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閩山之王大香爐山朝圣記</p><p class="ql-block"> 作者:徐舒郁</p><p class="ql-block"> 拍攝:零點</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閩山之王大香爐山”印章</span></p> <p class="ql-block"> 序曲﹒極致誘惑</p><p class="ql-block"> “513戶外俱樂部”有一個戶外書站,幾乎每天晚上,都有隊友不約而同地匯聚這里,約茶開泡也好,談天說地也罷,其樂融融。甚至一段時間以來,每到周六晚上,還請來專家為大家講經(jīng)論古。當然,談論最多的,還是關于戶外的話題,因為我們都緣于共同的喜好才聚在一起的:熱愛自然,玩酷戶外。</p><p class="ql-block"> 群主潘醫(yī)生乃至俱樂部的一眾玩家,這幾年把武夷山境內(nèi)知名的非旅游峰巖崖石,以及周邊的山峰都“戀”了好幾遍了,就連全國知名戶外打卡點江西五府崗都成了我們的后花園。</p> <p class="ql-block"> 戶外玩家其實都有一個臭毛病,都想不斷挑戰(zhàn)極限,征服絕境。因緣際會下,潘醫(yī)生產(chǎn)生了一個“偉大”的野望,那就是要“站在閩山之巔,朝圣大山之神!”很快就有了同好者,因此,登頂位于閩贛交界的福建境內(nèi)第一高峰----大香爐山,向大山之神致敬,已經(jīng)成為我們這些戶外玩主的執(zhí)念。</p><p class="ql-block"> 海拔2013米的大香爐山,地勢險峻,狀似香爐,并且一年四季云霧蒸騰,就像從爐中升騰的青煙,尤其是她從華東最高峰黃崗山逶迤往東,宛如一條青龍,沖向天際,極欲舉霞飛升的態(tài)勢,更讓人心向往之。但是,她卻是一座迄今為止沒有記載有人登頂?shù)纳裆健?lt;/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龍頂神龕</span></p> <p class="ql-block"> 如果從華東最高峰黃崗山頂向東南方眺望,你就會發(fā)現(xiàn),在你面前有一條青色的巨龍,在云天霧海中蜿蜒回旋,千姿百態(tài),一路連綿向前,逶迤而去,似乎想要掙脫黃崗山的羈絆,獨闖一方世界,于是在天地之間,就留下了這樣一條厚重而又綺麗的生命軌跡。</p> <p class="ql-block"> 2020年3月17日,潘醫(yī)生開始關注大香爐山,多方討論策劃,查找衛(wèi)星圖譜,詢問有關人士,設計攀援線路,帶領強驢們經(jīng)過多次各種程度的探測,最后確定朝圣路徑,實施攀越計劃:分別在第六次四人(潘醫(yī)生、李鵬、郭延光、步行者)登上大香爐山北側王妃峰(513戶外命名),此次攀越,探明了入山路徑,為后續(xù)的攀越立下了定海神針;第七次三人(潘醫(yī)生、零點、劉野)越過次高峰王后峰(513戶外命名)成功登上大香爐山,探明最后的登頂路徑。</p><p class="ql-block"> 但這兩次攀越,雖然分別登頂不同的峰巔,都因準備不足,來去匆匆,都沒有做好海拔檢測,也沒有留下我們足夠的印跡。</p><p class="ql-block">(下圖:第六次探訪大香爐山隊友)</p> <p class="ql-block"> 這一次,我們汲取前兩次攀越的經(jīng)驗,做了充分的準備。原計劃潘醫(yī)生、零點、劉野、郭延光、李鵬、步行者六路人馬,但最后匯聚成行的是潘醫(yī)生、零點、劉野、郭延光、步行者五條漢子,李鵬因單位事務脫不開身,憾未成行。于是,就開始了“五雄月下追嫦娥,香爐頂上飛天歌”的壯舉。這是我們第九次出行,九九歸一;也是第三次實施攀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法自然!</p><p class="ql-block">(下圖:第九次探訪(登頂成功)大香爐山隊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五位隊友在龍頂合影留念</span></p> <p class="ql-block"> 行進篇﹒超級虐戀</p><p class="ql-block"> 9月29日,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jié),但清晨5點半,我們就開著高大威猛的長城炮大皮卡,一路飛奔,山上采石場修建的簡易山路,雖然坎坷顛簸,卻完全不能動搖我們朝圣的決心;即便是中秋佳節(jié),也阻礙不了我們堅定的步履,因為我們要:</p><p class="ql-block"> 欲步王頂唱情歌,</p><p class="ql-block"> 將登蟾宮會嫦娥,</p><p class="ql-block"> 此去香爐折福桂,</p><p class="ql-block"> 再邀玉皇逛天河。 </p><p class="ql-block"> 車到山前沒有路,扔下小車去徒步!我們重裝熟路,每個人都背著四十斤以上的登山包,還帶著一個空水桶(這是為在山上宿營準備路上裝水的),從7點左右下車到香爐瀑布,五公里多的早期林業(yè)山道,現(xiàn)在的荒野獸徑,我們一口氣就走到了。</p> <p class="ql-block"> 9點左右到達香爐瀑布,望著被山洪肆虐拓寬深切的瀑布,我們深感大自然的威力,深知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渺小和微輕。但就因為如此,當初在參加這項號稱強者游戲的運動時,我們就有了征服絕頂,峰巔舞蹈,守望天地的決心。</p><p class="ql-block"> 因為諾大的世界,總有些是你必須要達成的目標,在等著與你今生的傾心相遇,或在白衣傾城笑容溫暖的少年,亦或在無言獨上西樓天涼好秋的白首。</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我們重新起肩。這一起步,就是“大片”,再也沒有之前5公里背負重裝,依然健步如飛的瀟灑,60度以上70度左右的野坡,松軟的腐質土,甚至需要繩索才能攀援的近90度峭壁(在第一次開辟上山路徑時,我們把這個瀑布邊上的必經(jīng)之崖命名為“絕望坡”),同時還有千千萬萬如八爪章魚般,頑強地牽扯著我們前行步伐的各種小灌木和細竹子,讓我們舉步維艱。</p><p class="ql-block"> 俏皮的小蜘蛛或者不知名的小昆蟲,也時不時也在我們的臉上或者脖子上留下它們的噬痕。夏秋時節(jié),大山深處的野蟲可不溫柔,一不小心,它們絕對會在你的皮膚上留下讓你記憶深刻的印象!步行者手上被小尖刺扎破和被不知名小蟲蟲叮咬過的地方,回到家后一個星期,還在腫、痛、癢!不知多么“酸爽”!</p> <p class="ql-block">絕望坡</p><p class="ql-block">接近90度,上下大香爐山的必經(jīng)之路。</p> <p class="ql-block">此刻零點正在下絕望坡。</p> <p class="ql-block"> 艱難地穿過阻力重重的叢林,到了瀑布頂上,我們趕緊下到澗谷,總算松了一口氣,有一種“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的痛快感。說實話,我們寧可在看上去亂石嶙峋的澗谷里溯溪,也不愿意在好像更溫和的叢林里漫步!</p><p class="ql-block"> 我們得知道好歹,懂得選擇:兩難相權取其輕!個人覺得,這是整段攀越過程中最艱難的路段!即使第二天在更高、更陡、更累且背負更重的情況下,也不過如此!</p><p class="ql-block"> 脫離樊籠,開始沿著被前不久的山洪沖刷得面目全非的溪澗逆流而上。</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山溝是這樣的,沒有了青苔石、滑石。</p> <p class="ql-block"> 溯溪,我們是專業(yè)的!站穩(wěn)腳跟,眼觀前方,判斷路徑,謹慎邁步。而澗谷也并非一路暢通,其坡度更是經(jīng)常在60度以上,時不時會遇到幾十米高的斷崖,無從抓手,無處落腳,我們不會冒著滑落的危險,沖動地去逞能,只有老老實實地又回到叢林里,再去經(jīng)受千纏萬拌的掙扎,待越過崖壁后,重新下到澗谷溯溪真可謂:小心翼翼慎踏步,步步為營步步高!</p><p class="ql-block"> 說實話,剛被山洪從不知被埋了幾千萬年的泥土里沖刷出來的石塊,既無青苔,也不光滑,在這溯溪,只要把重心降低,穩(wěn)步前行,幾無大礙。在整個攀越過程中,我們“愛”死了這種在溪澗里自由地尋找方向,步步為營的感受,劉野甚至還有閑心逸致尋找奇石,想要抱回“513戶外書站”做擺件。每當他看到自以為的奇異石時,我們就出價:“我出100元,你背回去”,但劉野每每耍賴加價:“加個0就可以!”其樂無窮!</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貌似悠閑地在澗谷里一步一個腳印地向上攀援的時候,上天似乎也在考驗我們朝圣的意志、誠意和耐心,濃重的霧靄從空中沿著山體一點一點往下壓,空氣中的水分也在漸漸增加。開始,我們還只是認為這是霧濃欲滴,這在大山深處是常有的事。</p> <p class="ql-block">513石</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513石是這樣的。</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513石已被山洪沖的面目全非。</p> <p class="ql-block">過去的山溝,遍地都是滑石、青苔石。</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山溝。</p> <p class="ql-block">以前的山溝。</p> <p class="ql-block">現(xiàn)在的山溝,已沒了青苔石、滑石,比過去好走多少。</p> <p class="ql-block">冒雨前進!!!</p> <p class="ql-block"> 但沒多久,考驗真的來了,大雨傾盆,雨滴如注,我們瞬間“濕身”!雨水沖刷著汗水,帶走了汗臭,卻也淋了個透心涼!我們開玩笑說,這是普通人花錢都買不到的感受,多么酷爽的體驗啊! </p><p class="ql-block"> 確實,生活的很多時候,你不愿意冒險,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收獲。就因為我們天賦異稟,目光如炬,所以最后總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世外奇景!</p> <p class="ql-block"> 很快,澗谷里,水流漸漸加大,水溫慢慢降低,頭頂上已經(jīng)傳來陣陣隆隆的吼聲,那是雨水匯聚的一道道瀑布沖刷崖壁發(fā)出的奏鳴曲。為預防山洪爆發(fā),我們撤到了叢林里。</p> <p class="ql-block"> 我們剛把沉重的登山包卸下,山洪就真的飛奔而來,剛才還只是涓涓細流,曼聲細語的山澗,一下子洶涌澎湃,濤聲怒吼,湍悍的狂瀾裹挾著泥石從頂上飛瀉而下,驚得我們一愣一愣的:大山為迎接我們準備的洗禮用不著這么猛吧?</p> <p class="ql-block"> 宿營篇﹒別樣體驗</p><p class="ql-block"> 之一﹒詠嘆調(diào)</p><p class="ql-block"> 也許,上天感受到了我們的虔誠,就真的有在眷顧我們,正在我們清醒地明白,原來設定的第一個宿營點肯定被大水沖跨,不知道還要花多少時間尋覓適合扎營點的時候,一片躲在大面積崎嶇林地下相對平緩卻狹小的草地,很驚奇地被步行者和潘醫(yī)生發(fā)現(xiàn)了,兩人趕緊把在前面探路的零點、劉野和郭延光召回來,決定就地宿營。后來原定宿營點的狀況證明,這是一個絕對明智的選擇。</p><p class="ql-block"> 大山為我們準備的臨時宿營點很安全,上方是一大片高大的喬木林,坡上巖壁的青苔已經(jīng)很厚,草叢茂密,地上有幾條細細的水流,沒有任何被山洪肆虐的痕跡。而邊上,就是峽谷,就是那條被狂瀾沖刷得從幾十里外的市區(qū)都可以看得很清晰的山澗。很顯然,這里經(jīng)受住了大自然不知凡幾百年的考驗,是上天為我們提供的最好的庇護所!用劉野大神經(jīng)常掛在嘴邊的話說,我們的人品杠杠的!</p> <p class="ql-block"> 邊上溪澗的山洪依然肆虐,但我們卻已經(jīng)愉快地冒著傾盆大雨,在搭建自己的蝸居。清理過竹草,非常勉強地在濕地上塞下兩個帳篷,肯定不平坦。但步行者和潘醫(yī)生、郭延光依然覺得,比起我們當年在王妃峰下的宿營點,這里堪比星級酒店!期間,大家甚至脫了濕透的上衣(因為太冰涼了!),狂秀并不性感的胸肌。</p><p class="ql-block"> 正是中秋,整夜無眠!潘醫(yī)生和郭延光倆居一屋,時不時鼾聲雷動,配合著溪澗狂瀉的濤聲,簡直就是歌劇詠嘆調(diào)!零點、劉野、步行者相對瘦弱,仨擠一屋,邊上的鼾聲、咬牙切齒聲,還有悶熱、擁擠和莫明的“熏”味,即是中秋,徹夜無眠!可謂:今夜雖有激蕩豪情無限,卻沒有歡樂穿越時空,但我們風雨并肩心相連,沒有夢,月也無眠。</p><p class="ql-block"> (友情提示:除非萬不得已,切不可仨住一屋,太恐怖!即使倆,也需慎重!如果自己也打鼾,可以忽略。若是一家人,另當別論)</p> <p class="ql-block">宿營點</p> <p class="ql-block"> 之二﹒間奏曲</p><p class="ql-block"> 相比第一個宿營點的無眠之夜,第二天在王妃峰上的宿營,可以稱得上是五星級別的!若是還比我們第一次在王妃峰下的營盤,王妃峰頂?shù)臓I地,就像迪拜的七星酒店。</p><p class="ql-block"> 在造山運動時突兀而起的,看似巨大實則極窄,其實又很堅固的王妃峰頂,我們又奇跡般地擠下了兩個帳篷。昨夜備受折磨的零點,也在邊上一條狹小的山脊線上,頑強地搭建了一個堪稱豪華的單人別墅,任憑夜里狂風呼嘯,也不愿意挪一下窩!</p> <p class="ql-block">上圖:零點在百米高的山脊上建的豪華單人間。兩側不到50公分就是懸崖峭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 誰有體驗過上“大號”腰間要綁一根繩子的?來這里可以體驗一下。)</p> <p class="ql-block"> 零點倒是脫離苦海了,但,鼾聲依舊!嚙齒依舊!除此之外,還有風聲!更恐怖的是,潘醫(yī)生郭延光二人的鼾聲剛停,好像示威似的,劉野還適時長應一聲,又戛然而止,引得潘郭二人的鼾聲再次起伏,周而復始!今夜依然無眠!但夢想挽起明天,美在夢想之間,愛在天上人間!明日有約,今夜無眠。</p><p class="ql-block"> 夢中,依稀響起《夏天的夢是什么顏色的》的歌曲:“啊!夏天的夢是什么顏色的?是船邊輕語的螢火,是桅桿小憩的海鷗!啊!夏天的夢是什么顏色的?是繁星澆揉的月光,是雨后山寺的晚鐘!啊!夏天的夢是什么顏色的?是列車遠去的白煙……”</p><p class="ql-block"> 剛夢到白煙,就聽到了潘醫(yī)生的起床號:“云海上來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圖:王妃峰宿營點,可容下二個帳篷,遠處的山巒為黃崗山,明亮的月光如白晝一般照在帳篷上。</p> <p class="ql-block">黃崗山頂月落</p> <p class="ql-block">王妃頂上曬帳篷</p> <p class="ql-block"> 之三﹒歡樂頌</p><p class="ql-block"> 第三天,完成登頂壯舉后下撤時,劉野提議,時間還充足,且飲用水有點勉強,不如稍事休息后,改變原定在王妃峰頂繼續(xù)宿營的計劃,下午就回第一個宿營點,建議被一致采納。</p><p class="ql-block"> 很順利地撤回到第一個宿營地,只用一個半小時!要知道,我們昨天攀援時,從第一個宿營點到王妃峰,用了近六個小時!</p><p class="ql-block"> 澗里洗了一個爽身澡,出水的那一刻,別提多舒爽!可沒想到潘醫(yī)生還有頑皮的一面,遠遠地偷拍了劉野和郭延光的“出水芙蓉照”,當然臉部是被遮擋的!又平添一個談笑的話資。</p> <p class="ql-block">延光去找石鱗,零點在玩手機。</p> <p class="ql-block"> 劉野可能有點累了,吃完飯后早早睡下。其他四個隊友趁著月夜,還在閑聊。頭燈下,步行者發(fā)現(xiàn)了一只小石鱗,潘醫(yī)生眼疾手快,一下子就抓住了。經(jīng)郭延光辨認,確實是石鱗。于是,他又打著頭燈到處尋找,還別說,真多!沒一會兒功夫,就找到了五六只,但都很小,好像是一個窩里出來的。當然,觀賞完后一只只都放回了大自然!</p><p class="ql-block"> 可是,第二天早晨劉野醒來的時候,我們打趣他錯過了好多石鱗,他“遺憾”了半天,直嚷嚷沒有喝到大補的石鱗湯。</p><p class="ql-block"> 石鱗的發(fā)現(xiàn),又一次佐證了武夷山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良好狀態(tài),我們應該珍惜,更應該保護,當然還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進一步改善它!這不僅是大山保護神的天職,也是大山守護者不容推卸的責任,肯定也是我們這些大山守望者毫無例外的義務。</p><p class="ql-block"> 今夜依然無眠,今夜歡樂無限,今夜禮花滿天!</p> <p class="ql-block"> 登頂篇﹒絕對享受</p><p class="ql-block"> 在臨時設定的宿營點度過一個有點折磨人的夜晚之后,30日早上7點多,我們再次出發(fā),昨夜洶涌澎湃的洪濤不知什么時候又溫柔如初。山勢更陡了,攀援抬升的過程一如昨日,在溪澗和叢林間交錯上行,也在愉悅和糾結中來回折騰。</p><p class="ql-block"> 進入大山前,來到了我們原來預定的宿營點,這里,早已被洪濤沖得七零八落,根本容不下哪怕一頂帳篷。經(jīng)過一大片碧綠的、不知積滿多少年青苔的亂石灘,我們在原來已經(jīng)40多斤的背負上,又各自裝滿了一桶9斤重的山澗水帶上。劉野仗義,把潘醫(yī)生的那桶水裝進了自己的大背包,不愧是潘醫(yī)生的“第一馬弁”!以后,我們要升他為“衛(wèi)隊長”!</p> <p class="ql-block"> 昨日上山,每個人都負重40余斤,今日上山,每個人都必須再加一個裝滿水(9斤)的桶。</p> <p class="ql-block"> 劉野把潘醫(yī)生的那桶水裝進了自己的大背包,背著兩桶水上山。</p><p class="ql-block"> 天生牛力。</p><p class="ql-block"> 絕對 “第一馬弁”!</p> <p class="ql-block"> 眼下,雖然體能更差,山勢更陡,背包更重!但我們憑著一種精神,重裝熟路,掙扎到了每次上山都要遇到的水杉王前。望著這株默默沉寂的老樹王,我不知道他老人家在這人跡罕至的崖壁上已經(jīng)守護了大山幾千年?在這不知始終的守望中,他又經(jīng)歷了怎樣的風云變幻?遭遇了多少風雨滄桑?見證了什么世情冷暖?亦或許,他早已經(jīng)看慣世態(tài)炎涼,波瀾不驚?</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老樹王伸出的蒼虬的手上,系上了祈福的紅綢帶,愿他能夠佑護大山的守望人,當然,更要佑護大山的守護人,因為,我們都是大山的擁躉!</p> <p class="ql-block"> 到達預定的第二個宿營點王妃峰,已經(jīng)是下午兩點多,整理場地,搭好帳篷,埋鍋造飯,吃飽喝足,大家躲進了高山星級酒店,享受風和日麗的VIP服務,美美地補了一個午覺。</p><p class="ql-block"> 從山下一路攀援,直到王妃峰,我們這次很少遇見各種鳥獸,上次看到的黑熊窩,里面早已濕透,甚至都有點苔痕,顯然熊已經(jīng)離開很久了。野豬窩也還在,不過還是被廢棄的。只是在接近王妃峰時,隱約聽到幾聲鳥鳴。除此之外,再無旁人。而在王妃峰上,以及第二天在大香爐山上,我們連一只飛鳥都看不到。看來,大香爐山這條山脊線,是一個飛鳥都到達不了的掛壁野徑。</p> <p class="ql-block"> 這五桶水背上山頂真不容易,必須合影留念,后面的日子就靠她了。</p><p class="ql-block"> 如果按計劃在山頂住二個晚上,這五桶水還是不夠的,必須省著用。</p> <p class="ql-block">王妃頂上的天幕</p> <p class="ql-block"> 晚上睡覺時,發(fā)現(xiàn)蜈蚣、蜘蛛等進了帳篷,蜈蚣被滅了,蜘蛛沒抓住。</p> <p class="ql-block"> 遠處是黃崗山。</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我們祖國的74歲華誕日。早早地,我們就被潘醫(yī)生的起床號在朦朧中喚醒,云海、日出、遠景,都沒有我們第一次在王妃峰時看到的美妙,也沒有帶來更多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7點多,要登頂了。臨出發(fā)時,潘醫(yī)生、零點和劉野他們仨已經(jīng)有過體驗,相對淡定,步行者則有點忐忑,因為前路未明。</p><p class="ql-block"> 王妃峰一個轉角出去,峰回路轉,初度震撼!</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條連接王妃峰和王后峰的狹窄的山脊線,脊上亂石嶙峋,寬不超過兩米,兩側懸空,不下幾十米的高差,往下一探,頭暈目眩。我們以為這已經(jīng)讓人觸目驚心了,難怪我們四個第一次來這里的時候,曾經(jīng)探測過的李鵬說有難度,那時候,我們都已經(jīng)精疲力盡、彈盡糧絕,以至于望而卻步。</p> <p class="ql-block"> 登上王后峰,抬望眼,禁不住仰天長嘯,壯懷激烈。懟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座危峰兀立、氣勢磅礴的大山,像一座巨碑一樣矗立在天地之間,云騰霧罩,青峰如黛,重巒迭嶂,雄渾蒼莽,巍峨高聳的山體,孤峰突起,高山仰止,氣壯奪人!就像從黃崗山一路闖過來的巨龍,峰頂宛如高昂的龍首,筆直向上,突出天際,仿佛下一刻就要騰空而去,帶著我們飛升到無盡仙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這時候絕對有“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的強烈感慨!</p><p class="ql-block"> 帶著極度的震撼,下了王后峰,突現(xiàn)眼前的是一堵百多米長的山墻,就一整塊狹長而又扁又高的巨石,綿延連著王后峰和大香爐山。依然寬不過一米多,最窄處只有半米,而兩側的峭壁絕不下百米,且無植被,只在墻體的脊梁線上零零落落長著一些細矮的綠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圖:王后峰</p> <p class="ql-block">王后峰石林</p> <p class="ql-block"> 站在,不,是坐在墻上,下不知深淺,高不知凡幾,更有山間勁風不時呼嘯,仿佛驚濤駭浪,人于其上,稍不留神,似乎就會被帶離山頂,從而遨游霄漢。</p><p class="ql-block"> 而對面雄偉的山體,披掛著矮小的叢竹和片片落石,就那樣貌似筆直地懸掛在壁上。我們再次被撼動了!</p><p class="ql-block"> 在某一瞬間,我的信心和勇氣好像已經(jīng)喪失!我要向大山致敬!我要向大山膜拜!我要向大山臣服!</p><p class="ql-block"> 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爬過山體石墻,對!就是“爬”!我們已經(jīng)臣服在大香爐山腳下!虔誠地步步驚心步步高,終于,我們登頂了!登頂了!登頂了!</p><p class="ql-block"> 不要慌,不用慌,太陽下山還有月光,崎嶇的路不會很長,除了生死,其余都是皮外傷!</p><p class="ql-block"> 另辟蹊徑,獨具慧眼,走無路之路,賞世外奇景,我們做到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圖:連接王后峰與大香爐山的石墻。</p> <p class="ql-block"> 從石墻上眺望大香爐山</p> <p class="ql-block"> 直插云霄的“大香爐山”。</p> <p class="ql-block">大香爐山近觀</p> <p class="ql-block">山中奇石</p> <p class="ql-block">豬蹄</p> <p class="ql-block">五虎石</p> <p class="ql-block">蹺蹺板</p> <p class="ql-block">樂天巖</p> <p class="ql-block"> 這棵枯樹上長著苔蘚,我前年就見過,到現(xiàn)在變化不大。</p><p class="ql-block"> 我倒有個疑問,是枯樹養(yǎng)活了苔蘚,還是苔蘚滋潤了枯樹?</p> <p class="ql-block"> 經(jīng)多次測量,大香爐山海拔為2013米,為福建省境內(nèi)唯一一座海拔超2000米的山峰。</p><p class="ql-block"> “福建省第一峰、閩山之王”。</p><p class="ql-block"> 當之無愧!!!</p> <p class="ql-block"> 祭神篇﹒九轉功成</p><p class="ql-block"> 九探大山,一朝功成!世間的事,總是這樣,都是要經(jīng)過長期不懈的艱苦努力而終于獲得成功的,古今中外,幾無例外。</p><p class="ql-block"> 登上峰巔,潘醫(yī)生早有準備,和零點一起通過各種測量軟件,對大香爐山作了海拔測量,最后確定,大香爐山的海拔高度為2013米!這是福建境內(nèi)唯一一座海拔超過2000米的高山,堪稱“閩山之王”!確定“福建神山”!</p><p class="ql-block"> 潘醫(yī)生拿出了鋼釬和鐵錘,想在峰頂石上鑿出一個凹槽,把我們“513戶外俱樂部”設計并制作的《閩山之王﹒大香爐山》銅制大山神碑鑲嵌其上。</p> <p class="ql-block"> 這是一塊由潘醫(yī)生創(chuàng)意,步行者設計,被潘醫(yī)生、零點、劉野、郭延光和步行者五條漢子共同推送到閩山之巔的山神之碑。這塊碑代表了我們戶外人對大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而這座人跡罕至,蒼涼挺拔,威嚴險峻,高深莫測的神山絕對的霸氣!是絕對的王者!譽之為“閩山之王”當之無愧!值得我們歷經(jīng)千辛萬苦為他立碑!為他樹傳!</p><p class="ql-block"> 只是,大香爐山不愧是“閩山之王”,不但有其堅挺的山勢,更有其堅毅的本質和堅強的個性!任憑潘醫(yī)生和其他隊友怎么努力,堅硬的鋼釬怎么也鑿不進大香爐山峰頂石,只是在表面留下一道無損分毫的囗字形白色印跡,而鋼釬卻已經(jīng)被磨損得沒有了棱角!</p> <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們退而求其次,在峰頂石邊壘了一個神龕,五條漢子鄭重其事地,一起把大山的神碑鑲嵌進神龕中,系上“513戶外”標識帶,并供上月餅,在神碑前合影留念!</p><p class="ql-block"> 做完這一切,五條漢子鼎立峰巔。此刻,蒼天不再高遠,觸手可及;白云就在腰間,伸手可握。而云霧已經(jīng)圍上了我們,周遭的景色已無從眺望。</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們仿佛有著“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的奇妙感知!還有“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首白云低”的絕妙感受!更產(chǎn)生了“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的無盡期盼。</p><p class="ql-block">“站在閩山之巔,朝圣大山之神”!我們做到了!但前方的路還很遠,遠處的山還更高!</p> <p class="ql-block">零點——草上飛</p><p class="ql-block"> 513戶外的大神,做事細心周到,上山如履平地,下山快步如飛,過溝賽過石鱗,林中穿梭如鸮。</p> <p class="ql-block">劉野——猛張飛</p><p class="ql-block"> 天生牛力,無懼無畏,豪爽義氣,愛憎分明。</p> <p class="ql-block">步行者(徐舒郁老師)</p><p class="ql-block"> 激情四射,文采飛揚,志在千里,對閩山之王大香爐山充滿執(zhí)念。</p> <p class="ql-block">延光</p><p class="ql-block"> 醫(yī)生,辦事認真可靠細心周到,對大香爐山充滿熱情。此次,28號晚從福州趕來,29日清晨隨大家出發(fā)。</p> <p class="ql-block">大紅袍茶館</p><p class="ql-block"> 大香爐山活動的策劃者。</p><p class="ql-block"> 感謝隊友們的大力支持!(不管是過去還是現(xiàn)在的,沒有各位的支持,不可能成功。)</p> <p class="ql-block"> 尾聲﹒來處不易</p><p class="ql-block"> 九探大山,一朝功成!回首過往,來處不易!</p><p class="ql-block"> 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蕓蕓眾生,滄海一粟!汲汲于名利,戚戚于富貴,此乃世人常態(tài)。但鐘情于自然體驗,感受自然洗禮,又何嘗不是一種明凈的生活態(tài)度呢?</p><p class="ql-block"> 有人追求“醒掌天下權,醉臥美人膝”的生活態(tài)度,也會有人崇尚“苦行僧式自虐”式的極簡主義。但我以為,像我們這種在有人眼里帶點“自虐”傾向的戶外體驗,把它定義為一種“磨礪人性、保護自然、感悟天地的生活方式”來得更加精辟和確切。</p><p class="ql-block"> 我們就是這樣,在戶外,且行且看且從容,且停且忘且隨風。面對滄海桑田,山河巨變,我們探尋古跡,回望歷史,很悲哀地發(fā)現(xiàn),人類文明,看似不斷發(fā)展,但實際上總是不斷地為自己挖掘墳墓。所以,活著要有前進一寸的勇氣,也要有退后一尺的從容。</p><p class="ql-block"> 我們就是這樣,在戶外,要么和靈魂有趣的人結交,要么和簡單淳樸的人相處;登高一步,眼睛就會看到更高的風景,然后就再踏上一步,繼而又能看到更高的世界,接下來,必然就不再滿足已有的風景,想要追求更完美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我們就是這樣,既然明白生老病死注定了是一場不可逆的旅程,那么真正需要考慮的,就不是如何更快的抵達終點。而是如何讓這段旅程當中所經(jīng)歷的風景,更加的絢麗多彩,充滿了激昂和璀璨!甚至于可以留下一些痕跡,讓后來那些照舊要經(jīng)歷這段旅程的人,看到獨屬于自己的光芒。</p><p class="ql-block"> 孔子云:“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我亦以為:學問潤心,富貴潤屋,健康潤身。</p><p class="ql-block"> 潘醫(yī)生更有高見:辟路人,不只是攀登,闖無人走過的路,更是一種無畏險阻,敢為天下先的精神!至今人跡罕至的大香爐山,即便海拔只有二千零一十三米,那也是我心中的珠穆朗瑪!我們在乎這條線路是否能成為經(jīng)典?但更在乎,風雨相隨不離不棄的兄弟,在生與死、進與退的路上,找到此生最值得信賴的團隊!</p><p class="ql-block"> 誠哉,斯言!</p> <p class="ql-block">保佑天下的驢友平平安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刚察县|
驻马店市|
万年县|
教育|
甘孜县|
兴化市|
塔城市|
苏尼特左旗|
凤凰县|
工布江达县|
镇远县|
天水市|
太仆寺旗|
商城县|
丰台区|
车致|
昌吉市|
和平区|
房产|
九台市|
余姚市|
黄山市|
铜陵市|
德安县|
长汀县|
滁州市|
栾城县|
田东县|
西平县|
泗水县|
晋江市|
洪洞县|
佛教|
泸西县|
深圳市|
沁源县|
宜川县|
和平县|
青冈县|
乌苏市|
泉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