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隋唐洛陽城</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國家遺址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國務院河南省文保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 - 唐洛陽紫微城正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時代洛陽紫微城的大朝正殿,隋唐洛陽城"七天建筑"之"天宮"。唐睿宗垂拱三年( 687 年)二月,武則天下詔拆除紫微城正殿乾元殿,于其地造明堂,號"萬象神宮"。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 696 年)三月,明堂被毀之后的第二年,重建的明堂落成,號"通天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共三層,底層為四方形,四面各施一色,分別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中層十二面效法十二時辰。頂層為圓形,四周環繞九龍雕塑。中間有周長十五米左右的巨型木柱,上下通貫,名為萬象神宮。 明堂是史上體量最大的木構建筑,基底正方90X90米,高88米,其建筑和施工技術驚世駭俗,是唐代建筑的巔峰之作。唐代劉允濟曾作賦贊曰:"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李白亦作賦曰:"穹崇明堂,倚天開兮";"四門啟兮萬國來,考休征兮進賢才"。</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傳說在遠古時代始于黃帝,是專為祭祀昊天上帝而特地設立的。夏朝叫“世室”,商朝叫“重屋”。周代才有“明堂”之稱。周明堂為周公時所建,也有的說是周文王所建。明堂即“明正教之堂”,是 “天子之廟”,有道是“王者造明堂、辟雍,所以承天行化也,天稱明,故命曰明堂”,“天子造明堂,所以通神靈,感天地,正四時,出教化,崇有德,重有道,顯有能,褒有行者也”。明堂的主要意義在于借神權以布政,宣揚君權神授。一般明堂都建于城南,即所謂“布政之宮,在國之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均在這里舉行。不過從上古至唐宋,其制度各異,歷代儒家議論紛紛。明堂雖古已有之,但各朝營建時的形制與規模不盡相同,沒有一個完全統一的式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發現并考古發掘的明堂遺址僅有四處,分別為北魏平城明堂遺址、漢長安明堂、漢魏洛陽明堂和唐神都洛陽明堂。天壇祈年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僅存的一例,是中國古文化的載體。</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登臨天堂明堂,頓感大唐萬國來朝之霸氣。</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是古代帝王“宣明政教”的地方。凡朝會、祭祀、慶賞、選士、養老、教學等大典,均在這里舉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萬國來朝千乘出,繁華秋館燈如晝。金張章帝力禹遠,玉整雕弧舞夜舞。" —— 王安石《明堂賦》</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唐氣象 金碧輝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把明堂建在了洛陽皇宮的正中心,拆了唐高宗用來聽政的乾元殿,建起明堂。明堂不僅奢華,而在雕飾上,用一只鳳凰盤壓在了九條黃龍之上,由此可以看出武則天用意。武則天也許是要通過這樣的一件事,告訴天下人,她是空前絕后的女皇帝。 震懾人心的明堂,令今人都無法想象的是它的雄偉,高度近三百尺,接近九十米,共有三層。在唐朝那個朝代,修建如此氣魄的建筑,不能不說實為非凡之舉。建成明堂,標志著武則天的夢想,向前邁進了一步。</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公元690年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登基稱帝、改唐為周,建立武周政權。號“圣神皇帝”,定都于“神都”洛陽,這就是宮城核心區建筑——明堂與天堂。</p><p class="ql-block">天堂?明堂景區是昔日女皇武則天生活、理政的場所。1977年,武則天御用禮佛堂天堂遺址被發現;1986年,緊鄰天堂遺址的武則天皇宮核心禮制建筑明堂遺址被發現。2005年,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被列為國家“十一五”期間重點保護的大遺址之一,是洛陽市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天字一號”項目。明堂的第二層,1300多年前這里是女皇武則天祭祀天地、宴饗群臣、舉行神宮大樂舞的朝堂所在。</p><p class="ql-block">在正前方女皇寶座后面我們所看到的正是盛唐之光垂簾,垂簾分為三個部分,下方為海水江崖,此設計融合中國傳統古畫,以江山及海水的圖案顯示江山社稷為盛世不可撼動的基礎;中間為鳳銜牡丹,金鳳象征一代女皇,牡丹代表神都洛陽,此圖案表示了在女皇的統治下神都洛陽的繁榮昌盛;上方為飛天祥云,顯示出佛教對于武周以及大唐的深遠影響。</p><p class="ql-block">幾千年來,歷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視修建象征帝王權威的皇宮,形成了完整的宮殿建筑體系。武周時期所建造的明堂作為宮城的正殿,不論在結構上,還是形式上,更要顯示出皇家的尊嚴和富麗堂皇的氣派,從而區別于其他類型的建筑。明堂和天堂是當時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質建筑,體現出當時極高的建造水平,展現出皇家建筑的宏偉氣魄。千年前,這里是女皇一統天下,執掌國柄,溝通天地,感應四時的重要場所。</p><p class="ql-block">中心柱遺址</p><p class="ql-block">1986年考古發現的明堂中心柱遺址。遺址大致呈現出圓形,上部直徑9.8米,深4.06米,底部直徑6.16米。在遺址底部有四塊大青石構成的巨型柱礎,其中三塊青石上面有圓形柱孔,中心有方形凹槽。四塊青石上有兩圈圓形刻線,外圈直徑4.17米,內圈直徑3.87米。在遺址底部周圍有包磚,呈八邊形,包磚外圍是夯土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造字</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首先看到的是武則天時期造的二十個字。武則天在文字上大膽改革,增減前人筆畫,從展示的二十字中,不難窺見其非凡智慧!正中日月當空這個字念曌[zhào],是武則天為自己起的名字——武曌!取日月當空,普照大地之意。這個字是她所創的字中,流傳下來、至今仍在延用的一個字。那除此之外每個字都有自己的含義,雖然這大部分的字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不再使用,但是這些文字的展示也成為我們銘記歷史的另一種方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的文化功績</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完善舉才知人善任</b></p> <p class="ql-block">文化廳中的這些硅膠人女性形象,其服飾名為齊胸襦裙,屬于漢服中的唐代分支。您看她們的服裝顏色大膽、艷麗,代表當時手工織染業發展水平極高。展板上所示妝容,雖然與現代審美不同,但屬于唐代貴族女子妝容,在當時極為流行。古代女子發髻有上百種之多,右手邊第一位所展示為16歲以下未婚貴族女子發髻——雙環垂髻。其他均為已婚貴族女子發髻造型。在她們的發髻之上,裝飾物主要以我們現在所說的簪子為主,其中又有“單股為攢雙股為釵”最為常見。我們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步搖就是以其為基礎進行的演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與除罪金簡</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封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峨眉氣宇 天下胸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盟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公元699年七月,武則天因年事已高,擔心自己的孩子太子李顯、相王李旦,與梁王武三思等人不和,令其盟誓于明堂的場景展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周明堂大事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與洛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萬象神宮與涂金鐵鳳通天宮與避火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則天生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應天順時受茲明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勾沉輯古千年不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明堂賦并序 唐 李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哉乾象,紫微疏上帝之宮;邈矣坤輿,丹闕披圣人之宇。聿觀文而聽政,宜配天而宗祖;體神化以成規。 惟圣踐極,配永登樞。浹生成於大冶,銷品匯於洪爐。貫星象而調七政,列山川而宅五都。開洛陽之寶籍,受河闕之禎圖。總夔龍於國序,集?鷺於天衢,包壯業於元頊,籠景化於黃虞。功既成矣,道既貞矣。答后土之嘉祥,藹上元之殊祉;望仙閣之秀出,瞻月觀之宏峙;鏤紅玉以圖芳,肅龜壇而薦祀;道不言而有洽,物無為而自致。向明南面,高居北辰。屬天下之同軌,率海內以嚴,想臺以應物,考明堂以臨人。協和萬,懷柔百神。降虔心,啟靈術,采舊典,詢故實。表至德於吹萬,起宏規於太一。欣作之於有范,佇成之於不日。 工以奔競,人皆樂康。訪子輿於前跡,揆公玉之遺芳;順春秋之左右,法天地之圓方。成八風而統刑德,觀四序而候炎涼;跨東西而作甸,掩二七以疏疆。下臨星雨,傍控煙霜。翔軍墜於層極,宛虹拖於游梁。昆山之玉樓偃蹇,曾何仿佛;滄海之銀宮煥爛,安足翱翔? 于是覽時則,徵月令,觀百王,綏萬姓。肆類之典攸集,郊?之禮爰盛。衣冠肅於虔誠,禮樂崇於景令。三陽再啟,百辟來朝,元?霧集,旌旆搖。湛恩畢被,元氣斯調,羅九賓之玉帛,舞六代之咸韶。澤被翔泳,慶溢煙霄。穆穆焉,皇皇焉,粵自開辟,未有若斯之壯觀者矣!煥乎王道,昭賁三才,遠乎圣懷,周流九垓。鴻名齊於太昊,茂實光乎帝魁。浹群山於雨露,通庶品以風雷。盛矣美矣!皇哉,唐哉! 李白《明堂賦》</b></p> <p class="ql-block">1300年前,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則天在這里改唐為周,登基稱帝,自號“圣神皇帝”,建都洛陽,稱洛陽為神都。隋唐洛陽城國家遺址公園的遺址所在地,就是昔日女皇生活、理政的場所,在廣闊的隋唐洛陽城遺址群中,被稱作“宮城區”的核心所在。 歷史上的天堂是武則天的御用禮佛堂,是一座巍峨高大、直上云霄的塔式建筑。位于遺址公園內的這座“新天堂”,是一座內部鋼架結構,外觀仿唐代風格的保護性建筑。集遺址保護與功能展示于一身,旨在打造洛陽本土旅游“新地標”。 與大部分國內佛教建筑不同,武周時期的皇家禮佛堂“天堂”并不是以建筑群的形式出現的,而是一支獨秀,高大不凡。其用意,就是為了彰顯統治者唯我獨尊、號令四海、居高臨下、莫敢不從的王者氣概。建筑外觀五層,內有九層,明暗相間,一氣呵成,象征著天子九五之尊的無上地位和波譎云詭的政治朝局。 整個天堂建筑邀請北京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博士生導師、當代著名建筑學泰斗梁思成先生的關門弟子——郭黛姮教授擔任建筑外觀的主體設計師,內部裝潢布置,則邀請了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室內設計系”張綺曼教授主持設計。在兩位廣譽國內外的業界泰斗的通力合作之下,天堂建筑應運而生。 外觀五層、內有九層的建筑格局,彰顯帝王氣息的建筑外觀,恢宏而又大氣。與建筑內部奢華不失典雅裝潢風格相映成趣,完美的重現了洛陽作為國際性大都市的富麗堂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作為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女皇帝,武則天統治時期政啟開元,治宏貞觀。她重視人才選拔,推行科舉,開設殿試。在她執政之后,又創立了武舉。這些措施使大批的寒門學子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故《資治通鑒》評價武則天:政由已出,明察善斷。武則天稱帝15年中,疆域遼闊,國家強盛,人民富足,社會安定。</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正前方,是一幅長22米,寬4米的壁畫《萬國來朝》,由當代著名壁畫專家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孫景波、王穎生擔綱創作,壁畫主要講述了武周盛世與諸多國家友好往來的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武皇賞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新天堂高度考證</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崇敬弘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壯哉天堂價值分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彌勒佛三會說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世界唯一的天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天堂遺跡簡介</b></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未來佛——彌勒。您可能會好奇,為什么這里供奉的不是釋迦牟尼而是彌勒呢?這是因為在古代,等級制度是十分森嚴的,君臣父子,男尊女卑思想堅不可摧,在這種大時代環境下,武則天若想登基稱帝,可謂是難上加難,于是她命人改寫了一本《大云經》,稱自己是未來佛彌勒轉世,并自稱“慈氏”,“慈氏”也就是彌勒的別稱,所以天堂供奉的佛像,是彌勒佛。九層彌勒佛像采用黃銅材質構筑佛身,表面大漆貼金,使佛像看起來莊嚴不凡,金光璀璨。佛像身下設有緬甸柚木材質的須彌座,佛像背光與蓮臺飾紋皆采用唐代風格卷草紋裝飾工藝,盡顯大唐風范。</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遙望“九洲池”</b></p> <p class="ql-block">您可以走出九層,到外面的環廊上進行參觀。天堂是今天隋唐洛陽城宮城內的標志性建筑,站在環廊眺望,當年的城郭俯而可見,遠方的龍門山和面前的洛河,盡收眼底。楊廣營建的洛陽城:“北依邙山,南望伊闕,左瀍河,右澗河,引洛水貫穿都城,以象天漢”,這座天人合一、象天法地理念修建的洛陽城,當年的中軸線直到今天依然清晰可見。</p><p class="ql-block">前方是洛陽宮正南門應天門,穿過皇城,就是洛河北岸的皇城正南門端門,端門南側的天津橋,天街的盡頭就是外郭城的正南門定鼎門。而在天堂的西側就是千年之前修建的大型皇家園林——九洲池的遺址所在地,但是在近代成為了洛陽玻璃廠,為了保護遺址就將整座廠房搬遷,在不久的將來隋唐園林盛景將重新屹立在洛陽城的地面之上。</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由直梯下到地下考古勘察現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春風又綠明堂廊,故國神州煙火嘗。" —— 黃庭堅《春日 綠堂行》</b></p> <p class="ql-block">天堂神秘而誘惑。走進那扇沉重的大門,天堂內的一切,不管是過 去,還是現在,都展示在我們眼前,透過歷史來懷念曾失去的風云。</p><p class="ql-block">憑欄而望,一切盡收眼底。琉璃瓦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顯得格外晶瑩柔和, 微翹的房檐和金色的屋頂卻顯露了皇家的威嚴與肅穆。這是天堂的特色,印證隋 唐洛陽城城亙古不變的悠悠歲月。</p><p class="ql-block">巍峨壯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來到洛陽,來到這里,感受到了當年的盛唐氣象。承前啟后,祝祖國萬歲走向輝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扶沟县|
苏州市|
仙居县|
德清县|
南平市|
临沭县|
白银市|
德昌县|
英山县|
阜新|
锡林郭勒盟|
长宁县|
伊通|
禄劝|
左云县|
云和县|
巴林左旗|
民县|
宜都市|
什邡市|
普格县|
延长县|
苏尼特右旗|
平安县|
陕西省|
韩城市|
大埔县|
兴文县|
宁安市|
五台县|
通河县|
依安县|
元谋县|
田林县|
微山县|
大丰市|
白朗县|
乾安县|
手机|
都匀市|
衡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