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兒孫在營區(qū)“追影影”</p><p class="ql-block"> 這是一次特別的“旅行”,目的地“人民空軍起飛的地方”。43年前,我就是在那里---“東北老航校舊址”所在的空軍某部,成為一名人民解放軍戰(zhàn)士的。在那座軍營里,我生活戰(zhàn)斗了近十個年頭。直到1990年5月,從那里調到沈陽軍區(qū)空軍后勤駐遼寧某部,這一晃就過去了33年。</p><p class="ql-block"> 在33年的人生旅途中,我們經歷了數不清的工作和生活的過往,這其中的很多往事,都已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得漸漸模糊了;但也有一些經歷,卻讓我念念不忘,尤其是在牡丹江軍營度過的那三千多個日日夜夜,更是讓我終身難忘。</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原師部大樓</h3> <p class="ql-block"> 1989年初秋,妻子帶著兩歲多的兒子第一次到部隊探親,由于當時連隊工作較忙,加之又想,以后來部隊的機會還多著呢,就沒有帶他們娘倆到距離部隊駐地僅有百多公里的鏡泊湖去游玩。結果這一拖就是三十多年,這也成了三十多年來讓我無法釋懷的遺憾。</p><p class="ql-block"> 今天兌現這拖欠了34年的“賬”,從時間概念上講,的確是太遲了。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反倒讓我覺得更有意義了。因為這次活動又有了四歲半的孫子與我們同行,一路上可愛的孫子為我們增添了無盡的樂趣。按預定計劃“處暑”節(jié)氣那天下午16時31分,我們乘坐的高鐵列車正點開車,列車很快駛出了遼西走廊,隨即便進入了遼闊的東北平原。坐在靠窗座位上的孫子不時地向外張望著,雖說這不是他第一次坐高鐵,但看上去他對車窗外的景色依然還是充滿著好奇,他的神情是那么的專注,還不時地問這問那的。</p><p class="ql-block"> 在我離開第二故鄉(xiāng)牡丹江后,也曾數次和妻子到南方旅行,但一同往返牡丹江到家鄉(xiāng)的鐵路線上,這還是第一次。我在牡丹江服役期間,曾19次往返家鄉(xiāng)到牡丹江的路上。那時候的鐵路都還是綠皮火車,即便是所謂的“特快”列車,時速也才只有五六十公里,從牡丹江到錦州就得行駛十六七個小時,并且還要在那里住上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再轉乘三個多小時的火車才能到家。再看看如今的高鐵,真是今非昔比了,鐵路的高速發(fā)展,可以說是改革開放的中國近30年來發(fā)生巨大變化的縮影。</p><p class="ql-block"> 這次活動的第一站是哈爾濱。那是我在牡丹江服役期間,每次回家休假或出差的必經之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著名歌唱家鄭緒嵐為電視風光片《哈爾濱的夏天》配唱的插曲---“太陽島上”,那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曾深深地感染了正值年輕的我們這一代人。使本來名不見經傳的“太陽島”,一夜之間名聲大振。就是到了今天,每當聽到歌曲“太陽島上”的前奏響起,就會將我的思緒帶回到已經離我們遠去了的那個年代,我被那音樂的魅力而深深地感染著。</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哈爾濱站 </p><p class="ql-block"> 在這樣一個暑熱尚未完全消退,艷美的秋天即將拉開序幕的季節(jié)里,我們怎能錯過這樣的機會,不帶孫子去看一看那聞名遐邇的“太陽島”。或許,才年僅四歲多的孫子,在他的認知里可能還感受不到“太陽島”的美,但我想若干年后,當孫子在聽到人們談論起哈爾濱的“太陽島”時,他可能會說:我去過太陽島,而且是和爺爺、奶奶還有媽媽一起去的。我確信,四歲半的孫子已經有這個記憶了。當然了,到了哈爾濱,就不能不去蜚聲海內外的“中央大街”,去踏一踏那用精美的碎石塊鋪就的各種圖案的路面,看一看沿街兩側歐式風格的建筑。還有那座已經在江邊矗立了60多年的哈爾濱地標建筑---“防洪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哈爾濱“防洪紀念塔”</p> <p class="ql-block"> 在列車上,望著孫子熟睡的面龐,不禁讓我想起了30多年前的1989年。那年秋天,妻子帶著剛剛兩歲多的兒子來部隊休假,返回時,我竟然給他們娘倆買了一張硬座車票,兒子困了就只好睡在媽媽的懷抱里。每當回想起這件事兒,都還會讓我有一種自責在心頭。</p><p class="ql-block"> 安排這次行程的計劃早已有之,其主要想法有二:一是想彌補她們娘倆去過牡丹江卻沒游過鏡泊湖的遺憾;二來也是想借此機會回部隊重溫一下軍營生活。</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牡丹江站</h3> <p class="ql-block"> 8月25日上午,我們從哈爾濱乘動車準時抵達牡丹江站,隨后,剛剛到廣東工作不久的兒子也降落在海浪機場,我們一家三代五口人齊聚到了我的第二故鄉(xiāng)——牡丹江。這天綿綿的秋雨下個不停,無奈的我只好暗暗地以“貴人出行喜雨多”,來自慰有些沮喪的心情。那天夜里,我?guī)捉吡耍蚨鴰锥绕饋聿榭醇磿r的天氣情況,心里也在一次次默默地祈禱---明天能云開日朗。</p><p class="ql-block"> 次日凌晨,持續(xù)了一天多的雨居然奇跡般地停了,云在漸漸地散開,這難免讓我有些興奮。</p><p class="ql-block"> 按照約定的時間我們準時來到營區(qū)大門。在場站相關部門首長的接應下,我們回到了闊別多年的軍營。先是來到了汽車連,這是我到部隊后的第一個單位,在院子里等候的王指導員熱情地迎接我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在汽車連與王指導員交談</p> <p class="ql-block"> 讓我頗為自豪的是,一些部隊在歷經幾次軍改后,要么移防了;要么合并了;要么撤銷了。而我的老部隊在我離開那里3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固守”在那里。只是營區(qū)進行了重新規(guī)劃建設。而更令人欣喜的是,我們汽車連宿舍與車庫合二為一的那棟二層小樓,以及院落東側的那排車庫,依然還以當年的模樣坐落在那里(在連隊院子的正前方,又蓋起了辦公及宿舍綜合樓)。這是整個營區(qū)除原師部大樓外,唯一完整保留下來的基層單位建筑,并且這些車庫至今都還在使用。</p><p class="ql-block"> 出發(fā)前,我特意帶上了1985年“五一”統(tǒng)一換裝后,在汽車連院子里拍的那張照片,又帶了一條在部隊時穿過的褲子(回連隊那天穿的就是)。我還將自1980年11月30日起,至今已經使用了近43年,卻從未離開過我一天的那個搪瓷軍綠“牙缸”,也帶回了連隊、帶回了當年我的宿舍,讓它“陪”我一起重溫了那段屬于我們的青春歲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在汽車連兒孫一起看連史展</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與相關部門首長和王指導員一起回顧連隊往事</p> <p class="ql-block"> 這次回汽車連,得到了相關部門首長和王指導員的熱情接待,在他們的大力協助下,我們準確定位了那張照片的拍攝地點。我站在38年前拍照的地方,又拍了張照片,只是今天照片上的我沒有了當年的“芳華”。隨后,他們又陪我上樓,走進當年我住過的宿舍參觀。由于時間有些久遠了,看到眼前自己曾住過四五年的宿舍,瞬間竟產生了某種陌生了的錯覺,當我定下神來,很快就又回到了38年前。我環(huán)視著室內的墻壁、地面、還有門窗,依舊都還是當年的模樣。我佇立在自己住過的床頭位置,回想起了我們五班的一些往事。那一刻,班長鄧宗銀(78年 湖北 南漳),老兵單慶慶(79年 山東 乳山)、盧曉華(79年 浙江 仙居)、崔全懷(80年 山西 忻州)、薛和義(80年 山西 忻州)、周長庚(81年 遼寧 建昌)、李鳳軍(82年 遼寧 阜新)、李俊(83年 山東 蓬萊)等戰(zhàn)友們,那一個個閃耀著青春風采的身影,一一在眼前浮現。</p><p class="ql-block"> 那天,在我數十年前當兵的宿舍參觀時,孫子面對這間年代較為久遠,且又比較狹窄的房舍,幾乎看不出他有一點興奮的表情,只是圍繞在大人們的左右,看著聽著他們在談論著什么。據此揣測:他可能在想,你們帶我到這兒有什么好看的?我想當他長大以后,或許就能夠理解了。</p><p class="ql-block"> 離開房間時,我和兒子一起幸福地牽著孫子的小手,帶著一種不舍的心情緩緩地走出了這間極其普通,卻又讓我特別懷念的房舍。妻子錄的視頻,記錄下了這難忘的歷史瞬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1985年“五一節(jié)”在連隊院子里留影</p> <p class="ql-block"> 2023年8月26日回連隊時留影</p> <p class="ql-block"> 隨后,在相關部門首長的陪同下,前往我曾任指導員的四站連參觀。當我們到達時,連隊沈指導員已在一樓門口外等候,在他的引導下,我們參觀了連隊俱樂部和榮譽室。看到榮譽室“歷任指導員姓名及任職時間”欄里,自己的名字名列其中,這多少還是讓我有點驚喜和小自豪。沈指導員在介紹完連史后,在一旁的奶奶指著墻上的展板對孫子說:“找找爺爺的名字,看看在哪兒”?孫子走近展板,踮著腳伸出小手指到了爺爺的名字上,引得大家會心地笑了。是啊,離開部隊都三十多年了,自己的名字依然還留在連隊,與一茬又一茬的戰(zhàn)友們朝夕相伴,與我而言,這當被看作是一種榮譽。然而,讓我更在意的其實并不是這“榮譽”的本身,而是它記錄了在這座軍營里,曾留下了我為部隊建設奉獻青春的身影。常言道:“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我深知這句話的含義。現役的戰(zhàn)友們沒人知道我是誰,而此刻的我,卻覺得自己好像還是連隊的一兵,仿佛還在和戰(zhàn)友們并肩戰(zhàn)斗。</p><p class="ql-block"> 榮譽室里一張張“獎狀”,一面面“錦旗”,展示著連隊建設的成果,我為連隊在“新時代強軍目標”建設中所取得的成績感到高興。同時,也為有幸曾為連隊建設做過一點點工作而感到榮幸。1989年底,連隊被評為“基層建設達標先進單位”,因此,我被場站評為了當年的“十佳優(yōu)秀基層主官”之一。在時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再次回到曾經生活戰(zhàn)斗過的連隊,眼前浮現的都是當年與官兵們朝夕相處的畫面。我和戰(zhàn)友們一起出操,一塊兒學習,一同參加飛行訓練保障任務的情景,依然歷歷在目。我仔細觀看了榮譽室里每一塊展板的內容,目光也不只一次地停留在“歷任指導員”欄下自己的名字上。正所謂:“一日為兵,終身有軍魂”。所以,就注定了這輩子我與軍營的不解之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在相關部門首長和沈指導員的陪同下參觀四站連</p> <p class="ql-block"> 在四站連取水</p><p class="ql-block"> 這次千里迢迢重返軍營,也有追尋幸福之源之目的。為了在日后漫長的生活歲月里,在思念部隊時能有一種物象的寄托,我特意在曾經工作過的汽車連、四站連和場站政治處分別取了一瓶水,我將這“水”與之前取的“土”賦予其代表“軍營”的含義。同時,我也是將其視為了自己的幸福之源。我要將這水連同之前取的土一并放置于每天都能看到,并且還能夠觸摸到的地方,這樣就使我有了時刻“身處軍營”的感覺,我愿作是一名永遠都“沒離開”部隊的兵。</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依依不舍中告別了部隊,按計劃開始了到鏡泊湖游覽的行程。在前往鏡泊湖的途中,偶爾還能看到公路兩旁,由于不久前的洪水留下的痕跡。進入景區(qū)稍作休息后,我們便帶著回軍營的余興,乘船游覽了美麗的鏡泊湖。游船載著來自地北天南,操著不同方言的游客,時而航行在寬闊的湖面上,時而繞過座座翠綠的山巒,時而還有幾只鳥兒在船的上前方伴飛。兒子禁不住幾次地感嘆“鏡泊湖真是很美,它遠遠超過了杭州的西湖”。夕陽的余暉灑在湖面上,波光粼粼,湖水輕輕地拍打著岸邊,坐在湖畔的我們盡享夕陽西下的美。</p> <h3 style="text-align: right"><br></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鏡泊湖晨景</h3> <h3 style="text-align: right">夕陽西下時分的鏡泊湖</h3> <p class="ql-block"> 晨曦中的鏡泊湖一片寧靜,湖面對岸群山之上,覆蓋著一層潔白的云,隨著朝陽的緩緩升起,這片云漸漸被染成了褐紅色,真是美麗極了。隨后我們又來到湖邊散步,感受晨風吹拂的愜意。早餐后,我們乘坐景區(qū)觀光車直奔“吊水樓瀑布”,在距離瀑布還有兩三百米遠的地方,就聽到了瀑布巨大的轟鳴聲,讓我們提前感受到了“吊水樓瀑布”宏偉的氣勢。當我們到達觀景臺時,那里已經擠滿了來自八方的游客,而且,游人還在從不同的方向涌來。湛藍的天空下,美麗的云朵觸手可及,藍天白云與瀑布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唯美的山水畫卷。</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2023年8月27日8時46分的鏡泊湖吊水樓瀑布</p> <p class="ql-block"> 承蒙“天公”特別的眷顧,我多年的愿望終于圓滿實現了。“重返軍營”與平日旅游是不同的,所以,這次牡丹江之行,必將載入我們家庭生活的史冊。</p><p class="ql-block"> 這么多天過去了,我還不時地沉浸在那幸福的回味中,回味鏡泊湖湖光山色的美麗,更有重溫“軍營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后記:這篇文字記錄了我重返軍營時的所見所感,每句話甚至每個字都是我真情的表達。</p><p class="ql-block"> 今天發(fā)這篇文字,還有一層特殊的含義,就是47年前的今天(1976年10月3日)恰巧是我上“高中”的日子(當時,我們家鄉(xiāng)那里的高中是九年制)。因此,也將本文兼作為我對學生時代特殊情感的某種追溯與懷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大城县|
博兴县|
乡城县|
东港市|
类乌齐县|
韶山市|
巫溪县|
垦利县|
榆社县|
张家港市|
偃师市|
双鸭山市|
来安县|
嘉荫县|
鄂州市|
泸州市|
梧州市|
开阳县|
名山县|
通城县|
河南省|
临汾市|
南投县|
昆山市|
黑河市|
山丹县|
德庆县|
新昌县|
大同县|
瑞丽市|
永顺县|
抚松县|
汽车|
景洪市|
浦北县|
乡宁县|
田东县|
磐石市|
江川县|
抚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