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雪門詩語

雪??兒

雪門詩社掌門人 <p class="ql-block">雪言,號雪月居士,別署雪兒,本名王莉,祖籍江蘇丹陽,生于武漢,現(xiàn)居珠海。曾從軍于武警部隊珠海拱北邊防檢查站;后供職于珠海商業(yè)銀行(現(xiàn)珠海華潤銀行)歷任辦公室主任、業(yè)務部經(jīng)理、支行行長等職。現(xiàn)為“詩詞世界”公眾號編委及古典詩詞版主,雪門詩社創(chuàng)辦人,珠海曼殊詩社副社長,廣東電視臺少兒頻道“南方童星—詩詞創(chuàng)作社”特邀指導老師。</p> <p class="ql-block">一 .詩詞意境篇</p><p class="ql-block">1、 作為詩人,心中要有家國情懷,正氣凜然,這樣的詩詞才值得代代相傳。正氣就是我們的信仰,是生命之火、是靈魂之光,如同一顆顆閃耀的恆星,在茫茫宇宙中發(fā)熱發(fā)亮……</p><p class="ql-block">2、 詩詞(藝術)源于生活,古人說的“文章合為時而著”正是此意。沒有源自生活的詩詞作品應歸于偽詩詞。即使古代詩人的作品大多數(shù)也源于真實生活。</p><p class="ql-block">3、 寫詩填詞都是表達心境的,心境空無,既便將看到景致入了詩詞,內(nèi)容無靈魂,任何人讀后都不會留下印象。詩詞的文字需要靈魂的沉淀,切勿浮躁喧嘩。湊熱鬧的心態(tài)寫不出好詩詞,好詩詞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需要獨處,而不是群居。</p><p class="ql-block">4、 在詩學中,有一個詩與詩境的關系。同時,詩是人類心靈的創(chuàng)作,一個心與心境的關系。在這兩種關系上,有詩境與心境的關系。這種關系在格律詩的創(chuàng)作閱讀中,被作了充分的研究和展示,因而,造成了中國古典格律詩特有的意境美。</p><p class="ql-block">5、 詩境,直接地看就是通過文字語言構(gòu)成的人造的自然之境,這種自然之境是第二自然,是人類對自然選擇的結(jié)果,它是心外之境。心境,是人類心智對自然之境的體驗和內(nèi)省,不是表現(xiàn)在文字語言表面的。而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內(nèi)心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6、 我們創(chuàng)作詩詞,其實要學會與古代詩人進行靈魂之間的對話,他們的肉體雖然不在了,但詩詞中的靈魂卻是永恆的。我們讓詩詞留下,也是為了讓我們的靈魂得到永恆。當你明白這個道理,你就知道為什么寫詩詞。寫詩詞不是為了追名逐利,不是為了嘩眾取寵出風頭,這些都是虛幻浮華的。認定一點:讓自己的靈魂不死,在詩詞中得以永生!</p><p class="ql-block">7、 詩詞是潤養(yǎng)靈魂之物,與浮華無關,想寫出好詩詞,一定要守住自己的內(nèi)心,不能被外界干擾。定魂守舍,才不會失去創(chuàng)作詩詞之靈魂。人類的每一個靈魂都是獨一無二的,上天都會賦予每個人獨特的靈氣。大家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靈與靈之間,或吸引或排斥,就形成情感。我們的創(chuàng)作就是要體現(xiàn)上天賦予的靈感,而不是人云亦云,像機器人一樣將字句排成行,變成所謂的詩。所以,每個愛好詩詞的人都要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身上的真性情。</p><p class="ql-block">8、 每篇好的詩詞,都有好的意境存在。對一幅完全不了解背景的照片,就展開聯(lián)想,寫一篇詩詞,那是浪費時間,因為不知誰的靈魂在其中。</p><p class="ql-block">9、 首先要修煉一顆詩意的心,如果心中滿是俗念,就算文筆表達能力再好,出來的文字一樣是俗不可耐。</p><p class="ql-block">10、 讀詩是洞察作者內(nèi)心的過程,能發(fā)現(xiàn)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閃光點。寫詩不是趕鴨子上架,要心中先有詩,有一顆詩意的心。如果只是寫些無心無肺的文字,沒有真實的內(nèi)容所在,真的很浪費時間,沒有一點意義。</p><p class="ql-block">11、 詩“追求深層含義”,讓我們心靈的韻律、意象、想法,都借由詩精確又生動的文字發(fā)聲。話雖說來好聽,但有時詩所蘊含的曖昧才是樂趣所在。詩人或許會想讓作品讀來清楚明白,但若寫得模棱兩可,仍然能具有相當?shù)膹埩Α?lt;/p><p class="ql-block">12、 出去走走,會寫出不一樣的感覺,不要局限于小意境。</p><p class="ql-block">13、 詩意不必太過理性,可以偏感性多一些,留以想像的空間。</p><p class="ql-block">14、 每首詩都有作者的影子,這就是寫作的意義。</p><p class="ql-block">15、 格律如同京劇的唱腔和臺步,是藝術。</p><p class="ql-block">16、 知識不是用來看熱鬧的。要學會吸收和運用,從而變成自己創(chuàng)作的能量。學習也不是為了和誰較量,而是讓自己的靈魂更加盈美。</p><p class="ql-block">17、 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有懂得浪漫的心,有高雅的氣質(zhì),有脫俗的意念,有深厚的文學功底,才配得上詩人這個稱號。</p><p class="ql-block">18、 一首好的詩詞不需要過多的言語,不需要華麗的詞藻,最主要的看立意,是否有趣,是否新穎,是否真情,這才是真正吸引讀者的地方。</p><p class="ql-block">19、 寫詩詞的時候要注意立意的真情實感,千萬不要胡編亂造。如果心是無聊的,立意也會無聊,寫來不僅浪費自己的時間,發(fā)出來還會浪費大家的時間,而且永遠都是不入流的平庸之作。</p><p class="ql-block">20、 多練習才能提高,創(chuàng)作時注意不要流于表象,要注重作品之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21、 創(chuàng)作詩詞的時候,心中要有一定的境界和高度。在自己心中,認為怎樣的詩詞是最美的,將這設為自己的夢想高度,然后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中的自己,再下筆。喜歡怎樣的人生,就打造怎樣的人生,喜歡怎樣的詩詞,就創(chuàng)作怎樣的詩詞。寫詩一定離不開自己的個性,一旦同類種的詩泛濫起來,就會被滔滔江水淹沒了,因此要密切與自己有關,因為全世界只有一個獨一無二的你。</p><p class="ql-block">22、 詩境來源于心境。心有所思,詩有所言。無論讀詩,還是寫詩,都需有一定的心境。否則,就無法寫出好詩來,好詩也無法去理解。心境與詩境昰緊緊相連的,而心境與詩境合一的最高境界昰無我之境。人們在詩歌藝術的創(chuàng)作與欣賞中,總昰追求一種心靈上的升華,忘我就昰這種升華的最高境境界。</p><p class="ql-block">23、 寫詩首先要立意,以真情實感為基礎,然后講究音韻之美感。立意─謀篇─擇象─造境─達意,以此表達內(nèi)心深處的思想和情感。寫詩詞不是編小說,更不是編故事,切勿矯揉造作,詩詞是情感的自然流露。文學作品最忌諱矯揉造作、無病呻吟。</p><p class="ql-block">24、 文學創(chuàng)作需要真實,打假一直在路上,抄襲他人作品是假,裝模作樣故作姿態(tài)是假,虛情假意更是假。希望大家以真摯的情感寫出真心之作,讓真實的靈魂完美呈現(xiàn)在人世間。</p><p class="ql-block">25、 詩人是什么?個人認為是源自真實生活,能夠把思想、藝術、詩心結(jié)為一體的人。詩人寫出的文字,就是在其詩意的人生中靈魂的閃現(xiàn)。認識到這一點,才能寫出真正的好詩。</p><p class="ql-block">26、 我們每個人在創(chuàng)作時,都要對自己的心靈進行靈魂的拷問。我們寫出的文字,對不對得起我們生存在這個世間的時間?對不對得起活著的意義?對不對得起我們靈魂的價值?如果您是玩弄文字的,靈魂一定是不高尚的,甚至是低賤的,因為您對自己文字不尊重、不負責,那么又何來高尚的靈魂?</p><p class="ql-block">27、 詩人首先錘煉的是內(nèi)心。心中有詩意,眼神才能顧盼生輝,作品才能筆下生花。詩詞與普通文字的區(qū)別就在于:詩詞是有氣質(zhì)的。修養(yǎng)好這種氣質(zhì),才能寫出好詩。個人的氣質(zhì)是學不會的,必須要自己好好修行,就像一朵花如何才散發(fā)出內(nèi)在的芬芳一樣。</p><p class="ql-block">28、 寫詩如同戀愛,網(wǎng)戀和真實生活中的愛情,是無法在一個層面上比較的。所以,要寫自己經(jīng)歷的,并配上照片。在網(wǎng)上看到什么寫什么,與自己的人生經(jīng)歷無關。</p><p class="ql-block">29、 創(chuàng)作詩詞應盡量避免寫說明書,只有畫面沒有情感,這是許多人的通病。要知道,作品一旦融入創(chuàng)作者的靈魂,就會生動有趣許多。</p><p class="ql-block">30、 創(chuàng)作的程序,一般是先所看所聽,然后再所感所悟。時空一定要有邏輯。</p><p class="ql-block">31、 寫詩詞,意在筆先,先立意再動筆。意從何來?由心而發(fā),觸景生情,故"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從看到的、接觸到的景物中收集形成文字的素材。</p><p class="ql-block">32、 “說話不多不少,生活越來越好”。寫詩也一樣,不要帶有嫉妒和怨恨的情緒,如果帶有這樣的情緒寫詩,無形中就向大家體現(xiàn)出自己小肚雞腸,怨婦般的心態(tài)來。寫詩如同過日子,走好自己的路,注意力集中在自己身上。</p><p class="ql-block">33、 意,是指一種情感、一種觀點、一種主張、一種思想。如喜怒哀樂,愛恨情仇,憂國憂 民,建功守操,懷才不遇,報國無門,孤高自許,不同流俗,懷古幽思,詠嘆盛 衰,思鄉(xiāng)懷人,離愁別緒等。如果心中沒意,看到再美好的景致,內(nèi)心也是空白一片,想像一個木頭人站在景觀中,縱使用再美好的字句來形容景觀,也是沒有靈魂的。</p><p class="ql-block">34、 立意是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格律是音韻及文字的游戲規(guī)則,這是兩個領域的概念,不能籠統(tǒng)地歸為一體。如果創(chuàng)作古典詩詞只立意而不講究格律,也是打破了遊戲規(guī)則,沒有規(guī)范可言。當然打破遊戲規(guī)則的好詩也有,但是我們要學習其立意,而不是以此為格律標準。</p><p class="ql-block">35、 寫詩詞總要表達一定的思想感情。 李笠翁在《閑情寄語》中說:"古人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所以寫詩詞不要寫成說明書,景致是借來抒情的,作者立意為重,所見到的景致是用來鑲嵌情感的。</p><p class="ql-block">36、 每首詩都有作者靈魂的閃現(xiàn),人融入景,景襯托人,這就是靈動。現(xiàn)在詩詞界有股怪風,就是賣弄文字,嘩眾取寵的文字吸引的只是眼球,而不是心靈的共鳴。我們需要靈魂之間的對話,而其關鍵點就是立意。如果沒有立意,僅是用文字照格律寫詩填詞,見到一樣寫一樣,估計會忙得不可開交。</p><p class="ql-block">37、 詩意來自心境,美詞佳句來自于知識的積累。但是,不要太刻意了,詩詞是情感的流露,必須要尊重來自內(nèi)心深處的自然情感。</p><p class="ql-block">38、 古人認為以暗示為主的、有重意的詩為好詩。何為重意?就是指詩句的多重意境。第一等,真詩,以沒有說出來的東西即暗示的東西為主(領會義);第二等為次一等的詩,沒有說出來的只占次要地位,只是為了裝飾已經(jīng)說出來的東西(引申義,轉(zhuǎn)義);第叁等,沒有價值的詩,把一切重點都放在華麗語言上,放在雕琢堆砌上(字面義,本義)。當然還有更次的,比如胡拼亂湊,邏輯不通,病句連連等。</p><p class="ql-block">39、 一首詩是經(jīng)過深思熟慮,千錘百鍊才能產(chǎn)生的,隨口說說的所謂詩詞,通常都是未經(jīng)大腦的。所以,千萬不要認為寫詩寫得快就是人才。一首詩拿出來,我們在乎的是其本質(zhì)與內(nèi)涵,與表相和速度毫不相關。</p><p class="ql-block">40、 作詩之妙,全在意境融徹,出音聲之外,乃得真味。同樣,對于空間,意境也是一種形而上的境界,是整個空間在環(huán)境布局之上的、與人的精神對話和情思融通。</p><p class="ql-block">41、詩與畫(包括攝影)的審美標準是很接近的,新聞照片和藝術照片就是說明文和詩詞之間的差異,詩詞創(chuàng)作的表達就是特寫鏡頭。</p><p class="ql-block">42、現(xiàn)在科技發(fā)達,很多人用A I軟件作詩了,但是軟件沒有靈魂,作不出有起承轉(zhuǎn)合的詩詞。只是按照格律湊詞湊句。寫結(jié)句的時候盡量立意深遠,存在潛力和深思。結(jié)句最好用大家看得懂的暗語,也就是言下之意,所以轉(zhuǎn)句很重要,把讀書的思維帶入立意中,這樣讀者就容易想到。</p><p class="ql-block">43、比如春天踏青的時候,我們不能只踏青,而是要帶著自己的靈魂和想法踏青,不要看到景色大腦一片空白,或者只是錄像功能,把見到的景色如實匯報。這種思想不是負擔,而是感覺和感悟,發(fā)現(xiàn)大自然帶給自己的啟迪和領悟。千萬不要為了作詩而創(chuàng)作,為了顯眼就露臉,要用心用情。</p> <p class="ql-block">二.文詞字意篇</p><p class="ql-block">1、 詩詞都是精雕細琢的靈魂之物,很需要精力。</p><p class="ql-block">2、 詩詞有大同小異,大同是規(guī)則,小異是個性。</p><p class="ql-block">3、 注意詞匯素材的選用,盡量用自己身邊可見的,聯(lián)系自身,大眾化素材太多人借用了,體現(xiàn)不了自己。</p><p class="ql-block">4、 大家在用字遣詞上一定要特別注意。文字帶有靈性,非常敏感,在使用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原則,真正應該了解其文字的概念和定義。</p><p class="ql-block">5、 在我國傳統(tǒng)的詩聯(lián)創(chuàng)作中,詞可劃分為28小類。即「天文類、地理類、時令類、宮室類、器物類、 衣飾類、飲食類、文具類、文學類、植物類、動物類、形體類、人事類、人倫類、代名類、方位類、數(shù)目類、顏色類、干支類、人名類、地名類、同義連用字類(如 「格調(diào)」)、反義連用字類(如古今)、連綿字類、重疊字類、副詞類、連詞類、介詞類、助詞類。</p><p class="ql-block">6、 詩詞中有的用詞意思是一樣的,不要浪費文字位置。寫詩填詞講究精致,不可有啰嗦的字眼。</p><p class="ql-block">7、 改動詩詞的時候,盡量不要改變原本的立意。要注意詞性相同,平仄相對,意境相關。</p><p class="ql-block">8、 越是自然流暢的句式,特別是難度越高且不拚湊、不別扭又不口語化的句式,都是需要時間和精力去修煉的。</p><p class="ql-block">9、 同類別的名詞盡量不要頻頻出現(xiàn),除非代表不同的意境,不然會感覺到因詞窮拼湊出來的。詩詞中,一般忌諱重復用字,當然刻意強調(diào)的除外。</p><p class="ql-block">10、 對仗最簡單的詞性分辨方法,是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就是實,形容、想像的就是虛,這樣就好分了。很多詞的詞性也會根據(jù)立意而變化,所以一定要了解立意再結(jié)合上下句準確地去判斷。</p><p class="ql-block">11、 絕句要盡量精簡,把筆劃多的字湊在一起比較礙眼,讀起來也不順暢。生僻的字,不常見的字,盡量少用,只會給讀者增添麻煩。</p><p class="ql-block">12、 關于中文中的動詞,應該是運用最靈活的。如何判斷什么是動詞,就看這個詞是不是動態(tài)的、有變化的,比如形容顏色的詞紅、綠、白,表面看來以為是名詞或是形容詞,但是"紅了櫻桃、綠了田野、白了大地"這句,我們發(fā)現(xiàn)紅、綠、白神奇地變成了動詞。因為我們中文,特別是古典詩詞立意時,許多字都會隱藏起來,還比如紅了櫻桃,立意就將原本的動詞"染""變"隱去了。于是,紅就被推到動詞的位置上了。這就是中文的奧妙之処。所以,我們判斷詞性,一定要根據(jù)立意來確定。</p><p class="ql-block">13、 選韻要在立意的范圍內(nèi),選擇最佳的調(diào)子。音之唇齒喉,開閉口,尖團音之間必然有音色上的差別,有的響亮有的喑啞,有的清晰有的模煳,有的易發(fā)有的不易發(fā)。所以,根據(jù)風格和氛圍,選擇韻,或柔情似水、或高亢激昂、或深沉悲痛,把韻定好,運用起承轉(zhuǎn)合,不緊不慢,慢慢道來,先有架構(gòu),后有血肉。</p><p class="ql-block">14、 汨羅、離騷、投江、龍舟等詞,是最近詩詞界出現(xiàn)最多的詞,真可謂千篇一律。千萬不要寫出被洗腦的作品,一定要體現(xiàn)自己的靈氣。懷念屈原是大眾情懷,大家向往美好的境界是沒有錯的,可是在創(chuàng)作詩詞表達方式上,一定不要太老套了。看看古人怎么寫端午的?感覺古人比現(xiàn)代人清醒許多,起碼沒有被洗腦。寫某一方面,如果像機器人似的唱歌喊口號,是很難發(fā)現(xiàn)有趣的靈魂。</p><p class="ql-block">15、 建議大家多讀有情感、有內(nèi)涵、有故事的古典詩詞。理解立意以后,再學習寫作手法,就能熟練掌握詞性的運用。</p><p class="ql-block">16、 多讀一些好詩,積累詞匯量,盡量避免口語化兒歌。看到好詞好句收錄起來,再學會運用。</p><p class="ql-block">17、 詩詞意為先,寫者要具有一定的文字基礎,所以大家要多積累知識,如果知識貧乏,有情感也不知用什么詞來表達。</p><p class="ql-block">18、 寫詩做詞,首先要注意對仗句的詞性劃分。其次銜接一定要自然,上下句要關聯(lián),語句要通順,避免語句有拚湊的嫌疑,每個句子起頭的詞不要和上一聯(lián)同一類別。</p><p class="ql-block">19、 如何判斷詞性?就是將詩譯成白話來辨別,看這個詞在句中是什么意思。寫詩詞,每一句話語法都不能亂,一定要擺好位置。</p><p class="ql-block">20、 動詞如果在立意上可轉(zhuǎn)化為形容詞,可以與形容詞對仗。同理,形容詞可在立意上可轉(zhuǎn)化為動詞,也可以與動詞對仗。根據(jù)立意來判斷是否同一詞性</p><p class="ql-block">21、 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對仗的第一詞用了名詞,其對仗的詞就要學會回避同類名詞,可用動詞、形容詞或是數(shù)量代詞都是可以的。</p><p class="ql-block">22、 寫詩作詞要盡量避免使用褒貶兩意的字眼,容易令人對詩意產(chǎn)生誤會。褒意詞和貶意詞一定要劃清界線,不要模稜兩可,是褒就褒,是貶就貶,立意明確,陽光通透。</p><p class="ql-block">23、 從古至今,最經(jīng)典的詩詞之作都呈現(xiàn)的是詩人之心,只有浮躁之人才會流于其表,注重華麗的詞藻。</p><p class="ql-block">24、 當代人寫詩,習慣用各類精彩熱鬧的詞拚湊,天一句地一句,寫得非常喧鬧,充滿俗氣,許多更是缺乏細節(jié),難以打動讀者。</p><p class="ql-block">25、 避免使用生澀、讀起來別扭和偏僻的詞語。與口語入詩的對立面,文縐縐、晦澀句子也讓人彆扭,除作者以外誰都看不懂的詩,很難有閱讀吸引力。這種現(xiàn)象在網(wǎng)上很普遍,更有甚者認為,自己寫詩大家都看不懂的才顯得水平高,才是好詩。這是大錯特錯的,讀一讀廣為流傳的《靜夜思》、《楓橋夜泊》、《春曉》、《春夜喜雨》等名作,都是通俗易懂,朗朗上口。一旦步入追求譬如“霜蟾〞、“窅冥〞、“濩落〞這樣生僻詞語的誤區(qū),劍走偏鋒,久而久之不能自拔,寫詩水平必然難有提高。</p><p class="ql-block">26、 避免為刻意追求平仄隨意打亂詞語順序。詞語的順序不是不可以改變,關鍵看改變順序后語意能否講得通,符合邏輯。如“春風秋雨”為了平仄可以寫成“秋雨春風”,完全講得通。但若改變順序后語意講不通或很勉強,則不推薦改。例如“過隙白駒身似萍〞這句詩,作者為了平仄合律,將“白駒過隙”改成了“過隙白駒”,“白駒過隙”本意形容時光流逝飛快,改成“過隙白駒”是什么意思?這一改非常不好。再例如“驥老伏櫪志猶馳”這句詩,作者為避免成語直接入詩,將“老驥伏櫪”改成“驥老伏櫪”,改得也很勉強,不建議這樣改。</p> <p class="ql-block">三 .詩詞格律論</p><p class="ql-block">1、 格律是經(jīng)歷千年歲月的沉淀,是音律的精髄,是文化的結(jié)晶,是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瑰寶。如果你不重視它,它就永遠不屬于你!珍寶永遠屬于懂它、愛它的人!</p><p class="ql-block">2、 格律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定好的,而且?guī)浊晡幕e累而成,不是先有格律、再有詩詞,而是詩詞與格律同時發(fā)展,不斷完善。格律有正格,就是眾多詩詞家以唯一框架格律來選擇填寫創(chuàng)作的,因此格律也講究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的規(guī)則。正格是公認具備形式美、音調(diào)美且音律美的,我們不能拿個別名家不符格律的作品,來挑戰(zhàn)大多數(shù)人認同的正格與格律。</p><p class="ql-block">3、 如果創(chuàng)作古典格律詩詞,就必須嚴格遵從格律要求,就如同玩一個遊戲,必須遵守遊戲規(guī)則一樣。</p><p class="ql-block">4、 詩詞創(chuàng)作整體上要有層次感,不要每句都在一個調(diào)上,起句不能成結(jié)句,收放自如,自然銜接過渡</p><p class="ql-block">5、 不能因為套格律,讓思路出亂。一定要立意為先,邏輯合理,條理分明。句與句之間要緊密相關,注意起承轉(zhuǎn)合,不要平鋪直敘。</p><p class="ql-block">6、 什么是絕句?簡言之,就是文字中的精髄,靈魂中的絕唱。字字精華,句句精湛,不能有太過多余的字。絕句的第一聯(lián),一般都是寫實、寫景、敘事、議論等,求其自然即可,應以適宜表現(xiàn)主題和便于組織成篇為準,不可偏執(zhí)。起承一定要緊密關聯(lián),一般要交待時間、地點、人物、事情、原因。當然,不是每首詩都是具備這五要素的,應根據(jù)立意的需要定取捨。起句沒交待清的,承句接著交待。</p><p class="ql-block">7、 按照正常思路,絕句起句應先寫看到、聽到、接觸到的,承句補充形容,轉(zhuǎn)句開始發(fā)揮想像力,聯(lián)系自身,結(jié)句升華定出主題。如果想以倒敘方式來寫,也是可以的,但是在基礎沒有打好的前提下,不建議去嘗試。</p><p class="ql-block">8、 絕句中的起承轉(zhuǎn)合要學會運用,起是鳳頭,合是豹尾,結(jié)句是升華、是氣勢。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起句宜「鳳頭」為妙,引子的作用,如同穿針引線,反之就頭重腳輕。起承轉(zhuǎn)合對立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結(jié)句應「豹尾」,增加力度和深度,要么氣勢磅薄,要么耐人尋味,要么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9、 一般來說,結(jié)句要么氣勢磅薄、要么寓意深遠,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或無限遐想的空間是最為理想的。總之,我們要圍繞詩詞所要表達的中心,對所見、所做、所思作全面梳理,設計詩詞的整體框架,使其層次結(jié)構(gòu)清晰,在言之有物的基礎上,做到「言之有序」,要依據(jù)與立意的契合度,確定材料安排的先后與詳略,或并列或?qū)訉舆f進地構(gòu)思全篇詩詞。理清思路,把握全局,避免寫作時信馬由繮,甚至有時「下筆千言,離題萬里」,也就是「天一句、地一句」地瞎湊。</p><p class="ql-block">10、 古典格律詩用平水韻,填詞用詞林正韻。中華新韻不在古典詩詞范圍內(nèi)。</p><p class="ql-block">11、 如果沒有絕佳的句式,是不能取代原本對仗的位置,如果不對仗,句式太散,沒有美感。</p><p class="ql-block">12、 讀《笠翁對韻》這本書,主要學習對韻,用于詩詞中的對仗,掌握音韻和詞性,便于靈活運用。</p><p class="ql-block">13、 寫律詩,應多看些古代律詩,留意一下對仗句詞語是如何排列的。尤其要學會使用副詞,副詞也就是虛詞,也可以根據(jù)立意靈活運用,比如:不知、但覺、唯有、留得,等等。</p><p class="ql-block">14、 起承轉(zhuǎn)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各自的作用,起就是交待起因,為什么有感悟。一定是看到什么,接觸到什么,才能回憶,也就是引子,導火線。有些人寫作,一直就是引子、導火線,寫完了,情感還沒有出來,讓人感覺到無釐頭。多看一下經(jīng)典的詩作就會明白的。意境的完美,離不開起承轉(zhuǎn)合。在結(jié)構(gòu)上,注意起、承、轉(zhuǎn)、合的運用,環(huán)環(huán)相扣,這樣立意就明確了。</p><p class="ql-block">15、 起承轉(zhuǎn)合,轉(zhuǎn)可以直白一點,合用暗喻手法,留有余味。這樣詩詞寫出來以后,會達到回味悠長的效果,值得慢慢品、細細賞,千萬不要寫成快餐式的詞句,只是填飽肚子。</p><p class="ql-block">16、 賞讀詩詞的時候,要注意留意起承轉(zhuǎn)合的表達方式。起,表示起因,為引子,一定是所見所聞的事物。承,承起作者內(nèi)心深處的方向,漸入中心思想的路線。轉(zhuǎn),進入立意狀態(tài)。合,畫龍點睛之筆。</p><p class="ql-block">17、 關于對仗句,絕對要緊扣立意,不能偏離主題。作為結(jié)構(gòu),對仗句是中間部分,按照通常鳳頭、豬肚、豹子尾的文體藝術,對仗句就是豬肚,起到承、轉(zhuǎn)的作用,是充實內(nèi)容的,也是詩中的實體部分,所以很講究功力。</p><p class="ql-block">18、 工對是最為理想、最為清爽的格式。工對也就是嚴對,要求嚴格遵守對仗的「六相」原則,詞性相同、詞類相當、平仄相對、意境相關、結(jié)構(gòu)相應、節(jié)奏相同。尤其是詞類相當、結(jié)構(gòu)相應、節(jié)奏相同叁個基本原則。特別是詞類對仗,要求所對仗的詞屬于同一小類。</p><p class="ql-block">19、 “工對”與“死板”沒有因果關系,往往最精彩的對句就是工對,這是體現(xiàn)實力所在。所以,一定要打好基本功,不能玩花樣搞投機取巧。</p><p class="ql-block">20、 寬對相對于工對而言,對仗的要求可適當放寬,古今楹聯(lián)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因此,高明的聯(lián)家往往是順其自然,能工則工,難工則寬。寬對有如下幾種情況:一是相同的詞性即可以對仗,不必再分小類。二是不同詞性的詞只要具有相同的語法功能,亦可對仗。</p><p class="ql-block">21、 對仗具體方法有:時空交替、動靜有序、視聽轉(zhuǎn)換、宏微對比、數(shù)字巧對、情景分述、虛實相生、行云流水、虛字奇趣、色彩描繪、疊字連用。</p><p class="ql-block">22、 詩詞對仗句中,雖然同為名詞,但是一個是有形,一個是無形,也屬對仗不工。比如,皓月和千秋。</p><p class="ql-block">23、 相重(摞眼)是句式結(jié)構(gòu)上的毛病,律詩的中間兩聯(lián)句式結(jié)構(gòu)雷同,就是「相重」。律句禁止使用相似相同的句式,也就是在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的句式不能雷同。假如頷聯(lián)是2/2/1句式,那么頸聯(lián)應該是2/1/2句式,盡量避免句式重合。</p><p class="ql-block">24、 摞眼也叫相類。律句中的動詞或形容詞,詩家稱之為「詩眼」。詩眼處于律句的關鍵位置。在以名詞為主的律句中,動詞形容詞可以連接上下,呼應左右,表達情感,震撼讀者,因而特別重要。但是如果上下兩聯(lián)或一聯(lián)內(nèi)的律句都用一類動詞或形容詞作詩眼,就是摞眼。摞眼被歷代詩家所忌諱,一定要加以回避。</p><p class="ql-block">25、 七律中的字不能重復;對仗四句的第一個詞,不能全用一個詞性,如果用了就叫犯四平頭。格律詩詞講究的就是用字遣詞的精湛。人的美學心理往往習慣于同中求異,對立統(tǒng)一。喜歡于整齊里求參差,在變化中尋規(guī)范,所以四句如果名詞開頭,在句式上尋求多元化,就不會顯得呆板,這樣的詩句是絕對沒有問題的。所以,不要簡單地將四平頭歸屬犯規(guī)。關于犯規(guī)的四平頭,我們暫且這樣定義:形式整齊劃一,句法缺少變化且呆板,詞性一樣、意義相近甚或相同。什么叫擠韻?(也稱犯韻、冒韻)就是在詩句中不是韻腳處過多使用同韻的字,讀起來讓人拗口。只要不拗口就可以了。</p><p class="ql-block">26、 同類詞為合掌,合掌不分位置,是句子與句子之間的詞,而四平頭指的是四句話開頭的第一個詞。何謂合掌?指對偶句中出句與對句的意思相同或相似,猶如兩掌相合。律詩字少意豐,必須惜墨如金,以有限的字詞表達更多的情景意蘊。故“合掌”乃作詩之大忌。</p><p class="ql-block">27、 七排難度比較大,對仗句要間隔開,上下聯(lián)句式不要完全一致,可靈活變化。如第一聯(lián)是2/2/1/2,第二聯(lián)就應是2/2/2/1,不能全用2/2/1/2的節(jié)奏。如果節(jié)奏無法改變,可以配點疊字裝飾一下,這是小竅門。</p><p class="ql-block">28、 格律只是詩詞類文字遊戲的一種規(guī)則,其本質(zhì)在于創(chuàng)作者以怎樣的方式進行藝術的表達。寫作也是一種付出和分享,但是現(xiàn)在許多人變得有功利心,寫作懷有目的,就失去本質(zhì)上的意義。既然是付出和分享,當然就是無私心,不求回報的。那些千年傳承的詩詞名句,又有哪位詩人獲得了什么大奬和名利呢?他們甚至連稿費都沒有,但是他們的靈魂得到了永生。</p><p class="ql-block">29、 填詞要先立意,再選擇合適風格的詞牌,尋找心中的旋律,千萬不要生搬硬套。選擇詞牌,就如同到什么場合穿什么衣服一樣,穿著與場合不配,就顯得不倫不類了。</p><p class="ql-block">30、 喝火令是所有詞牌中最嚴謹?shù)脑~令,要求:喝火令的特色,1二仗、2叁槍、3一破、4一襯、5一應。【二仗】上下闋起句必須對仗,且上下片兩對偶形式和節(jié)奏應不能一樣。【叁槍】第一疊:星,第二疊:月(星、月并列名詞),第叁疊:雁,要求層層有遞進的關(也叫叁槍)。如,槍曉也星稀,曉也月西沈。曉也雁行低度。【一襯】寫出襯字。【一應】上闋尾四、五句必須是襯應手法,上下闋結(jié)句對應。【一破】將下闋終句對句破開。</p><p class="ql-block">31、 喝火令寫作步驟,下闋先按上闋的格律來寫,對仗句節(jié)奏與上闋錯開,下闋結(jié)句叁槍并列排好,上下闋的結(jié)句可連為一體。寫完這個步驟,再攤破;叁槍同為名詞,并為一類。</p> <p class="ql-block">四.詩詞方法論</p><p class="ql-block">1、 寫詩詞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思想理念和感悟,也就是讓自己的作品有靈魂的存在,而不是一味賣弄文釆,變成一篇美麗的說明書,既便再華麗,也只是皇帝的新衣,內(nèi)容是空虛的。</p><p class="ql-block">2、 寫詩詞不要寫成概括和總結(jié),拿出一個故事,起承轉(zhuǎn)合,抒發(fā)情感就可以了。詩詞講究的是靈性,而不是照本宣科,需要在格律的基礎上有所創(chuàng)意和創(chuàng)新。結(jié)句應在立意之中,又要在意料之外(創(chuàng)意和新意),多發(fā)揮靈感,當然,最終目標是讓讀者明白你的立意和想法。</p><p class="ql-block">3、 一首作品如果多意就會顯得意雜、主旨不明。如果有多意,建議分成組詩來寫。立意必須要首尾相應,千萬不要天一句地一句地拚湊,主要掌握寫作方法,有感而發(fā),一氣呵成,立意明確。詩中的景象不要太多,只是為立意作鋪墊,就如舞蹈演員跳舞,只需一個背景即可,主角只有作者一人。</p><p class="ql-block">4、 創(chuàng)作詩詞就是把一顆真心展現(xiàn)給大家的過程,一定要融入自己的情感,一定要多思考人生,不能失去自己的靈魂和故事,千萬不要造作。靈氣很重要,可以讓死板的文字趣味無窮,活生生呈現(xiàn)在大家面前。</p><p class="ql-block">5、 詩詞存在的意義,也是靈魂的閃現(xiàn),需要各方面的綜合因素和條件。一個人經(jīng)歷、性格、情感、文學底蘊、藝術修養(yǎng)、理想與追求,以及人生的境界,等等。寫詩就是復制靈魂的過程,總有那么一天,我們的肉身不存在了,靈魂可以得以永生。</p><p class="ql-block">6、 寫批判性的詩詞,最好在文尾注明一下看到如何的不良現(xiàn)象,因為這樣的現(xiàn)象不是廣泛存在,讀者會產(chǎn)生疑惑。如果沒有實例,空穴來風的批判,就是故弄玄虛博眼球了,盡量讓作品完美。多欣賞,少批判,宏揚美好,人心向往。</p><p class="ql-block">7、 現(xiàn)代詩與古典詩很多地方是互通的,除了表現(xiàn)形式不同,立意、內(nèi)涵及想像空間其實是一致的,特別是起承轉(zhuǎn)合的結(jié)構(gòu)。</p><p class="ql-block">8、 賞讀詩詞的時候,不要看熱鬧,要注意作者的寫作手法,如何運用明喻、暗喻和借喻來表述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詩詞寫出來應盡量避免讀者誤解,明喻、暗喻手法都是物有所指的,起承轉(zhuǎn)合也是有目的的,不能盲目下筆。</p><p class="ql-block">9、 直白就是詩詞里的意象韻味干枯枯的,像白開水一樣。直率呢,就是直抒胸臆,還能體現(xiàn)出詩詞的韻味和意象。這是兩個概念,直率是性情,直白是表達方式。在創(chuàng)作手法上,要注意不能太過直白和口號化,學會藝術。比如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以景致描寫心理。還要學會比喻,即明喻和暗喻的修辭手法。</p><p class="ql-block">10、 在創(chuàng)作詩詞的過程中,特別留意一下用詞的美感和藝術,不要太過直白和政治用語。可以多採用暗喻手法,比如可用梅、蘭、竹、菊、松、荷等表達高尚的品格。</p><p class="ql-block">11、 每個人的人生經(jīng)歷不同,所以創(chuàng)作一定要聯(lián)系自身,不要抄襲他人的詩句,不然沒有一點實質(zhì)的意義。自己的人生應由自己動筆。</p><p class="ql-block">12、 詩是形象的語言藝術,它不同于政論,必須有詩味,有意境。但詩詞太過朦朧也不好,最佳境界就是若隱若現(xiàn),猶抱琵琶半遮面。</p><p class="ql-block">13、 詩詞是建立在真實人生基礎上的。一個人寫的詩詞一定要與自已一樣真實,不能浮夸虛假,欺騙讀者。</p><p class="ql-block">14、 想創(chuàng)作一首好詩,必須要有養(yǎng)精蓄銳的好習慣。少說廢話、少做消磨時間、浪費精力的事,多看精品、多發(fā)現(xiàn)生活中有趣的事,多思考自己的人生,當累積到一定的時候,好作品就自然而然地誕生了。我們要尊重大自然、順從天意,相信瓜熟蒂落的道理,人生就是修行,寫詩也如此。</p><p class="ql-block">15、 創(chuàng)作詩詞通常需要努力忘記過去寫的,力求每篇都有新面貌、新感覺,這樣保持自己是清新的,詩詞永遠也不會乏味。</p><p class="ql-block">16、 學習寫詩詞要勤動手、勤動腦、多感悟,建議多寫身邊事,融入真情實感,自已動手寫最重要。</p><p class="ql-block">17、 一個人的詩詞作品,也是充分顯現(xiàn)其內(nèi)心的美賞,也就是意識形態(tài)、精神狀態(tài)、夢想境界以及追求理想的方向等,賞其文字,一目了然,靈魂就在那兒。所以,多看精華文字,才能更好地吸收營養(yǎng)。</p><p class="ql-block">18、 寫詩一定要不急不燥,慢慢道來,讓讀者看完回味無窮,體會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千萬不要浮于表象,更不要出現(xiàn)無釐頭的句子。</p><p class="ql-block">19、 詩中缺乏經(jīng)歷和故事,裝飾物太多,就沒有了內(nèi)涵。不能讓讀者感到,就像進了一座大房子,房間內(nèi)掛滿了飾物,只看到一個小女生坐在里面。一定要讓讀者從詩中讀到你的故事,這樣就會生動許多。</p><p class="ql-block">20、 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要對自己百般挑剔,以自己獨有的審美眼光,從各個角度自我批評、自我雕刻、自我打磨,這樣才能有好的作品出現(xiàn)。</p><p class="ql-block">21、 填寫古詩詞不要太直白,要體現(xiàn)藝術之美,盡量少用政治術語。大家應多學習毛主席的詩詞。</p><p class="ql-block">22、 創(chuàng)作詩詞往往要戴上一層薄薄的面紗,需若隱若現(xiàn),但不是煳上面膜,煳里煳涂。中國的詩歌一直講求「含蓄為美」。「夸」,做到含而不露的夸贊,那是高明的創(chuàng)。而如果只會赤裸裸地吶喊甚至「代言」,那就落入了藝術的下乘。</p><p class="ql-block">23、 題詩時畫面感不要占據(jù)全詩,意象集中后,應在思想上進行昇華。但是在句式上應多變化,不要全部陳述,這樣顯平淡無味。</p><p class="ql-block">24、 在詩詞創(chuàng)作過程中,應盡量避免"為賦新詞強說愁",少套用古人的詞語,不要東施效顰。比如,現(xiàn)在通訊這么發(fā)達,世界任何地方都可以聯(lián)系上,哪里還有什么"至別春城無遠信"的可能。</p><p class="ql-block">25、 “起”的作用一般有三點:一是點題明旨,統(tǒng)領全詩,奠定基調(diào);二是托物起興,烘托鋪墊,渲染映襯;叁是狀物敘事,描景鋪陳,提供背景。再簡單介紹一下幾種方法:所謂“明起”,是開篇就將題面說出,不加任何掩飾,開門見山。還有一種暗起,就是起句不見題字,但是含有題的意思在其中。這是起句不點題,卻含題意,給人想象空間大,藝術性比較強。還有一種陪起,先借別的事物,然后再引出本題來。另外還有反起(不從題目正面說起)</p><p class="ql-block">26、 起承轉(zhuǎn)合中的「承」,就是詩的承接之法,有的總接,有的分承,有的明順,有的暗銜,要點是緊接起聯(lián)(在絕為句,下同),寫景色,寫情緒,都要不松不緊,若即若離。與起句的氣脈要連貫而不可斷了。接續(xù)起聯(lián),但不要和起聯(lián)一樣的平行描寫,要有所遞進,或者舒展。承聯(lián)適宜勻稱舒緩一些,盡量不要用很突兀很激昂的情緒表達。基本原則是跟著起句走,注意這個「跟」字,要跟的住。說白了就是一個連貫性。</p><p class="ql-block">27、 承接完成,就到轉(zhuǎn)。它是思路發(fā)展的關鍵所在。或是由寫實轉(zhuǎn)向?qū)懱摚蚴乔楦杏傻綕狻⒂扇醯綇姡蚴怯纱思氨恕⒂烧椒吹鹊取o論怎樣「轉(zhuǎn)」,都顯現(xiàn)著詩人由外到內(nèi)、由淺入深、由單面到多面、由具體到抽象的思維軌跡。「轉(zhuǎn)」在詩詞結(jié)構(gòu)對應中多指律詩的頸聯(lián)、絕句中的第叁句和曲中的「過片」。那么,「轉(zhuǎn)」在詩中作用就相當重要:一是作者思維脈絡轉(zhuǎn)換或深化的重要標誌;二是體現(xiàn)詩歌主旨的重要線索。轉(zhuǎn)是在起承的基礎上,實現(xiàn)彈跳和躍起,也就是說為立意高潮作「跳板」。一般的來講,起聯(lián)點出個意象,或是景,或是情,承聯(lián)呢,就是鋪展這個意象,把這個意象鋪的充分一些,補充說明,目的就是為后面的「轉(zhuǎn)」打下基礎。</p><p class="ql-block">28、 「合」,它是指詩的收束句。往往是作者情感和詩歌主旨的聚焦之處,是詩中謎底揭開之所。「合」的方式多種多樣,有的直結(jié),有的暗束;有的質(zhì)樸渾然,有的婉曲藴藉。「合」的作用有:一是呼應開頭,完善結(jié)構(gòu);二是總結(jié)前文,收束。</p><p class="ql-block">29、 寫相思類詩詞,要學會留白,重心在「思」,給予讀者有足夠的想像空間,切忌盲目和直白。多讀一些有內(nèi)涵的詩詞,你就會看不起直白的詩詞了,這就是審美和鑒賞能力</p><p class="ql-block">30、 古典詩詞創(chuàng)作,特別注重發(fā)語與結(jié)語的首尾呼應。發(fā)語撒得開,結(jié)語收得攏,從撒開得其勢至收攏而蓄意終,意脈流通顯露為一條開合輪轉(zhuǎn)軌跡,呈現(xiàn)出圓美流轉(zhuǎn)之特征。</p><p class="ql-block">31、 寫組詩要注意藝術表現(xiàn)方式,同樣詠一物,其立意不同,就是同一個情景,表達的是不同思想。</p><p class="ql-block">32、 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文是相通的,只是表現(xiàn)形式不同,但是語法構(gòu)成要素是一樣的。比如,主語不能沒有或移位,詩詞中不能見不到自已。</p><p class="ql-block">33、 如何識別好作品,首先要看內(nèi)容,如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做什么?我想干什么?等等,一目了然。</p><p class="ql-block">34、 讀一個人的詩詞,首先看立意,故事情節(jié)是否真實、是否有趣,然后再看遣詞造句是否表達到位,邏輯是否合理。最后才看是否符合格律的要求。</p><p class="ql-block">35、 不少人創(chuàng)作詩詞,經(jīng)常會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就是“湊景”。所謂“篇幅不夠,寫景來湊”,因為一首詩,一首詞,是有篇幅要求的,為了達到這個篇幅要求,就用景語來拼湊,為寫景而寫景。這些景語,與主題、抒情游離,沒有關係,顯得毫無意義,而且大量寫景,也導致景語臃腫,內(nèi)容不凝練、不集中。要知道,詩詞的寫景,應是有效寫景,是有意義、有作用的寫景。詩詞中的景語描寫,即屬于自然環(huán)境的描寫,必須與詩詞的主題相關,與人物的活動、情感相關。</p><p class="ql-block">36、 在創(chuàng)作中如何把握情景交融?就是要在寫景的詩詞中,體現(xiàn)出情是景的靈魂,景是情的依託,情與景自然交融。人的感情有喜、怒、哀、樂之變化,自然景物則有枯、榮、盛、衰、明、暗之變化。所謂情與景的正反關係,就是人的情感基調(diào)與自然景觀色調(diào),或統(tǒng)一、或相反的情況。</p><p class="ql-block">37、 關于情與景的關係處理,應有兩種方法:一種是在寫景的同時敘寫作者的感受,即所謂借景抒情,借景言理。另一種是把作者的情思完全融入所描繪的景物中,表面看起來似乎是客觀寫景,但字裡行間里蘊含著作者的深情,這叫做寓情于景。</p><p class="ql-block">38、 人是有情感的,為什么寫詩詞?就是以唯美的文字抒發(fā)吟唱出內(nèi)心的情感。我們不是機器人,不需要將文字堆砌出一篇看似美好的景色說明書。</p><p class="ql-block">39、 創(chuàng)作詩詞盡量不要泛泛而談,不要過于大眾化,不要有完成作業(yè)交差的心態(tài),以寫出個性為佳。</p><p class="ql-block">40、 寫作的時候,要注意一下時空環(huán)境和時空順序,先近后遠,先過去再未來。總之,一定要聯(lián)系自身的環(huán)境。</p><p class="ql-block">41、 想寫詩,首先你的想法必須是詩意的,必須帶著詩意的眼光觀望這個世界,必須帶著詩意的感覺體會人生。其次,要一詩一景一意,切記景多意亂。詩詞描寫情景不要太散,一首詩詞只體現(xiàn)一種意境,比如把白天黑夜都寫了,一年四季都寫了,讀者也看不出作者想表達什么情感。</p><p class="ql-block">42、 好作品是要具備各方面的條件,首先要有詩心,情感豐富;然后有文字表達能力,詞匯量豐富;再就是掌握格律和寫作技巧;講究立意和美學。</p><p class="ql-block">43、 一個人一生可能創(chuàng)作很多詩詞,如果按照時間的順序,將詩人一生創(chuàng)作的著名詩詞串聯(lián)起來,這就是“詩傳”。</p><p class="ql-block">44、 詩意的生活其實就是有趣的生活,學習寫詩填詞,必須要一顆有趣的心,其次要具備審美能力。文學創(chuàng)作肯定不能簡單地說一句“真美” 就完事了。我們一定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加上內(nèi)心的奇思妙想與真實情感,描寫景物的細節(jié),細微中體現(xiàn)的真情遠比那種直抒胸意的語言更有感染力。</p><p class="ql-block">45、 虛實結(jié)合是古詩詞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所謂“實〞,是詩詞中可以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具體捉摸到的部分;所謂“虛”,則是指詩詞中表現(xiàn)的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識之中的部分。換言之,就方法而言,詳細為實,簡略為虛;具體為實,抽象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有行為實,徒言為虛。就對象而言,景為實,情為虛;眼見為實,想象為虛;有者為實,無者為虛;顯者為實,隱者為虛;當前為實,過去和將來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等等。虛實結(jié)合,可以給人以無窮的暇想和綿長的回味,也可以使詩人的感情表達得更深沈而充分。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的關係,大家在創(chuàng)作時一定要靈活變通。</p><p class="ql-block">46、 詩詞的疏密手法,主要是指描寫人、事、景、物的密度。密度小者為疏,密度大者為密。疏者大筆勾勒,重在傳神;密者工筆細描,重在鋪寫渲染。在詩詞中,疏利于寫大景,密利于寫小景;在詞、曲中,婉約者較密;豪放者較疏。但在一首詩詞中,詩人們也時而採用疏密結(jié)合的手法,構(gòu)成一定的意境。如同國畫中的構(gòu)圖,注意留白意境,深遠內(nèi)涵。</p><p class="ql-block">47、 暗喻也稱隱喻,是一個修辭學名詞,比喻、象徵、暗指等是它的同義詞。暗喻這種手法就被應用于詩詞之中,通過這種手法的運用,不但能夠讓心聲得到一種全新的表達,使人們對要表達的事物或情緒有一種全新的認知,更為重要的是,作者還能利用這種手法,將更多的精神性因素溶于其中,使作品本身能夠成為一件藝術性和思想性俱佳的作品。</p><p class="ql-block">48、 大家在創(chuàng)作詩詞的時候,注意一個重要的原則,千萬不要自說自話,表述事物和自己觀點是為了讓讀者產(chǎn)生心靈的共鳴,多寫觸及人心的句子。打個比方,自古中國知識分子清高、自傲的志向、孤高清逸和獨往獨行不羈的人文精神追求,現(xiàn)在我們?nèi)匀蛔冯S崇尚中國古代文人士大夫的藝術思想和精神境界。如此立意,就產(chǎn)生千古共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49、在創(chuàng)作婉約詞中,不宜發(fā)力過大,過大則如負重跳舞一樣,肢體難以協(xié)調(diào),應該“于雅致中見高格”,不能過于直接的表達最終的態(tài)度,略需“端著姿態(tài)”,其適用的表達的情緒,便是”層層推進,終臨爆發(fā)又戛然而止“的。</p><p class="ql-block">50、寫詩不必太努力,更無須太刻意,隨心隨意隨緣才會更加真實和自然,沒有虛假的外殼,自然真情流露。</p> <p class="ql-block">五.詩詞評論篇</p><p class="ql-block">1、 創(chuàng)作詩詞的關鍵就是立意,絕對是精雕細琢之作品。寫作的最基本要求就兩個字:靜心,絕對不可以有湊熱鬧的心態(tài),讀者通過文字可以清晰地洞察到作者的內(nèi)心世界。</p><p class="ql-block">2、 欣賞詩詞不是吃快餐,品味詩詞如同品茶,逐字逐句欣賞其中用字和意境的奧妙,以此達到內(nèi)心深處的共鳴。</p><p class="ql-block">3、 古典詩詞最講究「對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叁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神話思維――一種具象化的象徵思維,是以神話為內(nèi)容和形式,應用自發(fā)、直覺、感性、隱喻的方式觀察世界的思維形式。</p><p class="ql-block">4、 中國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詩詞因主體思維方式差異,呈現(xiàn)不同之藝術特色。古典詩詞運用神話思維創(chuàng)作構(gòu)思,主體以「天人合一」的觀物態(tài)度面對世界,將直覺感應的察物方式融入對象。當代詩人受西方世界影響,新詩構(gòu)思方式以邏輯思維為本,主體懷著「以人定天」的觀物態(tài)度面對世界,運用分析推論的感物方式佔有對象。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詩體(形體格式)上顯示不同的體系。</p><p class="ql-block">5、 古典詩學的構(gòu)思理論以立意為起點,決定其全局創(chuàng)構(gòu)工程及美學價值的基礎。冒春榮《葚原詩說》:不能命意者,沾沾于字句,方以避熟趁生為工。若知命意,迥不猶人,則神骨自超,風度自異。僅在字句求新者,猶村夫著新衣,徒增丑態(tài)而已。蔡嵩云《柯亭詞論》「作詞之法,造意為上,譴詞次之。欲去陳言,必立新意。」立意以情馭道,情動于中引發(fā)聯(lián)想,伴隨立意而來的是心靈的逸想神思,「物色之動,心亦搖焉」。詩人在感物階段將自身性情或即興而起的情緒投射、融化到借想象聯(lián)想而出現(xiàn)的客觀景物或事物之中,將物情化,借物抒情,以致情態(tài)紛呈,意象環(huán)生。情意的意象化延伸通過詩人創(chuàng)作靈思(靈感)和藝術直覺的思維活動,成就全局的意脈流通。</p><p class="ql-block">6、 明代王驥德說:各韻為聲,亦各不同。如「東鐘」之洪,「江陽」、「皆來」、「蕭豪」之響,「歌戈」、「家麻」之和,韻之最美聽者。「寒山」、「桓歡」、「先天」之雅,「庚青」之清,「尤侯」之幽,次之。「齊微」之弱,「魚模」之混,「真文」之緩,「車遮」之用雜入聲,又次之。「支思」之萎而不振,聽之令人不爽。至「侵尋」、「監(jiān)咸」、「廉纖」,開之則非其字,閉之則不宜口吻,勿多用可也。</p><p class="ql-block">7、 中國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詩詞因主體思維方式差異,呈現(xiàn)不同之藝術特色。古典詩詞運用神話思維創(chuàng)作構(gòu)思,主體以「天人合一」的觀物態(tài)度面對世界,將直覺感應的察物方式融入對象。當代詩人受西方世界影響,新詩構(gòu)思方式以邏輯思維為本,主體懷著「以人定天」的觀物態(tài)度面對世界,運用分析推論的感物方式佔有對象。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詩體(形體格式)上顯示不同的體系。</p><p class="ql-block">8、 中國古典詩詞與現(xiàn)代詩詞因主體思維方式差異,呈現(xiàn)不同之藝術特色。古典詩詞運用神話思維創(chuàng)作構(gòu)思,主體以「天人合一」的觀物態(tài)度面對世界,將直覺感應的察物方式融入對象。當代詩人受西方世界影響,新詩構(gòu)思方式以邏輯思維為本,主體懷著「以人定天」的觀物態(tài)度面對世界,運用分析推論的感物方式占有對象。不同的思維方式在詩體(形體格式)上顯示不同的體系。</p><p class="ql-block">9、 戲劇家湯顯祖說:”大凡作詩,須先立意,意者,一身為主也”。說明瞭意在詩詞中的主宰地位。意是一個人的思想,感情,主張,觀點等。一首詩的中心思想的確立,就是作者的立意。同時作品也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俄國學者別林斯基說:“感情是詩的天性中一個主要活動因素,沒有感情就沒有詩人,也沒有詩”。在立意上,應該有叁點應該注意。一是主題明確,不復雜。一時一事,深刻挖掘,不混亂。說過立意就不能不說說境,因為我們常常把意境聯(lián)繫在起的。意是作者的主觀表現(xiàn),境是作者觀物之所見而引發(fā)描述,從而使意與境渾然結(jié)合,達到意境。查辭海意境條:”文藝作品抒情寫景,能使情景交融而形成一種藝術境界,這個藝術境界就是意境,并使讀者通過想像和聯(lián)想如身入其境,從而達到思想上的感染。王國維說:「南宋詞人有意境者唯一稼軒,以意勝者莫若歐陽公,以境勝者莫若秦少游(秦觀),至意境兩渾則惟太白,后主,正中(馮延巳)數(shù)人足以當之”。</p><p class="ql-block">10、 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精華,它從叁千年前產(chǎn)生以來,每個朝代都誕生了杰出的詩人和傳世杰作。從戰(zhàn)國屈原到現(xiàn)代毛澤東,每個朝代,每個時期的正能量詩人的傳世作品無不以家國情懷為重要題材進行創(chuàng)作,給后人留下了不可估量的精神寶藏。建議大家閱讀一下以下詩詞:戰(zhàn)國屈原《離騷》、東漢曹植《白馬篇》、晉朝陶淵明《讀&lt;山海經(jīng)&gt;其十》、唐朝王維《老將行》、李白《俠客行》、杜甫《石壕吏》、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宋朝岳飛《滿江紅.怒發(fā)沖冠》、陸游《示兒》、清朝龔自珍《已亥雜詩》,等等。以上詩詞都是表現(xiàn)家國情懷的典范之作。正是因為有這些以家國情懷為題材的光輝篇章存在,所以中華傳統(tǒng)文化才得以在世界歷史文化中獨樹一幟,經(jīng)久不衰。</p><p class="ql-block">11、 在這個世界上,大到建房子、小到家庭主婦的煲湯,許多事情都會有共性的,為什么這么說的,這些事物都是對人起作用的,必須有良好的基礎(建房打好地基),然后再去選材、選料,建房的材料一磚一瓦、煲湯的食材一菜一肉,都是由立意決定的。把這些引用到詩詞創(chuàng)作中,也就是立意決定作用,情感決定基礎,揀字選韻就是選料。當立意確定后,我們對于創(chuàng)作,心中就有了方向。先經(jīng)歷后感悟,建議在內(nèi)心情感基礎上,創(chuàng)作思維開始構(gòu)思:先立意,定好風格,選擇詞牌或古詩的表現(xiàn)形式,接著定位起點和終點(起句和結(jié)句),然后再選韻腳。</p><p class="ql-block">12、 古典詩學構(gòu)思理論以立意為起點,決定其全局創(chuàng)構(gòu)工程及美學價值的基礎。詩人在感物階段將自身性情或即興而起的情緒投射、融化到借想象聯(lián)想而出現(xiàn)的客觀景物或事物之中,將物情化,借物抒情,以致情態(tài)紛呈,意象環(huán)生。情意的意象化延伸通過詩人創(chuàng)作靈思(靈感)和藝術直覺的思維活動,成就全局的意脈流通。</p><p class="ql-block">13、 詩詞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的精華,它從叁千年前產(chǎn)生以來,每個朝代都誕生了杰出的詩人和傳世杰作。許多歷史文化都是從史詩中考證出來的,一旦文字出現(xiàn)錯誤,歷史記載就會錯誤改寫。</p><p class="ql-block">14、 孟子曾對弟子萬章說:「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萬章下》吟誦古人的詩詞,閱讀他們的著作,卻不知道他們到底是什么人,這怎么能行?所以要研究他們的時代與經(jīng)歷,這就是和古人交朋友。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學批評中「知人論世」傳統(tǒng)的由來。只有「知人」,才能瞭解作者的身世、經(jīng)歷、思想狀況、寫作動機等;惟有「論世」,才能根據(jù)作者所處的社會時代準確理解文本的內(nèi)容。</p><p class="ql-block">15、 欣賞好的古詩詞時,不僅要理解作者內(nèi)心抒發(fā)的情感,更要細心發(fā)現(xiàn)其寫作竅門,很多人讀一首七律估計不用一分鐘就讀完了,其實不然,真正品味了解其中奧妙,有時需要一個小時以上。</p><p class="ql-block">16、 很多人在寫詩詞時,喜歡人云亦云,湊熱鬧、模仿別人,這是大錯特錯的。我們強調(diào)的是本、真。讀過《紅樓夢》的人都知道,描寫十二釵的詩詞,一首代表一人,他人代替不得。打個比方,把別人的詩詞放在我的名下,一眼就看出不是我自己的。而我創(chuàng)作的詩詞,隨便拿出來一首,讀者讀過后,就仿佛看到本人</p><p class="ql-block">17、 我們不能做文字的奴隸,通過學習和掌握,要更好地駕馭文字。人一旦被奴役,就會失去自己靈魂,這個世界有很多東西可以奴役人類,包括金錢和文字也是。事實上,這個世上,已經(jīng)有許多人沒有靈魂了。其最明顯的表現(xiàn)就是:聽這個說、聽那個說,自己表達的,全是別人的想法。文字的出現(xiàn),就是靈魂之間的互動,不受時空和地域的限制,也不受肉體和生命的限制,可以永生。所以說,文字不是物體,不適合唯物主義。相信靈魂者,無畏生死。</p><p class="ql-block">18、 認真學習、反復嘗試,拍出自己喜歡的意境,然后根據(jù)圖片加以創(chuàng)作。詩詞文字的創(chuàng)作不是憑空捏造和吹水,一定要現(xiàn)場經(jīng)歷詩一般的意境。現(xiàn)代人寫詩喜歡模仿古人,卻忘記自己是誰,邯鄲學步、東施效顰,比比皆是,所以讓大家拍照看看自己,清楚自己是誰。</p><p class="ql-block">19、 我們創(chuàng)作詩詞的目的是什么?不能為了寫詩而創(chuàng)作,也不是炫耀文字功夫。在寫作之前,你必須有一顆詩心,其次你必須是一位詩人,再次以準確的文字表達,你的詩作才能顯現(xiàn)。</p><p class="ql-block">20、 創(chuàng)作情感詩詞作品時,切忌直白。可以引用大自然的現(xiàn)象抒發(fā)內(nèi)心深處,風聲、雨聲、溪流聲、大海的嘯聲,都可以表達內(nèi)心不同的心聲。寫情愛方面的內(nèi)容,避免直白露骨,盡量含蓄為佳。不然的話就庸俗,變成艷詞了,應避免描述肉體。</p> <p class="ql-block">21、 劉熙載在《藝概·詩概》提到:“詩要避俗,更要避熟〞。今人常說深入淺出,寓提高于普及之中,寓內(nèi)容于形式之中,此見古今略同。清·方貞觀有云:“詩人之詩,心地空明,有絕人之智慧;意度高遠,無物類之牽纏。詩書名物,別有領會;山川花鳥,關我性情。信手拈來,言近旨遠,筆短意長,聆之聲希,咀之味永。故作詩未辨美惡,當先辨是非。有出入經(jīng)史,上下古今,不可謂之詩者;有尋常數(shù)語,了無深意,不可不謂之詩者。會乎此,可與入詩人之域矣〞。方貞觀這段話的意思是說:詩人寫的詩,心明眼亮,有過人的才智;意味高遠,沒有庸俗的思想牽掛。對詩書中的名詞事物,能有獨特的領會;山川花鳥,都能和自己的心情性格相互呼應。信手寫來,詩句淺近而意旨深遠;篇幅雖短卻情韻悠長。聽起來聲音清淡,品味起來含蓄雋永。所以在寫詩之前,沒分清好壞,先要辨明是非。有的詩,盡管淵源于經(jīng)史,上下古今,淵博深奧,卻不能叫作詩;有的詩,僅管只是平常幾句話,初看了無深意,卻不能不叫作詩。懂得這個道理,就可以進入詩人的行列了。</p><p class="ql-block">22、 我們在欣賞古典詩詞時大概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有的詩,我們讀了一遍,就覺得索然無味,不想再讀第二遍;有的詩,卻百讀不厭,而且越讀越有滋味。其中的塬因,可能就與境界有關。前者太直、太露,詩人將要講的話自己都講完了,沒有給讀者留下任何想象回旋的馀地;后者則相反,其豐富的內(nèi)涵欲吐未吐,深沈蘊籍,需要讀者自己去發(fā)掘、去思考,才知其中叁昧。這種境界,我們就稱之為含蓄性意境。</p><p class="ql-block">23、 古典詩詞寫作重在含蓄,古典詩歌貴在含蓄。忌諱直白,好比是東方文化審美,美在哪裡,美在含蓄。含蓄是不把意思明白說出,含在所寫的形象里。古典詩歌向來寫情感的,多半是以含蓄蘊借為塬則,像那彈琴的弦外之音??</p><p class="ql-block">24、 格律是一個層次,不懂旋律和音韻之美的人是不會理解的,永遠是門外漢。就像一個人不懂京劇,在門外亂蹦亂跳、吵吵嚷嚷說搖滾也是音樂一樣。所以,我認為格律就如同古人為我們遺留下來的綾羅綢緞、金銀珠寶,穿在身上分外華貴,如果駕馭得了,可以跳世間最有風情的舞蹈。</p><p class="ql-block">25、 詩詞是文學的一類體裁,詩人屬于作家,其天職是通過詩歌創(chuàng)作,抒發(fā)激情,通過詩歌作品謳歌祖國的大好河山,傳頌人間真善美。我們的創(chuàng)作都應該圍繞身邊發(fā)生或出現(xiàn)的與家國情懷相關的人、事、物為描寫對象,通過人、事、物情節(jié)的發(fā)生和發(fā)展,或明確,或委婉地表達家國情懷。</p><p class="ql-block">26、 那么如何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體現(xiàn)家國情懷呢?家國情懷是一種抽象概念,一般作為作品的主題思想依附于作品的深層內(nèi)涵中,需要通過具象的人、事、物及其相互間的邏輯關係來表達、表現(xiàn)或者反映。表達家國情懷的具體方法和途徑多種多樣,五花八門,不勝枚舉。但是,作為一種行文現(xiàn)象,它多少還是有一定規(guī)律可循的。描寫家國情懷有叁種最基本途徑:(1)讓人事物本身來體現(xiàn)家國情懷;(2)通過平常人事物的描寫,反映作者的家國情懷;(3)通過反面人事物的描寫反映作者的家國情懷。</p><p class="ql-block">27、 值得一提的是,男女私情是否屬于家國情懷?那得從感情的性質(zhì)來衡量,是否出于真情,是否沒有個人名利權勢的欲求,是否善良,而有利于民族與國家,比如:小鳳仙和蔡鍔將軍的愛情故事,小鳳仙成名于上海,走紅于北平,無疑是民國初年的風云人物。適革命英雄蔡鍔為袁世凱所困,與小鳳仙兩情相綣,仗義巧施脫逃之計,蔡旋與革命黨結(jié)合,起義反袁,促成二次革命成功。她的傳說在民間廣泛流傳,膾炙人口。其愛國義舉,先后編成電影(《知音》)、電視,普受歡迎。</p><p class="ql-block">28、 中國人從來對愛情充滿了向往。從《詩經(jīng)》中的「關關雎鳩,在河之洲」,到漢樂府的「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絕衰」,從唐詩中的「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到宋詞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詩詞中的愛情,總能在你心中掀起漣漪,讓人哭,讓你笑,讓你憂愁,讓你歡喜。人生很長,未來很遠,在這茫茫人海裡,總會有一個人,穿越人海只為你心動,跋山涉水只為你而來。愛情,是人類永恆的主題。歷代詩人,無人不寫愛情,無人不訴愛情。詩人們用深情的筆,書寫了一篇篇愛情的傳世佳句,穿越丟掉的時光,依然動人心弦。</p><p class="ql-block">29、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博大精深,我們常說的“詩情畫意”,就是說詩與畫密不可分,都是文化中的“美學〞,意境中的“高雅”。那么,詩詞如何創(chuàng)作這樣的美呢?我們可以從繪畫角度來分析一下。我收集了一些資料,具體說有十個要素。古人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非常注重表現(xiàn)藝術,在寫景、狀物、言情、述志時,往往採用既對立又統(tǒng)一,既相反而又相成的辯證手法,讓讀者在品味賞讀中獲得無窮的藝術享受。這些辯證的表現(xiàn)手法包括:點染、虛實、疏密、動靜、濃淡、雅俗、巧拙、曲直、隱現(xiàn)、離合。這是不是有點像我們的國畫藝術,將繪畫技巧運用在詩詞文字的創(chuàng)作中。點染這種手法在寫景抒情的詩詞中比較常見,一般用景物來染;用一句話,一個詞來點出作者要抒發(fā)的感情。渲染是為了突出旨意,旨意統(tǒng)率渲染,相互依存,和諧統(tǒng)一。</p><p class="ql-block">30、 詩境如夢境,通常是詩人心中理想的狀態(tài),與現(xiàn)實有一定的差異,詩境也是一種理想。意境的本質(zhì)特征是 “生命律動 ”,即展示生命本身的美。因為,我們可以用富有創(chuàng)意和想像的思維方式,比如:人有前生來世、生命有輪迴、人與人之間有緣份,今生情末了,來世再續(xù)緣,等等。</p><p class="ql-block">31、 在我們民族的審美心理結(jié)構(gòu)中,將宇宙境界與藝術意境視為渾然一體的同構(gòu)關係。宇宙本身就是一種生命形式,詩人對宇宙境界的體驗就是一種生命律動的體驗,而意境恰恰就是這種生命律動的表現(xiàn)。</p><p class="ql-block">32、 避免爭強好勝互相指責。寫詩抒情言志,陶冶情操,寫諷刺詩可以,用來指責對方或謾罵過度就有失風雅了。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網(wǎng)友之間對詩、格律有分歧時,互相不服,長炮似的對壘。在網(wǎng)絡平臺上有不同意見很正常,各抒己見就是了,沒必要讓詩卷入罵戰(zhàn)中。一般出現(xiàn)在互不認可對方詩作水平的網(wǎng)友間,當然有時候?qū)Ψ綍獞?zhàn),有時候則不應戰(zhàn)。在公共網(wǎng)絡,還是少說為好。我認為寫詩互贈、唱和很好,沒必要比誰什么高低,盡興娛樂就是了。</p><p class="ql-block">33、 大家在創(chuàng)作過程中,首先要構(gòu)思句子,先把合理順口的句子想好,把句子想好了,再變動詞語,不然的話,就會像拼湊,邏輯、語法都不通。調(diào)整平仄很容易,可以最后解決。</p><p class="ql-block">34、 有時寫詩,可以蜻蜓點水,這樣的漣漪效應更美,詩詞是藝術,講究的是內(nèi)功和靈氣,不必太用力地夸夸其談</p><p class="ql-block">35、 大家注意,我們強調(diào)的對仗句節(jié)奏不能完全一致,其實是在對仗句詞性相同的情況下的。如果詞性完全不同,節(jié)奏可以是一樣。詩詞是否動人,關鍵還是在于立意和用辭。</p><p class="ql-block">36、 現(xiàn)代很多人寫詩喜歡剖析,把一件事情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清楚楚,其實寫詩是以點帶面,描述一個點,聯(lián)想一個面,這個才有意境的美感。</p><p class="ql-block">37、 客觀事物的動靜之態(tài),給了詩人們許多創(chuàng)作的靈感,他們常常將事物的動、靜結(jié)合起來描寫,做到靜中見動,動中見靜,動靜相生,動靜互襯,妙趣無窮。</p><p class="ql-block">38、 濃淡在繪畫中,主要指色彩的深淺、明暗。后來用于文學創(chuàng)作,主要指語言的色彩。濃者,重筆濃彩,絢麗;淡者,素筆淡寫,不尚雕飾。就作者個人而言,有的追求素淡,有的追求濃艷,有的則濃淡兼施。濃淡相互映襯,可以收到鮮明生動的藝術效果。</p><p class="ql-block">39、 雅俗是運用語言的一種藝術。“雅”是典雅,“俗”是通俗。在詩詞中適當運用雅語和俗語,就會雅俗共賞,增強詩歌的藝術魅力。注意此處的「俗」不是低俗,而是俗世平常的生活。</p><p class="ql-block">40、 巧拙也是語言運用的藝術。“巧〞是工巧,“拙”是樸拙,二者結(jié)合,常可收到別具一格、耐人尋味的藝術效果。</p><p class="ql-block">41、 曲與直是詩人表達感情的兩種方式。“曲”是婉曲含蓄,“直”是直率明瞭。一般來說,詩人心情平靜時,喜歡含蓄委婉,感情激動時,便直吐為快。在現(xiàn)實生活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常常是復雜變化的,因而在作品中總是兼用曲與直兩種手法來表情達意,力求做到曲直互補,妙合其心。</p><p class="ql-block">42、 隱與顯,也是詩人表達感情的兩種方式。“隱顯〞與“曲直”非常相似,常常將兩者聯(lián)繫在一起說,曲就顯得隱,而直就顯。詩人在表達深藏內(nèi)心而不便明言的思想感情時,往往隱約其辭,采用隱諱曲折的方式。</p><p class="ql-block">43、 離合是一種離題旁涉與緊扣題目的辯證表現(xiàn)手法。直寫題目,內(nèi)容就會局促;蕩開筆墨,內(nèi)容又會偏離題目。而離合就是要講究直寫與旁寫,正寫與側(cè)寫的和諧,側(cè)寫、旁寫都要做到服務于正寫,服務于題目,從而使詩詞意脈相連,似斷實續(xù),搖曳多姿。這種手法在詠物的詩詞中表現(xiàn)得非常突出,因為古人主張詠物要力求“不即不離”、“不沾不滯〞。</p><p class="ql-block">44、 在詩詞創(chuàng)作中,我們注意要將即興的感受用自然的語言予以表達,不刻意借用典故或安排結(jié)構(gòu)以造成艱深的作品面貌,而是將靈動的情感自然傾瀉出來,如此才能將物性和最真實的審美感受通過自然的語言表達出來。這正是「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用客觀自然的眼光觀察事物,用客觀自然的語言抒寫感情。</p><p class="ql-block">45、 當我們用筆墨描述身外物時,千萬要記得“假物托心”。天下的物件可以批量生產(chǎn),但是人心不同,你的心是世上獨一無二的。嵇康《琴賦》中有言:“假物以托心”即是超越人世間種種利害關係,從自然人性和純粹審美的角度來審視外物,從而將外物的精神觀照出來,物性的彰顯也由此最為充分。</p><p class="ql-block">46、 對于古人而言,自然界中器物皆可托心言志。幽人高志,器物相喻。古人謂之:以器載道,道在器中。器物的神形亦反映著人的性情,從器物中可洞見主人的審美取向、素養(yǎng)性情。因此,器物由觀玩清賞至素懷觀照,這是一個境界。用恰當?shù)年愒O展現(xiàn)器物氣息,以希窺見先人精神,延續(xù)文脈。一幾一案,只言空間有道。同樣的物件,在創(chuàng)作中只要影射自己的內(nèi)心,作品就有了性情的本真。</p><p class="ql-block">47、 人心雖小,但可以裝得下整個宇宙。詩人之心,本身就是宇宙的創(chuàng)化,他可以映射宇宙的詩心、宇宙的靈氣。因此我們說,藝術意境本質(zhì)上是一種心理現(xiàn)象,一種人類心靈的生命律動。文學意境作為一種人類心靈的生命律動,有叁個特點:(1)表真摯之情。(2)狀飛動之趣。(3)傳萬物之靈趣。</p><p class="ql-block">48、 從審美活動(審美感興)的角度看,所謂“意境”,就是超越具體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場景,進入無限的時間和空間,即所謂“胸羅宇宙,思接千古〞,從而對整個人生、歷史、宇宙獲得一種哲理性的感受和領悟。</p><p class="ql-block">49、 詩詞可以包容形形色色的信仰文化,各種宗教思想和人們心中創(chuàng)作出來的神話故事和傳說。以此來思維,寫作思路是無比開闊的。</p><p class="ql-block">50、 中國文化的語境,一直以文字為最佳載體,在歷史長河裡,它承載中國延續(xù)千年的文脈和語境之美。可在當代,瑞典諾貝爾文學獎的評委說“中國語言的整體語境已經(jīng)不美”的時候,中國文字終于跌落下中國語境的神壇,變成網(wǎng)絡語言的粗俗和暴力的代名詞。這是何其的悲涼,這是何其的憂傷。嗚唿哉唐詩,嗚唿哉宋詞,嗚唿哉中國文化的當代語境……。</p><p class="ql-block">51、 目前我們的創(chuàng)作目的,是為了讓詩詞覺醒,而此時,正是中國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風起云涌的時候。我們必須胸懷大志,心中樹立高尚的情懷,將理想的意境用詩詞呈現(xiàn)。心有所想,言行就會變得更加睿智。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心中有境界。</p><p class="ql-block">52、 目前詩壇,不少作品浮躁膚淺。「痞氣」盛行。不少詩詞作品缺乏思想性,雖然有的藝術性不錯,但卻如無骨之柳花,無根之浮萍,雖是好看,終不禁風。</p><p class="ql-block">53、 避免成語或俚語入詩。俚語入詩不好,俚語是指民間非正式、較口語的語句,是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總結(jié)出來的通俗易懂順口的具有地方色彩的詞語。地域性強,較生活化。有時俚語用以表達新鮮事物,或?qū)εf事物賦以新的說法。《新五代史·卷叁十二·死節(jié)傳·王彥章傳》中記載,“彥章武人不知書,常為俚語謂人曰:豹死留皮,人死留名!”俚語亦作里語、俚言。成語入詩不是不可以,偶爾用一次不妨,但不宜經(jīng)常用。即使用,一首詩中也不要超過一個成語,否則詩變成成語接龍了。諸如:大器晚成終有日,老驥伏櫪待飛時。短短兩句用了「大器晚成」和「老驥伏櫪」兩個成語,沒有留給人足夠的想象空間,詩意輾轉(zhuǎn)騰挪受限,意境大打折扣。</p><p class="ql-block">54、 避免口語或口號類過多。詩追求語言優(yōu)美、精練,表達含蓄,意境深遠,若口語入詩難以達到此效果,很難寫出好詩。如「奮力和諧永向前」這類口號,似乎現(xiàn)代標語,難有詩味。曾見某網(wǎng)友寫了一首五言律詩,前幾句尚可,最后來了一句「今日特輕鬆」似的順口熘,整首詩的意境頓時落到地上。有一首開頭「樓前炮竹聲聲響,頓覺空中春氣熏」,很口語化,讓人剛讀開頭兩句就再也無興趣往下讀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静宁县| 卓尼县| 临安市| 紫阳县| 淮南市| 江永县| 磐石市| 襄城县| 平昌县| 米林县| 台南市| 鸡西市| 兴国县| 湘潭市| 县级市| 扎兰屯市| 栖霞市| 平舆县| 涟源市| 镇坪县| 普定县| 宜宾县| 新津县| 栾城县| 乌鲁木齐市| 兴城市| 行唐县| 常宁市| 镇平县| 松溪县| 潮州市| 景洪市| 枝江市| 乌兰县| 左云县| 张家川| 喀喇沁旗| 安丘市| 柳江县| 黎川县| 杂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