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妞這個詞,通常指小女孩。用京片兒的嗓音喊道:“妞~”,這種帶有兒化音的叫法別有韻味;抖音里有個《老傅聊聊北京那些事兒》的短視頻,專講老北京城里的歷史掌故,風土人情;在一期節(jié)目里,老傅用濃濃的京腔,專門介紹在京城出生長大女孩的專稱,不對,應(yīng)該是昵稱“北京大妞”;這也算是一種調(diào)侃式的京式幽默。生活在六朝古都的女孩,得益于悠久的歷史文化熏陶,天南海北各路人種的交流融合,京城特有的民風民俗傳承;養(yǎng)生了淡定自信,不羈束,懂禮數(shù),張揚有度,柔而不溫,爽直不辣的獨特氣韻,這算是北京女孩的特質(zhì)。看著看著我就想,再過十多年,我家熙元也是一個婷婷玉立的“北京大妞”。</p><p class="ql-block"> 時間過得象剃頭刀一樣快;回眸一看,一年的時間一眨眼就飛過去了。掐指算來,熙元小妞就滿兩歲了,與周歲相比,身體、心理、智力都有很大的變化。算著快,過著慢,大妞也不是一天兩天長成的;從周歲到兩歲的變化,都是在日常生活的不經(jīng)意中,由一天天簡單重復的吃喝拉撒中度過來的。仔細一想,看似雞毛蒜皮的日常瑣事,都是在圍著Miss Fan忙忙碌碌的三百六十五天中,簡單重復和疲于應(yīng)付,沒有精力過細的欣賞回味,當她的生日快到,想寫點東西時,只得把這年的時光回放捋捋,給她做個冾當?shù)臍w納,用現(xiàn)在時髦的話來說,這也算個“大數(shù)據(jù)”;按下快進鍵,腦際里浮現(xiàn)了一幀幀的畫面,突然漾出一片竹海,熙元象一竿嫩嫩的新筍沐浴著陽光雨露,噌噌地往上竄,甚至有點聽到“見風長”的聲音……,“肉坨坨”到小妞的變化,用了七百三十天。把她變化的點滴串起來,腦圍增大、表情增多、衣服變小、鞋子穿不上,從嗡嗡“嬰語”,到時有“金句”;再把手機里一年的照片和視頻搜看一遍作對比,不看想不到,一看裝不了,林林總總太多,只能選幾個成長的小片段,留給長大后的大妞作個留念。</p><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妞”的初級版,是在一歲三個月時,撒開雙腿,謝絕牽手,真正實現(xiàn)了“自由行”;行動自由的她,活動半徑大大擴大,先是一搖一晃,再到小步快走,最后信步閑庭,落地一小步,人生一大步。會走路后,只要外岀,很少要抱,在附近的長春健身園,或是奧林匹克公園,一走都是兩公里多,有時也會超過三公里;背著帶牛鈴的小背簍,走在公園的樹林里,真象一個撿蘑菇的小姑娘;從背影看她撒開雙腳,頭甩一邊,手扭一邊,高抬腿踏著小碎步,蹦蹦跳跳前行的樣子,滿眼的童趣;特別是用笨拙的童步,努力克服地球引力往上蹭時,稚嫩的小臉一臉認真,左腳跳起右腳不動,右腳跳起左腳不動,讓人看了忍俊不禁;熙元喜歡滑滑梯,歲半的時候,看到小朋友雙手抓在滑梯上方橫桿蕩秋千時,一下就來了興趣,跟著別人做起來,爺爺怕她拉傷,用手托著她,可她自信,推開爺爺?shù)氖郑瑒傞_始只能做兩三秒,到后來可以堅持十多秒,小腳一抬,象個樹上嬉戲的小猴子,跟她年齡相仿,或者稍大的小朋友,都難做到這一點。</p><p class="ql-block"> 一歲六個月時,基本能說完整句子,比其她小女孩稍晩一點,但她很快就學會了遣詞造句。</p><p class="ql-block"> 爺爺:叫人呀?</p><p class="ql-block"> 熙元:人。</p><p class="ql-block"> 爺爺:叫我嘛。</p><p class="ql-block"> 熙元:我。</p><p class="ql-block"> 爺爺:叫爺爺。</p><p class="ql-block"> ??元:爺爺。</p><p class="ql-block"> 對你、我、他分不清,不影響她的語言發(fā)展,再到后來。</p><p class="ql-block"> 爺爺:誰喜歡爺爺?</p><p class="ql-block"> ??元:寶寶。</p><p class="ql-block"> 爺爺:寶寶是誰?</p><p class="ql-block"> 熙元:糖果。</p><p class="ql-block"> 基本能表達自己的意愿了。</p><p class="ql-block"> 熙元是個愛看書聽故事的小朋友,只要哥哥看書時,她也會象模象樣的拿著書,模仿著哥哥的一舉一動;晚上睡覺也要象哥哥一樣,聽著書,在故事的陪伴下入睡;不時還奶聲奶氣的問這問那;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孟母三遷”,不無道理。</p><p class="ql-block"> 熙元喜歡學習新東西,在歲半時教她背唐詩;不是早教,也不是有目的的學習,是想鍛煉她的語言能力和記憶力,開始從“床前明月光”、“白日依山盡”這些瑯瑯上口的五言詩開始,再到“碧玉妝成一樹高”、“兩個黃鸝鳴翠柳”這些七言詩,她對古詩雖然不懂,但覺得好玩,有時興致高背誦得好時,還要吩咐:“爺爺鼓掌,爺爺鼓掌”。背誦完后總是意猶未盡,“還有呢,還有呢”,嚷著還要學;不經(jīng)意就能熟練地背誦十多首唐詩。最初的想法是想讓她練練口,通過朗讀的過程,熟悉文字語言的音韻變化;一天午飯時,熙元指著盤子里的油炸花生米要吃,當她的看到碗里紅皮花生時,小妞操著嫩嫰的京腔,來了句:“紅豆生南國…”,大家都被逗笑了,她把花生當成了紅豆了。前幾天回到曲靖,跟著幾個奶奶去麒麟水鄉(xiāng)玩,看到連片的各種花帶,自言自語聯(lián)想岀“花落知多少”的句子。學習的力量遠遠超過了我們的想象。小妞的理解能力不錯,看著哥哥搭積木,眼睛都不眨盯著,看懂了就學著哥哥的樣子,認真地動起手來;一歲多一點的時候,就可以搭起七八層來不倒,而且還有造型,爺爺在心里暗暗稱贊這個小姑娘心靈手巧。</p><p class="ql-block"> 爺爺對熙元的愛是由衷的,熙元對爺爺?shù)膼垡彩侵卑椎摹敔斣诘臅r候,她無所謂爺爺?shù)拇嬖冢袝r爺爺外岀不在時,就追問“爺爺呢,爺爺呢?”每天吃完飯,爺爺會吃一點保健藥,這時爺爺就問:“誰喂爺爺藥呢?”她馬上就會跑過來答道:“寶寶喂”。用小手在爺爺?shù)氖中睦镎J真仔細地翻撿著,挑岀一顆喂到爺爺嘴里,看著你吃了,再挑第二顆,直到吃完,小臉也綻岀開心的笑容,完成了規(guī)定動作,立馬從爺爺身上跳下來,甩著小手一陣風跑了。爺爺每天都享受著這個溫馨的過程,這是熙元發(fā)給爺爺?shù)母@?lt;/p><p class="ql-block"> ??元喜歡哥哥,哥哥也喜歡熙元。在家里妹妹就像一個“跟屁蟲”一樣,跟著哥哥,跑岀跑進盡情玩耍,玩得開心時,整個家里都充斥著她們高亢的歡聲笑語;有時會自作主張動哥哥的擺好的積木,亂拿哥哥的玩具,不小心撕壞哥哥的圖書,哥哥也會生氣地呵斥和拍她,哭聲和吵鬧聲也是不缺的“交響曲”,但不過多時,就言歸于好;這些都是成長的煩惱,換個角度看,這是父母他們這代獨生子女不能享受的童年玩伴生活,等她們長大了,有著自己天長日久積下的親情,更能與人相處,更能融入社會,對她的情商大有禆益。</p><p class="ql-block"> 今年爺爺給熙元的生日賀卡寫的祝福語是:“糖果甜蜜”。愿小糖果在她的童年時光里,甜甜蜜蜜快快樂樂地成長,這也是全家對她的祝福。一動筆就收不住,想寫的東西很多,由于篇幅的限制,只能打住,攢點筆墨明年再用。</p><p class="ql-block"> 祝熙元生日快樂,開開心心,健康成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寫于北京。</p><p class="ql-block"> 10月1日定稿于曲靖。</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繁昌县|
唐海县|
合川市|
镇原县|
山东省|
东台市|
南岸区|
高邑县|
龙山县|
乳山市|
达孜县|
普洱|
昆山市|
仙桃市|
马尔康县|
乐东|
松江区|
栖霞市|
商丘市|
张家口市|
梁山县|
渝北区|
贵德县|
东城区|
宁蒗|
松桃|
元谋县|
贞丰县|
海晏县|
神木县|
柞水县|
竹溪县|
诸城市|
河东区|
和静县|
拉孜县|
禹城市|
肥东县|
翼城县|
奇台县|
桓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