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老師 <p><br></p><p>數十年的學海生涯與職業歷程里,有幸遇到許多師長,他們悉心栽培并深刻影響我成長成才,沒齒難忘,常感念在心。最難忘的是小學啟蒙老師李殿璞,他是我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p><p><br></p><p>李老師五短身材,眼睛不大,眼神很溫暖。黝黑發紅的面龐,看上去飽經風霜,現在推算,殿璞老師那時不過40歲光景,但我對他的記憶一直就是小老頭的樣貌。厚道,善良,樸素,有點木訥。70年代,大家家境都不好,他家應該更窘迫,春夏常穿發白發舊的改良中山裝,秋冬穿的應是師母手工縫制的粗黑布棉襖,一年四季腳穿黑條絨松緊布鞋,少換洗衣物。</p><p><br></p><p>他終身在我家鄉的村小南佐小學執教,是位民辦老師,邊種地邊教書,辛苦自不待言。李老師寫得一手好字,令人驚嘆。不過,后來有件事證明他的文化程度大約是不高的。但我們依然受益良多。</p><p><br></p><p>他是我們兄弟姐妹四人共同的啟蒙老師。</p><p><br></p><p>漫步在已遷了新校舍的南佐小學墻外,夕陽勾勒出校園的輪廓,墻頭小草靜靜站立。四周鴉雀無聲。往事一幕幕浮現眼前。</p><p><br></p>
李老師的語文課有一項他自創的輔助訓練,他要求每位同學每天都要帶一面自制的小黑板到學校,小黑板的制作方法非常簡易,找塊兩只小手能抓住的方木板,刷上墨汁,上方鉆兩個孔,擰上鐵絲當提手即可。語文課后的自習時間,天氣好的時候,李老師會通知同學們帶上小板凳和小黑板到室外,天冷的時候就在教室,然后,發粉筆給我們,要求必須一筆一畫,橫平豎直的把當天學的生字詞認認真真寫下來,他在我們中間走來走去,手把手教大家一遍又一遍的練習,告訴我們字不僅要寫得正確規范,還要寫得漂亮大氣。時不時會拿起一些寫得不錯的同學的小黑板,讓大家看過來學習模仿,我也有幸成為示范者之一,倍受鼓舞,從此寫練更加努力,因此練得一手還不錯的寫字功底。
李老師此舉可謂一舉三得。省了經濟困難時期的筆墨紙硯,那時候,不少同學家中困頓,真買不起幾分錢的作業本和鉛筆。通過這樣低成本的反復演練,大家記住了更多生字生詞,而且漢字書寫的橫平豎直,有模有樣。毫不夸張地說,凡是上過李老師語文課的同學,字寫得都可圈可點。
有天上課,記得講授反義詞。李老師振振有辭的告訴我們,反義詞就是在詞匯前面加上一個否定詞“不”就可以了。比如“容易”的反義詞便是“不容易”,“快樂”的反義詞便是“不快樂”……大家聽罷,歡樂的不得了!很久以來沒學過這么簡單的學問,舉一反三。同學們自發積極踴躍的互相喊起來,調皮的男生對同桌說:你是“不壞”的反義詞,女生們也“美麗”的反義詞是“不美麗”、“幸福”的反義詞是“不幸福”。熱鬧之中,我偷眼望了一下講臺上的李老師,他好像有點懵!
放學回家,我興奮的告訴在另外中學當語文老師的父親,我會用反義詞啦!在父親期待的目光下,我各種加“不”的反義詞蹦出來。父親眼神逐漸冷峻,我噤了聲。
第二天早上語文的上課鈴聲響地猛烈,得知真相的我,忐忑不安的望著教室門口,糾結要不要告訴老師他的錯。之前,因為計算題的質疑,別班有同學被他的帶課老師暴打呢。李老師夾著課本出現在門口,走上講臺,環視一周,停頓了一下,有點難為情的說到:“同學們!在上新課之前,我需要更正一個錯誤,關于昨天反義詞的……”老師在認錯,嚇壞了寶寶們,教室里先是靜寂一片,大家難以置信的將目光齊刷刷的投向講臺,聚焦在李老師的臉上。然后,我們從此知道了“容易”的反義詞是“困難”,“快樂”的反義詞是“痛苦”。同時,我們也懂得了一個詞叫“責任”。
只是,到現在我也不清楚李老師那個晚上是怎么搞明白的?如果是現在,百度一下,陌生人隔著網絡給個答案,不至于難為情。當時,他也算老教師了,又是個基礎知識點,怎么張的開口哦?辭典之類的參考資料又是稀罕之物。后來,學校有位老師在一次評獎評優機會來臨的時候,為了勝出,還拿這件事做依據舉證殿璞老師的不稱職。
六一兒童節快到了,每個班級都要表演節目,我們班確定由幾個女生合演舞蹈《人說山西好風光》,這首歌當時比較流行。小時候,家鄉人們習慣吃兩頓飯,上午10點放學吃早飯,之后返校上課,大約下午4點左右就放學回家吃晚飯。那一段時間,每天放學后,我們便到土操場上排練節目。入夏時分,太陽還在當空照,天已是著實熱起來了。每每此時,我們的“小老漢”李老師便戴著破草帽,拎著熱水瓶和茶缸子出現了,他蹲在操場邊守候。沒有錄音機,也沒有導演,我們又是一群從來沒上過舞臺的零基礎演員,李老師給我們又伴唱又編舞,一會兒揮動著雙手指揮,一會兒扯著嗓子伴唱,我們7、8個黃毛丫頭在那里依葫蘆畫瓢,“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比劃著姿勢,一會兒在樹蔭底下,一會兒在太陽底下,載歌載舞,有人動作夸張不到位,笑的大家前仰后合。排練間隙,他忙忙的將早已晾好的開水遞到我們這些不著調的小演員手上,還一邊嘖嘖稱道:“行的啊!行的啊!”我們便更帶勁的開始兩手做出蘭花指的樣子,齊指著我們以為的山西方向,兩腿交叉疊放半蹲,然后緩緩站起,齊聲歌唱那從未見過的太行山。李老師在旁邊賣力的打著節拍,汗水順著臉頰不住的滾落下來,他的臉色更加焦紅。后來的正式演出,我已記不得什么情景了,但操場排練的這一幕卻清晰記得,即使現在,聽到《人說山西好風光》的曲子響起,我便使出蘭花指,想要半蹲下去,試圖表演我的六一節目。而李老師那艷陽下滾著汗珠的面龐便浮現眼前。
小時候喜歡涂鴉,我會根據課文內容,在課本上繪制插圖,有的不成體統,也有些活靈活現。李老師偶有發現,狠狠的表揚了我一下,還叫我擔任班級負責學校黑板報制作的干部。小學畢業那年有一天,我臨摹了一幅板報頭速寫,一個小女孩,面向前方,憧憬未來。我給涂了顏色,還工工整整的寫上“敬贈李老師留念!”的字樣,李老師的小兒子,我的同班同學海青,他在旁邊看我畫完,然后在教室里讓同學們傳看,這時,李老師進來了,他看到臨摹畫,臉上露出大喜過望的樣子,我恭恭敬敬的雙手呈上,表明這是給他的畢業留念。李老師當時好激動,接過我的禮物,連聲說好!
后來有一次,我去交作業,到他的辦公室,看見我的禮物----那張16開圖畫紙上的臨摹畫,端端正正張貼在李老師寫字臺對面的墻上,抬頭便可見。我誠惶誠恐道謝,李老師笑逐顏開說:“最寶貴的禮物,自然要放到最重要的位置!前兩天海青(他的小兒子)還說不是你自己畫的,是你臨摹復制的!我臭罵他一頓,自己不求上進,還不服你!”聞言,我臉刷的紅了,我想說海青說的是真的,可那一雙無比信任的眼神令我沒有勇氣張口承認事實。
事過多年,李老師已離開人世,我與他的小兒子也斷了聯系,他們是否記得這件事情,我不得知,但我時常記起,李老師的信任,那種巨大的力量,鞭策我一路奮勇向前,不敢懈怠!只是,不知道有朝一日,我與海青相逢,我的道歉,他在不在乎。父親當年對另外同學的篤信,對自己的質疑與指責,他怎樣看?
李老師還有一項才藝,唱秦腔。小學操場上有個簡易舞臺。逢年過節有演出。記憶猶新的是有一年春節,以學校老師為主演出了秦腔《血淚仇》,劇情主要是講抗日戰爭時期的蔣管區,農民王仁厚一家六口,受盡了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剝削迫害,被逼得流離失所、家破人亡,后來終于找到了陜甘寧邊區。在我們黨和政府的關懷下,他們過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李老師主演農民王仁厚,是主角。最經典的場景是李老師扮演的王仁厚領著兩個孩子,唱著〔苦音二六〕
“手托孫女好悲傷
兩個孩子都沒娘
一個還要娘教養
一個年幼不離娘
娘死不能在世上
怎能不兩眼淚汪汪……”
一大段唱腔,但見他一手領一兒,腦袋歪起,兩眼朝天,一句一句吼了出來。黑棉襖上扎著腰帶,打著補丁,好像肩上還斜挎著干癟的口糧袋。舞臺背景蒼白荒涼,燈光也昏暗。近前看得見他眼角的淚光。入戲太深。我小小年紀,恍惚間覺得臺上的老師好可憐。想著散戲了,要勸老師再不演。殊不知老師的真情演出引來臺下鄉親們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
我對秦腔的感情追根溯源,怕與這一夜的影響分不開。后來聽說他的女兒菊香將他的秦腔表演能力發揚光大,成了家鄉一帶有名的唱黑臉藝人,被慶陽秦劇團破格錄用為正式職工。帶給李老師頗大的安慰。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了信息時代,物質財富極為豐富,科學技術日趨發達,互聯網已讓地球變成了平的,人們足不出戶,幾乎可以搞定一切。我在這個酷熱伏天里追憶我的恩師,追憶那個年代,深切體會到,當年我們師生物質皆貧困,生活俱清苦。與今天壤之別。然,那時老師的仁愛之心,育人之德,為師之責,在一名民辦教師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非常自然的為師之道,樸素的發心,純真的師生情誼,怎不令人懷想!
遺憾的是未能留下李老師的照片。90年春節哥哥結婚,父親派遣哥哥專程去請李老師來家做客。他深受我們一家敬重。詭異的是當時我們用給哥哥拍攝婚禮照片的柯達膠卷,也一同給李老師和我們兄妹們拍了合影許多。同一相機同一膠卷同一攝影者,等膠卷沖印出來,令人大為驚訝,哥哥的結婚場景照片張張清晰可見,而我們與李老師他老人家的合影一張都沒有沖洗出來!
一個無解的謎!留下永久的遺憾給了我們。年后不久,李老師就過世了!她的女兒也英年早逝,已先他而去。
百度漢語詞典對“啟蒙”的解釋有三:(1)傳授基礎知識或入門知識。(2) 教小孩(如幼兒園和初級小學)。(3) 開導蒙昧,使之明白事理。
我的啟蒙恩師李殿璞俱備矣!
后生感恩師長最好的方式,莫過于將他崇高的精神傳承下去,像他一樣愛生如子,甚至愛生過子!不辜負師長神圣的稱謂,不誤人子弟于學堂。我當踐行之,不忘老師初心,繼續前進。
恩師,安息!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温州市|
洛宁县|
临汾市|
施甸县|
河池市|
方正县|
城固县|
榆社县|
张家港市|
永寿县|
阿拉善右旗|
扎兰屯市|
古蔺县|
榆树市|
来凤县|
互助|
夏津县|
丰原市|
昔阳县|
罗山县|
屏东县|
泽普县|
乐亭县|
抚松县|
信丰县|
南召县|
宁陵县|
嘉善县|
依兰县|
SHOW|
山阳县|
万州区|
石门县|
张家界市|
博客|
仲巴县|
华阴市|
枣阳市|
利津县|
呼玛县|
新巴尔虎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