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我包車在山西長治平順縣尋訪國保一整天,在北部沿濁漳河,訪問了龍門寺、大云院、天臺庵等國保單位,還在西溝村參觀了全國勞模李順達(dá)、申紀(jì)蘭舊居。 濁漳河百里水鄉(xiāng)沿線,是著名的古建筑集聚區(qū),我訪問的七處國保,從西到東是北耽車鄉(xiāng)的天臺庵、大云院,陽高鄉(xiāng)的淳化寺、佛頭寺、回龍寺和夏禹神祠,石城鎮(zhèn)的龍門寺。 濁漳河百里水鄉(xiāng)沿線,遠(yuǎn)眺潞城區(qū)原起寺塔。<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一、龍門寺</font></b></h1>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龍門寺位于平順縣石城鎮(zhèn)源頭村龍門山麓,周邊環(huán)境優(yōu)美<br></div> 龍門寺山門外,綠樹如蔭 龍門寺山門及國保標(biāo)志,第四批國保 龍門寺透明碑,碑體光潔可照人,來拜謁者可在此正衣冠。 龍門寺山門外 龍門寺山門,即天王殿,金代建筑。面寬三間,單檐懸山頂。寺內(nèi)外保存歷代碑碣20通。 中殿即大雄寶殿,創(chuàng)建于北宋,平面近方形,單檐歇山頂。 大雄寶殿保存有元代壁畫。 大雄寶殿院落,兩側(cè)為東西配殿。 西配殿為寺內(nèi)最古老的建筑,創(chuàng)建于五代后唐925年,面寬三間,單檐懸山頂,具有唐代建筑的遺風(fēng)。 西配殿,是我國現(xiàn)存唯一的五代時(shí)期懸山式建筑。龍門寺因此成為山西確定的39座國寶級建筑之一。 東配殿,面寬三間,單檐硬山頂。重建于明弘治年。 后殿,即燃燈佛殿,元代建筑。面寬三間,單檐懸山頂。 龍門寺東線建筑有水陸殿 東線建筑天宮殿 龍門寺是僅存的集五代、宋、金、元、明、清建筑于一寺的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藝術(shù)、科學(xué)價(jià)值。 龍門寺院墻 龍門寺所在地是石城鎮(zhèn)源頭村,離河南紅旗渠很近 龍門渡槽<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二、大云院</font></b></h1>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大云院,位于平順縣北耽車鄉(xiāng)石會村北龍耳山中。創(chuàng)建于五代后晉,原名仙巖院,亦稱大云寺。山門天王殿建于清代。<br></div> <p class="ql-block"> 大云院,1988年第三批國保。唐武則天推崇《大云經(jīng)》,令天下諸州建大云寺藏《大云經(jīng)》。今山西各地大云院、大云寺與此相關(guān)。</p> 彌陀殿是大云院的正殿,始建于后晉天福三年(938),是中國僅存的五座五代木構(gòu)建筑之一。大云院也因此成為山西39座國寶級建筑之一。 <p class="ql-block"> 彌陀殿內(nèi)保存五代壁畫20余平方米,與敦煌莫高窟晚唐壁畫同出一格。</p> 彌陀殿內(nèi)宋代彩塑 大殿彌陀殿 三佛殿,清代所建。 <b><font color="#167efb"> 七寶塔</font></b>:大云院外南側(cè),建于五代后周顯德元年。石塔雙層重檐八角形,高約6米。<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三、天臺庵</font></b></h1> <p class="ql-block"> 平順縣北耽車鄉(xiāng)王曲村。現(xiàn)僅存彌陀殿,曾認(rèn)定是唐代建筑,2014年大修時(shí)發(fā)現(xiàn)五代后唐的墨書題記,確證不是唐代建筑。</p> <p class="ql-block"> 天臺庵,1988年第三批國保。憑借五代木構(gòu)建筑的身份,也成為山西39座國寶級建筑之一。</p> 天臺庵側(cè)面 天臺庵內(nèi)部 <p class="ql-block">天臺庵彌陀殿背面,天臺庵貌不驚人,但年代久遠(yuǎn)。全國的五代建筑五處,平順就占三處。</p> 天臺庵唐碑<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ed2308">四、陽高鄉(xiāng)四處國保</font></b></h1>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b><font color="#167efb">淳化寺</font></b>:陽高鄉(xiāng)陽高村,第五批國保,僅存正殿—座,為金代遺構(gòu),體量較小,保存完好。<br></div> <p class="ql-block"> 淳化寺外有宋代石經(jīng)幢兩通,高3米余,平面八角形,楷書尊勝陀羅尼經(jīng)。</p> <b><font color="#167efb"> 佛頭寺</font></b>:陽高鄉(xiāng)車當(dāng)村,因背靠佛爺垴而得名,第六批國保。 佛頭寺現(xiàn)僅存宋代佛殿一座,面闊三間,單檐歇山頂。 佛頭寺內(nèi)梁架 佛頭寺背面 佛頭寺旁藥王廟 <b><font color="#167efb">回龍寺</font></b>:陽高鄉(xiāng)侯壁村,第六批國?!,F(xiàn)存宋末金初佛殿一座,未能進(jìn)入,這是佛殿背面。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夏禹神祠</b>:陽高鄉(xiāng)侯壁村。俗稱禹王廟,第六批國保。建于元代,存有明嘉靖年間雕造的石供桌三張。</p> 夏禹神祠,殿前月臺為青石雕造,雕刻精美。 漳河貫穿陽高鄉(xiāng),風(fēng)景秀麗,這是侯壁村前。<div><br></div><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font color="#167efb">五、勞模之鄉(xiāng)-西溝村</font></b></h1> <div style="text-align: left;"> 平順縣西溝鄉(xiāng)西溝村,1943創(chuàng)立李順達(dá)互助組,為全國第一。建國后先后涌現(xiàn)出李順達(dá)、郭玉恩、申紀(jì)蘭等全國勞模群體。平順行程結(jié)束前,我專程訪問了西溝村。<br></div> <font color="#167efb"><b>李順達(dá)舊居:</b></font>山西省保,1949-1951年,毛主席三次接見李順達(dá),同他握手,請他吃飯,向他敬酒。<br> <font color="#167efb"><b>申紀(jì)蘭舊居</b></font>:在李順達(dá)舊居后身,申紀(jì)蘭,一至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2019年共和國勛章獲得者。 <h1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結(jié)束語</b></h1><p class="ql-block"> 平順是晉南小縣,常住人口11萬多,經(jīng)濟(jì)欠發(fā)達(dá)。但歷史悠久,全縣有國保15處,在全國名列前茅,山西確定的39座國寶級建筑,平順一縣就有3處,獨(dú)占鰲頭。時(shí)間關(guān)系,還有更多的國保建筑我來不及拜訪,虹梯關(guān)、通天峽、天脊山等風(fēng)景名勝我也沒機(jī)會游覽,期待著來年再訪平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南岸区|
沂源县|
南川市|
确山县|
应用必备|
油尖旺区|
博湖县|
宜良县|
台北市|
合作市|
武强县|
敦化市|
清丰县|
临湘市|
泸溪县|
简阳市|
南部县|
北海市|
郴州市|
花垣县|
寻乌县|
临安市|
临海市|
苍南县|
右玉县|
武清区|
临泽县|
城固县|
兴安县|
呼伦贝尔市|
北碚区|
宝清县|
恭城|
图木舒克市|
皮山县|
个旧市|
宝丰县|
高淳县|
彭阳县|
类乌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