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一位歲貢,授訓導,在他鄉董修一本史志,應是故鄉值得驕傲的一件事情。</h1><h1> 子昂故里,文脈綿長,涪江學風,惠澤巴蜀!</h1> <h1> 雲陽縣重修志序<br><br> 邑《志》者,《郡志》之權[ 權]輿[ 見“輿”,車廂;車。],亦即《通志》,國史之張本也。明自道光癸卯秋(1843),捧檄[ 檄文。古代官府的一種文書,長二尺,用于征召、曉諭或聲討;用文書征召、聲討。]司鐸[ 古代掌管文教的人。古代軍隊中負責擊鉦鐸用來傳令的人。春秋魯國時的宮名。]雲陽,撿舊藏交代書簏[ 竹篾、柳條等編的盛物器。一般為圓筒形,較高,類似竹簍或籮筐。]中,僅有《郡志》而無《縣志》,心訝甚,遲[ 見“遲”,緩慢。]之又久,得之向生家,僅[ 僅副詞,才,只,僅僅;指數量少。]數卷,高</h1> <h1>不盈指,乃乾隆初,邑侯[ 邑候。縣今、知縣。候,古時對士大夫的尊稱。]曹公源邦[ 曹源邦,字風萬,文林郎,云縣知事,浙江嘉善舉人,雍正十年任云陽知縣。乾隆六年再任。],暨署篆[ 這兒用署篆,意職位低,自謙的意思。]刻劉公士縉[ 劉士縉,字覲宸,號笏亭,署理云陽縣,文林郎,加二級紀錄四次,又軍功紀錄二次,山東東昌府邱縣人,乾隆十一年任。民國二十四年版,有劉士瑨刊誤。]兩名宿,共相參訂而成者也,距今又復百有餘年矣。其間,山川景物不無變更,仕宦選舉、忠孝節義以及獨行流寓、詠歌撰述[ 詩詞歌賦,著作之意。]之作,可以</h1> <h1>彪炳史策者,亦不無日新而月異,凡宜補入《志》乘者,胡可勝道。明學官[ 又稱“教官”。中國古時主管學務的官員和官學教師。如漢代開始設置的五經博士、博士祭酒,西晉開始設置的國子祭酒、博士、助教,宋以后開始設置的提學、學政和教授、學正、教諭等。]也,立教化[ 立教化。興起教育感化的風尚。教化,政教風化,也指教育感化。],正風俗[ 正風俗。樹立良好的風俗習慣。正,恰好,偏偏。],發徽闡[ 見“闡”,把道理說明白。],幽職也[ 從細微處闡明深刻道理。微,細微。闡,闡明。幽,深。],邑乘不修,恧[ 慚愧。]孰甚焉。咸豐三年(1853),適全椒江菱石先生[ 江錫麒,安徽全椒人,優貢,咸豐元年署任云陽知縣。]攝篆[ 攝篆。職掌、管理。攝,管理,兼理。篆,印章多用篆文,因即以官印的代稱。]雲邑,以與養、立教、起廢、振</h1> <h1>衰為已任。明因與之籌及續修邑志事,即欣然,示諭采訪,迺[ 漢語三級字,“乃”字的異體字,現代漢語中很少使用;另外,此字為罕見姓氏。]延請開江[ 今重慶市開州區,原名四川開縣,唐廣德元年以原盛山改縣名為開江。],陳君友松編纂[ 又昆,字枝足(竹),號友松,堃之弟。道光二十年(1840)庚子科中式,道光二十五年(1845)乙巳科蕭錦忠榜進士,清道光25/3/46。在北京農部任職。先后出任永清縣、宜春縣和新城縣的知縣,候補直隸知州,還被云陽、開縣聘為縣志主編,修成《云陽縣志》和《開縣志》。主講于開縣盛山書院,專志著述和教學。著有《小桃溪館詩抄》、《小桃溪館文抄》等書刊行于世。],而明公餘之暇,亦時與商榷[ 專賣,專營;商討,研究。],訂訛補缺,閱一載而書成,是役也,雖屬補修,實同創始(軔始)[ 軔始,重新開始。軔,阻礙車輪轉動的木頭。這里指開始。],數百年之缺典,一</h1> <h1>朝舉行,吾固嘉江候之[吾固嘉江候之:我認為縣令江錫麒功勞最大]功之大,尤喜雲人士之好善,為不可泯也,文教蒸蒸日上,明其拭目俟之已。<br> 咸豐四年雲陽縣儒學[ 儒學。元、明、清在府、廳、州、縣設立的學校,供生員讀書,稱“儒學”。這里指管理儒學的官員。],射洪鄧向明[ 按咸豐四年(1854)甲寅《云陽縣志》載,董修:特授夔州府云陽縣訓導,鄧向明,射洪縣歲貢生。]撰,附印鑒兩枚。<br> 明為作者自稱。陳代坤老師,陳名揚老師幫助,云陽縣作協涂戰勛老師提供整理本。在此向老師們一并致謝!<br> 鄧向明:嘉慶恩賜歲貢[嘉慶恩賜歲貢:陳代坤老師提供。光緒十年《射洪縣志》卷十,選舉,歲貢,第十一頁。]。清道光二十三年癸卯任職訓導。鄧向明在本志卷十一,藝文志下附《賈瑞山先生傳》,卷十二,藝文詩附《浮池石·七古并序》著述。</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承德市|
外汇|
四平市|
利辛县|
梧州市|
和静县|
宿迁市|
奎屯市|
绥芬河市|
长寿区|
句容市|
桑植县|
镶黄旗|
蒲江县|
玛多县|
长寿区|
固镇县|
射阳县|
章丘市|
常宁市|
当雄县|
边坝县|
志丹县|
喀什市|
台中县|
新晃|
天津市|
麦盖提县|
饶阳县|
左权县|
洮南市|
通州市|
沂水县|
许昌市|
新密市|
庆云县|
荣成市|
水城县|
蒙城县|
浮梁县|
永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