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br></div> 我想我一定是個貪嘴的人。因為我至今還記著那盤菜,噢,不,應是那盤肉。<div><br></div><div> 在我還是小孩子的年代,雖然沒有受過餓,但家家的收入都不寬裕,一年到頭也吃不上幾頓肉。<br><br></div><div> 逢上村里或者一些親朋的婚宴,才能吃上一頓好的,而鄰里們也多是在冬天才能有些閑,也就常把一些喜慶的宴席放在了冬天。碰上一個好日子,有時家里的大人安排不過來,便輪到我頂替參加。<br><br></div><div> 我初次認識這盤肉時是在冬天。記著那是一次上學,我途經村里一戶人家娶親,當時早間的涼盤子就有這道肉,門口的廚師正在擺著盤。</div><div><br></div> <div><br></div> 肉膘很白,約有兩三指厚,切成了約一寸長的薄片,下面是黃豆芽墊底。肉皮是紅紅的,紅皮白肉相間,甚是誘人。薄薄的方方正正的肉片,顯示著大廚的刀功,小菜墊底,肉片整齊均勻地碼放,圍滿一圈,然后上面再蓋上一兩片肉,象個小塔,彰顯著廚師的精致。<div><br> 北方冬季的氣溫,足以讓這些薄肉片平平整整側立著圍成尖尖的一個塔,上面再蓋一肉片,開席時,澆上加有細碎蒜姜末的辣子醋汁。先感受到的當是過油醋汁的酸香了,肉入嘴即化之,感受到的便是肥肉在舌喉溫度中化掉的油脂香了,回蕩了一番肉香之后,留在舌喉間,就只有油脂和調汁的混合香了。而這種工藝的肉皮,很有彈性,入嘴化了肥膘之后,肉皮仍需一番咀嚼,就又嚼出一番彌留在唇齒間的余香。醋汁化解了肥肉的膩,有嚼勁的肉皮又回味了肉的香。</div><div><br></div> <div><br></div> 我終究是在村里人家的喜事中吃上了這道澆汁的白肉,讓我香香地體味到了這道看似或者工藝也極其簡單的美食,便有了此番回味。<br><br><div> 但上學路過的那次,我確是以若無其事的神情卻也是狠狠地咽了幾口唾沫路過了。<br><br></div><div> 當時廚師的擺盤也都拿捏的很好。宴席多是八人的方桌,而肉片呢,也沒有多余的,就是八片。還是小孩子的我是多么渴望有誰不吃留出一片給我哩,但又不能沒有禮貌地問鄰桌的大人們,更不能不知禮數的多吃了。</div><div><br></div> <div><br></div> 也不知是當時肚里缺油水,還是因為年少腸胃好,吃了這道澆汁的都有些冰冷的白肉并不曾鬧過肚子。<br><br><div> 時代總是在變,我們的生活更是,隨著我們生活的日益向好,這道高脂肪的吃食,終是退出了宴席。在現在眾多的饕餮盛宴中,多了雞鴨魚蝦,多了肥牛海鮮,但這道香美的白肉,仍常讓我念想。<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23年8月26日星期六 </div><br> <b> (我小時候只是稀里胡涂地吃了這個肉,落此文時,咨詢了多位年長者。準確地說,它不僅僅是一道肉菜。在當年物質匱乏的年代,一般的婚宴喜慶,菜品都不如我們現在的平常家肴。當年,在長安西部,這道涼菜只在早間喝湯(也就是吃稍子面)待客前上此一道,多是菠菜、豆芽墊底,愛好且經濟允許的主人家會在素菜上加一圈白肉,如我文中的描述。有的主人家還會加些皮凍,切開的白雞蛋等。大廚就以早間這道涼菜的出盤多少,訂中午的席數。在鄉里,這盤菜被稱為訂盤,或稱全盤子。而這道素菜面上的白肉,就是主人家經濟向好的表現。)</b></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长市|
松溪县|
米林县|
镇巴县|
常州市|
开江县|
新乐市|
万州区|
西吉县|
桑植县|
胶州市|
扶绥县|
彭阳县|
普兰县|
奇台县|
怀来县|
辽宁省|
清水县|
阿克苏市|
广平县|
萝北县|
阜南县|
武乡县|
尤溪县|
安义县|
武城县|
成武县|
民权县|
宜丰县|
郧西县|
公安县|
襄垣县|
万宁市|
黄梅县|
巨野县|
馆陶县|
巩留县|
甘德县|
大新县|
萝北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