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73~1982 永康大事記</p><p class="ql-block">1973年</p><p class="ql-block">2月,縣組織9個工作組,由縣委書記、副書記、6名常委和169名機關干部組成,到長城等9個人民公社進行批林整風試點。其余32個公社也組織204名干部分別搞了33個生產大隊的點。此外,還搞了3個廠、8個財貿單位、1個中學的試點。5月10日,為鼓足干勁學大寨、加快步伐趕昔陽,組織各區(qū)社黨委書記、重點大隊黨支部書記到東陽、義烏、浦江、開化、衢縣等地先進單位參觀學習。</p><p class="ql-block">6月16日,恢復“文化大革命”期間更改的部分地名。</p><p class="ql-block">7月3日,縣開發(fā)黃土丘陵指揮部成立,發(fā)動全縣各地劈山造田、溪灘改田和平整土地。當年投入60萬工,造田造地106公頃。10月,全縣開展打擊貪污盜竊、投機倒把、流氓刑事犯罪活動。</p><p class="ql-block">1974年</p><p class="ql-block">3月11日,召開批林批孔骨干會,繼續(xù)發(fā)揚所謂反潮流的革命精神,深入開展批林批孔運動。</p><p class="ql-block">4月,各級建立“批林批孔”小組。以“反復辟”為名,組織300余人辦“學習班”,鬧縣委,壓群眾,搞突擊入黨,突擊提拔干部。至次年1月撤銷各級“批林批孔”小組。</p><p class="ql-block">5月12日,召開“批林批孔”大會,2萬多人參加,分42個會場。30日,學習上海的所謂新鮮經驗,成立縣民兵指揮部,實行黨委制,下設黨委辦公室、行政工作組、治安工作組、軍事工作組和一支直屬分隊,后成為所謂“反潮流戰(zhàn)士”奪權的工具。次年2月撤銷。</p><p class="ql-block">7月15日,在永康中學操場召開宣判大會,保衛(wèi)“批林批孔運動成果”。</p><p class="ql-block">10月22日止,全縣600多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xiāng),插隊落戶。</p><p class="ql-block">12月14日,縣民兵指揮部沖擊永康拖拉機廠,導致停工停產半年。</p><p class="ql-block">1975年</p><p class="ql-block">1月17日,開始制止武斗,收繳被搶和失散的武器,雙方人員回原單位抓革命促生產。</p><p class="ql-block">8月29日,永康中學分成永康縣第一中學(設東岳宮)和永康縣第二中學(永康中學舊址)。</p><p class="ql-block">9月28日,規(guī)劃興建全縣第一大水庫——麻車口(楊溪)水庫。次年全面動工,四年后完成。年蓄水量5400萬方,灌溉農田5934公頃,總裝機4700千瓦,年發(fā)電量1600萬度。移民1369戶5533人。水庫淹沒農田212公頃。</p><p class="ql-block">11月,召開“全黨動員,大辦農業(yè),苦戰(zhàn)五年,為實現(xiàn)大寨縣而奮斗”誓師大會。動員“外流”工匠返回農村,投入農田基本建設,興辦社隊企業(yè)。</p><p class="ql-block">12月29日,從縣機關抽調186名干部,組成15個農業(yè)學大寨工作組,深入13個人民公社40個生產大隊蹲點,是年,各公社創(chuàng)辦“五七”高中,次年全縣有“五七”高中44所77個班,至1981年全部撤并。</p><p class="ql-block">1976年</p><p class="ql-block">1月8日,周恩來總理逝世,群眾自發(fā)佩戴黑紗、白花,沉痛悼念。</p><p class="ql-block">3月30日,舉行永康縣“五七”大學開學典禮。</p><p class="ql-block">4月,掀起所謂“批鄧、反擊右傾翻案風”運動,打擊迫害了一批人。</p><p class="ql-block">9月18日,全縣干部群眾分別集會收聽首都追悼毛澤東主席逝世大會實況廣播??h革委會主持召開追悼大會。</p><p class="ql-block">10月10日,開展大學習、大批判和回憶對比活動,贊頌毛澤東的豐功偉績。中旬,粉碎江青反黨集團消息傳來,城鄉(xiāng)一片歡騰,紛紛集會游行。全縣開始清查與江青反黨集團有牽連的人和事。</p><p class="ql-block">12月9日,省批準建立年產3000噸合成氨的化肥廠。是年,永康拖拉機廠與縣內14個人民公社農機廠建立工農協(xié)作關系。各公社農機廠為拖拉機廠生產133個品種零配件。</p><p class="ql-block">1977年</p><p class="ql-block">2月,開展工業(yè)學大慶、普及大慶式企業(yè)的群眾運動。</p><p class="ql-block">10月6日,召開向科學技術現(xiàn)代化進軍動員大會。</p><p class="ql-block">12日,全縣建成“四級”農科網,縣有農科所、區(qū)有農技站、社有農科站、大隊有農科隊。41個人民公社中有40個公社辦農科站,655個生產大隊中有541個大隊辦起農科隊,3062個生產隊中出現(xiàn)了一批辦得較好的農技組。站、隊、組都有“三田”(種子田、試驗田、高產田)?!八募墶鞭r科人員有1.2萬多人。17日,組織17人加入浙江省代表團赴京瞻仰毛澤東遺容。18日,召開全縣合作醫(yī)療、赤腳醫(yī)生代表大會,交流經驗,表彰先進。</p><p class="ql-block">1978年</p><p class="ql-block">1月26日,開展“一批雙打”(即揭批“四人幫”的罪行,打擊階級敵人破壞活動,打擊資本主義勢力的進攻)運動。</p><p class="ql-block">4月6日,“雙打”中揭露出一批貪污盜竊分子??h成立右派分子摘帽辦公室。</p><p class="ql-block">9月24日,縣里按每工0.60元錢,補發(fā)當年楊溪水庫向非受益社隊調用的70萬工酬金。</p><p class="ql-block">11月23日,中共永康縣委宣布,1976年清明節(jié)永康拖拉機廠工會做花圈悼念周恩來總理是人民群眾的革命行動。24日,縣委宣布“文化大革命”中“反共救國軍永康小分隊”和“農工民主黨反革命集團”案為假案,予以平反,銷毀相關資料。</p><p class="ql-block">12月24日止,基本查清與“四人幫”篡黨奪權陰謀活動有牽連的人和事,審查290人,解脫66人,處理39人,危害極深的15起大案中,13件基本查清。</p><p class="ql-block">1979年</p><p class="ql-block">1月3日,查清全縣農村干部、群眾在“文化大革命”期間被揪斗審查的6800人,迫害致死的219人,造成嚴重傷殘喪失勞動能力的284人,落實政策1422人。</p><p class="ql-block">2月7日,召開全縣四級干部大會和群英會,貫徹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精神,把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上來。19日,縣委先后發(fā)文,為群眾組織“永革會”和原公、檢、法機關平反。</p><p class="ql-block">4月18日,成立縣民兵師和武裝民兵基干團。</p><p class="ql-block">5月28日,芝英供銷合作社、倪宅區(qū)糧食管理所等6個單位被省命名為大慶大寨式企業(yè)。是月,提高糧食、油脂油料、棉花等18種主要農產品的收購價格。稻谷(秈谷)每50千克價格由9.50元提高到11.55元。</p><p class="ql-block">10月,永康拖拉機廠、縣機械廠開展擴大企業(yè)自主權試點。是年,對多年來遵守政府法令、老實勞動、不做壞事的地主富農分子以及反革命分子、壞分子一律摘掉帽子,給予公民權。1958年因“右派言論”而受到處分的一批干部,經復查予以糾正,恢復名譽和干部待遇。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審查的8996名農村基層干部、社員落實政策。其中,糾正錯案6303件,為受迫害致死的干部、社員召開追悼會,給25名子女安排工作,給600多戶因受迫害造成生活嚴重困難的干部、社員發(fā)放補助費3.16萬元。</p><p class="ql-block">1980年</p><p class="ql-block">1月6日,成立縣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和縣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29日,縣確定溶劑廠、儀表廠、色織布廠、皮革廠為擴大企業(yè)自主權試點單位,將縣溶劑廠、閥門廠、農機廠、布廠、自來水廠、五金電鍍廠作為利潤留成單項擴權試點單位。</p><p class="ql-block">8月1日,柏巖、西溪兩個人民公社基督教非法組織發(fā)展迅速,教徒已達1000多人,影響生產,縣有關部門處理了騙取錢財?shù)臑槭追肿印?lt;/p><p class="ql-block">11月13日,大塘人民公社澤塘生產大隊第三隊、古山人民公社榔山殿生產大隊、黃店人民公社黃店生產大隊第一生產隊分田到戶;龍山區(qū)有107.5公頃包產地,11.4公頃荒地分到戶。</p><p class="ql-block">12月3日,響應中共中央“提倡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的號召,實行計劃生育。19日,縣召開會議傳達貫徹中共中央《關于印發(fā)進一步加強和完善農業(yè)生產責任制的幾個問題的通知》,在全縣推行農業(yè)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p><p class="ql-block">1981年</p><p class="ql-block">1月13日,建立縣科學技術干部技術職稱評定委員會。至1982年7月,全縣有532名科技干部評上專業(yè)技術職稱。</p><p class="ql-block">3月14日,縣批準因建楊溪水庫在全縣有關公社建立移民大隊(村):華川、方塘下、靈陽、新川、應一、新竹。</p><p class="ql-block">5月,經浙江省人民政府批準,永康第一中學為省重點中學,高中新生面向全縣招收,擇優(yōu)錄取。</p><p class="ql-block">7月15日,啟用“永康縣人民政府”印章。25日,恢復城關鎮(zhèn)建制,撤銷城關鎮(zhèn)人民公社。</p><p class="ql-block">9月,開展“三小”區(qū)別,把在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中被作為資本主義工商業(yè)者的134名小商、小販、小手工業(yè)等勞動者從原資本主義工商業(yè)者中區(qū)別出來。</p><p class="ql-block">10月7日,縣委抽調機關干部400多人、公社干部和大隊黨支部書記563人,進駐218個大隊,落實家庭聯(lián)產承包責任制。9日,省重新核定永康行政編制,總數(shù)為850人。</p><p class="ql-block">11月11日止,在搞好長城、柏巖兩個公社農業(yè)責任制試點基礎上,全縣第一批225個生產大隊2028個生產隊落實責任制,304個生產隊簽訂了承包合同,1633個生產隊進入政策處理階段。</p><p class="ql-block">12月4日,召開全縣農村工作會議,總結交流落實責任制情況。至年底,全縣4860個生產隊,已建立多種形式聯(lián)產承包制的有4817個隊,占99.12%。其中,實行小段包工、定額計酬的43個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建宁县|
丹寨县|
余江县|
涟源市|
武鸣县|
广灵县|
兴山县|
霍州市|
长阳|
泽库县|
堆龙德庆县|
石棉县|
雅安市|
景谷|
淮滨县|
林周县|
鄂托克旗|
纳雍县|
富阳市|
遵化市|
宣威市|
凤冈县|
西乡县|
潮安县|
塔河县|
兴宁市|
沁阳市|
涟源市|
龙口市|
五大连池市|
古交市|
唐山市|
丹巴县|
莱芜市|
抚顺县|
乐安县|
内乡县|
大城县|
新竹市|
东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