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一)引子</div><div><br></div><div>8月8日,美國夏威夷州的"毛伊島"突發野山火。恰巧"多拉"颶風吹過。星火燎原,火勢迅速蔓延。面對熊熊烈火,島上當局一時應急處置欠佳。從而釀成一場特大災難。據最新報道,這場山火已造成115人死亡,數百人下落不明。2700多座建筑受損或被毀, 其中大部分是居民住宅。山火肆虐,給許多海濱小鎮帶來重創,其中"拉海納古鎮"損失最為嚴重,幾乎完全被大火吞噬,到處可見斷壁殘垣。一片狼藉,滿目瘡痍,慘不忍睹。<br></div> ▲<i>拉海納古鎮火災后“全軍覆沒”的慘況。</i> <div>"太慘了,太可惜了。美麗的毛伊島,竟然遭受如此橫禍,天理難容"。看著這些災情照片,我先是震驚,繼而惋惜,一聲嘆息,感慨萬千。這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或兩者兼有之?至今仍是一個迷。<br></div><br>在震驚和感嘆之余。忽然,我想起了十年前(2013年)曾經去過夏威夷毛伊島旅游。那時,毛伊島的美麗風光,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于是,我打開電腦,尋找這些塵封許久的"毛伊島之旅"的照片。我饒有興趣的翻看照片,一張照片就是一個故事。這些照片喚醒了我久違的記憶。我再次回顧"毛伊島"的愉快旅程,一個美好的回憶。<div><br></div><div>(二)前往毛伊島</div><div><br><div> </div><div>2013年9月10日~10月13日,我們 3人結伴,前往加拿大、美國旅游(自由行)。其中,"毛伊島之旅"是整個旅程安排的最后一站。</div><div><br></div><div>10月9日下午2時(當地時間),我們從歐胡島(檀香山)的火奴魯魯機場出發,乘坐飛機,飛往毛伊島(卡胡盧伊機場)。據我觀察,本次航班乘客以亞洲人的臉孔俱多。我猜想,大慨都是去毛伊島旅游的吧。兩島空中距離并不遠,飛行時間約30分鐘。毛伊島就到了。</div><div><br>我們下了飛機,向機場出口走去。“出口處大廳”依然熙熙攘攘,人來人往,喧嘩熱鬧。其中,有幾個旅行社的接機人員,他們有的舉牌接人。有的手執游客名單,用中文大聲呼喚游客的名字。我們聽到自己的名字,上前應答。接著,雙方核對《身份證》。"相認"成功后,我們在旁等候。等人到齊了,一起乘坐旅行社的面包車前往酒店休息。</div><div><br></div><div>汽車從機場開出,駛向預定酒店。我坐在車上,向窗外望去。馬路兩邊都是一大片綠油油的,似地毯一般的綠草地。非常漂亮、養眼。遠處是一排高低錯落有致的灌木小樹林。草地中間還點綴種植一些“觀賞植物”。路邊幾棵高高樹干的棕櫚樹或椰子樹,樹葉迎風搖拽,沙沙作響。一眼望去,仿佛置身于一個大花園之中。</div></div> 大約下午5時左右,我們到了下榻的酒店。酒店座落在海邊,風景優美。酒店大堂很有特色:是一個開放的陽光通透的大廳(在二樓),南北朝向是玻璃幕墻。走出陽臺,迎面就是浩瀚的大海。酒店內還有一露天游泳池。免費供游客游玩。我們很快辦完酒店入住手續。放下行李,走出房間,來到游泳池旁。跳入水中,與水搏擊一番。消除疲勞,愉悅情緒。<br> ▲<i>我們入住的酒店,座落在大海邊,風景優美。</i> ▲<i>酒店大堂很有特色:一個開放的陽光通透的大廳。</i> ▲<i>酒店有一很大的露天游泳池。</i> <p class="ql-block">▲<i>游泳后,上岸休閑一下。</i></p> <div>(三)毛伊島一日游</div><div><br></div><div>第二天,我們吃過早餐,去酒店大堂集合。至此,本次“毛伊島一日游”的游客全部亮相。大家有緣相遇,相互問好,結伴同行。一共有10人,我們 3人(上海人),一對父子(山東人),5個年輕的中國留美學生,(1男4女)。集合后,去酒店門口等候。不一會兒,一輛12座面包車駛來,停下。導游小李(天津人)招呼我們上車。我們的“毛伊島之旅”開始了。<br></div><div><br></div><div>毛伊島(Maui)是夏威夷群島第二大島。面積:1886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為120英里。</div><div><br></div><div>在旅途中,我們探討毛伊島形成的原因。有一個高見,大家比較認同。在億萬年前的上古時代,太平洋海底火山的巖漿頻繁多次噴發,巖漿冷卻,固化成巖石,在海底沉淀、積累。體量越積越大。最后,高出海平面,就成了陸地島。實際上,毛伊島就是一大一小兩座休眠多時的火山。</div><div><br></div><div>島上有許多自然景觀,人文古跡。是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的著名的旅游勝地。</div> 我們這次“毛伊島一日游”路線圖:<br>伊奧針尖山州立公園——熱帶植物園——拉海納鎮——卡帕魯亞灣別墅區——鯨魚村博物館——卡阿納帕里海灘 <b>第一站:伊奧針尖山州立公園</b><br>進入公園,我們見到的場景是,四周群山起伏,森林密布,郁郁蔥蔥,云霧繚繞,煙雨蒙蒙,是典型的熱帶雨林氣候。我們沿著一條上山的小路,努力攀登,登上“觀景臺”。迎面是一座巖石尖峰(又稱:火山錐),一柱擎天,屹立在群山之間。導游打趣道:“這尖峰是男人xx的象征”。引來一陣的哄笑。 ▲<i>伊奧針尖山州立公園</i><br> ▲<i>數不清的清泉溪流和熱帶植物。</i> ▲<i>觀景臺</i> <b>第二站:毛伊熱帶植物園</b><br>植物園內各種熱帶奇花異草,爭妍斗艷<i>。</i>我們走馬觀花。 <div>▲<i>我們順手拍下一張照片。照片上的花草我至今都不認識。</i></div> ▲<i>我們見到了著名的“夏威夷果”樹。</i> <b>第三站:拉海納鎮</b><br>曾經是夏威夷王國的首都,也是著名的捕鯨港口。“前街”兩旁商鋪林立。有畫廊,禮品店,藝術品店。還有十九世紀興建的古建筑:《和興會堂》、《老法院大樓》、《鮑德溫故居》等等。小鎮仍保存著當地獨特的古典氣息,是一座悠閑慢生活節奏的小鎮。<div>可惜的是,2023年8月的那場大火,徹底摧毀了小鎮的所有古建筑。本文所展示的“小鎮照片”也真成了“絕響”。</div> ▲<i>1)小鎮的主街道——“前街”。兩旁商鋪林立。有畫廊,禮品店,藝術品店。</i> ▲<i>小視頻:小鎮的主街道——“前街”。商鋪林立。</i> ▲<i>2)老法院大樓:現在是《拉海納遺產博物館》。博物館收藏了許多夏威夷的歷史文物。《夏威夷歷史年表》詳盡介紹了拉海納小鎮的輝煌歷史。館內收藏一面1898年使用過的《夏威夷王國旗幟》,彌足珍貴。</i> ▲<i>3)大榕樹: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古榕樹。此樹種植于1873年,已有150年的歷史。</i> ▲<i>相傳是由一棵原始樹干開始,從樹枝上長出的須根"繁衍生成"了46個分支樹干。樹枝向外伸展,散布成一個由樹枝、樹葉和須根組成的遮陽擋雨的大蓬傘。</i> ▲<i>4)和興會館:1912年,由夏威夷華人建造。是華人社交和聚會場所。會館前院立有孫中山半身青銅像和大理石紀念碑。一樓展示與孫中山相關文物。二樓是“協天宮”,內置祭壇供奉關公像。</i> ▲<i>5)鮑德溫故居:修建于1834年,被譽為毛伊島上最古老的住宅。鮑德溫博士是一位傳教士兼醫生。他曾將毛伊島從天花疫情的流行中拯救出來。故居內展示鮑德溫在天花疫情中使用過的醫療器械。</i> ▲<i>6)先鋒旅館:建于1901年,平房式的二層樓木房結構。孫中山先生曾入住此旅館。</i> ▲<i>7)“前街”對面的“避風港”:停靠著各色各樣的豪華游艇。</i> ▲<i>8)出海觀鯨:乘座游船出海,在浩瀚的大海中尋找鯨魚的身影,親眼目睹它們在海中嬉戲、尾巴拍水、空中噴水。</i><div><i>導游說,此項目另外收費,20美元/人。</i></div> <b>第四站:卡帕魯亞灣別墅區</b><br>我們驅車前往。但很遺憾,大門緊閉,謝絕參觀。不知何故?導游一臉無奈,我們只能在別墅區門口廣場溜達。據介紹:此處是原私人莊園的遺址。現在為黃金級別的旅游度假區。內有兩個豪華高爾夫球場,多個高級餐廳和精品店等。 ▲<i>卡帕魯亞灣別墅區大門緊閉。</i> ▲<i>別墅區大門前有一《紀念碑》,碑文記錄此歷史遺址的前世今生。</i> ▲<i>別墅區大門前的馬路兩邊,成行的“南洋杉樹”,高大挺拔,雄偉壯觀。</i> <b>第五站:鯨魚村博物館</b><br>館內陳列捕鯨黃金時代(1825~1860年)的珍貴文史資料、照片、捕鯨使用的工具等。該館還有一個購物中心。擁有多家高檔店鋪:精品專賣店,紀念品店,海景餐廳,特色餐飲店等。 ▲<i>鯨魚村博物館</i> ▲<i>館內一樓大廳,展示大型抹香鯨魚骨頭標本,十分壯觀。</i> <b>第六站:卡阿納帕里沙灘</b><br>這里擁有綿延數里的海岸線,潔白干凈的沙灘,清澈湛藍的海水。如詩如畫的美景令人神往。在這里游客可以找到刺激:浮潛、游泳、垂釣、沖浪。也可以選擇安逸、躺平、發呆、曬太陽,盡享悠閑時光。 <div><br></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时尚|
穆棱市|
阿坝县|
合江县|
连南|
恩施市|
融水|
印江|
诏安县|
宁陵县|
奉节县|
乳源|
元谋县|
肇东市|
霍邱县|
广饶县|
衡阳县|
洪雅县|
吴旗县|
赞皇县|
手游|
吐鲁番市|
义马市|
虞城县|
龙泉市|
扬州市|
集贤县|
大洼县|
新竹市|
龙陵县|
资中县|
五莲县|
浮梁县|
九江县|
西吉县|
蓬安县|
阿城市|
贡嘎县|
崇州市|
辽中县|
西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