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飛兵奪占三所里全記錄之一</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三所里——成就38軍“萬歲軍”功名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950年12月1日,抗美援朝二次戰役西線戰事接近尾聲,一封志愿軍首長彭、鄧、樸、洪、韓、解、杜(注)署名的嘉獎電,發至38軍前線指揮部,這封電文由彭德懷司令員親自簽改,對38軍在二次戰役的突出戰績作出高度評價,電文中有一段戰斗描述:“……尤以一一三師行動迅速,先敵占領三所里、龍源里,阻敵南逃北援,敵飛機坦克各百,終日轟炸,反復突圍,終未得逞……。”電文的結束語:“中國人民志愿軍萬歲!三十八軍萬歲!”是彭德懷司令員特意加上的,從此38軍被稱為“萬歲軍”名揚中外,永鑄史冊!“三所里、龍源里”是這份嘉獎電文中提到的唯一地名,突顯奪占這兩個要點對于贏得二次戰役勝利的重大意義,特別是在三所里發生的那場殊死阻擊戰,更是二次戰役的關鍵一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西線的第一階段作戰至11月21日,志愿軍38軍的當面之敵:美2師沿清川江北進,已前出球場以南;韓國第2軍團第7師已到達東倉、陽地站、新興里以北。連日來志愿軍西線部隊且戰且退,佯裝不支誘敵冒進。美第8集團軍快速北上拉大了縱深,暴露了翼側,后方一片空虛。當一線美軍及仆從國軍隊進至志愿軍預定發起反擊作戰地域時,重大戰機出現了。11月21日18時,38軍軍長梁興初收到志愿軍司令部(后文簡稱志司)彭(德懷)、鄧(華)、洪(學智)至各軍并報中央軍委的“二次戰役作戰指導方案”的電報。在這份志司作戰電報中,首次提到了“三所里”這個地名,不過與38軍作戰地域無關。方案中要求“42軍在寧遠、德川、孟山、北倉里攻進后,視情況以主力向軍隅里(或順川),一個師向三所里(或順川、成川)攻進、堅決斷敵退路,以阻擊調動北援之敵”。由此可見三所里地處要害的關鍵作用早已在中央軍委、志司關注中,二次戰役最初作戰方案三所里是劃分在42軍作戰地域內,38軍的作戰地域更靠北一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11月25日,志愿軍西線兵團由西向東展開的50軍、66軍、39軍、40軍、38軍、42軍同時發起了扭轉朝鮮局勢的大反攻。其中38軍、42軍的雙層迂回穿插,攻擊箭頭直指德川、寧遠。這兩記“左勾拳”打得又準又狠,至11月27日,38軍、42軍在德川和寧遠分別圍殲了韓國第2軍團的第7師和第8師,一下子打懵了敵人。而丟失了德川、寧遠,美第8集團軍翼側被志愿軍撕開兩個大“缺口”,撼動了入朝美軍的整個戰局,迫使麥克阿瑟停止了剛剛發動的所謂“圣誕節結束朝鮮戰爭”總攻勢。志愿軍西線兵團第一階段作戰進展順利,其中38軍包打德川小試牛刀,輕取韓7師。韓7師外號叫“七星部隊”,是1946年6月韓國較早組建的首都警備旅,1949年6月改編為韓國國防軍第7師團,是韓軍最老牌的部隊,志愿軍評價該師戰斗力中等偏下。38軍打德川原定的5天任務2天就完成了,初步實現打“翻身仗”的決心,全軍上下士氣高昂。</span></p> <p class="ql-block">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經過要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950年11月27日,一份敵情通報傳到38軍前指,坐陣指揮38軍和42軍的志愿軍副司令員韓先楚看了通報內容:“確息,美第8集團軍的預備隊土耳其旅,由價川向德川方向運動,美騎第1師,由順川向新倉里方向機動……。”這個敵情通報引起志司及韓先楚副司令員的高度重視。不要小看了西線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他可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盟軍一員名將,曾在巴頓將軍麾下馳騁歐洲戰場,其作戰特點以機敏和干練及謹慎著稱。丟了德川、寧遠造成戰局重大不利,他不可能將清川江以北轄下的5個師,暴露在志愿軍打擊下,必然會調動集團軍預備隊土耳其旅、美騎1師來堵塞戰役缺口,沃克同時命令“聯合國軍”在西線停止北進,開始向南收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針對新的敵情變化,韓先楚與梁興初商議下一步作戰行動。梁興初提出了38軍下一步作戰的初步設想:112師立即指向價川正東的鳳鳴里,然后插向價川以南;114師奪占嘎日嶺,然后沿楊站、南溪里截斷敵人的南撤去路,鑒于潰散在德川的韓7師散兵還很多,留下113師打掃戰場,然后尾隨112師作為軍第二梯隊,基本思路是穿插包抄、圍而聚殲。這個作戰計劃仍在38軍規定的作戰地域內,并沒有涉及到三所里。韓先楚同意了梁興初的38軍作戰建議并上報志司。他還特別通報38軍友鄰42軍的下一步作戰行動,韓先楚說:“42軍正按毛主席的指示,攻戰北倉里,然后沿大同江西進,由三所里南下在成川、順川地區獨立作戰,爭取殲滅美騎1師兩個團。”韓先楚在這里提到42軍與“三所里”,可見戰略要點三所里在二次戰役全局謀劃中的重要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戰場情勢瞬息萬變,42軍接到命令行動很快,但打到北倉里遭到美騎1師反擊后,42軍遲疑不前進攻受阻。接到這個消息時,韓先楚著急地對梁興初說:“糟糕!看來42軍按時插到三所里有困難。”梁興初立即請戰:“打掃戰場用不了一個師,我派兵去三所里?!表n先楚問:“你能抽出多少部隊?”“113師的兩個團!”韓先楚說:“好!113師去三所里,42軍到順川?!彼⒓唇油?13師電話,對接聽的副師長劉海清下達命令:“第一,你們必須保證今天(27日)下午6點以前出發;第二,路上不論遇到多大困難和傷亡,都不能停下來;第三,到達三所里,無論付出多大代價必須把敵人截住。”劉海清副師長大聲回答:“請韓副司令員放心,堅決完成任務!”搶占三所里的艱巨任務,就這樣歷史性地落在38軍113師肩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38軍113師是解放戰爭東北戰場的第1縱隊2師,曾被林總評為東北野戰軍頭等主力師。參加過“三下江南”、三戰四平、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渡江戰役……,從白山黑水一直打到湖南、廣西,橫掃了大半個中國,是38軍一支王牌主力師,每戰攻必克、守必固,派出這樣一支精銳之師,去完成穿插三所里阻擊重兵的艱巨任務,梁興初放心!韓先楚等志司首長放心!</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穿插奪占三所里意義重大,此舉意味志愿軍一舉切斷美軍西線的前后兩個集群之間縱向聯系,使志愿軍38軍對美2師、土耳其旅的戰場態勢從原來正面壓迫、右翼側擊;立即變成切斷后路,形成包圍。彭總及志司這一招,直接打在美第8集團軍的七寸要害上,只要113師實現了搶占并卡死三所里、將龍源里牢牢控制在手,清川江一帶美軍及仆從國軍隊將難逃覆滅命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美第8集團軍南撤有兩個目的地——順川和肅川,清川江附近的四部分美軍有3條撤退路線可以到達這兩點;一是美25師、韓1師向西經安州撤往肅川;二是英27旅、美24師向南經安州撤往順川;三是美騎1師5團經三所里或龍源里撤往順川;四是美2師和土耳其旅及附庸的韓軍經三所里或龍源里撤至順川。順川是美第8集團軍的南撤集結地之一,三所里及龍源里又是通往順川的咽喉要點。假設此役三所里及龍源里沒有被113師搶占和控制,美第8集團軍就會安然撤走,志愿軍在第二次戰役西線最多只能打成不理想的擊潰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二次戰役第一階段作戰圍殲韓7師,38軍已前進50至70公里,官兵連續作戰兩天兩夜沒有休息,部隊處于極度疲勞狀況。梁興初軍長在向各師下達任務時強調:“我聽說戰士們端起飯碗沒吃上兩口就睡著了,部隊打了兩天兩夜,實在太疲勞了。這個情況我們心里有數。但是為了勝利,我們必須在時間上同敵人爭分奪秒?,F在時間就是勝利,把這個道理同戰士們講清楚,我們全軍上下,必須咬緊牙關打好下一仗?!绷号d初軍長為即將展開的大穿插、大包圍作戰,向全軍指戰員作出戰斗要求和思想動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1月27日下午2時,38軍再次收到志司的電令:“113師(欠339團)沿安山里、船街里、龍沼里,于28日拂曉前插至三所里、龍湖里,阻擊南逃北援之敵?!绷号d初軍長在地圖查找電令中的“龍湖里”,在三所里附近找不到,最后在價川東南、鳳鳴里以西找到一個“龍伏里”,音似字不同,還不在同一個方向,搞得梁興初軍長很納悶。但軍情緊急甭管怎么樣,穿插三所里是確定無疑了。他立即將原電轉發113師,又打電話叮囑師長江潮:“到了三所里,準備南北兩面作戰,堅決阻擊南逃北援之敵,這是關鍵!”113師接到三所里穿插命令后,立即收攏部隊,研究決定以338團為前衛團立即開拔,113師副師長劉海清跟隨前衛團加強指揮。行軍序列以338團為前衛,113師師直、337團緊隨其后,為加強穿插力量調339團3營隨師主力行動,德川只留下339團一個營打掃戰場。</span></p> <p class="ql-block">338團副團長謝春林(左1)原338團政委、113師政治部副主任邢澤(左2)團政治處主任崔浦(中后)113師副師長劉海清(右2)團長朱月華(右1)</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11月27日中午時分,338團正在青龍里一帶休整待命。團長朱月華、政委邢澤一邊抓緊戰后檢查總結,一邊叮囑部下抓緊時間休息,連續幾天不休不眠的戰斗,指戰員們太累了。團政委邢澤在回憶文章中寫到:“我下連隊檢查,看到有的戰士撅著屁股好像在挖工事,走近一聽是呼嚕呼嚕的鼾聲。團長朱月華一手端著稀飯碗,一手用筷子攪和著突然間眼皮一沉就睡過去了,稀飯撒了一桌子……”。當時全團就是處于這樣的高度疲勞狀態中。朱團長、邢政委忙完工作,剛躺下沒睡一會兒,下午3點15分被通信員叫醒,師長江潮打來緊急電話,說:“上級命令我師立即插至三所里,堵擊企圖逃出包圍之敵。我命令你團為先遣團,即刻出發晝夜不停,明早佛曉一定要插到三所里?!敝煸氯A團長、邢澤政委擦把臉清醒一下,立即找來團參謀長胡光研究任務,他們展開地圖查明:三所里是價川以南一個小村莊。北依妙香山、南臨大同江。價川至平壤公路經過村西直通大同江橋,連接著順川至平壤的公路。三所里這個不起眼的地方,洽洽是西線美軍中心腹地,南有韓國第3軍團(順川),北有美9軍(價川),西有美1軍(安州),是我截斷清川江方向美軍南下的一道“閘門”,戰略地位極為重要。要想卡住這個要點,現在關鍵是時間。從338團駐地青龍里到三所里有一條崎嶇山路,穿過高山峻嶺長約145華里(72.5公里),要想在第2天(28日)清晨準時插到三所里,只剩下十幾個小時了。路上估計不會遇到敵人大部隊,但小股部隊制造麻煩肯定會有。前衛338團如不能按時插到位,全師作戰任務將“泡湯”,影響整個戰局成敗不說,自己也有可能被敵人包圍吃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實際情況比113師了解的更為嚴重:當志司緊急部署搶占三所里的同時,美軍也在調兵遣將。韓第7師、第8師在德川和寧遠的慘敗潰逃,驚動了美軍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他命令土耳其旅立即搶占嘎日嶺,封堵德川方向韓7師的缺口,保障美軍第2師的側翼安全;調動在軍隅里和肅川保障后方補給線的第8集團軍預備隊——美騎兵第1師,立即前往北倉里、順川,封堵韓軍第8師潰敗的缺口。美騎兵1師師長蓋伊少將接到命令時間是11月27日下午5時45分,當時志愿軍113師已于下午4點出發了,但要趕到三所里還足足有72.5公里路程;美軍距離三所里最近的美騎1師5團,從軍隅里南下到三所里路程還不到113師穿插路線的三分之一,況且美軍還是公路摩托化機動。113師要想趕在美軍前面搶占三所里,從時間、距離看來似乎絕無可能,三所里歸屬似乎毫無懸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 歷史成敗卻往往在一念之間:?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中將認為,北倉里還有韓2軍團第6師,順川有預備隊美騎1師,沒有必要連夜行動。27日19時30分沃克中將下令:騎兵1師趕往北倉里支援韓6師的出發時間定在第2天(28日)上午。他依據的是空中偵察情報:中國軍隊在東北方向正有兩路大軍正分別向嘎日嶺(114師)和北倉里(42軍)運動。美第8集團軍司令官沃克、美9軍軍長庫爾特和美騎1師師長蓋伊,根本想不到彭德懷司令員還會派出另一支奇兵113師,正像尖刀一樣插向三所里。11月27日當晚,就在美騎1師呼呼大睡中,第三支勁旅113師,靜悄悄地神速插向戰略咽喉——三所里,與美軍爭分奪秒搶奪戰機。美軍騎1師一夜未動,給了志愿軍113師一夜搶奪時間的機會,距離、時間極為懸殊的差距終于被彌補過來了,戰斗勝利的天平向113師傾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介紹一下338團歷史:這個團最早創建于鄂豫皖蘇區,1928年由徐海東領導的一支弱小農民自衛隊起家,一步步成長為堅持鄂豫皖根據地的紅25軍一部分。1935年12月紅25軍長征時是三個主力團的組成部分,前身是1936年紅軍東征山西擴編的紅一方面軍15軍團75師223團,1937年7月7日蘆溝橋事變,抗日戰爭全面爆發,8月紅軍改編為八路軍,紅223團縮編為115師344旅688團1營,一年后在冀魯豫恢復了團建制成為344旅特務團;之后沿革為冀魯豫支隊2大隊、5縱隊第2旅5團、新四軍3師8旅23團、八路軍濱海軍區23團;解放戰爭時期的東北民主聯軍、東野1縱2師5團、第四野戰軍38軍113師338團。這個紅軍團攻守兼備,能征善戰、屢建奇功,軍、師領導歷來將打穿插的任務交給這個主力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338團是抗美援朝第一批入朝作戰團隊。團長朱月華,江蘇贛榆人;政委邢澤,河南伊川人,他們同在抗日戰爭時期入伍,分別上過抗大,同在338團及前身部隊成長,由基層一步步成為身經百戰的團級干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戰火中百煉成鋼,積累了豐富的戰斗經歷與經驗,培養成長為超強戰斗能力的指揮員,他們是38軍公認的優秀團級軍政骨干,入朝時年不滿30歲,征戰超過10年。338團黨委一班人十分團結干煉充滿朝氣;營連級指揮員也大都是抗戰時期老兵,個個身經百戰、智勇雙全。</span></p> <p class="ql-block">前衛338團三所里穿插行軍序列及路線圖</p> <p class="ql-block">前排338團政委邢澤(中)、團政治處主任崔浦(左)、3營教導魏長城(右)、后排政治處副主任張仲及胡賓之、王長康。照片由魏長城之女魏薇提供</p> <p class="ql-block">338團后勤處處長潘子壽</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再回到11月27日下午4時:作為113師前衛的338團,按2營、團指、3營(欠7連)、1營的行軍序列,由德川以南三峰里出發向三所里穿插迂回。3營副營長王崇禮帶7連留在德川執行押送上千名俘虜任務,沒能參加此次行動。在入朝第一次戰役中,338團打了勝仗繳獲頗豐,這時候全團的8個步兵連已將出國舊槍械全部換裝為美械。為了按時穿插到三所里,團里規定只帶武器、彈藥和5天干糧輕裝前進。團后勤處主任(處長)潘子壽考慮一開打,彈藥肯定不足留了一個心眼,讓所屬的后勤人員每人多背10顆手榴彈上路,他自己帶頭執行。這一戰時特殊彈藥補給方式,在日后戰斗的關鍵時刻發揮了大作用。338團按遭遇戰編組了行軍序列:前衛2營組織了2個尖刀連,第2尖刀連隨時準備接替第一尖刀連的任務,3營也按前衛營編組,隨時做好接替前衛營的準備。4連1排1班為尖兵班,加強指揮由副排長率領,加配1挺輕機槍、3枝沖鋒槍走在前面開路,隨后是尖刀1排,加強配有火箭筒的火力組;尖兵排之后則是加強火力排,配備有81毫米口徑的迫擊炮2門。副團長謝春林和2營長臧奎先、教導員楊家保率領6連、5連跟進;之后是3營由營長于雪芝、教導員魏長城率全營緊隨,之后是338團團指,113師副師長劉海清在團指加強指揮。還特意調1營營長郭貴富也隨團指走,之后是團火力分隊,配備最大火炮是2門日式九二步兵炮,這種日式小炮可以拆成幾部分由馱馬和人力背馱。1營由教導員王長城帶各連走在隊伍最后。團直屬炮兵連的大口徑107毫米化學迫擊炮太重,留在了后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穿插途中如遇到敵人視情況由前衛營或前衛連負責打,后面的營、連超越前進,擔任前衛繼續走,打的打、走的走一刻不停,絕不戀戰。出發時團里還特意留下騎兵帶3匹馬,備師首長隨時趕上來指導和交待任務。338團沿途在上新里、安山洞、船街里、沙屯都遇到過潰散小股韓軍士兵,只用尖刀排就解決了,還抓了俘虜幾十名。臨近沙屯,天快放亮了。338團黨委一班人利用中途休息開了個短會,在路旁一間殘破小房子里,就著蠟燭光,團長朱月華、團政委邢澤、副團長謝春林、參謀長胡光、政治處主任崔浦席地而坐,研究三所里可能出現情況和戰斗方案。最后一致同意團長歸納的意見:如果沙屯有團級規模的敵人,由前衛2營打;連級規模的敵人,由2營前衛連打,其它部隊不受干擾迅速前進,目標是先敵搶占三所里。到達三所里的初步打法:如敵人在東面山上有一個連,先對東警戒,2營迅速投入戰斗將敵打亂,3營派出一個連配合2營作戰,向三所里南面直插,然后由南向北打,如無敵情即向南警戒。三下五除二,利用短暫休息開完了會,團領導分頭下各營連傳達。團政治處的干事們也下去協助連指導員作深入戰斗動員。朱月華團長和邢澤政委來到戰士們中間鼓氣。一看到團首長來了,戰士們誰也不愿顯露出疲勞的神色,一個戰士搶著搭話,問:“敵人不會比我們早到三所里吧?”,“這就要問你的兩條腿啦!”團領導的回答引來一陣笑聲,那個戰士使勁拍了拍自己大腿,說:“首長放心吧,咱一步也拉不下!”經動員檢查,如此高強度長途行軍,全團無一人掉隊,士氣高昂地飛奔三所里。到達松洞時已是拂曉時分,天空出現了美軍偵察機。按入朝時的規定,敵機臨空部隊必須停止前進蔭蔽。這樣走走停停,速度減慢了。可是時間不等人,經研究決定干脆去掉偽裝大搖大擺走,這一招險棋還真騙過了美軍的偵察機,美國飛行員誤把深入后方的這支行軍隊伍,當成了德川下來的韓軍,搖一搖機翼飛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0px;">11月28日7時,338團經過14小時高強度急行軍,一夜奔走了145華里,最終搶在美軍前頭穿插到了三所里,他們創造的現代戰爭步兵行軍最高紀錄,至今世界各國軍隊仍無一打破。志愿軍113師這一記“左勾拳”太漂亮了,迅速、準確、有力地打在西線美軍要害處——三所里,贏得了決定性地戰場主動權,同時也判決了經三所里、龍源里南逃美軍的生死命運。</span></p> <p class="ql-block">穿插途中338團政委邢澤(左1)團長朱月華(左2)、參謀長胡光(右2)、政治處主任崔浦(右1)、副團長謝春林(右下)開會商討戰法。</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20px;">戰后中國人民志愿軍政治部發起《志愿軍一日》征文活動,三所里戰斗時的338團團長朱月華撰寫《寶貴的五分鐘》一文入選刊登。他以親身經歷,生動地描述了二次戰役時,338團官兵與時間賽跑,搶奪三所里的強行軍,僅比敵人提早五分鐘到達穿插地點,創造戰爭奇跡的故事,此文影響很大,從此人們記住了三所里。八十年代解放軍第38集團軍軍長、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李際均中將,在海灣戰爭后出訪美國時,美軍炫耀那次戰爭的“左勾拳”作戰行動。李際均頗為不屑,隨手繪出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國人民志愿軍38軍攻擊德川、穿插迂回三所里、龍源里的作戰行動圖,他笑言“中國軍隊早已在幾十年前的朝鮮戰場就用過‘左勾拳’了!令當今美軍將校們不禁嘆服。三所里穿插迂回作為中國現代戰爭的精典戰例,已經列入世界現代軍事史冊,成為后人談論38軍萬歲軍時津津樂道的典故。但是后人不應忽略了338團到達三所里之后,那場驚險萬分的鐵血阻擊戰。此戰徹底關閉了美軍第8集團軍南逃北援的第一道“閘門”,引發了二次戰役西線美軍連番潰敗的“多米諾”骨牌效應。三所里阻擊戰與同一戰役的“松骨峰”、“龍源里”等著名戰斗緊密相連,形成整體,同樣驚心動魄、英雄輩出、令人謳歌。在之后的篇幅里,我將重點介紹三所里阻擊戰的全景式戰斗情景,敬請期待。</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right;">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志愿軍首長:“彭”即志愿軍司令員兼政委彭德懷,“鄧”即志愿軍副司令員鄧華,“樸”即志愿軍副政委樸一禹(朝方),“洪”即志愿軍副司令員洪學智,“韓”即志愿軍副司令員韓先楚,“解”即志愿軍參謀長解方,“杜”即志愿軍政治部主任杜平。</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文安县|
贡嘎县|
达拉特旗|
库伦旗|
松溪县|
大新县|
洛浦县|
闽侯县|
靖安县|
阜阳市|
嘉兴市|
黄大仙区|
民乐县|
竹北市|
精河县|
香港
|
临泉县|
镇平县|
宝清县|
沭阳县|
来安县|
杭州市|
兴隆县|
司法|
桐庐县|
定州市|
乃东县|
中山市|
昌乐县|
庄河市|
隆化县|
城口县|
原阳县|
隆尧县|
林芝县|
宁陵县|
宝坻区|
米易县|
靖安县|
甘泉县|
余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