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直以來,對朱子理學懷有惡感,所謂的“滅人欲,存天理”,所謂的“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都讓我對朱子理學敬而遠之。</p><p class="ql-block"> 但細細想來,其實真正讀過的儒學經典,也不過僅僅是一本《大學》而已。所以人對不了解或不能理解的東西,往往都容易產生偏見。</p> <p class="ql-block"> 跟四大書院相比,鵝湖書院規模小得可憐,從山路轉進去,即使導航提示前方500米就是終點,還讓人看不到一點痕跡,直到上個小坡轉個彎,再朝下看去,才發現田邊水塘前,那一方小小的院落。</p><p class="ql-block"> 不知道為什么,相較于去過的四大書院的岳麓和嵩陽,這個小小的院落卻讓我更能靜下心來,也正是有了這樣的心境,才能細細去了解和回顧那一段大儒們風云際會的歲月。</p> <p class="ql-block"> 鵝湖書院之所以出名,源于南宋時那一場鵝湖之會,朱熹和陸九淵、陸九齡兄弟,在呂祖謙的撮合下,搞了一場辯論會,辯論的內容讓我們不學儒學的人看起來很繞,而結果是與呂大儒想讓雙方統一思想的愿望背道而馳,最終儒家理學與心學之爭,從南宋跨元、明兩朝都未平息。</p> <p class="ql-block"> 撇開艱澀難懂的哲學論點,朱熹的寬廣深厚,呂祖謙的敦良溫恭,陸氏兄弟的銳利鋒芒,都仿佛一幕活生生的大戲,在這個小院落里徐徐展開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我突然意識到,也許過去對朱熹是有偏見的:一代宗師級的人物,所謂有容乃大,往往都是虛懷若谷的,但理學與心學在明朝爭斗到了極致之時,令多少人你死我活、家破人亡也是不爭的事實。</p> <p class="ql-block"> 走出鵝湖書院的時候,藍天上不見云彩,傍晚的暖陽中,一絲微風帶著山間松林的氣息輕輕從身前飄過。</p><p class="ql-block"> 當年大儒們也是這樣云淡風輕的、把一個個沉重的話題拿起又放下,而身后卻是無數儒家弟子、無數的官宦家族,用幾百年的榮耀與沉淪,去為這些話題做出注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PS百度:</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鵝湖書院位于上饒鉛山縣鵝湖鎮鵝湖山麓,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人們為了紀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后建了“四賢祠”;宋淳熙十年賜名“文宗書院”,后更名為“鵝湖書院”;書院歷經數百年,風貌依舊,格局完整,原狀留存,是書院實物遺存中少有的得以完整原貌保存的一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宋淳熙二年(1175)五月,呂祖謙為了調和朱熹“理學”和陸九淵“心學”之間的理論分歧,使兩人的哲學觀點“會歸于一”,于是出面邀請陸九齡、陸九淵兄弟前來與朱熹見面,六月初,陸氏兄弟依約來到鵝湖寺。這就是著名的“鵝湖之會”。</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鵝湖之會辯論的中心議題是“教人之法”,朱熹強調通過對外物的考察,啟發人的內心潛在良知。陸氏兄弟則主張“先發明人本心”,反對多做讀書窮理之工夫,以為讀書不是成為至賢的必由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 15px;"> 會上雙方各執已見,互不相讓。作為會議的主持者,呂祖謙在會上沒有明確表態,此后儒家的理學、心學之爭,一直延續了數百年。</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磐石市|
嘉善县|
平武县|
双辽市|
温州市|
合水县|
南充市|
南澳县|
辰溪县|
上林县|
彭泽县|
威宁|
定州市|
交口县|
酉阳|
阳谷县|
资中县|
新巴尔虎左旗|
苏尼特左旗|
桂林市|
涟水县|
长武县|
阳新县|
来宾市|
加查县|
阳泉市|
安达市|
灵宝市|
连山|
维西|
台湾省|
石门县|
陇川县|
习水县|
兴文县|
乌什县|
会宁县|
平定县|
梓潼县|
铅山县|
怀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