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諸樂三(1902—1984),原名文萱,字樂三,號希齋,別署南嶼山人,孝豐鶴鹿溪(今安吉塘浦)人。父諸獻莊,清光緒年間秀才,擅長詩文,好金石書畫,以“耕讀傳家”為本,授徒鄉里,不求仕進。諸樂三得父親啟蒙,誦習詩辭古文,酷愛金石書畫,尤為仰慕吳昌碩的書畫篆刻。</p> <p class="ql-block">在上海時與仲兄諸聞韻同住吉慶里吳昌碩家,除專心就讀醫學外,更傾心于書畫藝術,并常常求教于吳昌碩,得其教誨。吳昌碩曾贈《佛手水仙圖》并五律一首:“何藥能醫國?躊躇見性真。后天扶氣脈,本草識君臣。鶴麓有源水,滬江無盡春。霜紅尋到否?期爾一流人。”對諸樂三勉勵有加,寄以深切厚望。與缶翁朝夕相處四年,得其親授,悉心揣摩,深入堂奧,吳氏謂“樂三得我神韻”。</p> <p class="ql-block">1922年,因仲兄諸聞韻赴日考察,諸樂三代其在上海美專授課,得劉海粟校長好評1923年,上海美專成立中國畫系,諸聞韻擔任系主任,諸樂三成為上海美專最年輕的中國畫系教授,教授花鳥、書法、篆刻課,以及后來的中國畫論、詩詞題跋等課。與陳師曾、潘天壽等并肩作戰,他們所做的繁瑣細碎的教學工作,是現代中國畫教學的奠基工作,他們當之無愧地成為現代中國畫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p> <p class="ql-block">諸樂三繪畫最為早熟,在全面繼承吳昌碩藝術外,又從吳氏“金石味”中脫出,回歸傳統文人畫趣味,吸收青藤的豪放、白陽的靈秀、八大的奇崛、石濤的多變,廣采博覽,為我所用,形成既似缶翁,又有別于缶翁的風格,開拓了“形氣兼重”的繪畫風貌。</p> <p class="ql-block">諸樂三擅長寫意花鳥,兼工山水,題材既有常見的梅、蘭、竹、菊等,諸樂三此類作品最多,其執篆籀之筆,表現如錐畫沙、屋漏痕、折釵股的線條,又喜畫紫藤,以草篆寫藤,中鋒揮灑,亂中有序,筆走蛟龍,渾厚靈動,自成一格。至于草蟲花鳥,則多取八大、黃癭瓢、任伯年、王一亭諸家,于畫面增添不少生機,有別于吳昌碩基本不畫鳥蟲的畫風。</p> <p class="ql-block">因諸樂三生長于安吉農村,對農作物有很深的感情,使之成為筆下很重要的畫材。諸如棉花、玉米、水稻、瓜果、豆莢、冬筍、芋艿之類,極具鄉土氣息,拓展了吳昌碩繪畫題材。他擅于從平凡之物中發現不平凡的詩情畫意,作畫強調立意、意境,作畫前深思熟慮醞釀詩意,通過傳統筆墨表現大自然景物的樸實、純潔之美,故其畫中有詩,回味無窮。</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IrkMHSnzcpoHYEJgh2TXww" >查看原文</a> 原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兴县|
黄龙县|
井研县|
镇江市|
桂平市|
旺苍县|
文水县|
宣恩县|
阿克陶县|
合阳县|
永兴县|
大同县|
寻乌县|
巴塘县|
克什克腾旗|
巍山|
如皋市|
临湘市|
宜州市|
永昌县|
花莲县|
彩票|
侯马市|
芜湖市|
尼玛县|
聂荣县|
漯河市|
周口市|
渑池县|
涞水县|
平山县|
娱乐|
宜兰市|
武山县|
克拉玛依市|
绩溪县|
青神县|
兰西县|
前郭尔|
楚雄市|
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