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五年后的相聚</p><p class="ql-block"> 多少事,從來急。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三年前疫情正肆虐橫行時,我們68屆老初一的同學找到了中學時代的班主任湯老師。同學們在群里沸騰起來,大家都歡呼雀躍,希望能盡快與湯老師見面,但是受疫情限制不能如愿只能等待合適的機會。</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今天~2023年10月2日,是個快樂幸福的好日子,我們終于和湯老師在天津會面啦!</p><p class="ql-block"> 當我們在師生群里得知湯老師最終決定來天津和同學們相聚時,大家都行動起來了,有同學去找酒店和聚餐地點,有同學提前做準備,為了這一天的到來竭盡全力提前做好功課,為我們的聚會更出彩、更成功努力著。聚會議程、歡迎致辭、會議主持人等等安排到每一個細節,讓老師感到滿意、幸福!讓老師感到有這樣能干的學生們而驕傲!</p><p class="ql-block"> 那一天,我們四十一中初一七班的同學們聚集在馬場道16號的“1618清真公館”最大的單間里,開始了一場半個世紀的最有意義的師生聚會活動。我們班的靈魂人物~宮建民 作為主持人宣布:師生聚會歡迎儀式開始!</p><p class="ql-block"> 同學們都戴上紅領巾恭恭敬敬的坐在那里,湯老師坐在我們的中間,餐廳正中間的墻上掛著會標“難忘師生情 夕陽再相聚”五彩斑斕的彩色氣球圍繞著我們,花季年華再現眼前……張風云校長也參加了我們的活動,下一個儀式是向老師獻花,崔云和賈漢穎向兩位恩師獻花,一束束玫瑰百合代表著學生們的心意,也象征著我們青春不老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那一年,我們升入中學的第一天,班主任湯老師也第一次登上講臺開始了她的教師生涯。我們這個班是湯老師的第一撥弟子,湯老師無私的奉獻著青春激情,把她的愛撒向我們花季雨季的歲月,給我們留下中學時期最美好的記憶,紅領巾給了我們流金歲月,湯老師給了我們慈祥莊重的面容。</p><p class="ql-block"> 那十年,文革興起,天下大亂。年輕時,我們少小離家,上山下鄉去了邊疆農村。人生給了我們苦難,也磨礪了我們的堅韌。經歷~苦寒之地,歲月留痕。曾經~迷茫無助,難言無語。我們~風雨兼程,戰天斗地。幸虧年輕不怕苦和累,歷經數載磨難,十年磨一劍,終于有了政策才熬得回城。從頭開始,繼續奮斗,每個人走到今天都不容易。</p><p class="ql-block"> 此時此刻,鬢發斑白的我們紅領巾在胸前飄揚,全體同學起立向老師致敬!舉起右手致以少先隊員的敬禮!霎時,我們又回到少年時代,湯老師的眼睛濕潤了,她激動得熱淚盈眶……</p><p class="ql-block"> 隨即,大家合著拍子唱起少年時代的歌曲“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激情澎湃,令人感慨無限!同學們都紛紛向老師說出肺腑之言,作著自我介紹,匯報這幾十年的人生之路。老插們聊起下鄉趣事;同學們聊起淘氣往事;老師也說起笑話……有同學獻上歌曲,祝福老師,有同學詩歌朗誦,歌頌友誼。歡歌笑語蕩漾在這里。</p><p class="ql-block"> 聚餐開始了,聊天也開始了。歡聚一堂的時刻令人難忘。</p><p class="ql-block"> 現在,我們的班主任湯老師85歲已是耄耋老人,她的學生也走過了古稀之年。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轉眼之間我們都已成老年人。“不怕困難,堅決斗爭”的時代已經漸行漸遠。頤養天年的時代到來,但愿我們的晚年都能健康、快樂、幸福!</p><p class="ql-block"> 烏蘭花 2023.10.6. 于天津</p> <p class="ql-block">濱江凱隆酒店43層高聳入云</p> <p class="ql-block"> 我們給湯老師預訂的酒店“天津濱江凱隆酒店”坐落于和平區小白樓商業街附近繁華地段。</p> <p class="ql-block"> 附近有天津音樂廳、百年起士林餐廳、地下商業香朗街……</p> <p class="ql-block"> 五大道的馬場道16號,百年老建筑“吳泰勛舊居”。內有小型博物館可以參觀游覽,還可以在此聚餐。</p> <p class="ql-block">預定單間,配套設施齊全,大桌可坐20人。裝飾富麗堂皇,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 湯老師9月30日凌晨3點從上海出發來津,由兒子開車,兒媳陪伴,奔赴2400里地與同學們相聚。精神可嘉,難能可貴。她精神矍鑠,身體很棒,令學生們都很感動和仰慕。</p> <p class="ql-block"> 10月1日上午10點在征得湯老師身體恢復疲勞的前提下,派幾個同學代表前去看望湯老師。并帶去慰問品~水果,以表達學生們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 湯老師和我們見面,一一說出幾個學生名字,又和我擁抱一下,真是感慨萬千。她與學生們談笑風生……</p> <p class="ql-block">我們幾個每人和湯老師拍了一張合影,留下深刻印象與思念之情。</p> <p class="ql-block"> 10月2日中午是我們提前定下的聚會日子,同學們從天津各個角落匯集到這里。有同學早到布置會場。</p><p class="ql-block"> 此時,這里還沒有上班,這是餐館大廳等候開門。</p> <p class="ql-block">會標已經貼好,正在給氣球充氣。</p> <p class="ql-block">又來一個50多年沒有見面的同學~賈漢穎。</p> <p class="ql-block">賈漢穎與宮建民也是初次見面,交流著分別后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 崔慧榮拉著鄭瑜的手問長問短,親切感由然而生。鄭瑜這幾天身體欠佳,一直在猶豫不敢報名參加活動。但還是來了,老師的感召力吸引力感動著她。</p> <p class="ql-block"> 湯老師不愧是老當益壯,八十五歲的老人不輸她七十出頭的學生!</p><p class="ql-block"> 我們班有50名同學,經過上山下鄉的磨礪,改革開放的打拼,退休后的風風雨雨走到今天只找到近20名同學,目前有同學去世、患病多名,還有在外地看孩子的同學能來參加活動只有十幾人。</p> <p class="ql-block">布置好的會場讓大家重回少年時代。</p> <p class="ql-block"> 湯老師還在看2020年同學給制作的美篇書,這是她的情有獨鐘。這里記錄了同學們幾十年走過的路,記錄了同學們從少年到中老年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 有的同學沒來,有的同學來了,湯老師都通過美篇書叫出名字。</p> <p class="ql-block">趙東方、崔慧榮、王金棟,都圍坐在老師身邊。</p> <p class="ql-block">王桐墨、陶景泉這些同學都是好樣的!</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杳無音訊,再相見依稀可辨。</p><p class="ql-block">手拉手親切交談,唏噓感嘆話滄桑。</p> <p class="ql-block">下鄉科右前旗,選調天津大學。</p><p class="ql-block">學有所成是龍,盡掃建筑行業。</p><p class="ql-block">晚年生活不幸,換腎還需堅定。</p><p class="ql-block">后又因病搶救,又把左腿丟掉。</p><p class="ql-block">幸有賢惠老伴,伺候身前左右。</p><p class="ql-block">至今樂觀向上,不拉聚會活動。</p> <p class="ql-block">坐輪椅上樓聚會,同學搭手過臺階。</p><p class="ql-block">生活里總有坎坷,事事不灰心喪氣。</p><p class="ql-block">積極面對新問題,笑對人生不放棄。</p><p class="ql-block">和老師握手問好,我們學習的榜樣!</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是師恩,五十年的思念,</p><p class="ql-block">五十年的夢想,今天終于實現!</p> <p class="ql-block">湯老師的兒媳婦,向大家打招呼!嗨,大家好!</p> <p class="ql-block">湯老師的兒子,出生在天津四十一中。</p> <p class="ql-block">趙東方,鐵老頭,凌晨起,去鍛煉。天還黑,上馬路,已跑步,一萬三。</p> <p class="ql-block">同學經歷各異,我們來自各地,</p><p class="ql-block">風雨兼程無阻,生活強者有力!</p><p class="ql-block">曾因同班同學,今天快樂相聚</p><p class="ql-block">老師凝聚人心,同學積極參與。</p> <p class="ql-block">衣服顏色多彩,人生之路各異,</p><p class="ql-block">能在一起不易,都因老師而聚。</p> <p class="ql-block">五彩斑斕氣球,象征我們經歷,老師坐在正中,學生圍坐簇擁。</p> <p class="ql-block">五十年一捧鮮花,見證學生一片心意。老師欣然抱胸前,心中蕩漾幸福笑意。</p> <p class="ql-block">頭發已花白,堅定如當年。至今不服老,教書不輸人。</p> <p class="ql-block">校長張鳳云,前來會閨蜜,當年是同事,如今仍好友。</p> <p class="ql-block"> 看著她的笑臉,看著她的開懷,嫉妒羨慕再加恨,我的學生在哪?</p> <p class="ql-block"> 學生給她戴上紅領巾,好似回到年輕時,老師同學聚一起,一同歡樂一同笑,管他三七二十一!</p> <p class="ql-block">同是老師,同是閨蜜,同樣待遇,共同快樂!鮮花醉了你和我,湯老師笑瞇縫了眼,張校長笑開了心?</p> <p class="ql-block">崔慧榮宣讀歡迎致辭</p> <p class="ql-block">小視頻~歡迎致辭</p> <p class="ql-block">小視頻~沈志學發言</p> <p class="ql-block">一對好友老教師,笑意如花似錦。滿面春風十里揚,收獲桃李天下豐。</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回望青春,追憶少年時代,感恩老師栽培,不忘師生情深。</p> <p class="ql-block">那是一段難忘的歲月,那是一段師生情意,那是揮不去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烏蘭花和賈漢穎</p> <p class="ql-block">賈漢穎和宮建民</p> <p class="ql-block">我們三人都是當年的紅衛兵</p> <p class="ql-block">花開自有花落,人在茶??還熱!老師已經85歲高齡,但精氣神還是那么可愛!</p> <p class="ql-block">鮮花代表青春常在,氣球象征生活多姿多彩,同學們圍著老師如大家庭團圓。</p> <p class="ql-block">夢在少年,情在老年,同學們心在曾經的校園。</p> <p class="ql-block">小視頻~聚餐開始啦!啤酒??飲料??圍著桌子轉,圓圓滿滿都是愛,風風雨雨幾十年。</p> <p class="ql-block">小視頻~崔慧榮獻上一只歌</p> <p class="ql-block">王金棟也獻上一曲</p> <p class="ql-block">湯老師的兒媳也唱了一首歌</p> <p class="ql-block">聚餐結束大家在餐館門口合影</p> <p class="ql-block"> 沈志學身殘志堅,快樂面對生活,同學聚會每次積極參加,擴大退休后的生活范圍,給自己一個樂觀的好心態。</p> <p class="ql-block">看看,每個人都帶著向往和微笑,老年生活不能沒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們的母校~天津市第四十一中</p> <p class="ql-block"> 湯老師說調離天津四十一中后,幾次來津探親訪友都沒有進去學校參觀,這次終于實現了自己再回學校看看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宮建民、王桐墨同學陪湯老師在學校門口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學校自2003辦過一次建校五十年校慶,我們有幾個同學去參加活動,以后再沒有回去過,學校后來把老樓(辦公樓 一個教學樓)拆掉,又建了新樓。這是現在的學校。</p> <p class="ql-block">走進濱江凱隆酒店大堂</p> <p class="ql-block">大廳墻角處有鋼琴??擺布,也許啥時候能有人彈奏一曲,提提酒店的檔次!?</p> <p class="ql-block"> 崔云 樂觀開朗,吃苦耐老,曾經是班里的外語課代表。</p><p class="ql-block"> 文革中父親受迫害,1968年6月全家回原籍河北省冀縣勞動。直至1978年12月落實政策,回到父親的單位天拖廠,安排在職工宿舍大樓居住,并把崔云同學安排在廠生產處生產科當庫管。五年后調到生產計劃科,負責安排生產任務,直至2007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 鄭瑜 1969年5月赴內蒙古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前旗牧區插隊落戶。5年后病退回津。于1976年分配到天津仁立毛紡織廠工作。于2007年55歲退休。</p> <p class="ql-block"> 宮建民 1969年下鄉內蒙古科右前旗察爾森公社。1975年選調吉林省交通學校上學,先后在吉林省交通廳一處和十三化建公司工作。后調回天津,在天津冶金企業退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駢江芳 1969年4月下鄉呼倫貝爾草原牧區,1972年轉插河北省清苑縣。1973年選調河北農大學習,后分配回清苑縣農業局工作。1980年調回天津在中國農資公司天津公司,直至退休。</p> <p class="ql-block"> 王金棟,時代的幸運兒。沒有下鄉,因是獨子,1968年接班走進天津卷煙廠工作。1973年由廠送天津輕工業中專學習三年,1976年畢業回廠抓技術工作,直到2011年退休,工齡為43年。</p> <p class="ql-block"> 多才多藝的崔慧榮同學,曾經下鄉在呼倫貝爾草原牧區,1972年選調到大慶油田工作。后調動到華北油田工作,直到2007年退休。</p> <p class="ql-block">快樂的沈志學建筑工程師。下鄉在科右前旗牧區,后選調天津大學建筑系,畢業后成為一個優秀的工程師。</p> <p class="ql-block"> 豁達、幽默、風趣的班主任湯老師。浙江師范大學畢業,1965年分配在天津四十一中教數學。1973年調動到其丈夫所在的四川科研基地工作,后調動的上海工作。一輩子的職業是人民教師。</p> <p class="ql-block">同學們在湯老師住的酒店合影</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字 攝影~烏蘭花</p><p class="ql-block">配樂 ~《開心團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楚县|
瑞丽市|
镶黄旗|
比如县|
宁德市|
高密市|
镇雄县|
江陵县|
湘阴县|
河北省|
木兰县|
天峨县|
南华县|
屯门区|
宣武区|
巴马|
土默特右旗|
白河县|
曲麻莱县|
汪清县|
营口市|
卢氏县|
原阳县|
武冈市|
广丰县|
靖安县|
宣城市|
徐州市|
呼伦贝尔市|
土默特左旗|
榆树市|
墨玉县|
遵义县|
陆川县|
丰城市|
木里|
罗甸县|
邵东县|
克什克腾旗|
景谷|
西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