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帶著對黎族民居茅草屋的極大好奇心,我們來到五指山市。網上查到番茅黎寨,我們驅車到達后,發現己經沒有了茅草屋的蹤影。當地人告訴我們去水滿村,我們又驅車沿五指山崎嶇平坦山路,行駛了30多公里,到達水滿村后,當地人說這里己經沒有茅草屋了。幾經打探,得知在五指山毛陽鎮初保村有茅草屋,仍保留著古老原貌的黎族村寨。我們又駕車在五指山中繞行了20多公里,終于到達了路旁指向初保村的路牌前。從這里到達仍有黎族人居住的初保村,還有2公里的崎嶇小路,雖是水泥板路,但很窄,只能單行,不能兩車相遇,路窄彎多,路旁是深溝,需小心翼翼才行。老公說:“走這樣的路幸虧是多年駕齡的老司機。”不瞞您說,遇到這樣的路方向盤是絕對要把在我手里的。這是一條黎族村寨唯一通往外界的羊腸小路。還好行駛在這樣的深山老林里,幾乎遇不到第二輛車,偶爾能遇到一個騎摩托車的人,那是從黎族村寨里出來的年輕人。在這里如果不會騎摩托車,那是永遠也走不出村寨的。我們行駛了2公里后,終于來到了村口。看到了低矮的茅草屋。沿山勢層層疊疊。村里大部分人已遷至新居,屋門已鎖,院里只有散養的雞群,三三倆倆在房前屋后,自由自在。各別茅草屋內還有人居住。門前有出行工具摩托車。周圍有池溏和農田,有婦女在自家田里澆水,撒種,耕耘,還不時地接聽手機。茅草屋周圍椰林環抱,藍天,白云,陽光,原始,寧靜,美麗畫卷盡收眼底!我們除了拍照外,還與當地黎族村民攀談,到茅草屋里一探究竟。看看他們真實的生活。我們在這里停留了2個多小時,終于在天黑之前,帶著極大的滿足,駛出了那段黎族村寨唯一通往外界的羊腸小路。</h3> <h3>兩條沿村寨蜿蜒的水泥路,一條通往山坡上,一條延伸到山坡下。</h3> <h3>母雞守門</h3> <h3>婦女在自家田里勞作</h3> <h3>黎族老人在屋檐下的吊床上休閑。</h3> <h3>房前有鳳尾竹芭蕉樹。</h3> <h3>房前屋后有自留田</h3> <h3>村寨被椰林環繞</h3> <h3>村前有池塘,山青水碧。</h3> <h3>該村寨已列為五指山市文物保護民居</h3> <h3>村民在自家田里勞作</h3> <h3>黎族老人在屋檐下的吊床上午休。</h3> <h3>與黎族老人交談比較難,他不太會說普通話,也聽不太懂普通話,我們聽他說話也很費解。</h3> <h3>街上很少看到行人,只有散養雞群在街上閑逛。</h3> <h3>這里只有騎魔托車出行</h3> <h3>房屋沿山勢座落有序</h3> <h3>在與這個老者的攀談中,得知他是傳承人。</h3> <h3>老者拿出這本書給我們看,在書中有關于他的記載。</h3> <h3>他叫王仁達。七十五歲了。他們家族在這里己經傳承六百年了。祖祖輩輩在這里繁衍生息。他父親在這里活了103歲。</h3> <h3>與黎族老人攀談</h3> <h3>農家婦女赤腳去田里耕作。</h3> <h3>這婦女在自家田里,邊勞動,邊接聽手機。原始的茅草屋與現代人相結合,仿佛有一種跨躍時空的感覺。</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龙县|
济南市|
德钦县|
揭阳市|
恭城|
松阳县|
蕉岭县|
伊宁市|
南漳县|
墨玉县|
都昌县|
济源市|
民丰县|
资中县|
健康|
漠河县|
宿州市|
九龙县|
洪洞县|
建昌县|
辽阳市|
公主岭市|
寻乌县|
武宣县|
湖州市|
鹤岗市|
玉溪市|
南宫市|
海南省|
津南区|
东乌|
丘北县|
陕西省|
东宁县|
铜陵市|
盘山县|
克什克腾旗|
玉环县|
炉霍县|
长治市|
井冈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