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惠特尼山是美國本土和內華達山脈最高的山峰,位于加利福尼亞州中東部,海拔 14,505 英尺(4,421 米)。1864 年 7 月,加州地質調查局成員以加州地質學家、該調查的捐助者喬賽亞·惠特尼 (Josiah Whitney) 的名字命名這座山峰。1891 年,美國地質調查局地名委員會決定使用惠特尼這個名字。孤松鎮(惠特尼山腳下一個小鎮)居民資助修建了第一條登頂小徑,由古斯塔夫·馬什設計,并于 1904 年 7 月 22 日竣工。四天后,一位徒步者沿著這條路線登頂惠峰后,在山頂吃午餐時被閃電擊中身亡。 這次事件后馬什開始設計建造石屋(上面架有避雷針),于 1909 年竣工。 </p><p class="ql-block">惠特尼山步道 (Mount Whitney Trail) 是最受歡迎的登頂路線,起點海拔 8,360 英尺(2,548 米),終點惠特尼山頂海拔 14,505 英尺(4,421 米)。 此路線往返大約 22 英里(35 公里),海拔高度超過 6,100 英尺(1,859 米)。 全年都需要許可證, 5 月 1 日至 11 月 1 日之間只發放數量有限的許可證(白天徒步旅行許可證每天 100 人,背包過夜旅行許可證每天 60 人)。每年2 月 1 日至 3 月 15 日期間接受抽簽申請。惠特尼山步道被認為是一條極具挑戰性的路線,只有經驗豐富的登山者才能嘗試。要想在一天之內完成海拔攀升超6000多英尺22英里的惠特尼山步道, 徒步者一般都會在日出前出發,通常需要12 至 18 小時完成。</p><p class="ql-block">可以說登頂惠特尼山是每個徒步登山愛好者的美好愿望,但要實現這一愿望并不容易。好的身體素質,持久的耐力,決心和毅力,缺一不可。而這些都是人為的,你可以控制的。抽簽和天氣則是要靠運氣。</p><p class="ql-block">去年隊友幸運的抽到一張8月份的許可證。為了能夠實現這一愿望,我們做足了準備。到優山美地附近13000多尺高的大拿山,Conness山拉練測高反;到家門口的使命山徒步兩達鍛煉體能;購買各種裝備,等等。就在大家躊躇滿志,蓄意待發,一場暴風雨不僅破壞了惠特尼山道,也給我們澆了個透心涼。無奈,只好放棄。</p><p class="ql-block">2023年一年一度的抽簽季又來了。大家又鉚足了勁兒,一起抽簽,我和另外一位爬友幸運的中了頭彩。我的許可證是8月23號。又一輪的強度訓練,參加網上培訓,各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為了適應高反,我們訂了位于8000多尺高的惠特尼Portal露營地,準備21號從家里出發在惠特尼扎帳篷住一晚,22號晚上10點開始上山。這樣在23號凌晨進入許可證管區。人算不如天算!20號一場罕見的熱帶暴風希拉里席卷南加州,州長宣布進入緊急狀態。8月下旬本來是登惠特尼峰最好時節,沒想到連續兩年遭受自然災害。這一次,我們下定決心不放棄,就算不能登頂,也要到惠特尼山腳下看個究竟。雖然有朋友勸阻,21號我們還是按計劃驅車前往惠特尼山所在地,南加孤松鎮。當然我們也不是完全盲目行動。根據天氣預報,21號孤松鎮多云小雨,22/23號晴。</p><p class="ql-block">出師不利 – 一上路,地圖就開始搗亂。本來7個小時左右的路程,地圖居然一會兒顯示要18個小時,一會兒又顯示8小時,過一會兒又是10幾個小時。用不同地圖檢測,蘋果,谷歌,雅虎都一樣。一開始我們認真按照地圖所指路線開,后來接近395公路時,發現地圖總是領著我們走小路,繞來繞去剛回到正路上,又讓我們進入山路。隊長兼司機Jack急了,決定不管三七二十一,就走395公路。結果證明這是一個明智的決定。雖然395公路確實有些路段被水淹,但還可以走,并沒有關閉。就這樣磕磕絆絆的我們穿過孤松鎮,來到惠特尼山腳下。</p><p class="ql-block">第二個打擊 – 通往惠特尼Portal露營地的兩條路都被封了!隊長和張曉江同時下車問路,確認右邊平時上山的路已經被暴風雨破壞,不能通行。最后決定走左邊一條只關閉了一半的老路。</p><p class="ql-block">路上不斷出現大大小小從山上滾落的石頭,還有地方有塌陷。有些危險。一路往上開,天氣也開始跟我們作對,下起小雨。</p><p class="ql-block">第三個打擊 – 我們提前幾個月訂好的露營地也關閉了。這個時候真是有點兒絕望了。沒辦法我們繼續往上開。天無絕人之路。碰到從山上下來的幾位登山客,Jack馬上停車打聽山上的狀況。好消息是山上路還好,沒被封。但不知道明天情況如何。這幾位好心的帥哥還告訴我們一條非常寶貴的信息-常規惠特尼山步道頭一段被淹,可以過,但水有到大腿甚至齊腰深。不過我們可以利用已經廢棄的舊步道,繞過被淹的路段。哇,千金難買。好消息成雙成對,我們又得知可以在步道起始點下面的露營地扎營(這個營地正常情況下是先來先得,只允許住一個晚上)。因為我們的營地關閉(在比較低的路段被淹)只要有訂營地的確認文件就可以住。還有還有,帥哥們還把自己準備未用的氧氣瓶贈予我們(可惜我們出發的時候完全忘記帶了)。</p><p class="ql-block">雖然狀況不斷,問題一個一個被解決。盡管天氣寒冷,下著小雨,到處都是濕漉漉的,我們最后決定就在此地扎營過夜,等待明天太陽從東方升起!</p><p class="ql-block">老天真是不負有心人!22號早上醒來,雨過天晴,藍天白云,空氣里飄著露水和松木的清香,如同掉進大氧吧。狠狠地吸了幾口,頓時神清氣爽。吃過早餐,我們按計劃走舊步道探探路,順便看一下孤松溪的水量,以便決定是否需要早些出發。</p><p class="ql-block">Jack隊長非常有經驗,惠特尼已經爬過兩次。這第三次挑戰是因為他不滿意自己前兩次的狀況。果不出隊長所料,孤松溪里的水嘩啦嘩啦流的好看,可是對我們來說是很不利的。說明山上的雪,水很多,路況可能不會太好。隊長建議,大家一致同意提前出發。</p><p class="ql-block">回到營地,和剛剛上來準備走MR(Mountaineering Route)路線的五位勇士會合。大家互相鼓勵,打氣,打卡合影,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22號晚上9:30,我們四人小分隊開始了征服北美最高峰惠特尼山的挑戰!閑話少說。一路上經歷了熱帶暴風希拉里的暴風雨把整個步道淹沒、沖垮;臭名昭著的99道彎幾乎三分之二被毀,剩下殘垣斷壁;步道上冰雪泥濘,最后沖頂沒有路,只有皚皚白雪!隊長帶著我們這一爬山群年齡最高組,身先士卒,探險探路。有這樣的隊長,沒有我們克服不了的困難。最終全隊人馬勝利登頂惠特尼峰!</p><p class="ql-block">站在高山之巔,什么感受?有點兒激動,有點兒驕傲,也有點兒被自己的毅力、堅持和決心感動了。我終于上來啦!我終于成功啦!</p><p class="ql-block">回程的路已知,路況不會有什么大的改善,但是一路下坡兒。雖然對膝蓋的壓力大了,但對心肺功能的要求降低了。由于出發時是半夜,沒有機會欣賞孤松湖美景。我們計劃在日落之前到達孤松湖。沒想到,計劃還是趕不上變化。下山路上一個小小的事件,打亂了所有計劃,致使我們半夜才回到營地??。留下遺憾。不過也是我們再去孤松鎮探訪的一個極好借口。當然不會再去挑戰惠峰。這輩子一次足矣。</p><p class="ql-block">好像還想說點兒什么, 不過篇幅已經很長,不再啰嗦。最后還是要特別感謝Jack隊長。沒有他的經驗、計劃和安排、耐心還有一路上的照顧,我們是完全沒有可能完成這次壯舉。萬分感謝。謝謝漆姐,我們隊伍里的大姐大,和曉江同學的一路陪伴。</p><p class="ql-block">另附:10月18號,一38歲法國飛行員在經Mountaineering Route攀登惠峰時不幸摔落懸崖喪生。爬山是有風險的。我們同組爬MR的五位勇士,在出現狀況后毅然放棄攀登是非常明智的決定。山在那邊等你,勇敢勇氣可嘉,但對大自然要有敬畏。</p> <p class="ql-block">抽簽中獎郵件通知。收到之日高興興奮??又有些擔心??</p> <p class="ql-block">千金難買靠運氣抽簽得到的惠特尼一日登山許可證</p> <p class="ql-block">雖然路上一波三折,但天氣還是很給力。</p> <p class="ql-block">395公路部分還真的被水淹。地圖搗亂還是有原因的。</p> <p class="ql-block">高興的有點早。來到進入惠特尼Portal營地??山腳下,發現此路不通。見有路人,隊長和曉江同學遂下車分別詢問路況。得知通常進山的道路有碎石有塌方已被封。傻眼了???</p> <p class="ql-block">左邊的岔路,封了半邊 - 進去的沒封,出來的封了??大家決定冒險走那條路。剛開進去,迎面撞上大鏟車。這下壞了,要攔我們?揣著忐忑不安,我們慢慢前行。沒想到大鏟車向邊上退,給我們讓出條路。把心放回肚子里,我們連連道謝,繼續上山。</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是以前進山的老路,基本廢棄不用了。景色很不錯??</p> <p class="ql-block">路況還好,雖然有從上山滾落的石頭和塌陷,我們安全通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上下來的幾位給了我們信心和重要信息的帥哥??</p> <p class="ql-block">雨濛濛霧蒙蒙</p> <p class="ql-block">惠特尼步道起始點</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小窩。地上、天上、空氣里都是潮潮的。帳篷??里干干爽爽,還挺舒服??</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早上,天氣太給力了??</p> <p class="ql-block">惠特尼步道起點宿營地的大牌子打卡</p> <p class="ql-block">早餐很豐富:咖啡,茶,面包、糯玉米,饅頭花卷兒,蔥油餅,雞蛋小魚火腿應有盡有。感謝同行的漆姐和Jack帶了好多好吃好喝的??</p> <p class="ql-block">先在步道起始打卡處照張合影。晚上出發時就黑了。</p> <p class="ql-block">孤松溪流是匯集了山上積雪融化+雨水順流而下。隊長說如果水大,上山的路恐怕不好走,我們就要早些出發。水很大!</p> <p class="ql-block">這塊大石頭是惠特尼舊步道入口處我們記下的一個標記</p> <p class="ql-block">這條路也不好走啊</p> <p class="ql-block">惠特尼老步道和常規步道匯合處</p> <p class="ql-block">下午全組人馬到齊,打卡照相??</p> <p class="ql-block">繼續打卡</p> <p class="ql-block">一個人打卡??</p> <p class="ql-block">上圖我手里舉著的東東??大家猜猜是啥,做啥用的?估計大多數人猜不到。這是便便??袋兒。很多國家公園沒有條件修建廁所,所以準備了這些??袋兒。每一位登山者都要把垃圾及??背回山下。</p> <p class="ql-block">這個稱是稱背包重量的。不知道我這一拽,會不會不準了??</p> <p class="ql-block">娘子軍</p> <p class="ql-block">擺拍</p> <p class="ql-block">22號晚上9點55分又來到這個路口。</p> <p class="ql-block">找路-這個地方完全被水淹沒,找不到步道。</p> <p class="ql-block">討論路線-我們在這里轉來轉去,無法確定方向。最后隊長憑著以前的記憶,又一次沖進水里。</p> <p class="ql-block">隊長在前面探路?????</p> <p class="ql-block">11點30分到達孤松湖和惠峰分叉口</p> <p class="ql-block">看地圖找路</p> <p class="ql-block">過溪水-我們數次脫鞋穿鞋蹚水。幸虧有準備,帶了蹚水的鞋子。水是山上雪化的冰水,冰冷刺骨。真涼啊!</p> <p class="ql-block">太黑了,找不到安全蹚水的路,只好爬大石頭。幸虧有曉江同學在上面拉才爬上去。</p> <p class="ql-block">過了一個大障礙,休整一下。</p> <p class="ql-block">查一下嘴唇顏色,看看高反狀況。都還好??</p> <p class="ql-block">清晨5點,看到地平線上第一束光。</p> <p class="ql-block">前面路上有雪,需要穿上冰爪。</p> <p class="ql-block">天際開始慢慢地變紅</p> <p class="ql-block">同一時間另一個方向是這樣的。神奇吧??</p> <p class="ql-block">太陽??公公路臉了!為什么??是太陽公公?不知道???♀?只記得小時候都是這么叫的。</p> <p class="ql-block">晨暉將大山染成金色</p> <p class="ql-block">跟太陽公公打個招呼:你好!終于把你盼出來啦!</p> <p class="ql-block">同一時間,不同角度拍啊拍。</p> <p class="ql-block">越來越亮了</p> <p class="ql-block">天上沒有一絲云??</p> <p class="ql-block">踩在腳下的雪吱吱響</p> <p class="ql-block">99道彎兒的殘垣斷壁。有些地方完全沒有路,要手腳并用等踩著石頭向上爬。</p> <p class="ql-block">艱難前行</p> <p class="ql-block">水在冰的表層下面流淌</p> <p class="ql-block">歇歇腳</p> <p class="ql-block">一步三滑的走過這一段雪路。這一段感覺很短,就沒有穿冰爪。</p> <p class="ql-block">漆姐給我們錄像</p> <p class="ql-block">前面又是一段陡峭山坡,雪很多。坐下來套上冰爪。</p> <p class="ql-block">雖然套上冰爪,還是要小心翼翼的走。有時候踩不穩還是會滑。</p> <p class="ql-block">要去前面那個山頭</p> <p class="ql-block">到了打卡點兒</p> <p class="ql-block">正面來一張。為啥沒有單獨照一張呢?</p> <p class="ql-block">上下希區柯克湖</p> <p class="ql-block">繼續走</p> <p class="ql-block">亮個像</p> <p class="ql-block">前方的路還很艱險</p> <p class="ql-block">全都是石頭</p> <p class="ql-block">還是石頭</p> <p class="ql-block">惠特尼步道上的各個窗口</p> <p class="ql-block">如果拿到過夜的許可,就可以提前一天出發,在半路上過夜,第二天就可以在這些窗口看日出??</p> <p class="ql-block">休息一下</p> <p class="ql-block">吉他湖。如果你覺得不像,那一定是我照的角度不對。</p> <p class="ql-block">這段路很難走,沒穿冰爪。以為不需要了,只好慢慢一步一步挪。</p> <p class="ql-block">看到山頂的小屋了,勝利在望!激動ing</p> <p class="ql-block">回頭看看上到山頂的路,完全被白雪覆蓋。踩著別人的腳印??走。</p> <p class="ql-block">成功登頂啦!登頂啦??????</p> <p class="ql-block">惠特尼巔峰360度無死角無敵美景,完完全全屬于我們。</p> <p class="ql-block">平時拿這些牌子打卡,要排隊。今天我們可以盡情的各種照??????</p> <p class="ql-block">惠峰頂上前所未有的無人,我們無法照合影,只能三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這張四人的合影是大師P的。哈哈??</p> <p class="ql-block">簽字留名:I made it!!!</p> <p class="ql-block">下那段雪路的時候看到漆姐滑下去,我也學了一下。結果沒控制好,速度有些快。為了不撞上前面的漆姐,用登山杖撐了一下,結果整個人翻過去,頭朝下俯沖。曉江同學為了拉住我,也被帶著滑了好幾尺遠才停住。拉我起來的時候,被隊長逮住????</p> <p class="ql-block">歇腳</p> <p class="ql-block">又回到上下希區柯克湖</p> <p class="ql-block">下午3:28回到這里。這次自己打個卡。有白云陪襯了??</p> <p class="ql-block">回頭看看之前走過的路</p> <p class="ql-block">7:15看到夕陽西下的光</p> <p class="ql-block">經過28個小時連續作戰,我們終于在24號午夜1點30分回到露營地。雖然冷??,還是把帶來的大西瓜??開了,慶祝一下。然后鉆進帳篷??踏踏實實睡到自然醒。</p> <p class="ql-block">石頭堆里盛開的野花,讓人無法忽視的大自然的美和頑強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惠特尼山步道圖,也是我們的攀登路線。</p> <p class="ql-block">最后還想說的是:戶外活動,爬山涉水都是有風險的。安全永遠排在第一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州县|
牙克石市|
龙海市|
共和县|
玛纳斯县|
普兰县|
汾阳市|
郑州市|
蒙自县|
综艺|
阿拉善右旗|
河曲县|
鄂伦春自治旗|
石台县|
深水埗区|
固安县|
沙河市|
资源县|
甘德县|
桂平市|
平江县|
荥阳市|
洞头县|
乐清市|
西乌珠穆沁旗|
浑源县|
盐源县|
云阳县|
富蕴县|
定结县|
丰顺县|
尉氏县|
孟州市|
木里|
崇左市|
上蔡县|
甘南县|
策勒县|
扶绥县|
晋中市|
临湘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