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西游漫記</p> <p class="ql-block"> 武侯祠</p><p class="ql-block"> 一到成都入住酒店放下行李,便前往武侯祠。武侯祠位于漢昭烈廟內,漢昭烈廟是供奉蜀漢皇帝劉備神位的廟宇。</p><p class="ql-block"> 漢昭烈廟前面供奉劉備,后面供奉諸葛亮,最后是1997年因城建需要,從成都提督街整體遷建于武侯祠內的“三義廟”。“三義廟”建筑構件、匾額等均采用原物,由拜殿、大殿和兩廊組成。大殿內塑有劉備、關羽、張飛泥塑像。前君后臣,倒也符合中國的傳統禮儀,只不過諸葛亮在民眾中的聲望實在太高了,所以人們往往把這里叫武侯祠,到了大門看到匾額,才會知道這原來還有個劉備之廟。</p> <p class="ql-block"> 準確的說“武侯祠景區”由四部份組成,漢昭烈廟占六分之二,惠陵(劉備的陵墓)占六分之二,武侯祠占六分之一,“三義廟”占六分之一。</p> <p class="ql-block"> 作為一個帝王廟宇,漢昭烈廟規模并不算太大,但布局合理,給人予大格局的感覺。廟內環境極佳,它采用中國傳統四合院式的園林設計,主殿依次沿南北中軸線一字排列,配之小橋流水、水榭樓亭,樹木森森,幽靜深邃,身居其內,無比愜意。</p> <p class="ql-block"> 劉備與諸葛亮可謂是一對千古君臣,二人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劉備得諸葛亮輔助方成霸業,而諸葛亮遇到劉備也實現其人生抱負。在那個群雄紛爭的年代,往往不取決于謀士的策略有多強悍,而是各自服務的主公能不能更好地領會計策背后的深謀遠慮。諸葛亮似乎是老天專為劉備準備的,他也似乎一直就在等待劉備的召喚,否則早就投奔其姐夫劉表謀個一官半職了。一見劉備,就拋出思慮己久,為劉備量身定做“占據荊、益,以圖天下”的“隆中對”。劉備對他也幾乎言聽計從,君臣倆活生生把一盤爛棋下成活棋,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p><p class="ql-block"> 把諸葛亮的神位移到主公劉備的廟中,雖是后人的杰作,應該是更讓人顯得二人君臣一體,肝膽相照,死后還讓他們一起做伴,實現生不同衾死同穴的夙愿。</p> <p class="ql-block"> 諸葛亮讓人教佩的地方是個人能力極強,無論在政治、軍事、經濟和外交等方面均有不凡的成就。其實陳壽早對其有過準確的評價:“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干,優于將略”。說明諸葛亮雖在用兵打仗上不像演義中那么神奇,但在治國、治軍上確實是千古難遇的杰出人才。司馬炎曾經問過一位曾在蜀漢為官的官吏:“諸葛亮有何才能?”,對方答道:“諸葛丞相活著的時候,大家沒覺得他有什么了不起,死后大家才覺得沒人比他強”。確實,以一郡之力對抗強國,且不落下風,展現了諸葛亮超凡的綜合能力,讓人欽佩。另一方面,作為蜀漢的權臣,對主公忠心耿耿,鞠躬盡瘁,從未有反叛篡位之心,這十分符合中華文化“忠義”的價值觀,也符合歷代統治者對忠臣的道德要求。具備這兩點中的其中一點就有一定的歷史地位,同時具備這兩點的人物,罕古也找不出幾個。故在之后歷代統治者的推波助瀾下,近二千年來,中華大地上無論是從官方到民間,從正史到野史,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造神運動,廣泛神話諸葛亮之事跡及精神,終于將諸葛孔明從一個凡人演義成了近似妖的神。</p> <p class="ql-block"> 倒是現代隨著文化的多元,觀點的多樣,對于諸葛亮的這種窮盡財力,勞民傷財,徒生事端,窮兵黷武式執念提出了一些懷疑,對諸葛武侯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工作方式提出批評,這種工作方法造成部下無法得到鍛煉和培養,人才的斷層,故而導致蜀漢政權在諸葛亮去世后出現“蜀中無大將”的局面,很快就被魏滅國的悲劇。</p> <p class="ql-block"> 每個時代的價值觀不同,正如春秋時期的“二桃殺三士”和“豫讓自殘報主”放在當代是不可想象的。雖然我們不能用當下的價值觀來要求二千年前的諸葛亮,但我認為這種現象的出現這不是件壞事,起碼有人對正統思想提出挑戰,無論對錯,這都是社會進步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峨眉山</p><p class="ql-block"> 峨眉山是四大佛教勝地,普賢菩薩的道場,形如“鬒黛遙妝,螓首蛾眉”而得其名,以“秀”而聞名于世,民諺有“峨眉天下秀”之稱。</p> <p class="ql-block"> 一大早,趁著主力游客尚未進山,占據居住山前之便的我們,用過早餐后,便早早趕往景區。</p> <p class="ql-block"> 今天天氣甚佳,視野極好。 到了景區向前望去,一座郁郁蔥蔥的蘶峨大山展現眼前,半山飄著白云,猶如玉帶纏腰,再往上看,最高峰的金頂及普賢菩薩金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閃著金光。原本以為我們是較早的,一進游客中心才發現已是游人如織。</p> <p class="ql-block"> 乘著景區交通車沿著崎嶇彎延的山路不斷地向上攀爬,一路澗水潺潺,瀑布重疊,但迷霧越來越濃,氣溫也不斷下降,快到雷洞坪時,己要添加外套了。當然,峨眉山的自然風光遠非黃山可比,甚至不如武夷山,但其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度力壓群山。</p> <p class="ql-block"> 下車后海撥已近二千米,此時山霧彌漫,能見度極底,四處白茫茫。沿著山路拾階而上,徒步約半小時,來到纜車站,向前望去,黑鴉鴉一片排起長隊。此時正值淡季,可想而知若是旺季,會是怎樣的一個場景!</p><p class="ql-block"> 終于坐上纜車,如同騰云駕霧般的升騰,升騰,四周除了云霧還是云霧,其它什么都看不見,待沖出云霧時,己到站,頭頂藍天,陽光明媚,腳下一片云霧,大有撥開云霧見晴天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 峨眉山不愧為四大佛教名山,山中不但佛寺眾多,山頂的金頂、普賢菩薩金身以及各殿均金碧輝煌。欄桿下便是漫天的云海,伸手一撈,便可撈起云霧。時不時山風將山間云霧吹來,時隱時現,宛如置身于仙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四川的佛教主要從東南亞經云南傳入,深受小乘佛教的影響,在寺院中常見大象塑像,甚至還見到有藏傳佛教的蹤跡,這大概是離藏區較近,受到藏傳佛教的影響。故這里是佛教的三大教派大乘佛教、小乘佛教和藏傳佛教匯合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峨眉山的野猴以粗野刁蠻著名,許多猴子一度都十分目中無人一味地欺負游客,身處佛教勝地,也未受佛禪影響,沾有半點佛性,許多游客對峨眉山的惡猴避而遠之恨之入骨。</p> <p class="ql-block"> 為了對付猴群,我們每人特地準備了一根竹竿,兼為助力。上山時未見猴群,下山返程時途經猴區,只見野猴們紛紛從山崖下攀上,在路邊乞食。此時驚訝發現,猴子們個個身態肥碩,彬彬有禮,文明乞食,一位小姑娘遞給一個蘋果,小猴子很文明地接過,啃了起來,也不見旁邊的野猴過來哄搶。另一個小姑娘伸過手想握野猴的爪,小猴子害羞地將手縮了回去。看來真應了“倉廩足而知禮節”這句話了。</p> <p class="ql-block"> 都江堰</p><p class="ql-block"> 清晨出門,剛下完小雨,進入都江堰景區,一副“煙雨入古堰,山水云霧起” 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如果說人類古代最偉大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排第二,估計沒有一個敢排第一。</p> <p class="ql-block"> 沿著安瀾索橋而過,登上座落于玉壘山上的秦堰樓,遠眺岷江兩岸的風光,感受著都江堰的魅力。在這里可以俯觀整個水利工程全貌,只見那岷江之水像脫韁的野馬由西向東奔騰咆哮而來,到了魚嘴處突然被降服溫順了起來,根據設計者的安排,有序地一分為二,分別進入它們應該去的地方。流入內江之水,又野性大發地猛地向山崖撞去,撞了個頭破血流后,又心不甘地撞向下一個山崖。就這樣經過天然地理條件進行二次“二八分沙”后,大浪淘沙脫胎換骨后的清水馴服地流經寶瓶口,沖向廣袤的成都平原,這種視覺震撼是搗人心肺的。</p> <p class="ql-block"> 曾幾何時,成都平原是一個西部發洪水、東部鬧干旱的地方,李冰父子利用河道自然的流勢,改變了岷江水道的水流方式,建立了成都平原的水流格局,卻沒有破壞這里的生態環境,真正做到“天人合一”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理念。都江堰的完工,給缺水的成都平原帶來了充沛的水量,不但滿足了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用水,還使這里成為不怕天災的“天府之國”,一躍成了天下糧倉,讓四川人民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直到今天,都江堰依舊還在發揮著功效,造福上億的四川民眾,滋潤成都平原人民兩千多年。</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為有了都江堰,四川成為了華夏民族最后的避難所,使中華文明能夠續存,唐玄宗時期的“安史之亂”,唐禧宗時期的“黃巢作亂”,以及抗戰時期,統治者都是退守四川,并在此借助“天府之國”地利,積蓄力量,穩住陣腳,最終反擊成功。</p> <p class="ql-block"> 站在南橋上,看到水流湍急而下的岷水,我仿佛看到的是奔騰不息的稻浪。</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不得不說,也正是由于都江堰修成后,成都平原的人們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形成了不是進取,安于享受,懶于思考的生活觀,以至在當今內卷不斷的競爭中失去優勢,這些都可以在形成產業規模的麻將館、茶館以及細微的行政管理端倪中見微知著。在都江堰,我見帶路的漢子風趣他談,問愿不愿意租他車前往青城山,漢子答:這個時間是喝茶時間!</p> <p class="ql-block"> 拜水都江堰,拜的應是李冰父子。離開秦偃樓來到“二王廟”,面對李冰的塑像,深深的鞫上一躬,敬拜這位為蒼生百姓作出巨大貢獻的功勛。在修過都江堰的過程中,李冰父子總結“深淘灘,低作堰”、和“遇灣截角,逢正抽心”的心得,成為后世修建水利工程的法寶。作為中國人,有生之年不來拜都江堰之水,一定會留下遺憾!</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礼泉县|
苍南县|
凤山市|
张家口市|
普格县|
平邑县|
赣榆县|
枞阳县|
娄底市|
金昌市|
金秀|
昆明市|
镶黄旗|
宿松县|
故城县|
马公市|
华安县|
通州市|
河津市|
灵丘县|
洛浦县|
垫江县|
高州市|
甘南县|
西乌|
贺州市|
广德县|
镇沅|
康乐县|
平武县|
九江县|
静乐县|
云南省|
珠海市|
阿拉尔市|
荥经县|
南汇区|
台中县|
平度市|
三江|
红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