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盤谷耶</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日,因工作故,進了深山老林作調研,汽車早早就出發了,從干線上又進入了支線,從支線又拐上條彎彎曲曲的山間小路,再拐上另外一條更為小的沙石便道,那路也只能是容一輛車的樣子,要是再來一輛車是決不能通過的,不過每隔一段就會有一個寬處,專供會車的地方,雖然是這樣,汽車行進了幾十公里也是沒有遇到一輛車,就連拖拉機也沒有遇到一輛;車沿著那山中的小溪邊越升越高,山谷也越來越深了,路也是越發彎的沒了譜,車輛也只能是緩慢前行,用了近二個小時,終于是拐上了一段平路,到了一遍開闊地帶,這讓余的眼前也為之一亮。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四圍青山環繞,中間一遍金黃色的稻田,山腳下和山半腰是青瓦白墻松竹相映的安靜世界,再回首看剛過的來路,已消失在互相錯疊的群山之間,四圍望去,就如一個封閉的世界似的,中間成了一個碩大的盤子,周圍是青山環抱。車到村中停下,余沿崎嶇山間小路拾級而上,穿村越戶,細細觀賞,與村民相招呼,村民皆溫和相待,笑為問答,至誠至摯;不少戶村民都上山下田做活,但家門皆虛掩,更有一些是洞開的,任由風穿鳥進,細看那些虛掩之門,門扣上繩子系著者有,樹枝插上者有,但絕無鎖具,門前左右墻上斜靠帶叉竹桿,涼曬咸魚、咸肉、及衣物,更有一些干鮮果品。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十月的陽光溫暖地照耀著這里,村民大多在田間忙碌著回收一年來的辛勞果實,不少人家的門前都涼曬著稻谷,任由鳥啄雞食,并無誰去驅趕;那里人家大多沒有院落,只是在房子的周圍栽種著一些山區常見的花草,視為已地罷了,也有的在屋旁栽種一些竹木之類;那些不知名的花朵開得正艷,弱弱的微風讓它們在不住地搖擺著,竟是顯得是那樣寂靜與無奈似的,不過那個艷麗呀不似城中的盆花,它讓你感覺它是特別的純凈;嬌艷也不似城中的花,它的嬌艷讓你感到它是在質地中的,而不似城里的花就一眼能看出它的外在嬌艷,嬌艷的那么夸張和輕?。晃葑又車拇渲?,也是柔柔地環繞房屋生長,山風時不時讓它沙沙地擺動一下,可能只是為了舒展一下身姿而已,不過,不管是動是靜,其實它都是很美的。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抬眼望那一座座山,也各各是姿態萬千的,除了“橫看成嶺則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而外,它有更為豐富的色彩變化,不光是四季景色多姿,更有那四時景色之不同,早中晚夜都各各皆有不同的表現與看點,如加上風霜雨雪,陰睛明暗的變化那更是景致各異,不一而足了;這一地的村民在這里居住也不知多少年了,也沒有哪個說這山景看夠過,總是那么日日新鮮,天天不同;離開這個地方的他會想這個地方,換了地方的他會不習慣那個地方,這就是這個地方的魅力所在;山間的水、天上的云、山坡的林、田里的禾,哪一樣不是系著這里人的心的?從山上彎彎曲曲流下來的清泉水,喝上一口能讓你一生都不會忘記它的清香和特有的甘甜,因為它是從那些花叢中流淌而來,因為它是從翠竹中、從綠茶叢林里穿越而來,它吸收了大地植物的無數精華,它穿越了百十戶人家的房前屋后,給家家戶戶都帶去無盡的甘甜與清涼,他們從小就喝著它長大,要是讓這里的人說,這世上最好喝的除了母親的乳汁,第一就這無比甘甜的山泉了,而且一喝就是幾十年甚至上百年;那些無事的孩子們老是在想,這泉的源頭在哪呢?常是去尋找那個甘甜的源頭,多少次去了都是迷失而返,因為它的上游支叉太多了,也不知哪是主源哪是支源了;這四周的山上,草藥眾多,這泉水中自然是少不了眾多草藥的浸泡了,這也許正是這一方人少病而長壽的原因之一了;就是不經意吹拂而過的風,你稍一留意它也是與別處不同的,皮膚上感覺是那么柔順舒適,像是被情人輕輕的擁抱了一下似的,讓你的身心是無比舒暢,空氣中彌漫著特有的只有這里才有的清香,是花香、是草香,是樹香也含有這遍土地之香,卻都是自然而又有特色;有時風中夾帶一陣溥霧飄過,水氣中竟也含誘人的香爽;要說霧呀,尤以這早晚變化最甚、也最美,這里孩子和那些沒事的老人,最樂意的事就欣賞變幻無窮的云霧了,它不但是有形態的變化而且有色彩的變化,早餐前和晚飯后,都是觀賞云霧的絕佳時間,因為房子就是建在山半腰,不用出去,在家中就可欣賞到各種美景的;有時霧裹房舍,房屋本身即為景致,要是出到門外那當然更能賞到四周的各種云彩之美態了,朝霞和晚霞占據著這美景的絕大部分;云彩的后面不是襯著青山就是襯著藍天,緩緩在天空和山間飄移著、變幻著;就是在陰雨天里,云彩也舍不得離開這里美麗的山川,它們在這山間輕輕游蕩,累了就它們棲在山凹里、樹林中,不但是因為這里的美麗山川,還因為這里山民的善良;這里雖是四季分明,卻寒冬不是太冷而炎夏又不是太熱,自然災害也是絕少,可謂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都是那么平靜與安寧。 年復一年,也不知過了多少年,夏日的樹陰下歇涼,冬日的火爐旁取暖,春日秋天則忙于田間地頭,無論是春茶秋栗都是喝得那么自得,吃的那么悠然。與之相聊,大多村民并無遠大之理想,唯是能有避風擋雨房屋、御寒保暖之衣、粗茶淡飯果腹可也;也絕少有煩心之事,日出而作,日沒而息,少心思于防范,更無意于爭斗;門不必鎖,畜不用圈,失物可復,事能相助;生喜相樂,死憂同愁;路之相遇互言亦是家長里短,田旺畜興之語也,大多秉承古之耕讀傳統,樂道相扶相持之善舉,分多潤寡之德行,互為照應,共謀生存,是為風尚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日落西山后,駕車而回, 短短一日之造訪,讓余眼界大開,身心為之一振,混濁人間竟有此境?如此清麗之地,如此清純之人;心中大慰,未知李愿之盤谷,與此相近否?余深恨筆力不濟,不能盡述其間之美之純也。 咦,怎地就不喚做人間仙境呢?</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介休市|
临湘市|
永康市|
大安市|
昭通市|
万安县|
和硕县|
云安县|
巫溪县|
巍山|
壶关县|
安福县|
福清市|
松桃|
尚义县|
淮安市|
慈溪市|
临泉县|
闽清县|
四子王旗|
开平市|
冕宁县|
林芝县|
黎平县|
白玉县|
剑河县|
兖州市|
蕉岭县|
远安县|
武陟县|
闽清县|
景宁|
延安市|
黑水县|
大悟县|
郸城县|
禹州市|
视频|
静宁县|
龙山县|
繁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