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久聞寧波市郊有一古城,計劃2023年10月11日去一睹她的芳容。掃興的是天公不作美,11日清晨剛起床,窗外的秋雨就淅淅瀝瀝下個不停,早飯后仍沒有歇息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我想:愛上一個人,不管外人如何評說,都要矢志不渝將愛進行到底;決定去一個地方(景區),不管天氣如何變化,都要義無反顧前去觀賞。</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選擇"步行+地鐵+三輪車"的出行方式,耗時一個半小時,來到江南歷史古城---慈城。</p> <p class="ql-block"> 慈城的主街道,并不寬敞,石板鋪設,有些低洼處還積著落下的秋雨?;蛟S是受晨雨的影響,街面行人屈指可數。街道兩邊的商鋪,有些開門營業,有些閉門謝客,或許老板們還沉浸在美夢中,即使嘩啦啦的秋雨仍沒有把他們叫醒。</p><p class="ql-block"> 商鋪的美食,誘不了我舌尖上的味道;商鋪的物件,激不起我掃碼支付的欲望,但街邊的慈城藥商、年糕博物館卻吸引我駐足前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藥商博物館,面積不大,它以壁畫形式向人們展示了自北宋以來寧波一批著名的藥商創業、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他們的足跡不僅遍布古老的中華大地,而且還拓展到海外他鄉。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上海童涵春堂、廣州敬修堂等一大批中華老字號藥鋪均是寧波商人所創。</p> <p class="ql-block"> 年糕是寧波的一道美食,其水磨年糕制作技藝,已被浙江省評為非物質文化遺產。</p><p class="ql-block"> 走進年糕博物館,室外是二小畦稻田。在一片片綠葉的簇擁下,一株株身材頎長、顏色澀青的稻穗,昂首挺立在葉尖中。稻田中的水面上,由于營養豐富充足,長滿一層薄薄綠綠的浮草。室內既有年糕的八個制作工藝流程簡介,又有制作年糕的一些實物道具。</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八千年河姆渡稻作文化,孕育產生了慈城年糕的生產、傳承與發展。成品年糕,品種豐富,白色如玉,晶瑩剔透,久煮不糊,香糯滑爽,韌性適口,是寧波人餐桌上一道不可缺失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 時近晌午,雨停云散,秋陽露出笑臉,和煦的光芒照耀古城的大街小巷,此刻我來到了古城的北邊---慈湖。</p><p class="ql-block"> 慈湖占地面積100畝,中間被堤壩、小橋、古亭分為東西二湖,據說慈湖的開鑿始于唐朝開元年間,由首任縣令房琯號令百姓鑿之,主要用于灌溉農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現在慈湖四周,綠樹成蔭,二十多個迥異別樣的湖景點綴其間。湖水清澈碧綠,秋風微拂,湖水蕩漾,皺起或長或短、或粗或細的皺紋。</p><p class="ql-block"> 慈湖牌樓的右側,有一段灰褐色條石壘起的矮墻,名曰:古城墻。據我向當地土著城民請教,此石確實是慈城古城墻散落的石塊,后被人們收集在此堆砌成景。</p> <p class="ql-block"> 縣衙是古城的精華景點之一,位于慈城的西北,內有財神祠、土地祠、親民堂、二堂等二十多個廳房,是縣令及其下屬辦公場所,每個廳房作用不同,人員也各司其職。</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縣衙中的親民堂,是縣令審理刑事案件的場所,堂內匾額"明鏡高懸",縣令端坐堂中,兩旁侍衛肅立。當時的縣令審案是否"克己奉公,執法如山"無法考究,但堂內的每一個刑具,似乎在告訴人們:違法必須追究,違法必將遭到懲處。</p> <p class="ql-block"> 縣衙中的二堂,是縣令審理民事案件的場所,堂內存列展示的卻是二十年前考古發掘、距今有1200余年的"縣衙通道遺址"。一塊塊青灰色、一指寬的青磚,經過匠人們的精心砌切,整齊有序地排列成一條通向縣衙大堂的特殊之路。青磚沾著那個年代的泥土;青磚展示那個年代的工藝;青磚散發那個年代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 校士館,位于古城的東北,是封建科舉童試之地。館內既有學生考試的場所,也有主考官評閱試卷、面試考生、公布榜名的廳堂。</p><p class="ql-block"> 科舉制度,創始于隋,形成于唐,改革于宋,鼎盛于明,延續至清未,存在1300多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一百多年前,一位曾在中國居住的英國學者說:考試是中國發明的,它將和火藥、印刷術一樣,使歐州國家發生另一次的大變化。</p><p class="ql-block"> 參觀此館,使我加深對科舉制度的進一步了解,也使我知曉:考試是中國發明的,考試的故鄉在中國。</p> <p class="ql-block"> 孔廟位于古城的西南,始建于宋朝,占地16畝,廟內共有祠閣128間。</p><p class="ql-block"> 孔廟外墻上有"宮墻萬仞"四個字,寓意才學之高。左右有兩塊石碑,叫″下馬碑",要求文官下轎,武官下馬,步行進入廟內。</p><p class="ql-block"> 孔廟的正門,名欞星門,欞靈,人才輩出之意。此門只有祭祀時才開,不僅當時的學生只能從旁邊儒學門進出,而且現在游客進出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進入孔廟后,大成門前可見一個半圓形池塘,名為"泮池",池上有三座小橋,中間為狀元橋,兩旁分別為榜眼橋與探花橋。</p> <p class="ql-block"> 孔廟中的大成殿廟,內供奉孔子塑像,屋頂雕有"螭吻",傳說是龍的九子之一,有鎮邪作用,屋頂中間是″福、祿、壽"三星圖,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慈城的東南方向、馬聰河的東首,有一段大約500米長的古城墻。</p><p class="ql-block"> 當地熱心的居民告訴我:古老的馬聰河,是當時慈城人劃船載人載物去上海的一個水上通道,由于年久淤塞,早已成為平地。政府為了開發旅游資源,在馬聰河的原址上,又新挖了河道,并興建文化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 慈城的古城墻,同馬聰河有著相似的經歷。由于戰爭、自然災害及人為因素的影響,一千二百多年前的城墻早已不復存在,現在的城墻只是在古城墻的遺址上重新砌建。</p><p class="ql-block"> 走近墻體,仔細察看,發現城墻東段的底基上,還砌切著一些古城墻的灰褐色條石,讓我欣慰的是在此又一次見到歷史的元素,尋覓到歷史的蹤跡。</p><p class="ql-block"> 沿著城墻臺階拾級而上,漫步城墻頂上,古城的風貌盡收眼底,天空的藍天白云、遠處的綿延青山也讓我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 時間如流水靜靜而逝,不知不覺在古城逛了五個多小時,浮光掠影地觀賞了一些景點,還有一些名祠、名館、名宅未能涉足。</p><p class="ql-block"> 這座江南地區唯一保存較為完整的古縣城,蘊含著深厚的建筑、人文等歷史韻味,若要真正認識、熟悉、懂得她,既非一日之功,也非我的知識水平所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芦山县|
息烽县|
上饶县|
贵南县|
阿图什市|
泾川县|
高淳县|
揭东县|
岱山县|
澄迈县|
车致|
武陟县|
聂拉木县|
桐乡市|
漯河市|
商河县|
年辖:市辖区|
永泰县|
锦屏县|
榆树市|
新沂市|
武胜县|
文山县|
山丹县|
镇康县|
舞阳县|
孟津县|
万年县|
大宁县|
宣化县|
延长县|
陇川县|
子长县|
淮滨县|
济阳县|
北辰区|
金秀|
昭觉县|
大竹县|
苏尼特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