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秋意漸濃風微涼,時光恰好正當時。為認真貫徹落實新課改精神,深入學習和領會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的數學教育新理念,培養數學核心素養的教學模式,交流各鄉鎮學校學習新課標、使用新教材的經驗體會,分享課堂教學優秀成果。2023年10月18~20日在文化底蘊深厚的龍朋鎮中心小學,舉辦石屏縣2023年小學數學年會暨新課程標準培訓活動。</p> <p class="ql-block"> 為強化廣大小學數學教師在數學概念教學中對數學概念的引導、歸納、形成及應用等,本次年會活動主題聚焦數學概念教學。在開幕式上,龍朋鎮中心小學白關強書記作熱情洋溢的歡迎詞,縣教科所邱聯科組長親臨會場作指導。各中心校及東風小學分別選拔一名教師參賽,10堂競賽課異彩紛呈,亮點多多。</p> 賽課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新城鄉中心小學 李盈潔老師《倍的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教學設計中的三個活動從舊知到新知,從易到難,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其中,活動3創造性的使用了教材,體現了“倍”的認識過程中“標準量”的重要性,這是本堂課學生學習難點的一個重要體現。活動2、活動3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教學,并且讓學生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展示和說明,這是數學學科核心素養在本堂課中的重要體現和滲透。課件和學具的制作貼合低年級學生實際,對教學活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壩心鎮中心小學 羅劍老師《倍的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羅老師注重數形結合,幫助學生建立倍的概念;注重操作活動,積累活動經驗;注重方法指導,在探究中發現規律,建立倍的模型;注重幾何直觀,按實物圖一一色調圖一一線段圖的層次不斷遞進,讓學生體會倍的本質。總之,羅老師把《倍的認識》聚焦到倍的模型建構上,全力挖掘知識的本質內涵,讓知識充滿了生長的活力。為學生后續學習種下了智慧的種子,提升了教學的深度和厚度。</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東風小學 馬雪梅老師《毫米的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馬老師巧妙的抓住了國慶節期間石屏縣舉辦的狀元文化節中乘坐熱氣球這一真實具體的情景,選用熱氣球邊框中的一顆小小的螺絲釘來引出課題:毫米的認識,恰到好處地激發了孩子們探索的欲望。通過找一找、畫一畫、估一估、測一測、比一比等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學生深入的認識了1毫米、幾毫米。通過大量的實踐活動,很好的建立了數感和量感。通過觀察直尺上面的刻度,總結出1厘米=10毫米。通過10張(一打)A4紙的厚度是1厘米這一關系,構建出10打,100打這樣的A4紙有多少毫米多少米?巧妙的構建出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0毫米這一關系。采用生活中的因為1毫米引發的飛機時失事的大事故,突出了毫米雖小,但在生活中卻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凸現了數學來源于生活,運用于生活的真實意義。</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哨沖鎮中心小學 李興金老師《百分數的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合理地使用教材, 引發學生認知沖突,在辨析中明確百分數的意義,在教學中能抓住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和知識經驗, 從生活中攫取素材, 引導學生不斷深入思考, 知識不斷重建,更深入的認識什么是百分數以及百分數的用途等,運用看圖聯想等形式滲透數形結合的思想,讓學生的思維不斷碰撞;課堂結尾用名言作為激勵(99%的汗水+1%的天賦=天才),聯系了本節課的內容進行情感升華。</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寶秀鎮中心小學 李雪君老師《角的初步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帶來的這堂課一共設計了七個教學環節:一是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猜一猜激趣引入;二是從主題圖的實物中抽象出角,豐富學生的感知;三是共同觀察討論,建立角的正確表象;四學生先嘗試畫角,老師后示范畫角,培養學生規范作圖的良好習慣;五是動手做角,加深對角的認識與理解;六是比較角的大小、發展學生的思維;七是綜合練習,鞏固知識、提升學生能力。整節課中李老師通過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活動經驗,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經歷知識的形成和探究過程。注重為學生創設自主探索的空間,學生通過“猜一猜,找一找、指一指、摸一摸,做一做、比一比、折一折”的活動過程,讓學生很好的認識和理解角的知識,突破了角的大小這個難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龍武鎮中心小學 陳青青老師《分數的初步認識——幾分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陳老師創設野餐情境,讓學生感受分數來源于生活中的實際需要,激發學生的認知沖突,從而引入分數的概念。在教學中通過折一折、涂一涂等小組合作活動,體會分數的具體含義,教學中教師大膽放手,讓學生創造幾分之一,進一步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能力,進一步加深分數含義的理解,同時把分數應用到實際生活中,開放性的作業設計,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方法創造出分數,既鞏固了對分數概念的理解,又培養了學生的“數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異龍鎮中心小學 李艷玲老師《百分數的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李老師從學生感興趣的事情入手,初步感知在比較數據時百分數的優勢。李老師用教練選擇籃球隊員引入新課,在比一比誰的投中次數占投球總次數最高的過程中引出了百分數,并使學生初步感悟出百分數的含義,也初步感受到了比較數據時使用百分數的好處。練習第3題巧妙地設計生活中給手機充電的情境,突破百分數既表示部分與整體的關系,也表示一個量與另一個量之間的關系這一難點,加深了學生對百分數的認識。整節課中,學生都是學習的主體,導入是從學生身邊素材得來的;百分數的意義是學生討論探討出來的;百分數與分數的區別是學生觀察習題分析比較出來的;百分數的作用是從分析信息中歸納出來的,在這一系列學習活動中,老師都是以一個合作者、傾聽者的身份出現,老師沒有急于牽引學生找標準答案,而是誘發學生自覺地反思、體會,逐步靠近準確概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龍朋鎮中心小學 邱正燕老師《圓的認識》</span></p><p class="ql-block"> 邱老師以亞運會開幕式視頻引入學習,引導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這一真實情景中抽象出圓這一圖形,對比以前學的平面圖形初識圓的概念。課堂上鼓勵學生動手實踐,利用身邊的物品畫圓,感受到實物畫圓的局限性,凸顯出圓規畫圓的優勢,接著學生又在圓規畫圓的操作中,對針尖所在的點不動、鉛筆尖所在的點不斷運動、圓規兩腳間的距離始終保持不變等圓最本質的特點形成直觀感知,此時,順勢引出圓心、半徑、直徑的概念及作用就水到渠成了。再通過折一折、畫一畫、量一量等操作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發現半徑、直徑的關系及各自的特征。練習題的設計題型豐富,既注重夯實學生基礎知識,同時也注重將所學知識遷移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大橋鄉中心小學 龍招霞老師《等式的性質》</span></p><p class="ql-block"> 等式的性質在簡易方程中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新課標強調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學中龍老師引導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實驗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遵循由淺入深,由具體到抽象的規律,讓孩子們在探索交流中,感受、理解并形成概念性的總結,使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有概念來做支撐。</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牛街鎮中心小學 唐學超老師《認識圖形(一)》</span></p><p class="ql-block"> 唐老師從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出發,通過“分一分”,初步感知形狀相同的物品的形狀特征。然后通過生活中常見物品認識圖形,并通過活動“滾一滾”,讓學生認識到球可以任意滾動,圓柱只能躺著滾動,正方體和長方體不能滾動。之后又通過“摸一摸”的方式,進一步認識到球、圓柱、正方體和長方體的特征。接著又通過游戲“你摸我猜”的方式讓學生學會描述圖形的特征,加深學生對圖形的認識。最后,通過課后讓學生找一找,對知識進行拓展。本節課程從生活中常見的物品出發,貼近生活實際,通過“分一分”、“說一說”、“滾一滾”、“摸一摸”的活動方式讓學生認識圖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參與度高,課堂氛圍活躍,學習氛圍良好。體現了讓學生在“玩中學,學中玩”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石屏縣教科所孫衛波老師對10堂競賽課進行了逐一點評。孫老師對賽課亮點進行了充分肯定,善于創設真實生活情境,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關注概念形成的探究過程,學生主體地位有所凸顯等。同時也對賽課的不足之處提出了中肯、專業的指導,在教學中對學生的評價應該多樣化、要有針對性,課堂上少一些“大合唱”式的回答等。在本次年會活動中孫老師還開展了數學新課標的培訓學習。 孫老師對對小學數學概念的重要意義、特征、表現形式、教學流程以及應注意的問題作了詳細介紹。數學概念是數學思維的細胞,是建構數學理論大廈的基石,是導出數學定理與法則的邏輯基礎,概念教學在數學教學中至關重要。孫老師指出數學概念中應該把握概念教學的目標,處理好概念教學的發展性與階段性之間的矛盾;要注重創設情境,加強直觀教學,處理好具體與抽象的矛盾;運用探究,強化運用實物演示法,讓學生經歷概念形成的過程;還要注重精選練習,重視概念的運用,發揮概念的作用。強調了數學的三個核心素養: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用數學的思維思考世界,用數學的語言表達世界;且每個素養都重要。最后孫老師對“數學草稿怎么打?”這一疑問進行了解答,既列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又以張敏老師所授班級的草稿本為范例進行展示。孫老師還強調,要立足課堂培優,課外下足功夫補差,幫助學生建立學信心,關心愛護學困生,讓學困生愛上數學課堂。</p> <p class="ql-block"> 最后,龍朋鎮中心小學后麗芹副校長對本次活動作總結,聆聽孫老師的評課及關于概念教學的幾點思考和基于核心素養的教學思考,透過專家視角聚焦課堂,捕捉精彩,剖析不足,從而更好地反思和改進自己今后的課堂教學方式,構建高效課堂。本次小學數學年會暨新課程標準培訓活動成效明顯,讓老師們思想上受到洗禮、理念上得到更新,方法上得到指引……特別是對于龍朋鎮中心小學教師而言,如同雪中送炭,讓老師們不用出遠門,也能如此最直接、最深刻地感受名師的風范、名師的學識、名師的風采。</p> 頒獎儀式 <p class="ql-block">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石屏縣2023年小學數學年會暨新課程標準培訓活動結束了,但參會老師們收獲滿滿,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轉變教育觀念,多研讀、多思考、多學習、多實踐,切實做好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教學工作。</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弥勒县|
通渭县|
东宁县|
霍城县|
汤阴县|
公安县|
无锡市|
雷州市|
饶河县|
东阿县|
麻栗坡县|
巴林右旗|
林州市|
台州市|
义马市|
武穴市|
惠州市|
乐都县|
通河县|
图们市|
商水县|
西和县|
云安县|
长岛县|
苍南县|
邢台县|
金塔县|
名山县|
汤阴县|
科技|
陇南市|
义马市|
武乡县|
天峻县|
增城市|
荣成市|
巴林右旗|
泸州市|
房山区|
临高县|
鄯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