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開筆禮”是我國古代就有的一種啟蒙學習儀式,通過這種莊重的儀式讓一年級小朋友感受到入學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是學習的開始,是走向成才的起點,以此激勵孩子們珍惜讀書機會、勤奮學習,同時又通過這種特別的方式宏揚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p> <p class="ql-block"> 9月28號上午,廚都小學小學隆重舉行了一年級新生“開筆禮”儀式。走“成長門”“繪成長樹”“正衣冠” “行拜師禮” “點痣破蒙” “擊鼓明智”“啟蒙描紅” “誦讀經典”“摘取棒棒糖”通過這一系列莊重的儀式,寄寓讓孩子們勤學習、懂禮儀,做一個道德高尚,健康成長的人。</p> 走啟智門 <p class="ql-block"> 家長孩子們手牽手通過啟智門,跨過鯉躍龍門坎,寓意鯉魚躍龍門,前途無量。祝愿跨過龍門后的同學們未來都前途無量。</p> 繪成長樹 <p class="ql-block"> 老師是參天大樹,孩子們是五彩繽紛的葉子,因為有了孩子們的相聚,大樹有了活力,班級有了生機,祝愿孩子們都能茁壯成長為參天大樹。</p> <p class="ql-block"> 成長是一場一往無前的旅行,勇氣是藏在我們心里的一顆種子,讓我們帶著這顆種子,堅定自己的夢想,邁出大大的步伐。二年級的哥哥姐姐們帶著歡快的節拍《勇氣大爆發》為一年級的新同學們加油!。</p> 校長講話 <p class="ql-block"> 儀式第一項,李校長為一年級新同學入學致辭。李校長向學生們講明了“開筆禮”的意義,并對同學們提出了希望。</p> 正衣冠 <p class="ql-block">《弟子規》云:“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彼^童蒙之學,始于衣冠;先正衣冠,后明事理。首先家長為孩子正衣冠——然后學生自正衣冠——禮成。</p> 行拜師禮 <p class="ql-block"> 常言道“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尊師重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學生們先向老師行禮——感謝老師栽培恩。又向父母行禮——感謝父母哺育情。</p> 點痣破蒙 <p class="ql-block"> 在古代,學童入學讀書前,都會由啟蒙師長用紅色的朱砂在學子們的額頭正中點上紅痣,稱為“開天眼”。六位老師為新同學點朱砂。<span style="font-size: 18px;"> “痣”通“智”,意為開啟智慧,以此寄托美好的愿望,從此心明眼亮,發奮讀書。我們也衷心地為他們祝福,祝福他們在以后的學習中勤奮努力、志存高遠。</span></p> 擊鼓明智 <p class="ql-block"> 古代讀書人要去考取功名,往往通過擊鼓的方式,表達他們要讀書上進,擊鼓聲音越響,聲音傳得越遠,志向就越遠大。李校長為我們擊鼓三聲,以示從今啟蒙。</p> 啟筆描紅 <p class="ql-block"> 開筆求勤奮,讀書博古今,一年級學生依次端端正正書寫“人”字。人字一撇一捺,相互支撐,缺一不可。人生亦如此,一撇書才能,一捺寫品德,有德有才,堂堂正正學做人,做好人,做社會有用的人!</p> 新生代表發言 家長代表發言 合唱《三字經》 <p class="ql-block"> 《三字經》是中華民族 文化的瑰寶,它短小精悍、瑯瑯上口,千百年來,家喻戶曉。所謂“熟讀三字經,可知千萬事”,孩子們用稚嫩的童聲演唱《三字經》,向國學經典致敬!</p> 身心棒棒糖 <p class="ql-block"> 學生們歡歡喜喜摘取棒棒糖,預祝孩子們身體健康,天天向上。</p> <p class="ql-block"> 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開端是奠定成功的基礎,今天的開筆禮是同學們開始學習、走向成功的起點。愿今天的開筆禮能成為同學們一生中美好的回憶,更愿同學們通過今天的開筆禮,邁開學習的第一步,走好人生的每一步!</p> <p class="ql-block">編輯:劉秀梅 金 鑫</p><p class="ql-block">圖片:鞏 澤 付雪嬌</p><p class="ql-block">審核:李 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宜昌市|
安顺市|
安宁市|
正阳县|
甘肃省|
乌拉特中旗|
教育|
建宁县|
兴文县|
寻甸|
洪湖市|
武宁县|
桂东县|
靖边县|
保德县|
新建县|
乐陵市|
商丘市|
郁南县|
弥勒县|
班玛县|
富平县|
中宁县|
留坝县|
卫辉市|
赤壁市|
商水县|
北宁市|
怀仁县|
沧源|
昌宁县|
自贡市|
邵阳县|
桦南县|
长子县|
唐山市|
和田县|
米易县|
潮州市|
大渡口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