯石榴汁,登上屋頂感受陽光和暖,清真寺宣禮的頌唱會時常飄蕩而來,聽起來有些肅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再走走,附近就有大巴扎,拱頂墻壁都保留了幾百年前的模樣,波斯地毯、藏紅花、銅器、瓷器、香料……要有盡有,有種逛市西路批發市場的熟悉與親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午睡到下午4時,來伊朗后最任性的一次午休,然后又去喬赫馬克廣場、杜拉特阿巴德花園打卡。玩了很多地方又不累,真真體驗了慢游的愜意。</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Day 5</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伊斯法罕:美伊波德城堡+鴿子塔+古驛站+伊瑪目廣場+33孔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出乎意料,伊斯法罕比我們到過的城市要抻抖,而且開放、多元、繁華,完全打破了我們對這個國家封閉刻板的印象。年青人穿著時尚,女孩會把各式各樣的頭巾戴成各種花式(也沒有多嚴格),我們在路上經常被主動搭訕和要求合影,關鍵是毫無生疏感。整個城市布局規整,樓房有模有樣甚至洋氣,店鋪一家挨一家,路邊林帶比比皆是。到了晚上,深藍色和橘黃色的燈火交織在一起,映襯出一片繁華和羅曼蒂克,一下就覺得這是伊朗應該有的樣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來伊斯法罕的路上看了三個地方。美伊波德城堡,據說曾經是絲綢之路上的保險箱,用于存放谷物、金錢、黃金和珠寶,如今僅存殘破的土坯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鴿子塔,也只有伊朗人費這么大的勁養肉鴿。類似金字塔一樣的頂尖底寬結構,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巢穴,據說一座塔能養上萬子鴿子,真有機巧和智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走進古驛站,已經看不出古老的痕跡。織布的男人、女人,精致的工藝品倒是吸眼睛,親眼見證過的手工制品,忍不住要買上幾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一大早,伊瑪目廣場就被當地居民占據,溜達、騎車、閑坐、圍著吸水煙,一幅安穩自得的狀態。邊上的清真寺,號稱世界最美的清真寺之一,一個低配的相機表現不了宏大精美的敘事,那就為美女服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伊瑪目廣場背后小街里有一家咖啡廳,掛滿了舊物件,以此為百年老店正身。咖啡味道不純,有渣。在這里喝的不是咖啡,而是找感覺。喝完咖啡,一群人又去抽水煙,男男女女一個不落,目的只有一個——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維修中的阿里卡普維皇宮,不看別的,壁畫就夠驚艷了。</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Day 6</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卡尚:奧比揚奈村+布魯杰爾迪古宅+費恩花園</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小穆介紹卡尚時,大家轟然大笑,問他還有多少錢?卡尚音同卡上,一個5萬人口的小城市就像個大村莊,對應不上時尚的名字。如果不是布魯杰爾迪古宅、費恩花園,著名的玫瑰花、玫瑰水、玫瑰精油,路過也就路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與我們的貧困村一樣,有著2500年歷史的奧比揚奈村,只剩下留守老人。紅色的房子、婦女包頭的玫瑰花頭巾是僅有的看點。是不是越是歷史悠久,包袱就越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戲劇演到最后是高潮,旅行玩到最后是疲憊,在伊朗最后的兩天開始想貴陽的清水燙、素粉……這個國家歷史太長,文化太深厚,各種古遺存和藝術品太豐富,會讓人深陷其中,仿佛在波斯穿越呢。圖一是巴列維王宮,圖二三是霍梅尼陵墓、圖四是地毯博物館。</span></p> <p class="ql-block"><b>附記</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穆斯塔法,我們的地陪,戴了眼鏡也擋不住棱角分明的帥氣,可惜有點禿頂</span>。<span style="font-size: 15px;">為了簡單好記,他讓我們叫他小穆,漢語是在伊朗住中國大使館工作期間學的,理解與表達還算不錯,只是發音不太準,像嘴里含了椰棗,說出的話一半能懂一半靠猜。</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出發前擔心飲食問題,團友都做足了準備,帶有燒烤辣椒、油辣椒、榨菜、酸豇豆、油炸花生、辣子雞……我啥都沒帶,一副得過且過的樣子。吃上幾頓,就覺得多余,大包小包的成了累贅。伊朗菜做法無外乎煎、煮、烤、燴,香味濃郁,獨具本地特色。每頓飯,要外掛一個胃,恐怕才不會浪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無論是哪里的中國胃,在伊朗吃不是問題。</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5px;">出國旅游,老覺得語言是最大的障礙,會把自己走丟了。幾句蹩腳的英語,加上比劃,美女帥哥居然答應讓我拍照。看來,語言并沒有那么重要,友好才是最好的溝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由于美國制裁,我們的銀行卡在伊朗無法使用。微信、支付寶也不行。但美元很牛逼,1美刀可以兌換48萬里亞爾,買啥都挺好使。伊朗的物價真的很香,比如1美刀就能加25升汽油,在貴陽1美刀勉強吃碗素粉。我帶了400美刀,買了綠松石手鐲和項鏈、布藝方巾、手工瓷盤、玫瑰精油、糖果,感覺很豪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旅行最大的驚喜,就是意外。在設拉子一處地下餐廳午餐,有烤魚吃就算了,還有歌聲有尖叫聲,大飽口福和耳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晚上小穆帶我們去當地人家里做客,主人是一對年青的丁克夫妻,做英語導游。房間不寬敞,淘來的老式家具看似簡單,卻很有調調。我們一起喝茶聊天、唱歌彈琴、朗誦詩歌,就像一次家庭聚會。男主人的媽媽和女主人共同操持的晚餐,就簡單的幾樣菜口感上佳,人人都說吃出了家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5px;"> 相似性,古文明迷人的地方之一。比如埃及、波斯、希臘、羅馬對石柱、石雕、穹頂等建筑形式,好像都有相同的執念,在某一處看到的好像另一處也見過。伊朗是一個到處是燦爛歷史文化的國家,不論是實體或符號,都是波斯文明最具象的表達。不管別人怎樣,我感覺自己是在往回走,暗流涌動,越來越接近波斯的故事與傳說。</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会同县|
永吉县|
思南县|
伊通|
崇文区|
韶关市|
柳林县|
隆昌县|
淅川县|
黔南|
广州市|
德安县|
大渡口区|
黎城县|
壤塘县|
安溪县|
西藏|
会理县|
锦州市|
莒南县|
富源县|
阳城县|
介休市|
辽宁省|
蒙城县|
丰台区|
和静县|
武强县|
临安市|
伊川县|
莱西市|
新丰县|
东安县|
新田县|
四川省|
夹江县|
遂溪县|
蓬莱市|
靖安县|
上饶市|
靖宇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