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祖國的西南地區山水風光秀麗,民族風情濃郁。作為旅游和攝影愛好者與家鄉四川同處西南地區的西藏、云南這些旅游大省都已經走了個七七八八,但貴州除了黔北去過幾處其他地區還很少涉足,故一直計劃去走走。8月下旬,家里親戚有約想去貴州玩玩,于是我便做了個9天游的攻略,但一了解才知道貴州7、8月的旅游旺季為吸引全國各地的游客出臺了包括高速路過路費半價、旅游景點半價等大力度的優惠,因此各旅游景點爆滿,最終行程做了調整,選擇了貴州游人相當較少的景點,黔西南的萬峰林,之后再就近轉云南普者黑。半個月后與同學再次前往貴州方向,這次走黔東南然后游廣西桂林的陽朔。兩次的黔滇桂之旅,山水以喀斯特地貌為特色、民風為西南少數民族風情,加上貴州遵義獨特的紅色文化,山水民風特色鮮明,本篇將兩次行程合并一起,形成主要以喀斯特地貌山水和西南民族風情的游紀。</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從成都到貴州最便捷的道路是蓉遵高速。成都到遵義約520公里,行車時間約6小時,正好是到貴州的第一站,輕輕松松的,還有點游玩的時間,所以兩次行程首站均為遵義。遵義是貴州省域副中心城市,黔北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遵義市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共產黨在遵義召開了著名的“遵義會議”,成為了黨的生死攸關的轉折點,被稱為“轉折之城,會議之都”。</p><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貴州遵義召開的獨立自主地解決中國革命問題(之前中國共產黨的任何重大決定均來自遠在蘇聯的共產國際)的一次極其重要的擴大會議。當時王明的“左”傾錯誤路線已統治全黨達4年之久,1934年10月中央紅軍第五次反“圍剿”的失敗,為了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中央紅軍主力被迫退出中央根據地,實行戰略性轉移,進行長征。長征開始后,紅軍作戰迭次失利,特別是湘江戰役更是損失慘重,使黨和紅軍到了生死攸關的危機時刻。在此極端危急的歷史關頭,毛主席終于出手挽狂瀾于既倒,扶大廈之將傾,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遵義會議確立了毛主席在黨和紅軍的領導地位,從此以后自中國共產黨成立14年以來的苦斗終于開始走上了從勝利走向勝利的正軌!之后中國革命在毛主席的領導下又經歷了14年的英勇斗爭,終于趕走了日本侵略者,埋葬了蔣家王朝,建立起了新中國,從而徹底改變了中國,也改變了世界。</p><p class="ql-block"> 著名時政評論員和學者,中國轉型和戰略問題專家邱震海博士在9月底舉行的一場主題為“中國在地緣政治和經濟領域都面臨再轉折,中國內外部環境將做何發展?”的“震海會”會員線下分享活動便安排在遵義舉行。對此邱博士認為,此次《震海會》選擇了遵義市,不僅有好酒,感受少數民族風情,還可以瞻仰新中國起步的地方。曾經在遵義召開的遵義會議,標志著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一次重要轉折,影響了黨的路線、領導結構和戰略,對中國革命的進程和黨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遵義思考轉型、轉折,儀式感十足。</p><p class="ql-block"> 遵義北倚婁山,南臨烏江,湘江穿城而過。遵義會議會址原為黔軍25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人官邸,修建于30年代初。整個建筑分主樓、跨院兩個部分。主樓為中西合璧,臨街有八間鋪面房。鋪面居中有一小牌樓,檐下懸掛著毛主席1964年11月題寫的“遵義會議會址”六個字的黑漆金匾(此為毛主席為全國革命紀念地唯一的題字)。現在遵義會議會址已經成了學習歷史、緬懷先烈的紅色旅游經典景點。我們第二次到此正是9月9日,偉人的忌日,也給對偉人的緬懷平添了滿滿的儀式感。</p> <p class="ql-block"> 遵義地區還流淌著一條充滿傳奇色彩的河流——赤水河。遵義會議后重新回到黨和紅軍領導崗位的毛主席,如魚得水,游刃有余,他指揮的紅軍一掃第五次反“圍剿”以來的頹勢,又成了神勇的“天軍”。盡管仍在敵人的重兵圍追堵截之中,但毛主席指揮的紅軍縱橫捭闔,四渡赤水終于使長征中的紅軍擺脫了危局占據了主動,開啟了勝利的征程。參觀遵義會議會址有感,吟詩一首如下:</p><p class="ql-block"> 巍巍婁山關如鐵,滔滔湘江迂回折。</p><p class="ql-block"> 砥柱中流擎天立,狂瀾既倒巨手接。</p><p class="ql-block"> 兩層小樓玉玲瓏,四渡大卷名明赫。</p><p class="ql-block"> 江畔會址今圣地,蒼山如海波瀾闊。</p> <p class="ql-block"> 赤水河,因中國工農紅軍四渡赤水被稱為“英雄河”;同時流域內盛產美酒,故又有“美酒河”之譽。赤水河流域,釀酒業尤為發達,因為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水文氣候特性,醞釀了茅臺、董酒、習酒、郎酒、望驛臺、潭酒、懷酒等數十種蜚聲中外的美酒。赤水河全長500公里,不出百里必有好酒,其中以茅臺為首的大小數十種名酒,占中國名酒的60%。為了體驗一下,我們回程還專門在茅臺鎮留住一晚。繁榮的酒鄉,濃郁的酒香,茅臺鎮到處美酒飄香,釀酒廠、酒類銷售、批發店鋪遍布全鎮。赤水河兩岸樓舍鱗次櫛比,依山而建,沿河鋪陳,一個茅臺鎮其規模不亞于一個縣城。茅臺鎮是感受酒文化與紅色文化的不二之選。</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從遵義向東南行250余公里來到西江千戶苗寨。西江千戶苗寨,位于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南貴村。千戶苗寨在半山建造了獨具特色的苗家木結構吊腳樓,千余戶吊腳樓隨著地形的起伏變化,層巒疊嶂,規模蔚為壯觀,與現代城市的高樓大廈林立形成的鋼筋混凝土森林相比,不啻為民族特色鮮明,苗家民風濃郁,山水天人合一的特色建筑群。這一片苗族風情特色的苗家村寨成為了吸引無數國內外游客著名旅游景點。</p><p class="ql-block"> 苗族是一個古老的民族,其先民最先居住于黃河中下游地區,普遍認為他們的祖先是與黃帝、炎帝并稱“中華三祖”的蚩尤。上古時期炎帝與黃帝“阪泉之戰”后炎帝歸順了黃帝。蚩尤為與炎黃聯盟一爭高下,戰于涿鹿,失敗后被應龍所殺。涿鹿之戰,也成了中國古代戰爭起源的重要標志,逐鹿為中華第一古戰場。</p><p class="ql-block"> 蚩尤的九黎集團戰敗后大部分向南流徙,開始了苗族多苦多難的遷移史。至今苗族人民中還廣泛流傳著蚩尤的傳說,他們始終信奉蚩尤為其始祖。蚩尤戰敗后苗族子民被迫遠走他鄉,經過數千年的征戰和數次大規模的遷徙,現在苗人大多數聚集在黔、川、湘、鄂、桂等地的山區。</p><p class="ql-block"> 西江千戶苗寨是中國苗族第一寨,也是苗族主要聚居地苗疆的圣地之一,被譽為苗族文化中心。西江苗寨也是苗族經歷戰亂被迫背井離鄉,數次遷徙、分化的縮影。以“西”氏族為主體,接納陸續遷來的其他苗族分支逐漸形成了目前的規模。十余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四面環山,重連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云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白水河上有七座風雨廊橋將寨子連接在一起。河兩岸順流從1號橋之7號橋是門戶相連的商鋪形成了商業街;河谷兩岸坡地上是鱗次櫛比、層層疊疊的苗家吊腳樓。商業街熙熙攘攘,人流如織,完全不輸于一、二線城市的CBD商業街;河谷山坡卻是古樸純厚,民風濃郁漫布青山的苗家吊腳樓。樓群間有窄得幾乎只能一個人通過的小巷串聯著。頭頂上棉絨般的白云漂浮在藍天上,身旁是清澈的流水,隔幾十米或百余米就有廊橋,可以通行、歇腳、觀景。這里既現代又傳統,既時尚又古樸,強烈的對比吸引著游人,獨特的體驗召喚著游人。</p> <p class="ql-block"> 從1號橋乘幾分鐘的觀光車便可到半山腰的觀景點一覽千戶苗寨的壯觀。黃昏時分來到觀景臺,夕陽把群山和山腰重疊連片的苗寨鍍上一層金色,裊裊炊煙飄飛。接著金色上移,苗家吊腳樓的鍍金由下向上漸次褪去,直到山頂上的鍍金完全褪去,吊腳樓的點點燈火顯亮。山鄉的夜景不同于城市的夜景華燈輝煌,霓虹多姿,五光十色,異彩紛呈。這里是萬家燈火,星星點點,樓棟疊影,山影迷離。景色如詩如畫,意境如夢如幻。觀景點人山人海對應著山腰處萬家燈火,一邊是人聲鼎沸,一邊是溫情靜謐,山鄉美景,盡收眼底。</p><p class="ql-block"> 清晨的苗寨格外秀麗。太陽從東邊的山后鉆出來把柔和的陽光由上而下地投射到河谷西坡密密麻麻的吊腳樓上,給了陽光就燦爛,越來越多的吊腳樓光彩燦爛了,將倩影投射在河面水天一色,熠熠生輝。河谷東坡是背陽的陰山,當太陽升到背后山頂之上后,逆光中的山嶺與山腰的吊腳樓層次朦朧,光影迷離,加上飄飛的炊煙,山色似幻似影,嫵媚嬌柔,與對面的明快秀麗對比強烈,相得益彰。西江千戶苗寨體現了天地人和諧共生,民族風情與大眾風貌相得益彰,傳統傳承與現代文明親密無間,自然與人文完美融合。</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三</span></p><p class="ql-block"> 貴州的自然風光也是魅力迷人的,許多景區在旅游旺季都人滿為患,我們出行也正值旅游旺季,故特意選擇了相當冷僻一點的景區,黔西南州興義市的萬峰林。萬峰林是國內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氣勢宏大壯闊,山峰形態奇特,整體造型優美,山水田園奇觀。</p><p class="ql-block"> 萬峰林地處黔、滇、桂三省區結合部,喀斯特地形地貌典型突出,形成了獨特的錐狀喀斯特地質景觀。</p><p class="ql-block">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中國稱為巖溶地貌,是可溶性巖石溶蝕與沉淀,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坍塌、堆積等作用形成的地貌,以斯洛文尼亞的喀斯特高原命名。喀斯特地貌的地表特征主要表現為峰叢、峰林與孤峰等,因其具有多種多樣的造型地貌,美學價值較高,所以許多喀斯特景觀地被開發成旅游景點。萬峰林景區就是國內最大、最具典型性的喀斯特峰林。根據峰林的形態,分為列陣峰林、寶劍峰林、群龍峰林、羅漢峰林、疊帽峰林等五大類型。每一類都各具特色,既獨立成趣,又與其他類型的峰林相輔相成,組成雄奇浩瀚的景觀。</p><p class="ql-block"> 走近萬峰林就被眼前扇形展開,逶迤連綿的林立群峰所震撼,難怪著名的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對此贊嘆道:“天下山峰何其多,惟有此處峰成林”。層層峰林像竹林地春天雨后冒出的春筍,蓬勃向上。面前一組群峰圍成一圈,中間圍著一座稍小的山峰,被命名為“眾星捧月”。群峰腳下是一條狹長的平壩,壩子上良田千頃,稻浪翻滾。在這片田壩的中央有一處似道士先生的八卦羅盤狀的圓形大田,平臥在納灰寨農田中,被稱為“八卦田”。其造型神奇迷離,如神匠打造,層疊有序,鬼斧神工。</p><p class="ql-block">納灰村布依族古樸的村寨散落在碧綠的田野上,蜿蜒的納灰河似一條玉帶漂流在青苗蔥蘢,稻谷清香的錦繡田園上,穿繞于民風樸實青瓦白墻的布依族村寨旁。奇峰如林,田壩似錦,河水如帶,房舍如云,充滿詩情畫意,恰似一幅樸素、清麗的布依族織錦。不妨也為貴州興義萬峰林吟上幾句:</p><p class="ql-block"> 峰林天下奇,峭麗列參差。</p><p class="ql-block"> 八卦田野平,九里稻香溢。</p><p class="ql-block"> 村寨伴清流,民俗秀布依。</p><p class="ql-block"> 萬峰聚錦繡,山水寫畫意。</p><p class="ql-block"> (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孟津县|
玛多县|
泸水县|
揭东县|
蒙阴县|
河间市|
法库县|
营口市|
和静县|
五华县|
武平县|
黔东|
余庆县|
台东市|
平利县|
阳东县|
乐清市|
新巴尔虎左旗|
柘荣县|
望奎县|
延长县|
洞头县|
洪雅县|
锦州市|
桓台县|
宜川县|
邯郸市|
丹江口市|
宣化县|
平昌县|
岳普湖县|
阜康市|
贵州省|
翁源县|
西华县|
广德县|
布尔津县|
报价|
当阳市|
南靖县|
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