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是我國四大書院之首。今年我們3-4月的踏花行,在江西廬山時,于3月15日,去白鹿洞書院流覽。</p> <p class="ql-block">1988年1月13日,白鹿洞書院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1996年,包括白鹿洞書院在內的廬山作為“世界文化景觀”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是四大書院里唯一的公立書院。</p> <p class="ql-block">我在白鹿洞書院大門口</p> <p class="ql-block">我和馬媛往白鹿洞書院陳列館走</p> <p class="ql-block">這上面簡介了白鹿洞書院的概況</p> <p class="ql-block">這上面簡介了南宋朱熹對白鹿洞書院的貢獻</p> <p class="ql-block">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曾在白鹿洞書院講學三十年</p> <p class="ql-block">新時代的白鹿洞書院</p> <p class="ql-block">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員在白鹿洞書院</p> <p class="ql-block">南宋朱熹在白鹿洞書院的</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的文化共建園</p> <p class="ql-block">紫陽即朱熹,他親手在白鹿洞書院種的丹桂樹,此碑為紫陽手植丹桂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丹桂亭</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古樹名木保護牌</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的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朱熹為白鹿洞書院立的教條</p> <p class="ql-block">朱熹所立教條的視頻</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因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的王陽明塑像</p> <p class="ql-block">文會堂前的周敦頤塑像</p> <p class="ql-block">文會堂院子里的紫玉蘭樹</p> <p class="ql-block">我和馬媛叢叢走出白鹿洞書院</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外面的中華女子詩詞碑苑</p> <p class="ql-block">我喜歡這里</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外面盛開的白玉蘭</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外面的景致</p> <p class="ql-block">白鹿洞書院,眾多曾經在這里讀書講學的先生,如顏真卿、周敦頤、朱熹、陸九淵、李夢陽、王陽明……這些彪炳史冊的名字回響在歷史的長河中,生動講述著中華兒女的風骨氣韻、詮釋著生生不息的中華文明。</p> <p class="ql-block">我們離開白鹿洞書院,馬媛在白鹿洞書院牌樓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小任妹妹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19日,我們在湖南游時來到岳麓山,恰巧四大書院之岳麓書院座落在風景秀麗的岳麓山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腳下,一座庭院矗立千年。宋、元、明、清數代,這里相沿辦學,弦歌不絕。教育家和文學哲學大師張栻、朱熹、王陽明在此講學;經學大師王文清、王先謙在此從事教育及文化學術活動;近代名人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曾國荃、郭嵩燾、劉坤一、唐才常在此就讀;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從這里走出。卓絕的歷史背后,是無數讀書人千年相繼的文化追求。</p> <p class="ql-block">看,拍照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隨手拍的岳麓書院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湖南岳麓書院門口掛著我國最霸氣的對聯:惟楚有才,于斯為盛!</p> <p class="ql-block">看看2023年5月19日當天岳麓書院大門口的人!</p> <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的屈子祠</p> <p class="ql-block">屈子祠里的屈原像</p> <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的另一個門</p> <p class="ql-block">在岳麓書院歷史陳列室外</p> <p class="ql-block">道冠古今牌樓</p> <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的大成門</p> <p class="ql-block">孔子雕像</p> <p class="ql-block">孔子像</p> <p class="ql-block">南宋乾道年間,著名理學家張栻掌教岳麓書院,為書院樹立了培養“傳道濟民”人才的教育宗旨,對后世影響深遠。乾道三年(1167年),朱熹拜訪張栻于岳麓,兩位理學大師相與講論、切磋學問兩個多月,在中國書院史上開不同學派會講之先河。這場朱張之會是理學發展史上的重要事件,不僅推動了湖湘理學的發展,也對朱熹思想理論體系的形成產生了深遠影響。同時,“朱張會講”令岳麓書院作為學術重鎮再次聞名天下,會講所代表的自由講學、兼容并蓄的學術精神融入了書院傳統。</p><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在清代進入發展最盛時期。康熙、乾隆兩位皇帝先后賜額“學達性天”“道南正脈”,對岳麓書院在理學教育和學術傳承中的歷史地位給予高度肯定。雍正朝岳麓書院被確立為省會書院,得到官府進一步的重視和支持。由政府禮聘,王文清、羅典、袁名矅、歐陽厚均、丁善慶、王先謙等一大批名師宿儒先后擔任山長。他們老成宿望、學行兼優,造士育才、訓誨不倦,使岳麓書院的教育與學術事業更加興盛昌明。書院人才輩出,一大批思想家、政治家、經濟家、軍事家、外交家曾在此求學問道、研習經史,為未</p> <p class="ql-block">清朝康熙大帝為岳麓書院寫了“學達性天”,乾隆皇帝為岳麓書院寫了“道南正脈”。</p> <p class="ql-block">在岳麓書院看到的部分標語,牌匾。</p> <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和白鹿洞書院一樣,都是1988年被國務院公布的全國文物重點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的名人和典故有很多,例如:教育家和文學哲學大師張栻、朱熹、王陽明在此講學。</p><p class="ql-block">經學大師王文清、王先謙在此從事教育及文化學術活動。</p><p class="ql-block">近代名人陶澍、魏源、曾國藩、左宗棠、曾國荃、郭嵩燾、劉坤一、唐才常在此就讀。</p><p class="ql-block">毛澤東、何叔衡、蔡和森等一大批無產階級革命家從這里走出。</p><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把庭院建設、教育辦學、學術交流、文化研究及人格陶冶巧妙融合,形成了獨特的文化體系,倡導包容兼聽、求同存異的學術自由之風更是對中國文化發展有著深遠影響。</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有限,這里我們沒進去。</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去湖南大學的途中,恰好看到這塊牌匾~岳麓書院創建1020年。</p> <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的湖南大學時期,湖南大學因岳麓書院而成為我國唯一的千年高等學府,而岳麓書院也成為至今仍在培養高等人才的千年書院??</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與岳麓書院</p> <p class="ql-block">毛澤東,蔡和森在岳麓書院的掛像。</p> <p class="ql-block">湖南大學為紀念毛主席逝世而修建的毛主席塑像。</p> <p class="ql-block">我在湖南大學外面留影</p> <p class="ql-block">岳麓書院的部分建筑</p> <p class="ql-block">再見了,岳麓書院!愿我國的書院在新時期仍然發揮更好作用。</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都市|
丁青县|
维西|
靖边县|
阿拉善左旗|
康马县|
灌南县|
揭东县|
蛟河市|
常德市|
南郑县|
滦南县|
静安区|
广饶县|
新乡市|
宣汉县|
红河县|
墨竹工卡县|
嘉峪关市|
旅游|
红桥区|
中阳县|
北辰区|
铜川市|
宾阳县|
郸城县|
资兴市|
望谟县|
资中县|
淮滨县|
分宜县|
灌南县|
德令哈市|
永寿县|
嘉鱼县|
武义县|
东丰县|
亚东县|
宜阳县|
柳林县|
营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