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時光長河里 ,歷史中的某個魅影總是于不經意間在某本舊書的某一頁絲絲縷縷、不成形的跳躍,如獦獠般的存在,這個魅影就是民國時期活躍在庾城的姚偉康。</p><p class="ql-block"> 歷史很魔幻,姚偉康其人以及他的故事如今仿佛空氣消弭于歷史的云煙里,盡管時間過去很久了,但那些有關他浸溶了資本嗜血的故事,我們依然能夠在某本不起眼的舊黃書頁里聞到一股血腥味兒。</p> <p class="ql-block"> 姚偉康,廣東佛山人,出生于清末宣統年間,其人個子不高,粗壯型,膚色暗黃,眉眼稀疏,扁鼻梁,典型的嶺南人樣貌。此人發跡后,喜歡穿一身白色的西式裝,連那頂禮帽也一定是白色的,一副洋奴做派。由于資料所限,這個人物是模糊的,所幸,好多年前,我曾采訪過一位家住浮江工人村的西華老人吳老爺子。我向他詢問起:可曾知道一個叫“姚偉康”的人?他淡淡然然道:知道,見過這“獠子”。吳老爺子,湘籍,常寧人,幾年前故去了,享年八十三。</p><p class="ql-block"> 姚偉康四、五歲時,他的父親姚老五在佛山的某個小鎮上開了一間雜貨鋪,賣不賣“柯爬子、糞箕” 無據可查,但賣有防風玻璃罩的煤油燈及馬燈是絕對的事實,因為這玩意兒和姚家發跡有某種神秘的關聯。很多時候,我驚訝于泛黃的書頁里,一些死氣沉沉的文字總會在東南扯布袋中無意間地扯出些千絲萬縷的東西,比如:姚家因為販賣煤油燈而于美資財閥的美孚公司扯上了關系,敲黑板:這點很重要!</p><p class="ql-block"> 姚偉康有兩個叔叔姚少柱和姚相根。姚老五開店后,帶著他的兩個弟弟共同經營雜貨鋪,老五座店,兩個弟弟少柱和相根挑著貨物走街串巷,妥妥的販夫走卒之流,千辛萬苦窮得一逼。后來,美孚洋行駐廣州的代理商找到姚老五,讓他代賣銷售他們公司的煤油,那個年代,國人稱煤油為“洋油”,外國人在華辦的公司為“洋行”。</p><p class="ql-block">商人重利,老五接下了單,經過兄弟仨的辛苦努力,雜貨鋪的生意漸漸地有了起色。美孚公司的代理商見他們老實可靠且勤勉,遂在韶關樂昌的坪石也設了個營銷點,也就是美孚洋行的分行。繼續讓他們兄弟幾個代理銷售煤油。為什么選擇樂昌,而不是其他什么地方?樂昌是廣東韶關和湖南郴州的交匯處,自古商貿往來發達,屬繁華之地。抗日戰爭時期,用“天爐戰術”絞殺十萬鬼子的老虎仔薛岳將軍就是樂昌坪石的客家人,當然,他的師傅連蔣光頭都忌憚三分的張發奎將軍則更牛逼,此君乃孫中山先生心腹錦衣衛,轄御林軍者,著名愛國將領,共和國的好幾位元帥:朱德、賀龍、劉伯承、葉劍英、徐向前還有大將粟裕等都曾是他的麾下,這個大佬是韶關始興隘子鎮客家人。扯遠了,說正題。</p><p class="ql-block"> 姚老五在經營樂昌的美孚分行的時候,還陸續在廣州、韶關、南雄等地開設了其他分行,已然成為了美孚公司的買辦。</p><p class="ql-block"> 民國三年,歐戰爆發,資本主義國家需要大量的硬金屬材料制造各類武器,于是,高密度抗氧化性的“鎢”成了搶手貨,找鎢礦或找到了鎢礦后怎樣經營獲利就成了各帝國資本大公司營商事業中的重中之重。民國五年,湖南瑤江仙發現鎢礦,姚老五在美孚洋行代理商的指使及資本資助下,從瑤江仙大量購買鎢礦石,通過水路運往廣州,而后再由洋商經珠江碼頭運至香港,再經海路運抵美國,大發了一筆橫財。姚偉康就是在那樣的環境下,耳濡目染中,被熏陶、被熏暈、被熏黑地長大了,那樣的環境煉就了他心黑骨黑、唯利是圖、兇狠狡詐的賭徒心性,同時,骨子里嗜血的一面也釋放出來了。</p><p class="ql-block"> 民國7年,中國大地正處于南北混戰中。27歲的姚偉康主營他們姚家設在南雄的一個營銷點:華記公司。</p><p class="ql-block"> 民國八年,世界各帝國對鎢砂的需求量激增,價格大好,庾城西北面的西華山出現了大量的採鎢人,特別是爛埂子、竹子窩一帶,幾成市墟般熱鬧,亂轟轟一片。當然,起初時,爛埂子并不爛,乃是南北走向、北高南低、森林茂密的一條山埂子,因為無序的濫採濫挖才變得慘不忍睹。</p><p class="ql-block">此時南北議和,梅嶺開關。嗅覺靈敏的姚偉康知道發大財的機會來了,他迫不及待地把他的大華公司遷入庾城的水城塘前路。</p><p class="ql-block"> 解放前的南安府城樣貌獨具特色:章江由西向東穿城而過,老輩子南安人稱其為“水破天心”,有傳說:算命佬為破庾城“天子氣”才設了“水破天心”這個局。正因了這“水破天心”的原故,南安府城被一分為二,形成了一府兩城的獨特格局,老城在北,水城在南,老城為行政中心,四面筑有高大的清水磚圍墻,東南西北皆有城門,威儀赫赫,連通老城和水城的唯一通道是一座木橋,名曰“橫浦橋”,橫浦橋乃廊橋式結構,俗稱“風雨橋”,其造型雄渾古樸,精美別致,橋面上兩側駐有店鋪,店家用水皆從后窗墜吊桶至河中汲水。后來,余漢謀駐軍大庾時,橫浦橋被拆,于原址再建鋼筋水泥橋,更名“中山橋”,幾經修筑,延用至今,余將軍主持修建的鋼筋水泥混合澆筑的幾個軍艦形橋墩至今宛在,艦艏昂揚向西迎流激水,極具氣勢。水城在南,亦有圍墻,但稍呈開放式,沒有老城那般嚴謹。現在的南安人口語中的“水門頭”、“東山門”依稀可憶其痕。水城得東山大碼頭商貿往來之便利,是為經濟中心。姚偉康將他的“華記公司”設在水城是有原因的。</p><p class="ql-block">姚偉康到庾城開設華記商行后,人稱“少老板”。</p><p class="ql-block">姚偉康的“華記收砂公司”開張的時候,庾城已經進駐了好多家收砂公司,其中有瑞記、越華、永生、恒記、廣巨安等公司,這些公司都有外國財團在幕后支撐,如廣巨安收砂公司就是英帝國財閥撐腰,瑞記是德資,華記依靠的是美帝,更加的財大氣粗不可一世。</p><p class="ql-block">初時,華記收砂公司人不多,連姚自己在內,只有五個人,其他四:一個“驗砂員”,一個帳房先生,兩個雜役。平時,姚偉康與賬房陳耕田守在店里,驗砂員張丁根帶著兩個出苦力的役工上西華山去各棚口收鎢砂。這個驗砂員張丁根還是姚偉康從瑤江仙鴻發公司收砂站帶過來的,此人驗得一手好砂,且忠實可靠,姚非常依賴、信任他。據吳老爺子回憶:張丁根驗砂,無需借助任何工具,只是用手舀起一捧砂子輕輕一托,再觀成色,就能準確報出鎢砂“度數”,人稱“神手”、“鷹眼”。姚有這樣忠實能干的幫手,又有雄厚的美國資本做后盾,生意越做越大,庾城里除了有英資背景的廣巨安是他的對手外,其他的,“余子碌碌,皆不足懼矣”。</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民國十一年,廣西軍閥沈榮光進駐南安,縱兵掠城,無惡不作。姚偉康心膽俱裂,越梅關,渡湞水,趁夜逃往廣州以避兵鋒,其他收砂公司的老板們也都剔盡腳毛逃之夭夭了,華記公司只留下陳耕田、張丁根守店。由于山場上大量的鎢砂無人收購,砂價由原來的十二塊一擔跌至五塊錢一擔都還賣不出去,採鎢的工人們辛辛苦苦望著挖出的鎢砂只能干瞪眼唉聲嘆氣地挨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一天,沈榮光的副官到華記公司要“借”三千大洋以充軍餉,賬房老陳不敢做主,打電報給在廣州的姚偉康,說了庾城砂價猛跌及廣西軍借款之事,姚獠子賊眼一轉,大笑三聲,又干笑三聲,連說“借,借,借”,并要求陳、張兩人一定要進一步與廣西軍搞好關系,緊接著匯了一萬大洋到南雄,電報指使張丁根趁兵亂砂業蕭條之際,抄低價大量收購鎢砂,不必再請示。狗腿張得到主人的指示后,上西華山,緊鑼密鼓地以每擔五塊錢的價格收購,不到半個月,收購了近百擔鎢砂,由廣西軍保鏢押送至南雄,再裝船安全運抵廣州,往返幾次,不到兩個月的時間,華記公司竟豪賺了五十多萬元的巨款。年底,兵勢漸微,姚獠從廣州回到庾城,在塘前街起了一棟兩層洋樓,作為華記公司的住址。后來隨著生意做大,便又把經營范圍擴展到于都的鐵山垅、盤古山一帶,憑心狠手辣穩坐了贛南的鎢砂購業的霸主之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在姚獠的眼里,山場上採鎢工人都是些“下賤的打錘佬”,他可以毫無顧忌、毫無人性的殘酷剝削和壓榨那群人,他心中永遠只有金錢和利益。常言道:三代難出貴族,兩代可出暴發富。發財后的姚獠子“爬上井口”的嘴臉瞬間暴露無遺,生活極度驕奢淫逸,家里碗、筷、杯、匙包括洋煙盒子皆金玉做成或雕琢成,他豢養著一條大狼狗,狗脖系金鏈,由專人侍候,每天半斤到一斤羊肉喂此畜生。</span></p><p class="ql-block">在華記收砂站,他牽著狼狗巡視,窮苦的採鎢工人見到這個吐著血舌的龐然怪物,驚駭中,不敢近。</p><p class="ql-block">春秋大夢終有碎時。民國二十一年,升任贛湘閩粵第六綏靖區縱隊指揮官的廣東軍閥余漢謀駐軍庾城以后,派任他的工兵連開通了小梅關公路并運行,姚獠瘋狂掠鎢聚財的好日子被終結了。后來,他通過賄賂手段在庾城謀得個公路局長之職,可也終不如意,沒干多久,就回廣州去了。傳聞:臨近解放時,他們全家人死了個精光!這點還真有些魅惑與詭異。</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溧阳市|
兴国县|
沧州市|
奉化市|
承德县|
正宁县|
井研县|
蓝山县|
东源县|
英德市|
崇礼县|
怀宁县|
三原县|
双鸭山市|
响水县|
中江县|
泽普县|
上饶市|
禄丰县|
英吉沙县|
安溪县|
屏南县|
治县。|
卢龙县|
华阴市|
万全县|
南召县|
山东|
沽源县|
黄龙县|
台湾省|
怀仁县|
山阴县|
苏尼特左旗|
昭平县|
光山县|
太仆寺旗|
桐乡市|
平谷区|
南澳县|
红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