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之間,我們已經鬢發蒼白,年過半百。都說人老了,愛回憶過去,尤其是愛回憶那無憂無慮的孩童時代。我也不例外,這些年,總有一個名字在我眼前,在我心里閃過,讓我激動萬千,讓我徹夜難眠——陽平關,一個讓我終身難忘,魂牽夢繞的小鎮!四十多年了,多少回夢里夢見山花爛漫的陽平關,多少回心頭流淌著碧浪翻涌的嘉陵江!陽平關,這個我人生初夢的地方,陽平關,我癡情熱戀的地方! 如今我們尋你而去,圓我一生癡情夢。</p><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1日至10月15日,劉賓友、田海萍、王寶成、張桂玲、卜憲穎還有我(王秀琴),一行六人陽平關的發小,相約組團乘坐高鐵,一路向南,終于回到日思夜想陽平關,回到了這個讓我們心心念念許多許多年的小鎮,圓了堆積在我們內心深沉而又深厚的重游故鄉之夢!</p> <p class="ql-block">2023年10月11日早晨八點鐘,我們六位發小全部到達高鐵站。看看我們合影照,就知道我們當時的心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坐在高鐵火車上,我們談論的話題總是圍繞兒時的趣事,大家暢所欲談,在車上為了方便說話,我們和列車員商量把前排座位方向轉過來,這樣我們就可以面對面的開心暢聊了。(可惜當時沒能留下我們相對而坐的場景)</span></p> <p class="ql-block">時間過得真快,不知不覺列車12:28分準時到達漢中車站,高鐵三個多小時速度太快了。發小賓友的同學和海萍的同學早早的在車站等候我們。漢中下著毛毛細雨,天氣陰涼,但我們的內心感到很溫暖。漢中的袁大哥特意為我們預訂好了漢中最正宗美味的熱米皮,特別感謝袁大哥和周小華,他們下午開車全程陪同我們在漢中游玩兒。</p> <p class="ql-block">來漢中一定要吃熱米皮,聞著真香,可以說是垂涎欲滴啊,吃著軟軟的,糯糯的,配料誘人。(這家小店老板每天只賣一上午熱米皮,為了等我們延誤了他們回家)</p> <p class="ql-block">熱米皮一定要配上新鮮豆腐湯,我們吃著喝著,品嘗這美食</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和漢中兩位同學合影留念,中間從左邊數第四位是袁大哥,從右邊數第三位是漢中美女同學,我們身后這輛白色汽車是袁大哥專程帶我們游玩兒準備的車。</p> <p class="ql-block">由于時間有限,晚上還要趕車去陽平關,我們只是蜻蜓點水象征性的游覽了“興漢勝境”,這里給我們的印象是大氣磅礴的建筑,這建筑投資了2700億,景點內還有漢文化表演。我們還游覽了阿拉伯小鎮,這個小鎮獨特的建筑風格,不由得讓人眼前一亮,瞬間就喜歡上這里了。</p> <p class="ql-block">這是發小寶成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是袁大哥拍的合影照。</p> <p class="ql-block">我們和漢中的同學在一起談論的話題還是敘舊。</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兩位美女,見面有說不完的話,穿淺色上衣的是漢中本地同學周小華,她倆也是多年未見的好同學。</p> <p class="ql-block">這兩位同學親如兄弟,穿皮衣這位是漢中的袁大哥,你看他倆一直相伴而行形影不離。</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龍崗大橋下,來到漢江邊來張美照,感謝袁大哥為我們留下美好的瞬間</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龍崗大橋,為了拍這張照片,袁大哥特意把汽車減速慢行,車上天窗也打開,我站起來上半身露出車外迅速抓拍幾張。哈哈,第一次感受這樣拍照,太興奮了。</p> <p class="ql-block">晚飯我們在漢中特色飯店就餐,和漢中的三位同學一起聚餐,也是一個告別宴,大家在一起回憶兒時的情景,懷念曾經的我們在陽平關生活的點點滴滴。</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倆位老同學46年沒見面了,今天見面格外親切,真是難舍難分,兩人的手一直這么緊緊握著。</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們和漢中的同學依依告別,坐火車直奔陽平關。(漢中的同學一直把我們送到檢票口,真是一個重情重義的同學)</p> <p class="ql-block">火車經過一個多小時就到達陽平關車站,已經是晚上十點多了。下車后我們請車站站務員幫忙,給我們拍照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陽平關下雨了,盡管如此,我們還是按捺不住激動興奮的心情,當走出候車室站在候車大廳門口時,發小王寶成突然大聲呼喊著“陽平關我們回來了,陽平關我來了”,可惜我當時沒能及時錄下這動人畫面。</p> <p class="ql-block">10月12日早晨,我早早起床走出旅店來到車站街,想盡快目睹陽平關的芳容。當我看到候車室上“陽平關”這三個大字時,感慨萬千立刻拍下這張照片,因為“陽平關”這三個字,它讓我魂牽夢縈了一生。拍這張照片時,看到車站后面的山上還飄著白白的云霧,真是人間仙境啊。</p> <p class="ql-block">此時天空還飄著毛毛細雨,車站街附近的行人寥寥無幾,只有幾個山民老鄉在賣菜,他們為了生活背上背簍徒步走很遠的山路,來到車站街邊賣菜,生活真是不易啊!</p> <p class="ql-block">老鄉們賣的菜和水果都很新鮮,價錢也便宜。</p> <p class="ql-block">看這些蔬菜多新鮮啊</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兒時常吃的“地瓜”,這次我們買了幾個,就是想品嘗一下久違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街邊還有賣雞的老鄉,一只雞重量有5斤左右,15塊錢一斤。紅紅雞冠和全身的羽毛非常漂亮,有的雞毛顏色漸變發亮。記得兒時我最喜歡收藏雞毛了,其實也是為了做一個漂亮的雞毛毽子。發現大院誰家的公雞漂亮,我去主家討要幾根好看的雞毛,然后小心翼翼的夾在書里,沒事兒時一遍一遍的翻看著,當時這些雞毛可是我的寶貝。我收藏了好幾種不同花色的雞毛,有灰白條紋相間的,金紅色,還有黑綠漸變色的。兒時常常和發小們玩兒踢毽子,我們踢毽子的花樣也多,踢毽子的水平一個比一個高。(記得兒時;我們都是自己做毽子,找一個薄的中間是空的那種鐵圈,然后剪兩塊園形的布,放在鐵圈上,上下包著鐵片,再沿邊緣縫合在一起,中間縫一個粗一點的雞毛管,把粗管剪短,其中一頭平均豎著剪開三小份,再把這三小份縫在薄鐵圈中間鏤空處,最后挑選自己喜歡的雞毛插進去,一個雞毛鍵子就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來到故鄉走到哪里拍到哪里,看看陽平關這大公雞威風不?</p> <p class="ql-block">這是通往小魚山的路,也是陽平關車站附近最低的一座山,上山的路現在好走了,只要順著路一直向上爬坡就行,路上小景總是讓我驚喜不斷,我邊走邊看邊拍照,不知不覺就到了山頂。</p> <p class="ql-block">兒時我們拽一小片雞冠花瓣;把雞冠花從中間撕開,貼鼻子上模仿公雞打鳴。大家玩兒的不亦樂乎,那時候的我們可以說是把萬物都能玩兒出花樣。</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臺階上的綠苔,很有年代感,有歲月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很多這樣的大大小小的枇杷樹,兒時吃得枇杷很好吃,成熟時的枇杷,果形像葡萄一樣一串串大小,咬一口唇齒甜香。現在無論是網上還是水果店里賣的枇杷,現在已不是從前的味道了。</p> <p class="ql-block">陽平關一年四季空氣好,氣候宜人,隨處可見都是綠色植被,郁郁蔥蔥滿眼綠色。</p> <p class="ql-block">來到山頂面對飄渺的云霧,置身其中,真是美輪美奐讓人陶醉。眼前這景簡直就是一幅畫,一幅碩大的山水畫。</p><p class="ql-block">這里遠離城市的喧囂繁華,大山的寂靜里只能聽到我緊促的呼吸聲,偶爾聽到遠處的鳥鳴聲聲雞鳴狗叫。看到近在咫尺的大山,美麗的嘉陵江,還有白墻紅瓦一棟棟小屋,感到震撼。(視頻拍攝于小魚山,時間2023.10.12早晨7:00多鐘)</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早餐:“花生稀飯,核桃饃,再來一小蝶泡菜”,這可是最地道的家鄉味兒。</p> <p class="ql-block">車站街現在只有這一家買核桃饃的小店了,我們想多買點帶回家,店主操著濃濃的鄉音對我們說:“沒有那么多核桃饃了”,我們說:“你多打點不就行了”,店主說:“我們這里人少,只賣半天核桃饃,多了賣不了”。</p><p class="ql-block">朋友們想品嘗核桃饃,你們可以打這個電話下單購買哦!</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陽平關遠沒有我們兒時繁華熱鬧,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些年通了高鐵后,好多普通綠皮列車不從這里經過了。</p><p class="ql-block">陽平關地處陜、甘、川三省交界處,熟悉《三國演義》的人一定對這個地方不陌生,著名的子龍山古戰場就在這里,我們這里的“子龍山”也由此得名。陽平關還有一座山叫雞公山,自古陽平關就是非常具有經濟軍事價值的戰略要地。</p><p class="ql-block">說到這里,我不得不說一說我的父輩們了。我如此的愛戀著陽平關,你一定以為她就是我的祖籍我的故鄉了吧?其實,我是地道的東北吉林德惠人。</p><p class="ql-block">六十年代中期,國家做出三線建設戰略決策,修建成昆鐵路,川黔鐵路,寶成鐵路,作為鐵路基建工人的父親隨建設大軍由吉林鐵路局轉戰西安鐵路局,來到了寶成鐵路的中途站陽平關。抗美援朝復員的老戰士父親,當時是一個鐵路建設分隊的隊長,他帶領工友們離別妻兒,常年駐扎在遠離煙火的荒涼山溝,炸山開洞,筑路架橋,在自然環境非常惡劣的秦嶺深處艱難苦戰數十年,付出了數不盡的汗水心血和辛勞。父親晚年的奪命之疾肺氣腫,應該就是在那時落下的病根。父親的一生為鐵路建設轉戰南北,跑遍大半個中國,付出自己的全部心血。</p><p class="ql-block">作為隨隊家屬基地,陽平關于是成了我和我的姊妹兄弟們童年的天地搖籃,一住就是數十年,我的哥哥名字就叫“寶成”,可見我們和寶成鐵路,和陽平關有多么幽深的情感關系啊!由于父親在很遠的沿線工地施工,我們常年都過著沒有父親陪伴的生活。許多時候,只要有綠皮火車經過,我們一群留守的孩子們總會對著火車大聲呼喊“票車!票車!爸爸回來了,爸爸回來了!”我們特別想念父親,當父親回家站在我們面前時,我們卻敬而遠之。我最喜歡看《英雄兒女》這部電影,更喜愛看電影中王芳父親的扮演者田方,因為我覺得父親跟他長得很像,尤其他那雙深邃溫暖的眼神和臉型像極了。父親一年半載回來一次,我太想念父親了。</p><p class="ql-block">春雨瀟瀟的時節,我和伙伴們在漫山遍野的嫩綠里采摘鮮艷誘人的野果山花;烈日似火的夏天,清河橋上,嘉陵江邊,處處是我們戲水的歡笑,打水漂、撈魚,挑揀各種江邊奇石玩游戲。待到滿山紅葉時,秦嶺里生長的地瓜,魔芋,折耳根,木耳,美味的漿果,冒尖似的裝滿我們的小背簍;飄雪的隆冬,我和小伙伴們手里拎著用廢舊鐵皮罐頭小桶做成小爐子,然后圍坐在紅彤彤碳火旁,一起取暖打鬧嬉戲,品著獨特味道的漿水面暖暖身,和伙伴們分享一年里最難忘最有趣的故事…… </p><p class="ql-block"> 10歲那年,父親響應國家號召,從南到北大調動,由昆明鐵路局調到太原局,繼續為祖國的南同蒲鐵路建設默默付出著,這次大調動,我們全家也從此告別陽平關,落戶山西臨汾。而我的整個童年時光已永遠留在了陽平關,幾十年了,半輩子了,日思夜想,冥冥之中,陽平關早已成了我的故鄉! </p><p class="ql-block">寶成鐵路東起寶雞,沿途經鳳縣,略陽,寧強(也就是陽平關),后進去甘肅的兩當,徽縣,之后入四川的廣元,昭化,劍閣(沙溪壩)的六個站后,終點成都。我們這次就是沿著這條高鐵,向南又向西,追尋舊夢尋找故里,圓一生夢想!</p> <p class="ql-block">右邊是我的父親,左邊是電影《英雄兒女》王芳的父親扮演者田方</p> <p class="ql-block">在青木川遇見“追夢橋”,感到特別親切,在這里拍照留念,而我的網名“追夢”,寓意也有追夢陽平關這個意思。</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兒時每天上下學必經之路,大家都說“這地道怎么現在看著這么小,以前不是這樣的”,其實鐵路地下通道還是原來那個通道,是我們現在長大啦!</p> <p class="ql-block">曾經的小學在陽平關車站對面半山腰上,學校有兩個門,我們經常走前門也是正門,后門在半山腰,下課時可以走出后門,俯瞰陽平關車站全景。</p> <p class="ql-block">我們邊走邊看打聽當地的居民兒時小學具體位置,不一會兒來我們曾經小學。</p> <p class="ql-block">終于來到這里,我們看到的只有一片廢墟,沒有我們日思夜想的小學,一點學校的痕跡也沒有了,它已經不復存在,我們好失望啊,怎么會這樣呢?</p> <p class="ql-block">在返回的途中,大家七嘴八舌討論著,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現在地方政府都重視教育,學校建在半山腰上,孩子們上學實在是不方便,現在鎮上子龍新區附近又建了一所新的小學校。想到陽平關的孩子們有新學校,他們能夠坐在明亮的教室里讀書學習,我們的心情也就好多了。</p><p class="ql-block">記得兒時給我們上體育課的是一位女老師,我們跑步時她總是有節奏地喊著“左…左…左右左,左…左…左右左”,還帶著濃濃的川調川音,剛開始我們還悄悄的說,應該喊“一二一”后來習慣了,就不說了,這也是我和發小們議論的話題,是不是特別有趣啊?</p><p class="ql-block">那時的學校上下課的時間,是由一位老師傅每天按照準確時間,手握鐵錘對準半截鐵軌有節奏的敲著,我們就是在這樣的鈴聲中,上課下課上學放學。</p><p class="ql-block">我們學校各種各樣的活動非常多,平時爬山、跳繩、踢毽子、扔沙包、跳房子,每年還舉行運動會,每年的六一兒童節學校都有慶祝活動。學校還經常舉行大型集體表演活動,也就是現在的文化藝術節活動,大家都統一服裝,白上衣藍褲子白球鞋紅領巾,那個年代都是這樣著裝,我喜歡這樣的活動。那時的我們沒有現在孩子們學習緊張,負擔輕沒壓力幾乎是玩著上學。</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的曾經居住過的大院,看到的是一個新的“陽平關文化廣場”,原來早在2015年我們曾經居住的大院就拆除了。如今這里已經成為當地周邊人們休閑健身娛樂場所,大家站在這里,互相指認自己家曾經居住過的地方以及大概方向位置,心中不免又一次失落遺憾,我們再也看不到從前的家了。</p><p class="ql-block">站在這里我們又開始回憶兒時伙伴在一起玩耍的情景。</p><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在夏天的夜晚,宋爺爺經常給我們講生動有趣的故事,他坐在院子中間的石磨盤上,我們圍坐在他身邊,在那個年代我們這一群孩童,真是幸運兒能經常聽故事。滿足我們的求知欲,豐富了我們的課外活動。</p><p class="ql-block">聽完故事我們小伙伴們一起玩“指星星”的游戲。直到玩的很晚,我們的長輩們一個個地大聲拉著長調呼喚著喊著我們各自的名字,督促我們回家睡覺,這時我們才及其不情愿的各自回家。兒時總是玩不夠,家長不叫絕不回家,應該說我們那時是最幸福的孩子。</p><p class="ql-block">每年放暑假,我們的生活更是自由自在豐富多彩。掏鳥窩、登山、爬樹是我們的家常便飯,滿院子都是我們的身影。我們還參加大院組織的文藝活動,從放暑假開始,我們就忙碌編排小節目,年級長的哥姐們組織我們年齡小的弟妹排練節目。當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我們自發的排好隊,穿上整齊的白衣藍褲,去部隊表演節目。表演結束后,部隊解放軍給我們每人贈送鉛筆、本……一些小禮物。我們高興的一路歡歌,回家的路上還意猶未盡興奮不已,又自發的去工廠、去車站候車室義務為大家表演節目。記得當時我和幾個小伙伴,也參加表演一個小節目,到現在我還記憶猶新,歌唱能唱兩句大意是:“向陽花……開……金燦燦……嘍喂……姐姐是隊里的……好醫生……嘍……”,看看我童年的時光多美好。</p> <p class="ql-block">永平哥是我們的發小,如今他已是兩鬢斑白的老人了,每次看著他瘦小的身軀,我們都心疼憐憫他,這是大家的共同心聲。他待人真誠是一位善良的大哥,我們都親切的稱呼他“永平哥”。我們今天相約去看看他,并且中午特別邀請他和我們共進午餐,敘敘舊嘮嘮家常。(照片中間這位就是“永平哥”)</p> <p class="ql-block">宋大媽<span style="font-size:18px;">她是留在陽平關唯一的一位老人,</span>我們的老鄰居,也是我們的長輩,如今她已八十多歲了,看她身體多硬朗。所以我們此次出行去宋大媽家也是計劃內的,大家都說:“一定要去看看老人家,去家里還是不能空手”,我們早已把她當做自己的長輩了。</p> <p class="ql-block">宋大媽一直把我們送到樓下,我們才依依不舍地離開她家</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們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清河橋也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去的地方,這座橋上有“避車臺”,主要是當有來往火車經過這里時,我們可以躲避火車,這是最安全也是唯一躲避火車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我們邊走邊玩兒,欣賞著沿途風景。</p> <p class="ql-block">這個永平哥執意要陪我們去清河橋,因為他個子矮小,再加上腿部受傷過,走路不方便。可他說“見到我們這幾個發小,就覺得特別親切,我愿意陪你們去耍兒”,他家是四川人,滿口的川調,甚是親切。我們也只能依了他,只要他高興就好。</p> <p class="ql-block">路上發小桂玲發現路邊山碴子,我們興奮的采摘品嘗,這種感覺仿佛是又回到從前。</p><p class="ql-block">我們兒時的伙伴爬山玩兒時,經常采摘吃,山碴子味道有點澀澀的微甜,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山碴子”是我們常吃的零食。</p><p class="ql-block">山碴子每年從九月開始變紅,一直保持到第二年四月。</p> <p class="ql-block">火棘小時候常吃的小果子,我們兒時叫它“山碴子”,它還叫吉祥果、水衩子、火把果、救軍糧,說起救軍糧還有一個小故事,據陽平關的司機給我們講,解放前部分紅軍參與到剿匪工作,為了保持部隊傳統,不拿群眾一針一線,進入深山后干糧吃完,就找山上的野果充饑,冬季本來山里果子就少,火棘果是最常見也難得的野果,紅軍戰士就以火棘果充饑跟土匪周旋并最終消滅土匪,后來當地的人們就把火棘果叫做"救軍糧",我們兒時一直叫“山碴子”。</p> <p class="ql-block">看發小手里拿著“山碴子”美滋滋的神情,如今我現在所居住的城市,山西臨汾的古城公園里也有“山碴子”了。</p> <p class="ql-block">馬上就要到“清河橋”了,</p> <p class="ql-block">來到清河橋,站在橋下仰望清河橋,同樣的感受這橋沒有兒時那么高大,經歷了幾十年的清河橋,如今變得陳舊不堪,我們很想像兒時那樣站在橋上“避車臺”上,感受兒時的情景。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安全意識的增強,整個沿線鐵路全部圍住,根本就無法走近鐵路,更是無法站在“避車臺”上,我只能站在橋下仰望清河橋,拍幾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這就是“避車臺”,我們只能飽飽眼福了。</p> <p class="ql-block">再見“清河橋”,兒時曾經的美好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陽平關中學現在已改為“寧強天麻菌種產業園”了,整個學校還是原樣,只是外觀墻壁門窗煥然一新,不過還是曾經的學校,賓友和寶成他倆曾經在這里上過中學,他倆今天特別高興,興奮地找他們曾經各自的教室拍照留念。我們特別羨慕他倆,他倆終于圓夢走近自己曾經的學校了。</p> <p class="ql-block">哈哈!賓友待過的兩個教室都找到了,看把他樂的</p> <p class="ql-block">二樓這個教室他也待過</p> <p class="ql-block">走在嘉陵江大橋上,望著橋下滾滾的嘉陵江水,我們感慨萬千,終于近距離感受嘉陵江大橋魅力。嘉陵江大橋它承載著多少游子的回鄉夢。它連接我們童年和古鎮的許多故事,連接著我們對陽平關依戀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我們順著橋頭走到橋下這條小路,來到兒時乘船的渡口。這里今非昔比,渡船已經沒有了,只留下這空空的渡口,我們還是特別興奮,因為我們看到嘉陵江美麗的三孔橋,親耳聆聽嘉陵江濤濤流水聲,還能像當年一樣玩兒扔水漂游戲,我們比賽看誰扔的遠,看誰扔的多……仿佛又回到童年回到過去。</p> <p class="ql-block">大家懷著激動萬分的心情,高喊著;“陽平關我回來了……”,這情景真讓人振奮啊。</p> <p class="ql-block">站在嘉陵江橋下渡口這個地方,能看見到嘉陵江三孔橋全貌,遠觀大橋真是美極了。</p> <p class="ql-block">中午飯我們在子龍新區一個叫八妹“香土菜”餐館就餐,這里的飯菜很有特色。終于品嘗到兒時的味道:折耳根,魔芋,還有泡菜……這些美味的下飯菜,味道純正可口,在流變中不變的童年味道,我們在歡愉隨性中享受午餐的豐美,大家都贊口不絕道:“香,太好吃啦!”。</p> <p class="ql-block">來到陽平關的老街古鎮已經是下午2點多了,陽平關古鎮已經有2300年歷史了,在這里我們看到街道只剩下寥寥無幾的老人閑坐著,店鋪大部分都關門了,也沒人居住,更沒有人在這里經商,偶爾看到門板上寫著此房出租和聯系電話。</p> <p class="ql-block">記得小時候上街逛古鎮,鎮上人來人往,我們來這里都是背個背簍,購買一些生活用品全部放到背簍里。去鎮上有時候在渡口乘船,有時候徒步過橋到鎮上,鎮上有一個較大的商店,我們主要去那里購買一些所需要的物品,因為商店大貨源充足。有時候去照相館拍張照片,當時都得姐姐和母親帶我去鎮上。我記得鎮上只有一個書店,一個照相館,一個廢品收購站,一個百貨商店……這些足夠滿足我們的需求。還有很多小店鋪,大多數都是那種掛一長條木板的店鋪,早晨小鋪開門時就把這一塊塊木板卸掉,晚上關門就把木板全部再掛上。每個店鋪的門窗房屋都是暗紅色的,看起來很有年代感。這次看到的這些陳舊的店鋪房屋依舊如初。但是,幾乎全是房門緊閉,老街古鎮已經沒有曾經熱鬧場景了。</p> <p class="ql-block">這位老人笑問我從何處來,我說我們曾經在陽平關居住過,這次來這里返鄉尋找童年的回憶。他知道我們來的目的后,笑著說曾經也有幾個人來鎮上,曾經小鎮有多少人對這里魂牽夢縈著……</p> <p class="ql-block">曾經古鎮地板現在已經全部更換,據當地人講:“曾經的石板街凸凹不平,政府部門統一規劃把老街的青石板凸凹不平的石頭路改成現在這種大塊平整的石板路了”,這很正常因為時代要進步。</p> <p class="ql-block">老街古鎮,承載著歲月留下的痕跡。(發小賓友拍攝)</p> <p class="ql-block">小鎮慢節奏生活的人們</p> <p class="ql-block">陽平關古鎮的房屋很特別,它們都是現代與古老相結合,當你推開現代房門時,發現里面有一座古老的房子,古老的房子里又有現代小樓房。這些房屋大多都是依山而建。</p> <p class="ql-block">據房主說:“這是陽平關古鎮最古老的房子”,我看著這門窗和木雕也很有年代感了。</p> <p class="ql-block">陽平關古鎮當地的居民也很純樸,聽說我們此次出行來尋找童年的回憶時,熱情的給我們講當地有趣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陽平關最后一站我們來到龍門洞,這里不收門票,景區小路崎嶇,綠樹成蔭,龍門洞天然形成溶洞,我們都驚嘆不已,這么美的景區,我們兒時可沒聽說過,這次不虛此行啊。</p> <p class="ql-block">龍門洞洞頂</p> <p class="ql-block">龍門洞全景,這地方值得去游玩兒,純美的自然風景。</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古鎮是個有山有水有故事的地方,距今已有500多年歷史,它是國家AAAA景區,古鎮完整保留了魏氏宅院,回龍場老街,漢船屋,煙管……等這些極具特色文化底蘊老建筑。</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燈火闌珊的青木川老街(拍攝寶成)</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我們來到廣元,這個城市很美,依山傍水,城中有山,小城圍繞著嘉陵江,江中又有橋,好一個依山傍水美景如畫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在廣元有三江,美麗的嘉陵江,白龍江,青竹江,還有各種各樣的綠色植物茂盛繁多,這里空氣濕潤,真是一個天然氧吧。</p><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在“皇澤寺”最高點拍攝的廣元全貌。</p> <p class="ql-block">我們來到廣元后,我們先后游覽女皇武則天的“皇澤寺”,站在“皇澤寺”最高點,俯瞰廣元全景,還游覽了蜀道“劍門關”,感受到“劍門關”的雄、險、仙。體驗一下“玻璃棧道”的驚險刺激。在國家森林公園“翠云廊”欣賞到園內柏樹的奇、美、秀。還品嘗當地著名的“南天門涮鍋”,圓滿結束尋夢之行。</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劍門蜀道拍的“雷鳴橋”,這次出行見過各式各樣的橋。</p> <p class="ql-block">這是翠云廊森林公園中兩顆樹叫“夫妻樹”,還真是成雙成對。</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看見幾個畫家在創作,這里的柏樹有幾百年幾千年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當地學校組織學生們游學現場。</p> <p class="ql-block">來到一個城市,一定要去農貿市場,那里有當地的特色美食。</p> <p class="ql-block">這里還有一位賓友的同學,熱心好客的李國良大哥和嫂子,感謝你們的盛情款待和游玩兒。</p> <p class="ql-block">背簍是當地老鄉出行必備工具,這種方形背簍是改進版的。</p> <p class="ql-block">我深深地愛著你,這片多情的土地,在我走過的小路上,有陣陣鳥語花香,在我耕耘過的田野上,有一層層金黃翠綠。——(《多情的土地》)此情此景,這段歌詞在我耳邊響起!</p> <p class="ql-block">這紅色的水果叫小李子 ,我買了二斤嘗了嘗,味道純正真正童年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呵呵,一直以來我特別期待背上背簍的感覺,今天終于如愿以償背上當地老鄉的背簍感受一下,發小憲穎給我留下美好瞬間。</p> <p class="ql-block">愉快的尋夢陽平關之行已經結束了,感謝發小們一路陪伴,感恩一路有你們的陪伴。</p><p class="ql-block">這次行程的途中有漢中的袁明才同學、周小華小妹的熱情接待;廣元的李國良同學及家人的盛情款待,我們非常感謝小華、袁大哥、李大哥接待與陪伴。</p><p class="ql-block">賓友和海萍辛苦啦!倆位發小一路操心買票訂餐。憲穎是我們的開心果,有你我們一路歡歌笑語。桂玲、寶成謝謝你倆,我看到你倆的真誠,桂玲的善良,還有寶成對陽平關,對同學的那份情感,讓我感動。我們雖然相聚是短暫的,但相處是長久的。一路上相互幫助,彼此相互關心。這是一次難忘之行,愉快之行。今后有機會我們還會繼續一起游玩兒,一起歡笑快樂,一起記錄美好的生活。我們這次出行有了更多的感動和難忘,難忘的陽平關、難忘的同學情、難忘的鄰里情,希望我們的這份情誼永遠留存,也希望你們一定要到臨汾來作客,臨汾的朋友歡迎你們,此次陽平關尋夢,大家收獲滿滿,圓了心中多年的夢想。最后我祝愿大家幸福、快樂,美好常在。</p> <p class="ql-block">有句話這樣說,相見不如懷念!有些時候,對于曾經居住過的地方和曾經熟悉的事物,也許永遠留在記憶和懷念里才是最美好最妥帖的。因為人都是感性的,所懷念的,也大都是經歷中最閃光的,最精彩的那一部分。而隨著歲月變遷,滄海桑田,許多東西都改變了原有的模樣,以至于再相見時,讓我們的情感難以接受,內心充滿惆悵和失落!這是我這次陽平關之行后,一絲莫名的傷感與失望……我夢里的陽平關啊,你永遠是我生命長河里最激蕩的那朵浪花!</p><p class="ql-block">當我坐上返回的高鐵,當列車開動的那一瞬間,我的心情有一絲絲莫名的傷感,再見廣元,再見我的陽平關。</p> <p class="ql-block">時間:2023年10月11日—10月15日</p><p class="ql-block">編輯:追夢</p><p class="ql-block">拍攝:追夢(手機拍攝)</p><p class="ql-block">地點:漢中 陽平關 青木川 廣元</p><p class="ql-block">入境:劉賓友、王寶成、田海萍、張桂玲,卜憲穎,王秀琴(曾用名:王秀紅)袁明才,周小華,李國良和嫂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次出行第一站在陽平關,相機鏡頭壞了,好遺憾這么美的景,只能用手機拍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甘谷县|
社旗县|
民丰县|
宜良县|
桑植县|
普安县|
陇西县|
宁蒗|
大同县|
娄底市|
七台河市|
海晏县|
南充市|
黎城县|
济宁市|
丰宁|
辽阳市|
甘南县|
开远市|
林西县|
四平市|
连平县|
茂名市|
奉化市|
榆林市|
洛南县|
梁平县|
襄垣县|
克东县|
偃师市|
长宁县|
肥乡县|
天长市|
定边县|
兖州市|
云南省|
肥西县|
阿鲁科尔沁旗|
焉耆|
扶余县|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