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9月23日至10月23日,遼陽博物館真的“火”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很大程度源于遼陽文化名人王文杰將軍的家國情懷,得益于他傾情之作一一400幅書法作品大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早霧一天晴”。9月23日,上午九時許,遼陽市天晴日朗。</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古樸典雅的遼陽博物館大屋檐的下方,推出了鮮紅醒目的巨幅橫標:“故鄉情一一王文杰將軍書法作品捐贈儀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步入博物館大廳,大屏幕持續播放王文杰在清華大學講解書法藝術,現場示范的視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0時,“故鄉情—一王文杰將軍書法作品捐贈儀式”在遼陽博物館隆重舉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開幕式由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孔祥杰主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市委常委、遼陽軍分區司令員張利,市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王忠學出席了捐贈儀式。</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原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申遺中心主任連輯,原蘭州軍區副司令員關凱中將,原武警副司令員劉紅軍中將,原中部戰區政治部副主任張希元少將,遼寧省作家協會顧問、享有“戰士詩人”美譽稱謂的軍旅作家胡世宗,遼寧省文聯原主席郭興文、遼寧省作家協會原主席劉兆林,遼寧省文聯副主席、書法家協會主席胡崇煒,畫家、遼寧省美術館原館長冷旭等出席開幕式,連輯、郭興文分別致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連輯院長在致辭中高度評價遼陽市舉辦這次活動,盛贊王文杰將軍的家國情懷。他重點談了對這次活動和觀展的三點感受:好好做人,好好寫字,好好惜才</b><b>。</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遼寧省文聯原主席郭興文在《故鄉情一一王文杰將軍作品捐贈儀式暨書法展》上,發表了熱情漾溢,情真意切,充滿文化底蘊的致辭(根據錄音整理)。</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尊敬的王文杰將軍,尊敬的各位藝術家、各位領導、各位首長、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在我們迎接共和國七十四華誕就要到來的喜慶氛圍中,《故鄉情一一王文杰將軍作品捐贈儀式暨書法展》,今天在古城遼陽隆重開幕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謹以遼寧省藝術家、企業家、事業家聯誼會會長的身份,對本次活動的隆重舉辦表示熱烈的祝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將軍是一位非常特殊,非常值得研究的杰出人物。方才,連輯院長對他的為人、為藝以及像文杰將軍這樣的人才的社會價值給予了充分的肯定。我想,今天的展覽注定是一場充滿著激情、友情、親情、熱情的藝術盛宴,它是一位赤子對家鄉的回報,是一位游子對割舍不斷的鄉愁的一種補償,是具有文化自覺、文化自信的文杰將軍的一種責任和擔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從衍水河畔千朵蓮花第一峰走出的文杰將軍人如其名。他以豐厚的學養、可敬的人格、精湛的技藝成為我們的文壇俊杰。就書法藝術而言,他當之無愧為中國書壇翹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將軍幼年學書,習魏碑,法二王。追唐步宋,濡染明清,博采眾長,自成一家。他的楷書端莊豐滿、凜然大氣;他的行書剛柔相濟、遒勁多姿;他的隸書寬博典雅、怡然古逸;他的篆書雄渾古拙、瀟灑淡遠;他的草書更是飛蛇走虺(huǐ),風檣陣馬。</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人說,王將軍的書法不僅僅是一種線條美和藝術美,從他的作品背后,我們可以體會出哲學的思辨、文學的意境、歷史的沉淀、人性的張揚,還有繪畫的神韻、音樂的節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可是,我現在更想說的是文杰先生、文杰將軍他為什么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他所取得的成就跟遼陽這片沃土有著什么樣的聯系?我不禁想起了法國人丹納的一句話:自然界的結構留給一個民族精神上的印記。那么,遼陽這塊熱土留給文杰將軍精神上的印記是什么樣子?它們之間又是一種什么關系呢?說到底,就是要探索一下曹雪芹的祖籍,王爾烈的故鄉,蘇秉琦先生稱為中華脊梁的北緯四十度線上的遼陽和它的地域文化,對文杰將軍究竟產生了一些什么樣的影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們大家都知道,遼陽是東北第一城,但是,絕不是因為它建邑最早,而是在過去2300多年的漫長歷史時光中,絕大部分它都處于軍事之鎖鑰之地,政治之安邦之城,經濟之富甲之鄉,文化之首善之區。它的文化底色,歷來就是堂皇大氣,儀態萬方。由此,我們也就理解了文杰將軍的書法作品里的端莊整飭、那種氣格高邁。遼陽的地域文化由于民族的雜居和融合,體現出了復合性和包容性。這樣我們就理解了文杰將軍的書法作品他那種貫通古今、吸納百家,最后融為一家,多么的順理成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在這次開幕式之前有幸先睹為快,先到展廳去觀看將軍的作品,那四百多幅作品里邊分明折射著殷商的古樸、秦漢的富麗、魏晉的風韻、隋唐的瀟灑、宋元的神韻,還有明清的雄秀。這,我們就理解了他為什么能夠融匯百家而自成一家。遼陽的地域文化有內斂而不失張揚的一面,所以,我們就理解了將軍的書法風格,為什么是那樣的樸實拙厚;同時,我們也看到了,書法作品中呈現的穩定的質感是那么樣的有吸引力。另外,遼陽的民俗純厚樸實,民志頑強堅韌,民風尚武彪悍,這樣,我們也就理解了將軍的書法作品,那里邊所蘊含著的鐵馬金戈,那筆法如劍法的凜然清峻之氣,所以當我們站在這里的時候,我們不僅要對王文杰將軍表示敬意,同時要對遼陽,遼陽人民,遼陽的地域文化表示深深的敬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次展覽是文杰將軍書法藝術創作道路上的里程碑,相信以此為契機,將軍的書法藝術一定能夠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他將繼續揮灑他的如椽大筆,繼續書寫出無愧于桑梓,無愧于往圣前賢,也無愧于時代的翰墨新篇。</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最后祝活動圓滿成功!</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將軍分享了自己的書法藝術之路,并將此次展覽中長卷、冊頁等20件作品捐贈給遼陽博物館,現場響起陣陣掌聲。</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在儀式上深情感言:我出生在有著2300多年建制史的古城遼陽,我三生有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小時候爬過白塔,那上面慈眉善目的佛像,曾在我少年時期的心田播下善良的種子。白塔上面儀態萬千的飛天浮雕給了我藝術夢想的發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80、90年代當我成為中國書協會員陸續發表文學作品時,與遼陽有著歷史和文化姻緣的曹雪芹、壓倒三江的王爾烈,成了我的楷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學書法三十余年,根脈是王羲之、王獻之,“二王”。在60年代我的老師是遼陽的“二王”,叫王忠波、王哲,其中王哲就是我父親。我父親是我小時候的第一個書法老師。我的小學老師,在我四年級的時候,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朗讀了我寫的作文。題目叫“我家住在40糧站對面”。那是我后來有了新聞、文學、書法十多部作品集子的開篇。我的今天是黨培養的、是遼陽這片文化底蘊十分豐厚的土地培育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感謝遼陽市領導,特別是遼陽文旅局領導對這次活動的大力支持;感謝從北京專程趕來的連輯院長、關副司令員、劉副司令員、希元副主任;感謝遼寧的興文、兆林主席、崇煒主席、冷院長、春雨局長、世宗主任、世剛副主席、曲平副主席、李濤教授、文化學者侯劍華;感謝從大連、鞍山趕來的戰友以及遼陽的戰友;感謝我的中學、小學同學和來自全國各地的我的學生;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夫人多年來全力以赴對我的支持!</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祝家鄉的父老鄉親安康幸福!祝古城遼陽不斷煥發新的青春和活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將軍向博物館捐贈書法作品代表作:望京樓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遼陽博物館館長龐威向王文杰將軍頒發收藏證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關凱中將宣布《故鄉情一一王文杰將軍作品捐贈儀式暨書法展》開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1954年生,遼寧遼陽人。曾任蘭州軍區政治部副主任,少將軍銜。王文杰將軍出生在書法世家,自幼愛好書法,藝術造詣深厚,書法風格獨特,是第六屆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人民解放軍書畫研究院書法藝術委員會委員。他為人謙遜豁達,心系家鄉,是《遼陽賦》《望京樓記》書法創作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將軍的書法作品展覽囊括篆、隸、楷、行、草5種字體的400余件書法作品,數量繁多,異彩紛呈,不僅展示了王文杰將軍高超的書法技藝,也傳遞了他對家鄉的拳拳熱愛之情,更彰顯了王文杰將軍深厚的文化底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在展廳接受媒體記者采訪。</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不忘恩師,王文杰特意邀請小學老師王艷參觀書展,并與八十六歲的王艷老師愉快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觀眾欣賞作品</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大展之前,遼陽市委、市政府領導集體會見了王文杰將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9月22日下午,遼陽市委書記白英(女),市委副書記、市長郭云峰,市委常委、遼陽軍分區司令員張利,市委常委、宣傳部長宋鳳云,市委常委、副市長孔祥杰集體會見了王文杰將軍,感謝他心系家鄉,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借助文化力量促進遼陽古城的建設發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與觀眾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在家鄉,與小學同學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和書法愛好者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和自發組織前來觀展的同學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出席開幕儀式的領導嘉賓合影留念</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向老戰友關凱中將介紹家鄉的廣佑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在廣佑寺與連輯院長交談</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遼陽廣佑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遼阿廣佑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遼陽廣佑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將軍這次家鄉書法大展,給人以藝術的享受,精神的愉悅,思想的啟迪。</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作為文杰的老戰友,應邀參加了此次活動。在同為遼陽文化名人、畫家、書法家、遼寧美術館原館長冷旭先生精心安排下,我與老戰友劉兆林同行,乘冷旭朋友陳明宇的車,一起赴遼陽見證了文杰的這次大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遼陽市舉辦這次書展,運用家鄉文化名人的人格魅力和文化內涵助力文化名城的建設發展,這是活動現實而深遠的重大意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觀賞王文杰的書法作品,我主要有兩點體會:一是書法既是文化認知的積累,也是文化感悟與轉化的釋放。兩者相互依懶,相互作用。在參觀作品時,我想到文杰的精美文集,秀美散文:《珠網》《軍中的男兒》《歷史的碎片》《大風歌與垓下歌》《風雨太平洋》《哲學的雕塑》,由此深切感到,書寫技巧,很大程度取決于文化底蘊。同樣是文字的組合,線條的整合,想法和手法的融合。不同層次文化學養的人,書寫的作品截然不同。文化底蘊越深厚,認知的能力越強,繼承與創新越自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是書法既磨練意志,又凈化心靈。據我所知,王文杰每天堅持七八個小時書法,不僅不覺得枯燥乏味,而且興趣不減,樂趣常在,志趣高遠。歷史告訴我們,古今中外,凡成就大事業,或在某個領域有大作為的人,都具有堅持不懈,持之以恒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文杰的這種堅守是能力,毅力,更是人格魅力。書法淡化了他許多欲望和奢求,讓自己進入了“一覽眾山小”的高遠境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杰這次“故鄉情”書法捐贈儀式及展覽,辦的大氣磅礴,圓滿成功!作為老戰友為他高興,深感榮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對當今一些將軍的書法作品,我并不陌生。早在2007年8月24日至8月31日,我在遼寧省文化廳工作崗位時,曾經參與組織了心系軍旅 情寄翰墨——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八十周年東北地區將軍書畫作品展。當時,參與者及作品近200幅,展后全部捐贈給遼寧省博物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這次王文杰的書展是建國以來,將軍在家鄉進行書展類別、風格、數量之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以我在文物戰線的有限視野衡量,就一位書法家展示作品而言,風格之特,類別之全,數量之多,品位之高,內涵之深,影響之大,是不多見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有幸到現場見證這次大展,我不僅對這些作品感到震撼,更佩服王文杰文化內涵的深厚、持之以恒的精神、“一覽眾山小”的追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相信,王文杰心系家鄉,用文化和人格的力量,助力家鄉建設發展的舉措,一定會載入遼陽建設發展的史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023年10月23日于沈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王文杰和夫人葛育謙與我是原沈陽軍區政治部的老戰友,9月23日,他們夫婦和我在遼陽博物館、王文杰書法作品展廳合影留念。</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兴市|
伊春市|
无极县|
封开县|
淄博市|
肃宁县|
谢通门县|
秦皇岛市|
常熟市|
栾川县|
大新县|
奎屯市|
阜城县|
化德县|
始兴县|
开阳县|
宜川县|
贵南县|
柯坪县|
南通市|
永宁县|
新竹县|
同仁县|
新野县|
九江市|
松江区|
灯塔市|
镇雄县|
清镇市|
吉林市|
兴文县|
渑池县|
昌黎县|
江永县|
龙泉市|
安图县|
怀宁县|
石阡县|
孟津县|
鸡西市|
永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