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小學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促進思維發展,同時也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span style="font-size:18px;">為了培養數學學科教師大單元教學能力,</span>我們應該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完善單元整體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從而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2023年10月20日下午,金鳳區第二小學數學組繼續開展了“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研討活動,此次活動由一年級數學老師承擔,全體數學教師參與其中。</p> <p class="ql-block"> 授課教師:段思宇 <span style="font-size:18px;">吳小鵬 </span></p><p class="ql-block"><br></p> 第一篇章:教學準備 <p class="ql-block"> 一年級教師在過去兩周認真研讀教材,學習新課標。各位教師精心備課,年級團隊、數學組成員之間互相聽課、評課,在一次次的磨課過程中,大家一起幫助做課教師優化環節、精煉語言。最終一年級教師為我們呈現了兩節精彩的課。</p> 第二篇章:教學展示 <p class="ql-block"> 第一節課由段思宇老師執教,她為我們帶來的是《認識立體圖形》一課。</p><p class="ql-block"> 本節課段老師通過繪本故事引入,在生動的故事之后,她邀請大家以闖關的形式一起幫助機器人找零件,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p> <p class="ql-block"> 課中段老師設置了三關。</p><p class="ql-block"> 第一關:分門別類</p><p class="ql-block"> 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同學們在匯報補充中分享了他們的分類方法和結果。一年級的小朋友可可愛愛,在段老師的日常教學引導下,孩子們匯報時大方自信,已經初步有了說學的影子,并具有一定的數學表達能力,特別值得肯定。</p><p class="ql-block"> 通過師生探究學習,學生認識了四種立體圖形,順利闖過了第一關,機器人獲得“智慧之眼”。</p> <p class="ql-block"> 第二關:摸一摸</p><p class="ql-block"> 學生通過摸學具,感受不同立體圖形的特征。段老師通過雙氣泡圖的對比,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不同立體圖形的特征,從小培養孩子的數學思維。</p><p class="ql-block"> 第二關順利闖關后,機器人獲得“靈巧之臂”</p><p class="ql-block"> 第三關:我說你猜</p><p class="ql-block"> 請學生上臺摸一摸,說出特點,其他同學猜是什么立體圖形,學生們積極參與,順利闖關后機器人獲得“力量之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段老師設計的環節豐富有趣,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在輕松愉快的環境下充分感知所學的內容,再通過動手實踐強化認知,最終順利幫助機器找到了身體的零件,隨后在繪本故事中,依依不舍地結束了本節課。</p> <p class="ql-block"> 第二節課是由吳小鵬老師執教,她為我們帶來的是《圖形的拼組》。</p><p class="ql-block"> 課前請同學們幫機器人找零件。在找零件的過程中,復習了立體圖形及其特征。</p><p class="ql-block"> 吳老師通過創設情景,邀請大家幫助數學王國小王子,尋找走失的機器人。同樣以闖關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積極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吳老師經驗豐富,設計層次分明,學生先用2個立體圖形擺,再用4個擺……層層遞進。吳老師善于借助多媒體,幫助學生從不同角度觀察立體圖形。</p><p class="ql-block"> 整節課設計了多種多樣的拼搭活動,教學設計符合一年級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學生動手操作機會多,學生充分參與課堂,分享欲強。</p><p class="ql-block"> </p> 第三篇章:教學點評 <p class="ql-block"> 課后,馬娟組長組織數學組教師開展教研活動。</p><p class="ql-block"> 首先她對一年級教師表達了感謝。并邀請做課教師先進行說課。</p><p class="ql-block"> 其次她帶領我們著眼新課標,對新課標中本節課涉及內容進行學習。提出:圖形與幾何這個領域,包括兩個主題:第一個主題是圖形的認識與測量,第二個主題是圖形的位置與運動,一年級組展示的“認識立體圖形”和“圖形的拼組”屬于幾何與圖形領域當中的一個基礎的內容,今天展示課中主要包含的一個核心素養便是“空間觀念”,空間觀念是指對空間物體或圖形的形狀、大小及位置關系的一種認識,所以本次教研活動主題為:新課標視域下的圖形與幾何</p> <p class="ql-block"> 各年級教師結合展示課和教研主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李紅老師提出:</p><p class="ql-block"> 1.設計很符合一年級特點。</p><p class="ql-block"> 2.如何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p><p class="ql-block"> 重點是建立清晰的表象:第一是經歷從實物抽象出圖形的過程;第二是對易混淆的圖形加強辨認;第三是生活中的球和數學圖形中對比。</p><p class="ql-block">海春蕾老師提出:</p><p class="ql-block"> 1. 兩位老師的多媒體技術運用的很好,值得我學習。</p><p class="ql-block"> 2.兩位老師注重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理解能力。</p><p class="ql-block">陳嘉雪老師提出:</p><p class="ql-block"> 1.兩位老師做到了從直觀到抽象的自然過渡。</p><p class="ql-block"> 2.學具雖多,但段老師能及時組織紀律,思維導圖能結合學生年齡降低難度,值得學習。</p><p class="ql-block"> 3.吳老師課堂善于引導學生,學生有自己的發現和收獲,但希望老師能再多給學生一些表達的機會。</p><p class="ql-block">楊世蓮老師提出:</p><p class="ql-block"> 1.兩位老師的設計思路符合新課標。</p><p class="ql-block"> 2.思維導圖從一年級滲透是必要的。</p><p class="ql-block"> 3.空間觀念的形成來自實物,再抽象到圖形,最終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4.信息技術與課程的融合非常棒。杜晶晶老師提出:</p><p class="ql-block"> 1.段老師語言親切有趣,符合兒童年紀,數學語言簡潔,評價多樣。</p><p class="ql-block"> 2.吳老師課堂多媒體的使用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力。</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聽完各位教師的想法之后,王芳校長首先肯定了各位教師的評價。其次提出:對于本次活動,有大大的欣喜,當然也有遺憾之處。</p><p class="ql-block"> 欣喜之處在于:</p><p class="ql-block"> 1.肯定了做課教師的個人素養。兩位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滲透說學教育,<span style="font-size:18px;">善于和學生溝通,</span>對課的把握、設計、生成的處理恰到好處,同時表揚了她們多媒體技術的運用。</p><p class="ql-block"> 2.單元整體味道濃。</p><p class="ql-block"> 王芳校長肯定了本次單元整體教學取得的效果,同時也再次闡述了單元整體教學從哪里來,到哪里去?為數學組明確了后續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向及方法。</p><p class="ql-block"> 如王校結合兩節課談從哪些方法整體?</p><p class="ql-block"> 1.數學知識的本質串通始終:梳理出每一課時要怎樣做,明確目標。在過程中引導學生達到“三會”。</p><p class="ql-block"> 2.數學思想方法的滲透</p><p class="ql-block"> 這兩節課分類思想明顯,同時重視操作方法,情景串的使用符合一年級學生認知發展,兩個課時一個拼機器人,一個拆機器人,呼應成整體。</p><p class="ql-block"> 3.肯定了數學組整體的進步,肯定了組長的進步,更肯定了團隊的合作。她為團隊之間互幫互助、構思設計、中層及團隊的磨課點贊。</p><p class="ql-block"> 王芳校長還針對兩位老師提出來改進建議。</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針對段老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1.思維導圖環節很精彩,但建議老師不要說“思維導圖”這個詞,靈活運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span>.數學來源于生活,應該先從生活經驗入手,積累數學經驗。</p><p class="ql-block"> 3.圖形的特征環節學生的感受還不夠充分,應該更多地調動學生的感官。</p><p class="ql-block"> 4.游戲可以有,但是應該注意學生的參與度,全員參與更扎實。</p><p class="ql-block"> 針對吳老師:</p><p class="ql-block"> 1.吳老師巧用對比,設計層次分明,課程已經有兩個臺階,可以再給一個臺階。例如:給各種各樣的立體圖形,放手讓學生拼搭,思考為什么這么搭?為下節課做成鋪墊。</p><p class="ql-block"> 2.雖然是立體圖形的教學,但也應該適當板書。</p><p class="ql-block"> 當然本次活動也有遺憾之處:</p><p class="ql-block"> 1.如單元授課不完整,未上的課時如何安排?</p><p class="ql-block"> 2.該<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何做好幼小銜接?沒</span>有邀請幼兒園大班教師互相交流經驗是一個遺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最后王芳校長肯定了本次高質量活動,感謝了各位做課教師,也期待單元整體教學更進一步。</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動已圓滿落下帷幕,最后馬娟組長特別感謝了王芳校長的發言,鼓勵大家秉承著“學無止境,教無止境,研無止境”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礪前行!</p><p class="ql-block">撰稿:馬玲玲</p><p class="ql-block">審核:</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右玉县|
甘孜|
甘泉县|
台东县|
汨罗市|
兴业县|
康平县|
内黄县|
乌什县|
柳河县|
清丰县|
东源县|
永寿县|
手游|
江阴市|
尉氏县|
个旧市|
萨嘎县|
达尔|
绥江县|
区。|
德清县|
石狮市|
南昌市|
彭泽县|
集贤县|
文水县|
滦南县|
吐鲁番市|
东城区|
内江市|
廉江市|
通许县|
保定市|
祥云县|
韶关市|
金门县|
留坝县|
长乐市|
临城县|
兴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