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1971年,駐扎在四川江油地區的基建工程兵一支隊新兵團里,來了一群女兵,他們來自大漠戈壁的西北邊關——嘉峪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丹桂飄香的金秋十月,帶著對老戰友的深深眷戀,她們從四面八方匯集到美麗的新興城市深圳,唱響“雄關戰友五十載 鵬城相聚暢友誼”的人生頌歌。當年那群風華正茂的青年,如今已是兩鬢染霜,年近古稀,更為難得的是他們中間還有分別五十年未曾見面的老戰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次聚會由深圳戰友牽頭并組織。主要召集人之一梁強戰友深情地說:1971年十六七歲的我們坐上悶罐軍列,從萬里長城西端第一關出發,開啟了從軍報國的軍旅生涯,我們脫下軍裝,轉業地方,部隊的芳華歲月已經將軍人的紅色基因,堅定的理想信念和務實的工作作風根植于我們的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深圳是改革開放的成功樣板,深圳建設史有我們基建工程兵濃墨重彩的一筆,扎根深圳的戰友就是那為深圳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光榮群體的一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榮獲2022年度廣東最美退役軍人、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創會功勛會長劉坤德戰友等不同時期不同單位的戰友也來到了活動現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走進軍營,離開部隊,穿上軍裝,換上工裝,幾十年轉戰大江南北,半輩子奉獻祖國建設,這一切都離不開那最初的新兵生活,戰友之情,部隊的培養,首長戰友的關心呵護。五十年前的一幕幕浮現眼前,戰友相聚怎能不感慨萬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當年的打字員,電話員。曾經練就的一身硬功夫早已沒有了用武之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基建工程兵的深圳拓荒史濃縮并升華著基建工程兵的戰斗精神,奉獻精神,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參觀“基建工程兵拓荒史展廳”為這次聚會活動拉開了序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靜靜地聽著講解員聲情并茂的解說,細細地看著那一幅幅記錄著當年艱苦與砥礪,創新與輝煌的老照片,我們被四十年前基建工程兵戰友們艱苦奮斗建設深圳的動人故事深深地打動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隨后觀看的電視紀錄片《基建工程兵傳奇》更是讓我們從更廣闊的歷史高度了解了基建工程兵的光輝歷史,讓我們更加增強了“我是一名基建工程兵”的自豪感和榮譽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這場以“雄關戰友五十載,鵬城相聚暢友誼”為主題的聚會于10月20日在深圳市福田區葵花公寓正式舉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創會功勛會長劉坤德、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創會功勛會長、深圳市委宣傳部原副部長段亞兵,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會長黃干達、秘書長李平均、深圳市福田區組織部原部長周樹凱、深圳交通局港航管理局原局長周天麟,深圳市拓荒史研究會常務副秘書長陳巍、副秘書長羅朝利等應邀與來自各地的50多名基建工程兵老兵一起參加了活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參加會議的還有深圳戰友們那幾十年如一日支持工作,關心生活的親密伴侶。他們同樣也是我們基建工程兵的老戰友,張強,孟慶春,李平,倪順清,解治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主持人梁強在宣布座談開始后回憶道,當年,我們兩個月的新兵訓練結束后,戰友們分別被分配到支隊、大隊人當打字員,支隊警通連做話務員,大部分在接受了三個月的衛生員訓練后到支隊醫院,大隊衛生隊工作。2015年9月,有21位戰友在分別后第一次大聚會,回到闊別45年的嘉峪關。今天,我們16位戰友在深圳濟濟一堂,成為我們的第二次相聚。這次相聚我們將共享改革創新帶給鵬城的發展成果和大自然給予深圳的美麗景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深圳拓荒史研究會會長黃干達戰友在致辭中謙虛地說,他在我們面前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新兵。然而,大家都知道黃干達戰友在深圳拓荒史研究工作中曾經頗具深情地提出過“光榮的基建工程兵”、“幸福的拓荒牛”、“快樂的深圳人”的思路,為戰友們老當益壯地追憶過去,健康生活提供了幫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來自西安的戰友,本次聚會籌備小組組長孫中元被深圳戰友的熱情和周到,被各地戰友的踴躍參與所感動,她在發言中不無激情地說,有一種記憶會很長很長,有一種情誼會很深很深,有一種思念會很久很久,今天我們帶著永遠印在腦子里的記憶,帶著永遠割舍不斷的情緣,帶著對那親人般的想念,我們相聚在美麗的深圳,續寫我們的戰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應邀前來參加聚會的親友團的代表,也是深圳男兵的代表孟慶春向五十年前的老戰友們表達了“金秋聚鵬城”活動的熱烈歡迎,表達了感恩嘉峪關,感恩基建兵,感恩戰友父輩教誨、幫助、關照的感恩情懷,還欣然為這次戰友聚會做小詩一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同學戰友五十載,春華秋實展風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古稀不老軍魂在,昂首挺胸向未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戰友深圳片區代表宋少榮發言時動情地說起兒時情景。“小時候我們是同學,嘉峪關的情景歷歷在目。后來,我們一起參軍,凝聚一份深厚的戰友情。再后來,我們分開了,在不同的崗位貢獻著自己的力量。風風雨雨幾十年的老同學老戰友很難得,很珍貴,永遠值得珍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我們從天南地北趕來,只為了卻心中的夙愿,歡聚為從軍53年放歌,共憶軍營歲月的壯麗畫卷。我們期待時光靜好,歲月不老,我們希望戰友情深,友誼長存。今朝明日永葆基建戰士不老壯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這來自鞍山的戰友徐永華詩一般的發言讓戰友們不勝感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回想起我們曾經的童年故事,回想起父輩們牢固的生產戰斗友誼,聞素坤戰友略顯激動。我們的父輩他們一起當兵保衛祖國捍衛祖國,我們這一輩一起當兵保衛祖國捍衛祖國建設祖國。我們要高舉八一軍旗每年相聚八一建軍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深圳拓荒史研究會功勛會長,老戰友劉坤德對我們這群戰友的最初出發之地——嘉峪關更是情有獨鐘。他深情地回憶道,我是1966從四川出發當兵到嘉峪關,你們是1971年從嘉峪關出發當兵到四川,我們都是基建工程兵,嘉峪關是我的第二故鄉。五十多年來,我們同樣都沒有忘記過嘉峪關。前幾年,我們拍攝了文獻記錄片《嘉峪關下的鋼鐵雄師》,出版了紀實文集《鋼鐵雄獅建酒鋼》,就是為了讓今天的人們不要忘記我們當年建設酒鋼的艱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相聚并不僅僅有回憶,相聚不僅僅有嚴肅的話題,更有歡聲笑語成為我們生活的激勵。座談會后,戰友們一展才藝,表演了形式多樣的小節目,大大活躍了氣氛,讓我們看到了戰友們熱愛生活,寶刀不老的精神面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深圳戰友表演男生小合唱《我是一個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尹維琦戰友帶來的獨唱《花又落》娓娓道來,讓我們更加理解了花開花落其實就是生活的常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李清戰友演唱的《邊關軍魂》道出了千里邊關軍魂永在的無私奉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深圳戰友們的詩朗誦《戰友頌》說出了我們此刻相聚所體現的深深情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 △西北、安徽戰友的《打靶歸來》讓我們似乎回到了當年會前會后,集合前后激烈的“拉歌場面”,腦海里又回響起一曲曲隊列進行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color: rgb(128, 128, 128);"> △深圳戰友的女聲小合唱《追夢老兵》不正是我們這群老兵的追夢寫照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深圳的發展是一個春天的故事。在這塊土地上基建工程兵的拓荒精神已經成為寶貴的財富。 戰友們參觀了《深圳博物館》,《大潮起珠江展》,在中心南廣場“萬紫千紅”紀念樹,“軍魂永駐”紀念石和“投身改革寫忠誠”雕像前打卡拍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戰友同游東莞大屏障森林公園,西溪古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大會上的交流,“小會”中的聊天,餐桌上的笑聲,房間里的調侃,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磕,都源自于“我們是戰友,我們曾經的一個戰壕”。從這些老照片看到了當年的我們,新老照片的對比,50年滄桑抹去的是青春、青澀、稚嫩,留下的是我們對事業,對生活,對軍魂永駐的信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呂延艷 馮素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康平 李守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梁強 宋少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尹維琦 宋少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康平 孫繼紅 譚建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font-size: 20px;">△徐永華 劉愛信 劉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新兵訓練結束匯報演出的排練現場,舞蹈毛主席詩詞《沁園春.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五十二年前的原班人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128, 128, 128);"> △康萍 劉愛信 徐永華 劉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其實,這么多年,戰友們也有過一些小聚,三三兩兩,保持聯系。2015年是戰友們闊別45年后的第一次大型聚會《邊關情誼.嘉峪關戰友聯誼會》。翻看那一次的照片至今還讓人激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2015年嘉峪關相聚,大家揮手告別時,都是喊著“明年見”,“下次見”。然而“明年”沒有能夠相見,而這個“下一次”卻是一隔八年。在歷史長河中,八年只是一瞬間,而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上,八年卻不是一個小的數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今天,我們又要告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 相聚難,別亦難。真不希望再隔八年,期待早相見。</span></p> <p class="ql-block">致謝: 孫中元、徐永華等戰友提供照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钟山县|
湖口县|
重庆市|
门头沟区|
从化市|
辽源市|
新民市|
吴川市|
五家渠市|
永靖县|
新绛县|
兖州市|
股票|
丰城市|
田东县|
湟中县|
馆陶县|
宁国市|
灌阳县|
吉首市|
绵阳市|
云龙县|
丰台区|
隆林|
抚松县|
河北省|
绥芬河市|
汉源县|
新丰县|
莱州市|
合肥市|
上杭县|
石嘴山市|
阳高县|
酉阳|
理塘县|
青岛市|
平潭县|
敖汉旗|
三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