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桐城話開篇,安慶方言貫穿,故事清晰曲折,桐城小花植入,刻畫流暢輕快,說理淺出深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0月9日晚,上海宛平劇院大劇場上演了一出好戲,“二度梅”得主、著名黃梅戲演員韓再芬攜新近創作排演的大型原創黃梅戲《傾寧夫人》傾情演出,為在上海的黃梅戲愛好者帶來了一次難得的近距離觀賞藝術體驗。</p> <p class="ql-block">?故事以清朝文華殿大學士張英侄媳“傾寧夫人”為第一視角,圍繞桐城張、吳兩家地皮之爭,在“法與理”的思辨中,講述了為什么會有六尺巷的出現,深刻地“理順”與“探明”六尺巷的由來的背后隱藏的倫理,講訴“講法治、知禮讓、懂謙卑”在現實中的不易,與我們這個民族追求相互和諧美好社會文化內涵所付出的努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脈絡分明:她是從江寧嫁到桐城張英家的侄媳,在桐城打理張英家中事務,人們都敬稱她為傾寧夫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桐城張英家開工喜建新宅,以便等在京城的大學士張英告老還鄉時頤養天年。不料被衙門以有人狀告張家占地,勒令停工。</p> <p class="ql-block">?鄰居吳家以“張家占有吳家土地三尺”之由,把張家告到衙門。張家在衙門過堂時才知道是睦鄰吳家“有理”告的狀。但張家有地契為證。未料到吳家也有一張地契。兩張地契一張為前朝契約,一張為當朝憑證,確有三尺地的重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傾寧夫人覺得茲事體大,于理、于法、于家教……都是重大事件。于是在與吳家交涉的同時寫信向張英稟報。</p> <p class="ql-block">?陰差陽錯,迎來的是大學士(實為師爺弄筆)給衙門寫的“家書”……縣衙誤以為大學士故意為之,曲解而自作聰明,避重就輕不言“三尺地”之爭,而判令張家得以復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傾寧夫人覺得此事蹊蹺,此中必有差錯,不惜責己休書而力阻復工,以免傷害了張英的盛名。但張家上下族人非常生氣,堅持不能再停工,在劍拔弩張之際,又迎來了大學士張英的親筆家書。</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書中寫道:“吳家既持我大清之地契,故,此地理應歸吳家之所有。古人云:冤家宜解不宜結,然,余竊以為我家可先公然致歉,冰釋前嫌,重修舊好。”令家人立即退讓地三尺,并向吳家道歉,信的后面附詩一首:</p><p class="ql-block">一紙書來只為墻,讓他三尺又何妨。</p><p class="ql-block">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全劇圍繞“三尺地”這根線索,從據契力“爭”到據禮謙“讓”,從對簿公堂到家書判案,展示當時桐城不同人物的價值理念和為人處世。張、吳兩家產生糾紛,“吳”家“有理”而訟,張家侄媳第一考慮此事不能落人口舌,避免鄉鄰說張家仗勢欺人,立即停工稟報張英。吳老爺,有地契為證,地是我家的,我不能因為你家有人做大官就這么認慫。衙門判官左右為難,各種揣測,隨風擺動。師爺擅作主張的回復,明顯違背職業操守。</p> <p class="ql-block">?傾寧夫人勸說程管家相親成家,管家心中雖暗戀傾寧夫人,但是他知道不能越距,恪守仆人本分。族長顯示權威,強硬復工,甚至威脅、恐嚇。傾寧夫人面對族長與眾人的壓力,自寫休書,獨自來承擔不復工的后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后,大學士張英的再讓三尺又何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法理、道義、格局、操守、規矩……等等,講述的是一個人的修為,一個封建士族的修為。張英本人并沒有出現,卻時時能夠感受到他對家庭家風的影響,并以此闡發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的道理。而對如何處世,如何做人,如何做事,看完這部戲,相信都能為我們提供更多思考的角度與空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爭是不爭,不爭是爭。有時,讓并不是輸,也不是丟了顏面,是內心有強大的支撐,并且能夠在謙讓成就他人之后,還能達到修成自身的自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尺地之爭,變成修六尺巷的佳話,黃梅戲《傾寧夫人》經過精心巧妙設計編寫,故事線條簡單卻編輯曲折,從歷史照進現實,以深諳人性的解剖,深入人心的刻畫,滲透人情的演繹,耐人尋味,引人深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終觀全劇,除了對于人物、故事的曲折演繹之外,還能感受得到再芬黃梅與以往劇目創作排演上諸多不近相同之處,或者說有多重意義上的回歸建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如,從“雅”到“俗”的回歸。傳統戲曲多講述世俗故事,而隨著其不斷演變,在敘事風味、舞美服飾等方面越發追求美輪美奐,《傾寧夫人》放下以往創作偏向于塑造唯美趨“雅”的取向,取材于宅基地這類古往今來最常見最真切的鄰里之爭,不走傳統戲曲風花雪月、才子佳人的約定路徑,描寫的是當家人、管家事、話事理、鄰里情,通到鄉里鄉親,俗到家長里短,人物可見、情理可感、爭讓可觸,舞臺簡約,服飾簡單,燈光清爽,“俗”至味而品至誠,可謂本質意義上的回歸與重建。</p> <p class="ql-block">?又如,從“詠嘆”到“敘事”的演變。如同以往《徽州女人》的場景之中,《傾寧夫人》也有大段大段的人物內心獨白,卻又不同于以往“詠嘆調”式單向的渲敘,更加傾向于人物內心的思考和斗爭,是故事往前講述的接續,是劇情向后發展的鋪墊,有更多助推和用力的成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再如,從“徽州”到“安慶”的回歸。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受人物、語言、生活慣性和社會實踐的諸多影響,文化具有普遍的地域性。尤其是地方戲曲,更多的是借助于地方方言,漸漸發展成為一種鮮明的地域性文化符號。同時,也因為其記一方人文、揚一方風俗,而不斷完成了其具有獨特的的敘事表達,為一方百姓所喜愛,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更大范圍的傳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往,以徽州當地人物建構起《徽州女人》《徽州往事》等知名作品,取得了不錯的實踐,而《傾寧夫人》重新把視野拉回桐城拉回安慶,回到了黃梅戲的發源地,回到安慶官話的氛圍當中,更加增強了作為黃梅戲其作為地方性戲曲的傳統屬性,讓傳統戲迷更具有親切感,而劇中反復植入的桐城小花茶葉,也讓大家不覺突兀,反而報以會心一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座黃梅城,滿城戲中人,一曲黃梅調,誰人不知是安慶!”安慶地處八百里皖江頭上,大江舒緩,平原壯闊,澆灌便利而使土地大多適宜耕種,百姓更愿意守田園耕讀傳家。長此相傳,孕育出辨大勢、明事理、守規矩、講謙讓的性格本色,《傾寧夫人》在其故事選擇、人物塑造和教化顯揚而言,具備了更多的回歸意味、現實意義和傳統意蘊。</p> <p class="ql-block">?而作為韓再芬的沉穩領銜,馬自俊的張馳出演,程管家的金質嗓音,縣令的亦莊亦諧,一班師爺常隨衙役的出彩演繹,都是成劇添彩的合成效應,足見再芬黃梅的豐厚底蘊,是成就《傾寧夫人》諸多因素,值得多看幾遍,多想幾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修宅修巷修萬事,修身修行修永世,</p><p class="ql-block">竹修氣節人修品,修為世間第一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是劇尾的一段唱詞,也是這出戲想要傳達和灌輸的理念,“修”是儒家的第一要務,也已經成為傳統思想文化的精髓,修為不易,做戲也難,且多聽上一聽、看上幾回!</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注:圖片選自觀影微信群體或網絡。</span></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TzmDAmXSmguAU1ZN3wEJTg"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师宗县|
丹阳市|
冷水江市|
康乐县|
库伦旗|
乡城县|
阿巴嘎旗|
桂林市|
安徽省|
珠海市|
沐川县|
射洪县|
晴隆县|
禹城市|
井陉县|
齐齐哈尔市|
贵南县|
黄陵县|
神池县|
富阳市|
正定县|
沂源县|
卓资县|
乌兰浩特市|
台中市|
泽普县|
错那县|
珲春市|
淳安县|
西宁市|
万荣县|
凌海市|
饶阳县|
通榆县|
陵川县|
天津市|
鹿泉市|
花莲县|
舒城县|
曲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