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毛主席改變歷史的三次選擇

老鷹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作者 劉川陽 2023年10月初稿 11月修改</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今年12月26日,是民族偉人和偉大領袖毛澤東誕辰130周年。他離開我們已經47年了! </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參與創建并領導了中國共產黨;締造和指揮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締造、領導和建設了新中國。從根本上改變了中國和中華民族的命運。 </p><p class="ql-block"> 他領導了中國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人民革命。把舊中國的軍閥、租界、土匪、幫會、吸毒、賣淫等污泥濁水一掃而光!他結束了舊中國百年屈辱,五十年以來的兵荒馬亂,建立了一個空前統一、團結和平的新中國。中國人從此站起來了。正如歌中所唱:“歌唱我們親愛的祖國,從今走向繁榮富強。” </p><p class="ql-block"> 他親自締造和指揮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徹底改變了舊中國軍隊對外敵入侵屢戰屢敗的歷史。是世界上唯一一支敢于對美、蘇兩強刺刀見紅并戰而勝之的軍隊!我們父輩記憶中的“鬼子”“毛子”,國破家亡、流離失所、任人屠殺永遠成為了歷史!</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留給我們的精神遺產光耀千秋!今天仍然是我們國家最大的政治正確!如:“為人民服務”——這是毛主席當年親自提出的,今天是國家機關和每一個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法定義務;再如“實事求是”——毛主席在六屆六中全會提出的思想,今天已經成為我黨的思想路線;還有“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帝國主義和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把朋友搞得多多的,敵人搞得少少的”等……這些數不清的、我們今天習以為常的思想是毛主席留給我們的傳家寶!至今無人,今后也無人能夠撼動!</p><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自信樂觀、堅定從容、百折不撓,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性格已經永遠鐫刻在中國共產黨的基因里!</b></p><p class="ql-block"> 首先強調一點,不是中國有了共產黨,中國革命就一定成功。外國不成功的例子比比皆是:例如歐洲的德國共產黨;例如亞洲的印度尼西亞共產黨。都曾經顯赫和奪目,但最后都失敗了,湮沒在歷史的長河中。 </p><p class="ql-block"> 沒有毛澤東,中國共產黨不可能奪取全國政權;沒有毛澤東,今天的中國不可能成為政治大國、經濟大國、軍事大國。中國會像現在的臺灣一樣,至今是美國的“小弟”,仰人鼻息。毛主席的豐功偉績與日月同輝,與山川同在!</p> <p class="ql-block"><b>  今天紀念毛主席誕辰130周年,有著巨大的現實意義。當年,毛主席面臨著國內敵強我弱的殘酷斗爭環境;今天,我們面對著復雜的世界百年未有之變局。毛主席的斗爭方法、策略、經驗是我們今天取之不盡的源泉。</b></p><p class="ql-block">  自1927年蔣介石、汪精衛背叛革命舉起屠刀后,中國共產黨除了勝利已經無路可走。</p><p class="ql-block"> 中國革命是世界上最艱難、最復雜、最曲折、最苦難、最浴血,同時也是最輝煌、最徹底的革命。毛主席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面臨的重大選擇數不清,其中建國前有三次選擇拯救了黨并改變了中國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一次選擇:是打長沙,還是上井岡。</b></p><p class="ql-block"><b> 同“遵義會議”一樣,這也是一次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和轉折點。毛主席的“上山”,為中國革命開拓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正確道路。沒有這一正確道路,中國共產黨的命運只有兩種:被國民黨消滅;或者成為在蘇聯的流亡政黨,最后消亡。</b></p><p class="ql-block"> 1927年8月7日,中國共產黨在革命的緊急關頭召開了“八七會議”。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斗爭的總方針。(因此1927年——1937年的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又被稱為土地革命戰爭時期)</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在會上提出“須知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這就是著名論斷“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來源。</p> <p class="ql-block">  “八七會議”上全黨認識到了槍桿子的重要性,確定了武裝反抗國民黨的總方針。在這前后,我黨組織和領導了大大小小一百多次武裝起義。比較著名的有“南昌起義”、“秋收起義”、“海陸豐起義”、“廣州起義”、“黃麻起義”等,遍及14個省,參加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有數百萬人。都是想效仿俄國十月革命,舉行城市暴動或武裝起義,奪取中心城市。結果,在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下基本都失敗了。</p> <p class="ql-block">  共產黨人、北伐名將——葉挺在參加“南昌起義”、“廣州起義”后,為什么出走香港脫黨了?是因為他革命意志不堅定嗎?不是一個真正的共產黨人嗎?否!葉挺恰恰是我黨大革命失敗后,武裝反抗國民黨、革命意志堅定的共產黨人之一!在“南昌起義”失敗后,他與張太雷又組織了“廣州起義”(1927年12月)。并仿效俄國十月革命成立了中國第一個城市蘇維埃政府——廣州蘇維埃政府。但是在優勢敵人的進攻下又失敗了。后來“皖南事變”被俘后,他堅貞不屈,寫出氣貫長虹、沁透著烈火與熱血的《囚歌》!</p> <p class="ql-block">  他所以脫黨,就是因為對中國革命的前途迷茫了:十月革命的道路屢屢失敗,中國革命還有前途嗎?</p><p class="ql-block"> 因為起義失敗失去信心而離隊的人不止只有葉挺,還有周士第(1924年12月入黨。葉挺獨立團原一營營長、團長,1927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五師師長)。“南昌起義”時是林彪的師長,三河壩阻擊后離隊脫黨。但井岡山時期又主動回到紅軍,參加了長征。解放戰爭后期任我軍第十八兵團司令員兼政治委員,五五年授予上將。</p> <p class="ql-block">  大革命失敗后,特別是數次武裝起義失敗后,我黨急需找到一條符合中國國情的正確的革命道路。否則中國革命會徹底失敗。道路選擇的緊迫性和重要性歷史的擺在了中國共產黨人面前。</p> <p class="ql-block">  “八七會議”會后,中央決定派毛澤東去長沙領導秋收起義。</p><p class="ql-block"> 秋收起義在國民黨軍的反撲下受挫。毛主席審時度勢毅然改變進攻長沙的計劃,率領起義軍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羅霄山脈進軍。走上了建立農村根據地,開展游擊戰爭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這就是今天說的“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的具體實際相結合”,是大革命失敗后挽救中國革命唯一正確的道路——“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是我黨第一個創建農村根據地的人——井岡山根據地 (1927年10月),之后,我黨開始重視創建農村根據地的工作,鄂豫皖根據地(1928年5月),湘鄂西根據地(1929年1月),陜北根據地(1932年12月)等相繼建立。</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也是第一個創立我們黨自己軍隊的人,并在“三灣改編”中創建了“支部建在連上”的政治原則和“士兵委員會建在連上”的民主制度的人。</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還是第一個在武裝斗爭中放棄國民黨旗號——國民革命軍,打出中國共產黨的旗號——工農革命軍的人。</p><p class="ql-block"> 開創了井岡山道路;創建了我黨絕對領導下的軍隊;鮮明的亮出我黨的旗幟。秋收起義開創的這三點成為之后我黨領導武裝斗爭的基本點。同時也解決了黨領導武裝斗爭的根本問題。</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進軍井岡山創建農村根據地,不是想當“山大王”,不是心血來潮,而是有著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作思想基礎的。 早在1925年12月,毛主席運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發表了《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文章辯明了中國革命的敵人和朋友,指明了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必須團結占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民,農民是革命的同盟軍和主要力量。</p><p class="ql-block"> 后來,毛主席在井岡山所寫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皆是出于這種理論的自信。毛主席因此目光遠大、意志堅定、洞察一切,不為當前的困難和暫時的勝敗所迷惑,堅定地確信自己選擇的正確性。</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開創性的解決中國革命道路的貢獻,當時不但沒有受到表揚,反而挨了處分。第三國際和中央認為,讓你打長沙,你卻躲進大山里當“山大王”。這是“最可恥的背叛和臨陣脫逃”,妥妥的右傾逃跑主義。因此撤銷了他政治局候補委員。</p><p class="ql-block"> 中央特派員周魯到井岡山傳達,錯誤的記成毛主席被開除了黨籍,導致毛主席不能擔任書記和黨代表,只好改任師長,不能參加組織生活。一個多月后紅軍在湘南時看到正式文件才糾正過來。</p> <p class="ql-block">  三十年代初,在王明錯誤路線影響下,我黨“白區工作幾乎損失百分之百”。就連黨中央在上海也無法立足了,不得不轉移到江西中央蘇區。</p><p class="ql-block"> 試想,如果沒有毛主席開創的農村根據地,創建的人民軍隊,上海的黨中央能轉移到哪里去?哪個城市還能立足?是不是也得像王明那樣跑到蘇聯去? </p><p class="ql-block"> 沒有農村根據地和黨自己的軍隊,三十年代中國共產黨還能在中國生存嗎?沒有農村根據地和紅軍,僅僅靠白區的“秘密工作”和“地下工作者”,能戰勝有幾百萬軍隊的國民黨嗎?還有后來的“遼沈戰役”、“淮海戰役”和“平津戰役”的偉大勝利嗎?1949年能奪取全國政權嗎?</p> <p class="ql-block">  “南昌起義”為什么失敗?就是因為起義部隊不是一支在黨絕對領導下的軍隊,只是幾支在黨影響下的軍隊。起義失敗的原因恰恰出在起義軍的主力部隊——先有葉挺所屬第十一軍第十師師長蔡廷鍇在南下途中率全師脫離起義部隊;后有葉挺部下團長歐震,在潮州揭陽湯坑戰斗的關鍵時刻率部叛逃,怎能不敗?</p><p class="ql-block"><b> 如果沒有毛主席開創的正確道路,年輕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下血流成河,中國革命就會夭折。在“白區工作幾乎損失百分之百”后,只能像王明那樣跑到蘇聯,成為一個在國外流亡的政黨,最后是消亡的命運。</b></p><p class="ql-block"> 筆者這么說絕非妄言,印度尼西亞共產黨就是一個血淋淋的例子:該黨于1920年5月成立,當年加入共產國際,與本國民族資產階級合作進行反帝反殖斗爭。上世紀五十年代走上“議會道路”,1965年8月有黨員350萬以及超過2000萬的群眾組織成員。1965年9月當蘇哈托、納蘇第安之流舉起屠刀時,沒有自己武裝力量和根據地的印尼共產黨束手待斃,五十萬黨員被屠殺,遭遇滅頂之災。</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得知印度尼西亞共產黨總書記艾地被殺還特地寫了一首詞《卜算子 ·悼國際共產主義戰士艾地同志》,其中兩句:“花落自有花開日,蓄芳待來年。”后來,印尼共一部分早期留在蘇聯和中國的黨員還在活動。國內剩下的黨員想學習中國革命,走農村游擊戰爭的道路,無奈沒有毛澤東這樣的領袖,日漸式微。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蘇聯和中國情況的變化,印尼共產黨徹底終結了。</p> <p class="ql-block">  按理說,此“山”(井岡山)是毛(毛澤東)開,此“地”(瑞金中央根據地)是毛(毛澤東)建,王明錯誤路線統治下的中央鳩占鵲巢,后來有什么臉撤毛主席的職?!如果毛澤東像張國燾那樣仗著有人有槍脅迫中央,中央有什么辦法?中央可是赤手空拳來到根據地的。幸運的是,他們面對的是一個黨性強,為人正派,顧全大局,沒有政治野心,不搞陰謀詭計的毛澤東。</p><p class="ql-block"> 如果當時中央去了鄂豫皖根據地,張國燾能容忍他們撤自己的職嗎?能讓中央說了算嗎?想想張國燾長征中是怎么對待黨中央的,就可以想得出來。</p><p class="ql-block"> 從秋收起義上井岡山,到遵義會議前,毛主席受到8年的不公正對待,三次被撤職罷官。盡管創建了我黨最大的中央根據地和實力最強的紅軍,卻仍然被指責是“右傾主要危險”。被撤銷一切職務三年多。毛主席所受的冤枉、恥辱、委屈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不是偉人誰能無怨無悔的挺過來?</p> <p class="ql-block">  國民黨為什么敗給共產黨?蔣介石為什么敗給毛澤東?因為共產黨有一支在黨絕對領導下的軍隊,共產黨有“軍民團結如一人,試看天下誰能敵”的農村根據地;共產黨能夠統一在毛澤東思想的旗幟下,同心同德、上下同欲。</p><p class="ql-block"> 共產黨把城市先進的知識精英和農村勞苦大眾相結合,1+1產生了大于2的效果。文能呼風喚雨——“喚起工農千百萬”,武能摧城拔寨——“橫掃千軍如卷席”。而國民黨內派系林立,腐敗遍地,軍隊傾軋,互相拆臺,焉能不敗!</p> <p class="ql-block"><b>  是打長沙,還是上井岡山,毛主席堅定地選擇了“上山”。這一選擇在大革命失敗的危急關頭,給中國革命指明了正確的道路。使我黨的革命斗爭形式從發動群眾運動轉變為工農“武裝割據”,從而改變了中國共產黨的命運,改變了中國的歷史。</b></p><p class="ql-block"> 最后的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我黨轉危為安,中國革命的星星之火,在紅土地點燃,在黃土地涅槃,在黑土地燎原!最終燃成燒毀蔣家王朝的沖天烈焰,由北向南!五星紅旗1949年必然地在天安門廣場升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二次選擇:是留下還是長征</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一般認為,是中央帶上毛主席長征的。真實的情況不是這樣——長征是毛主席的自主選擇。經過與周恩來的一夜長談,毛主席同意跟隨中央一起長征。毛主席的這一選擇,再經過他的自覺斗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改變了中國共產黨的命運和中國的歷史。</b> </p><p class="ql-block"> 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決定撤出中央根據地戰略轉移。當初是不準備帶上早已被撤職的毛澤東的。畢竟連曾任中共中央臨時負責人的瞿秋白、一大代表的何叔衡都沒帶。但誰也沒想到,項英知道后堅決反對毛澤東留下。</p><p class="ql-block"> 中央當時已決定項英為留下來的南方局書記,負責紅軍撤走后中央根據地的工作。因為歷史和個人的原因,項英不同意毛澤東也留下。</p> <p class="ql-block">  毛主席自己最初的想法也是留在中央根據地。因為當時的中央讓他傷透了心,寧愿留下來重新開創局面也不愿意跟錯誤的中央走。</p><p class="ql-block"> 為了做毛主席的思想工作,這才有了大家知道的周恩來和毛澤東長征前在根據地的徹夜長談(可見談話的難度)。談話的內容至今無人知曉,但結果我們都知道了,毛主席跟隨中央紅軍開始了長征。</p><p class="ql-block"> 誰也沒有想到,毛主席這一本不是初衷的選擇,不但挽救了黨和紅軍,而且改變了自己的命運,改寫了中國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鄧小平后來說,如果長征不帶上毛澤東,不敢想象中國革命會是什么結果。</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次生死攸關的選擇。如果毛主席沒有參加長征,就沒有了糾正錯誤軍事指揮的“遵義會議”,也沒有了后來氣貫長虹的長征和“長征精神”。更沒有了“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爬雪山過草地、“智取臘子口”等歷史傳奇。不要說兩萬五千里,紅軍在渡過湘江后中央負責人的不知所措中就被國民黨消滅了。</p> <p class="ql-block">  長征開始時,毛主席和張聞天在一塊兒行軍,閑談中毛主席突然發現張聞天對博古意見很大。張聞天當時是黨的二號人物。毛主席當時不在黨的決策層,對他們的關系一點不了解。兩人越談觀點越近,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有了共同認識。毛主席和王稼祥交談中也取得了共識。</p><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前,中央決定讓毛、張、王三人分別下到部隊行軍。為了討論反圍剿失敗的原因,毛主席知道后不同意,堅決要求三人在一塊兒行軍。中央沒再堅持。</p><p class="ql-block"> 這才有了遵義會議上博古首先作第五次反圍剿的總結報告,周恩來作了承擔責任和自我批評的副報告。張聞天第三個發言就作了反對博古報告的“反報告”。接著毛主席作了批評軍事指揮錯誤的長篇發言。王稼祥、朱德等站出來支持張聞天的“反報告”和毛主席的發言。在大多數參會人員的支持下,扭轉了遵義會議的原定議程。</p> <p class="ql-block">  由此遵義會議增選毛澤東為政治局常委;撤銷軍事指揮“三人團”;成立新的“三人團”,毛主席為軍事指揮最高決策者周恩來的助手。</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由此進入了黨的決策層,雖然還沒有確立組織上的領導地位,但參與了決策。</p><p class="ql-block"> 在 “四渡赤水”的打鼓新場爭論中,與會人員只有毛主席一人不同意打打鼓新場。爭論激烈,又說服不了大家,毛主席最后賭氣摔門而去。氣頭上的政治局隨即撤銷了毛主席的前敵司令部政委的職務。</p><p class="ql-block"> 遵義會議上毛主席剛剛進入決策層,現在又被撤銷了職務。毛主席躺平了嗎?在紅軍生死存亡的時刻,強烈的責任心讓毛主席半夜走了六里山路去找周恩來,周恩來正準備發出打鼓新場的作戰命令。恰恰這時送來敵情電報,有幾路敵人正向打鼓新場包圍過來,證明了毛主席的判斷。經過交談,二人又連夜找了朱德,這才在第二天會議上說服了大家停止打打鼓新場。毛主席的職務也得以恢復。</p><p class="ql-block"><b> 打鼓新場爭論后,為避免今后在作戰中爭論不休,久拖不決,貽誤戰機,毛主席向張聞天建議成立三人軍事指揮小組(周恩來、毛澤東、王稼祥)決策軍事行動。張聞天也感覺打仗總爭論不行,再加上自己不懂軍事,就同意了。至此,毛主席才掌握了最高決策權。</b></p> <p class="ql-block">  回顧這一歷史,我們不得不驚嘆毛主席百折不撓的意志和善于把握機會的天賦能力。在后來指導革命斗爭中,無論是對敵斗爭,還是黨內斗爭(張國燾分裂、王明錯誤路線),毛主席堅強的意志和對機會的把握都是無與倫比的。</p><p class="ql-block"><b> 都說歷史選擇了毛澤東,我們回顧這段歷史可以發現,毛主席的主觀能動性也驚人的改變了歷史。</b></p><p class="ql-block"><b> 毛主席選擇了長征,在個人和紅軍的重大挫折面前沒有消極的“躺平”,而是積極參與了對錯誤軍事路線的糾正。共產黨和紅軍面臨的滅頂之災、對錯誤軍事路線的憤怒和毛主席突出的個人能力(張聞天:“還是老毛行”)使黨最終選擇了毛澤東!這一選擇改變了中國共產黨的命運并改變了歷史。</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20px;">  第三次選擇:是北上還是南下</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 很多人認為,長征的目的地就是陜北,其實是不對的。當張國燾脅迫黨中央南下時 ,是毛主席當機立斷率隊北上 。在外有強敵,內有分裂的危境中,毛主席在繼續北上途中,以自己的努力選擇了落腳陜北。這一選擇使我黨我軍在風雨飄搖中獲得了立足點,最終走出困境、扭轉乾坤。最后發展壯大,問鼎中原,迎來勝利。 </b></p><p class="ql-block"> 現在說的“長征”或“戰略轉移”,都是后來的說法,當時撤出根據地中央講的是“突圍”。可誰也沒有想到,這一“突圍”竟然走了兩萬五千里。</p><p class="ql-block"> 開始的目的地也不是陜北,最初是想去湘鄂西根據地與賀龍的二、六軍團會合。后來是想建立黔北根據地,再后來是想建立川滇黔根據地,再再后來是云貴川邊和川西北根據地。可在現實情況壓迫下都不行了,最后決定去川北與紅四方面軍會合。</p> <p class="ql-block">  當兩個方面軍歷盡千辛萬苦會合后,正當大家激動興奮,憧憬美好未來時,誰也沒有想到張國燾倚仗槍多人多,公然向中央要職務,提條件,后來反對“兩河口會議”建立川陜甘根據地的決定,以“河水暴漲”、“草地苦寒”為由,率領左路軍停止北進。反對中央北上的決定,脅迫紅軍全部南下。并發展到另立中央,通緝中央領導。</p><p class="ql-block"> 在黨中央的安全受到威脅,是北上還是南下的關鍵時刻,毛主席毅然選擇了北上,帶領中央機關和一、三軍團、軍委縱隊,連夜拔寨脫離四方面軍部隊北上。為后來把黨中央安在陜北走出了決定性的一步。</p> <p class="ql-block">  中央紅軍北上打下臘子口后,毛主席對奉命去哈達鋪的偵察連連長梁興初說:“你去想辦法搞點精神食糧來,不論是國民黨的報紙或雜志,只要是近期的,能搞來就都搞來。”梁興初在哈達鋪找到幾份報紙,其中一張《大公報》上刊登了陜北紅軍劉志丹、徐海東的信息。</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看完報紙后,得知了陜北還有紅軍和根據地,當即決定去陜北根據地。</p><p class="ql-block"> 當時跟著毛主席的只有一方面軍的一、三軍團7000余人,人疲馬乏,糧彈匱乏,根本無力再創建“兩河口會議”提出的川陜甘根據地(一方面軍的五、九軍團在張國燾的左路軍)。落腳陜北根據地成為唯一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后來的歷史發展證明,北上和落腳陜北,是一個極為關鍵和英明的選擇,使我黨獲得了極大的發展空間,并最終決定了國共兩黨的命運!</p> <p class="ql-block">  這里必須講一講徐海東。1969年,黨的九大召開。毛主席在開幕前一天突然提出讓徐海東參加開幕式。周總理連夜組織飛機、人員,把坐著輪椅的徐海東從河南接到人民大會堂現場。</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黨歷史上第一次有坐著輪椅,并且不是代表的黨員參加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還破例坐在主席臺中央。毛主席在大會上說,徐海東是對中國革命有大貢獻的人!</p><p class="ql-block"> 1955年授銜,毛主席特定,將從1940年起就養病的徐海東授予大將軍銜,并且是排在粟裕之后的第二位。</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認為,是因為徐海東當年送給中央5000大洋毛主席才記了一輩子。作者覺得,這么認識就膚淺了。徐海東是四方面軍的人,當時張國燾已經另立中央,通緝中央領導人,如果徐海東聽張國燾的,中央是不是等于“羊入虎口”?如果陜北根據地不能呆了,茫茫中國讓黨中央還上哪兒去落腳?而落腳陜北又恰恰是毛主席的決定。</p><p class="ql-block"> 因此才有了毛主席給徐海東寫了一封試探性的信,借大洋只是借口。</p><p class="ql-block"><b> 徐海東回信中的一句話“堅決服從中央領導”,讓毛主席打消了疑慮。之后又主動將自己領導的紅十五軍團劃歸中央紅軍指揮。這可是當時四方面軍中唯一一支聽黨中央指揮的部隊!</b></p><p class="ql-block"><b> 是徐海東在黨中央危難時刻的關鍵表態讓毛主席記了一輩子!所以稱其為“對中國革命有大貢獻的人。”沒有徐海東的支持,中國革命的大本營安在哪里?不站在當時最高領導者的角度,是體會不到徐海東這一態度的珍貴的。</b></p><p class="ql-block"> 值得一提的是,徐海東領導的紅二十五軍英勇善戰、將星云集,共走出97位開國將軍。其中大將1名(徐海東)、上將2名(韓先楚、劉震)、中將6名(李耀、張天云、張池明、陳先瑞、林為先、梁從學)、少將88名(劉華清 等)。</p> <p class="ql-block">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陜北,蔣介石坐不住了,命令張學良的東北軍和楊虎城的西北軍“剿共”。東北軍被紅軍消滅了兩個師,蔣介石不但不給補充,還取消了編制。這使張、楊認清了蔣介石的“借刀殺人”和“消滅異己”,因此走上了“三位一體”聯合紅軍抗蔣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  沒有毛主席選擇了陜北,紅軍就不會遇上張學良、楊虎城,就不會有紅軍、東北軍、西北軍的“三位一體”;沒有“三位一體”,就不會有改變中國歷史的“西安事變”。</b></p><p class="ql-block"> 沒有毛主席選擇陜北,就沒有后來抗日戰爭中八路軍從陜北深入敵后,在華北、山東創建根據地,使八路軍得到迅速的發展壯大。我們在解放戰爭中才有了與國民黨全面對抗的本錢。</p><p class="ql-block"> 沒有毛主席選擇陜北,就沒有抗戰勝利后的“重慶談判”。蔣介石手握400萬軍隊,憑什么跟你談判?紅軍時期怎么不和共產黨談?還不是因為我黨擁有了120萬軍隊、200萬民兵、一億多人口的根據地?“重慶談判”極大的提高了我黨的政治影響力和后來解放戰爭的正義性。</p><p class="ql-block"> 如果像張國燾那樣南下在四川(西康地區)建立根據地,就算能建成,就沒有了以后的“西安事變”和第二次國共合作,沒有了“重慶談判”,沒有了抗戰勝利后的大好局面。就算紅四方面軍建成根據地,紅軍后來怎么出川?蜀道難難于上青天!怎么挺進華北、山東?出不了川就仍然是像瑞金根據地那樣被圍剿的命運。就沒有了解放戰爭中我黨先機控制東北,各解放區內線、外線作戰任我馳騁。因我根據地廣闊,蔣介石無法像圍剿瑞金根據地那樣圍剿我軍。沒有了最后我軍在東北大地、淮海大地上演的威武雄壯的活劇了。更沒有1949年天安門廣場上冉冉升起的五星紅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不知要推遲幾十年。</p><p class="ql-block"> 中國歷史上凡是在四川建立的政權,都沒有長久的。三國時期的蜀國,雖有諸葛亮,但六出祁山北伐都失敗了,最后被魏國統一。還有明末農民起義的張獻忠,也曾在四川建立大順朝,但最后也被滿清消滅。而中國歷史上強盛的秦朝、唐朝都是從西北開始統一中國的。可以預見,即使四方面軍能在四川建立根據地,也是毛主席所說的“甕中之鱉”。毛主席深諳歷史,謀略過人,而張國燾顯然差得遠了。</p> <p class="ql-block"><b>  這是一次從失敗走向全國勝利的選擇,是一次其歷史重要性被忽視了的選擇。毛主席果斷北上和選擇黨中央落腳陜北,為我黨我軍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贏得了發展的時間和空間,促成了“西安事變”和第二次國共合作,促成了抗戰時期我黨的大發展。被后來的歷史進程證明,是無比英明偉大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人的一生是漫長的,緊要處往往就幾步。中國革命也是漫長的,關鍵處也就幾處。一個人的成功,緊要處的選擇至關重要。一個政黨的成功,關鍵處的選擇生死攸關。領袖之所以稱得上偉大英明,就是因為關鍵處的選擇都是對的!</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回顧歷史,我們額手相慶,幸虧中國出了毛澤東,幸虧中國共產黨有了毛主席!否則中國革命還要在黑暗中摸索多久?還能不能勝利?</p><p class="ql-block"><b> 都唱“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其實更準確的應該是“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新中國”。</b></p><p class="ql-block"> 從建黨到遵義會議是14年,從遵義會議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也是14年。前14年我黨換了七位領導人,中國革命卻險些失敗;后14年在毛主席領導下,中國革命從絕境中走出,從勝利走向勝利!在鮮明的對比之下,事實勝于雄辯,結論自在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是一本中國和中華民族的翻身史。筆者拿起放大鏡、屏氣凝神的研究許久,終于看懂一個偉大的名字——毛澤東!</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靖边县| 高尔夫| 临湘市| 曲阜市| 台江县| 惠安县| 遂溪县| 汉川市| 江安县| 靖边县| 兴文县| 富源县| 蕉岭县| 大渡口区| 九龙坡区| 肇庆市| 莒南县| 慈利县| 河源市| 抚州市| 海阳市| 金门县| 托克托县| 铁岭市| 本溪市| 顺平县| 稷山县| 民和| 舟山市| 溆浦县| 惠安县| 龙胜| 巫溪县| 兴化市| 连山| 潼南县| 阿拉善左旗| 桑植县| 泽州县| 澄江县| 吴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