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八爺</p><p class="ql-block">王如生</p><p class="ql-block"> 我是個多夢的人,夢中見到最多的親人是八爺。</p><p class="ql-block"> 八爺,是我的養(yǎng)父,也是我的叔父。</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1</i></b></p><p class="ql-block"> 八爺,諱長春,親兄弟中排行第四,堂兄弟中排行第八,“兄弟會”中排行第五。舊社會很重視房下長幼有序,故尊稱“八爺”。</p><p class="ql-block"> 古代人取名,很講究,富有哲理,尤其兄弟多的,名中必同一字,把它連起來不是成語,就是一句話。大伯永春,父親發(fā)春,三爺?shù)么?,八爺長春,細佬久春,即“永發(fā)得長久”。他們年齡間隔相當大,分別生于:大伯光緒34年,父親宣統(tǒng)三年,三爺民國二年,八爺民國15年,細佬民國22年。父親比八爺長16歲,比細佬長23歲。</p><p class="ql-block"> 祖父輩很窮,家大口擴,時日維艱。大伯秉性暴燥,不愿吃大鍋飯,陪著過苦日子。大約在民國二十四年,強性要分家。父親說:“長春不到十歲,久春(后改為迎春)只有兩歲,怎么獨立生活?” 后來硬是拗不過,便“分治”了。父母憐八爺,細佬年幼,協(xié)助祖父母帶著他們生活。母親曾攜細佬游荒討米,很多人以為是他的“孩子”。所以,八爺和細佬把母親當“嫂娘”一樣對待,百般孝敬。母親一生積勞成疾,患了“虛火病”,常常臥病在床,八爺和細佬格外操心,主動請栗寺坳最好的老中醫(yī)仲堂給診治;怕母親“欠”東西吃,想一切辦法買一些新鮮副食,果品,補品…回家,首先看望母親,坐在床邊問長問短,關懷備至。</p><p class="ql-block"> 大伯分家后出走十多年無音信。直至民國三十四年獲悉,當了國軍炮兵團團長,民國三十五年攜眷回鄉(xiāng)。一九五一年在“三反”中受極刑。我家雖是貧下中農(nóng),因受大伯牽連,社會關系不清,給后來帶來諸多影響。三爺?shù)么哼^繼三祖父。所以,在兄弟中父親,八爺,細佬關系最緊密,感情最深。</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2</i></b></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哥叢安十幾歲先患節(jié)腫(關膝節(jié)),后患牙齦而歿。二哥真安十二歲時,在外婆家上樹掏鳥窩,失腳跌下來,腸子摔斷,不幾天夭折。這無疑給父母帶來致命打擊,悲痛欲絕。算命先生又說,我和厶哥(孝安,小號瓷兒)不好養(yǎng),必須抱出去。父親嚇破了膽,欲將厶哥過繼給五爺伯春,我過繼給七爺仲春。八爺聽后心中不快,便對父親說:“不要聽瞎子亂咵,瓷兒留在身邊防老,哈巴(我的乳名)我領著?!? 父親依了他的話,我就隨八爺生活。從中有兩個細節(jié):一是八爺主動領養(yǎng)我,是很同情父親的遭遭,感恩父母給他和細佬的照顧,主動承擔責任,體現(xiàn)兄弟情誼非同一般。二是八爺領養(yǎng)我,并非過繼,“我”可以隨留隨走。據(jù)塆中人說,我那時只有兩歲多,時在一九五二年間。況且八爺剛成家。養(yǎng)母比我長十五歲。一個十七八歲的新娘子,就要養(yǎng)他人之子,常人是無法接受的??梢姡藸斨e是驚人的!</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3</i></b></p><p class="ql-block"> 八爺,身材修長,面目清秀,是塆中“美髯公”。他,機靈活潑,與少兵大哥共舞獅子。八爺做獅頭,少兵大哥做獅尾,配合自然,技藝熟練。尤其獅子上三層方桌,做各種表演,行動自如。</p><p class="ql-block"> 祖父輩開榨坊,八爺和父親都是打油的出身。解放初,在蔡井油坊造皮油,打花生油,菜油,桐油,八爺當會計,負責業(yè)務聯(lián)系。那時油類屬統(tǒng)購統(tǒng)銷物資,非食用油上交供銷社,食用油上交汪塆糧站。八爺為人做事麻利勤快。在夜校里識幾個字,能說會算,很受糧站盧祖應賞識。一九五六年經(jīng)他介紹,八爺進入糧食部門工作。在那個年代,能成為國家正式部門的職工,是癡人說夢。</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4</i></b></p><p class="ql-block"> 八爺參加糧食工作,最初在汪塆糧站當一名普通職工,由于工作出色,先后調(diào)到汪崗中心糧站和楊祠糧站當保管。在汪崗時間最長。保管,是糧食單位的主要業(yè)務職務,責任重大~為國護糧。</p><p class="ql-block"> 保管的主要職責,收購糧食,保管糧食〈防化,翻曬,防損,防盜,防火),調(diào)運糧食,加工糧食。</p><p class="ql-block"> 每年“雙搶”過后,是收購糧食旺季。天氣特別炎熱,糧站早已安排空倉,屯位,磅位,風播,茶水供應點…每天幾個大隊,十幾個小隊社員,成群結(jié)隊送公糧到糧站。整個大院都是汗流浹背的人群,籮筐遍地。</p><p class="ql-block"> 保管,第一職責~驗質(zhì)。一手拿插釬,一手提石灰印。八爺,從清早到傍晚,在人群中穿梭。先將插釬往谷里一插,再到倒出來,看有沒有砂。有砂,有雜質(zhì),必須去風,篩。再用嘴嚼谷,看谷子干不干。水份重,必須曬了再收。如果無砂無雜無濕,質(zhì)量過關,就蓋石灰印。石灰印是木提盒,蓋三個合格印最好質(zhì)量,上等價;蓋兩個有“合格印,是較好質(zhì)量,中間價;蓋一個合格印,質(zhì)量基本過關,價最低。所以,驗質(zhì)是得罪人的。一是論質(zhì)爭價起矛盾,雙方堅持己見,爭得面紅耳赤。尤其是沒有蓋印的,說明砂多雜多谷濕,社員們都巴不得八爺蓋上石灰印。若不蓋,有不明理的社員,情緒急躁,責怪驗質(zhì)人過于苛刻,不同情群眾送糧的艱難。八爺,是為國收糧,必須遵循原則,保證糧食質(zhì)量,灰印下無人情。沒有收的,需要就地曬,群眾不滿,就起哄,直截攻擊他。有的推搡,有的謾罵,甚至舉起扁擔揍人。院子里鬧哄哄的。領導怕八爺吃虧,好幾次強行將他鎖在房里,換人驗質(zhì)。</p><p class="ql-block"> 防化是怕糧食生蟲,發(fā)熱變質(zhì),受濕霉爛。幾座倉,上百萬噸,防化不及時,容易造成巨大損失。我好幾次到汪崗,見到八爺頭戴防護帽,身著防護衣,背著防化器,在谷倉里爬進爬出。平時,不間斷地抽查,測試…那時,倉庫是瓦房,還要經(jīng)常檢查是否漏水。</p><p class="ql-block"> 翻倉曬谷工作量最大。身為保管,每個倉位什么品種,多少噸位,溫度如何…必須了如指掌。尤其是如檢查出某倉溫度超標,八爺就要帶上職工翻倉…把倉內(nèi)糧食翻動。大家手握鐵鏟,從倉的一頭向另一頭翻動,而且要見底。一倉幾十萬斤,手膀甩得鼓筋,腰酸背痛,全身濕漉漉的。如嚴重超標,要搬到外面哂,哂了又要入庫,費九牛二虎之力,累得人精疲力盡。</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正值中午,大伙兒趕往食堂就餐。突然,雷轟電閃,大雨傾盆。棚內(nèi)堆積如山的谷包會被漂雨淋濕,必須搶進倉內(nèi)。八爺和幾位職工搬不動,人手少,時間就是生命!可是就餐者無動于衷。八爺怒氣沖天,站在門外,破口大罵:“混賬東西,只顧吃飯,不搶谷包…” 頓時糧管所“老爺們”~書記,主任,會計…所有的人放下碗筷,跑出來一齊搶險,避免了一場損失。事后糧管所的呂傳銘書記說:長春好狠,我也怕他三分。</p><p class="ql-block"> 調(diào)運糧食是一個浩大時長的工程。為方便群眾上交公糧,分設了汪塆,王河,梅山,南涼,楊祠,細王坳分站或點。收購完畢后,各處糧食必須調(diào)運到中心糧站。整個聯(lián)系,組織,安排,八爺須周密計劃實施。那時都是鄉(xiāng)間小路,全靠人力車~線車(獨輪木制手推車,輪子上方有木架,木架兩邊可各放一包谷)。調(diào)運時,幾十輛線車每處要運十天半月。下面站,點要灌包,發(fā)運單;中心站驗收,收碼,工作煩鎖,細致。八爺操了不少心,受了不少累。</p><p class="ql-block"> 八爺任職期間,確保糧食及時調(diào)度,按上級要求適時加工。春節(jié)放假他守糧次數(shù)最多。各項工作做得細致具體,從未出現(xiàn)糧食安全事故。展現(xiàn)出杰出工作能力,主管業(yè)務的劉來福主任說:“中心站保管一職,非長春莫屬?!?lt;/p><p class="ql-block"> 八爺,是汪崗中心糧站的“大管家”,受到領導器重,多次派他到恩施,咸寧等地考察,</p><p class="ql-block">學習,取經(jīng)。他為國護糧,忠心耿耿,勤勞苦做,盡職盡責,任勞任怨,年年被縣糧局或糧所評為“先進工作者”,獎勵的草帽,毛巾,臉盆,瓷缸…一大堆。</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5</i></b></p><p class="ql-block"> 八爺,家鄉(xiāng)觀念強,感情深。凡家鄉(xiāng)來的人,只要他認識的,熱情招待,有茶有煙有飯吃。家鄉(xiāng)人十有八九都夸:長春真為人!</p><p class="ql-block"> 糧食部門還負責糧,棉優(yōu)良品種收購,調(diào)任,儲存,推廣。只要有好品種,八爺?shù)谝粋€帶回給小隊試種。當時生產(chǎn)力低下,傳統(tǒng)稻谷“蓮塘早”一類,產(chǎn)量低,易倒伏。最初稻谷優(yōu)種“矮腳蘭特”,后來又出現(xiàn)“六二八四”…八爺把這些優(yōu)良品種帶回來,我們小隊第一個先嘗新。新品種在我隊落戶,顯出很大優(yōu)勢,引起大隊重視,帶領隊長們來參觀。那時前進大隊是優(yōu)良品種試驗基地,主要對象是汪崗區(qū)。我們經(jīng)建大隊是屬團陂區(qū),八爺為了不失時機,先是找區(qū)領導,“販面子“,爭取培訓機會和指標。又回到大隊,與大隊商量派十幾位代表到前進大隊住下來,直接下畈實踐。八爺還隔三差五地去看他們,咨詢情況,把優(yōu)良品種和經(jīng)驗帶回家,全大隊推廣。很多大小隊干部,群眾部說:長春身在外,心在鄉(xiāng),一般人是不愿意自找麻煩的。那時唯一的化肥~胺水。八爺想盡一切辦法,用神牛拖回來,跟隊長交待怎樣施用。社員第一次見到新鮮肥料,都說八爺吃國家飯,想家鄉(xiāng)事,好“搬家”。(顧家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在那個年代,拿工資,吃商品糧的是“紅人”。八爺是此之列。然而,他總置身于老百姓之中,從不擺資格,抬架子,樂于濟助。糧票,油票,細糠,糠油,細米,面粉…都是他手中一張“牌”。他并沒有用這張“牌” 攀高附貴,而是相濟那些困難的“大老粗”。所以,只要八爺一回來,大家搶著打招呼,晚上坐滿一屋人,舍不得走。</p><p class="ql-block"> 八爺,愛家鄉(xiāng),重鄉(xiāng)情,親和友善,在鄉(xiāng)里贏得好口碑。</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37, 35, 8);"><i>6</i></b></p><p class="ql-block"> 八爺,有個老習慣,年年吃年飯時,總愛提及捉壯丁的事。為了躲壯丁,他三年沒在家里過年,是“兄弟會” 大伯收留他。大伯是沈坳大山岸人,忠厚老實。八爺說:老大是我的恩人,你們要永遠記住。我多次到大山岸大伯家拜年,病間,八爺沒時間,派我稱肉去看他。八爺還談到去安徽六安挑鹽,半路餓得發(fā)慌,只有折菜苔充饑。一提起舊社會,八爺罵聲不止,憤恨不已!他總是三碗蘿卜蘿卜三碗:毛主席,共產(chǎn)黨是救命恩人,社會主義就是好!</p><p class="ql-block"> 一九八一年,我們這兒正式分田到戶,八爺極為反感:認為這樣做把毛主席的路線改變了,是“修正主義”,擔心走回頭路,吃二遍苦。</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大伙兒議論外商在上海買土地建工廠。有的說是正確的,有的說是錯誤的。我順便插了一句嘴:土地還是中國的,外商建工廠,帶不到外國去。突然,八爺一掌推來,我仰面朝天,只聽八爺狠狠地說:“你曉得屁,又要出資本家”。這是八爺對我第一次出手,我瞧他臉色鐵青,牙齒格格響。我,沒怪他,深知八爺?shù)膬?nèi)心:怕中國變了顏色,又成外國奴,借我出氣。</p><p class="ql-block"> 沒有吃過苦,受過罪的人,就不知苦的味兒。八爺,從舊社會走過來,見證了新社會新制度,所以,毛主席,共產(chǎn)黨,社會主義,在他心目中,有著撼不動的地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定县|
安吉县|
雅江县|
新津县|
页游|
库尔勒市|
靖州|
英德市|
阜城县|
孟连|
灵川县|
根河市|
定结县|
拜泉县|
隆化县|
郁南县|
舒城县|
德清县|
南投县|
姚安县|
南澳县|
德令哈市|
邹城市|
墨竹工卡县|
滦平县|
资溪县|
北安市|
昌都县|
乐都县|
铁岭县|
日土县|
宜川县|
长治市|
高雄县|
阿坝|
慈溪市|
文水县|
佛坪县|
淳化县|
天镇县|
靖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