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城門城門幾丈高,</p><p class="ql-block">三十六丈高,</p><p class="ql-block">騎白馬,帶把刀,</p><p class="ql-block">城門底下走一遭……</p><p class="ql-block">這首我們從小就會唱的南京童謠,說的就是南京的明城墻。明城墻不僅是南京的一張名片,更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每個老南京人,內心都有濃厚的城墻情結。明城墻代表著南京的文化特色,承載著南京人獨有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對南京人來說,城門城墻實在是太熟悉不過了。南京城不分東南西北都會有一段或長或短的城墻,陪伴著我們生活在這里的人們。</p><p class="ql-block">這是世界最長、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古代城垣,歷經六百多年風雨依然巍峨不倒。</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墻的營造一改以往都城墻取方形或矩形的舊制,在六朝建康城的基礎上,根據南京山脈、水系的走向筑城。得山川之利,控江湖之勢,南以外秦淮河為天然護城河,東有鐘山為依托,北有后湖為屏障,西納山丘入城內,形成獨具防御特色的立體軍事要塞。其中京城城墻蜿蜒盤桓35.3公里,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城墻,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垣,并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大城墻,而京城之外的外廓城墻更是超過60公里,為世界歷史之最。</p> <p class="ql-block">2023年9月17日,跟隨“Citywall walk”初秋南京城墻健走團隊,走近、了解、感受、品讀了南京城墻的曠世魅力。</p><p class="ql-block">這次 Citywall walk 起點漢中門廣場,途經石城門,清涼門,石頭城遺址公園,定淮門,挹江門,繡球公園,天妃宮,靜海寺,儀鳳門,鐘阜門,終點閱江樓公園朱元璋像,全長9.8公里,預計花時3個小時。</p> <p class="ql-block">我們分為四個小隊,分別是紅隊,綠隊,黃隊和紫隊,同時對全球網絡直播。這是我們四個隊的志愿者領隊老師。</p> <p class="ql-block">來自四面八方的各隊隊員正在報到集合。</p> <p class="ql-block">整裝待發的跟團攝影老師</p> <p class="ql-block">跟團直播的攝像老師</p> <p class="ql-block">出發前全體參加隊員和工作人員拍照留念。還有小朋友參加這次活動!贊了贊了??????</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石城門!</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清涼門!</p> <p class="ql-block">進入石頭城公園了!</p> <p class="ql-block">我們跟隨老師一路走,一路聽講解。許多有關城墻的典故,老師都能滔滔不絕、信手拈來。我們被陳老師淵博的知識、幽默的語言、深入淺出的講解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直播現場有條不紊工作的志愿者們!??????</p> <p class="ql-block">直播中</p> <p class="ql-block">石頭城遺址公園(鬼臉城)的城墻是南京最古老的一段城墻,以古長江沉積巖為天然地基,反映了古代筑城者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p><p class="ql-block">明朱元障定都南京后,于洪武二年興建城墻,此處石頭城便成了著名的南京城垣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這段古城墻上有一塊突出的橢圓形石壁,長約6米,寬3米,因為長年風化,礫石剝落,坑坑洼洼,斑斑點點,中間還雜有紫黑相間的巖塊,怪石嶙峋,遠看隱約可見耳目口鼻,酷似一副猙獰的鬼臉,因此石頭城又稱為“鬼臉城”。</p> <p class="ql-block">相傳三國時期,曹操親率大軍準備趁月黑風高之時偷襲東吳,當大軍戰船殺奔途中,遙遠的江面上突現一高大而面露猙獰的惡鬼在據守城門,魏國大軍頓時嚇的慌忙撤退,從此不敢再貿然進犯。鬼臉城從此名聲大振。鬼臉城是自然風化和古代戰爭所形成的獨特的歷史景觀。</p> <p class="ql-block">到定淮門了,上城墻!</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墻在砌筑中,對不同地段采取了不同質地墻體的處理方法和特殊的粘合材料。有的地段用石灰巖和花崗巖的條石,作為城基、勒腳和部分城墻內外壁的主要材料;有的地段全部用城磚壘砌;還有的地段以條石、城磚砌筑墻面,中間填以片石、城磚、黃土混合夯筑等。粘合墻體的材料十分堅固,以至留下了用糯米汁加石灰等灰漿建造的說法。</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墻,據初步估算共耗費了數億塊城磚。城磚一般長40~45厘米,寬20厘米,厚10~12厘米。由于城磚來自全國各地。大多數城磚留有銘文,少則一字(或一個符號、記號),多則70余字,這不僅是南京明城墻的一大特點,也是南京明城墻歷史文化遺產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墻所用如此巨量的城磚,依靠哪些區域燒制單位提供并不明確,由于史料記載的匱乏不詳,近幾十年來經文物工作者或有心人對城磚銘文孜孜不倦的考證、補定,才有了一份目前尚未完全統計精確的資料:南京明城墻所用城磚,分別來自長江中、下游的廣袤地區,其中包括今江蘇、江西、安徽、湖南、湖北五省的府、州、縣,以及軍隊衛、所和工部營繕司等近200個單位組織人力制坯、燒造。史料記載,明城墻的磚石并非在南京城內集中燒制,而是由全國32府148個州縣共同承擔,規模之大可想而知。</p> <p class="ql-block">為了確保建造南京京師城墻的城磚燒造質量,朝廷要求各地府、州、縣地方官員,軍隊衛、所的士卒,以及縣以下里、甲的基層組織負責人(總甲、甲首、小甲),直至造磚人夫、燒磚窯匠均需在磚上留下姓名,以便驗收時對不合格的城磚追究制磚人的責任,甚至殺頭。這種嚴酷的“責任制”,保證了南京明城墻建造過程中的高質量。</p> <p class="ql-block">今天有幸在城墻上,實地看到了文字最清晰完整的城磚。</p> <p class="ql-block">還有“金陵”字樣的城磚</p> <p class="ql-block">“別看我小,我也愛南京城墻!”</p><p class="ql-block">孩子們也來參加愛南京護城墻活動??????</p> <p class="ql-block">保護城墻,南京一直在努力。</p> <p class="ql-block">遠眺閱江樓!</p> <p class="ql-block">閱江樓越來越近了!</p> <p class="ql-block">到挹江門了!</p> <p class="ql-block">繡球公園</p> <p class="ql-block">天妃宮</p> <p class="ql-block">儀鳳門</p> <p class="ql-block">會師于閱江樓景區東門朱元璋塑像前。</p> <p class="ql-block">南京明城墻依山傍水而建,是中國禮教制度與自然相結合的典范,也是古代都城建設的杰出代表。作為中國古代軍事防御設施、城垣建造技術集大成之作,無論歷史價值、觀賞價值、考古價值,還是建筑設計、規模、功能等諸方面,是國內外城墻都無法與之比擬的,是繼中國長城之后的又一宏構。</p> <p class="ql-block">愛南京 護城墻 </p><p class="ql-block">我們義無反顧 </p><p class="ql-block">我們有責同擔!</p><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來自于群友分享,在此表示感謝)</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浦区|
泰来县|
台前县|
横山县|
冕宁县|
丰宁|
马山县|
高密市|
米易县|
延边|
阳城县|
芦溪县|
西林县|
伊金霍洛旗|
和林格尔县|
长春市|
濉溪县|
马鞍山市|
禹州市|
浙江省|
广德县|
乐平市|
麻城市|
信阳市|
会泽县|
罗甸县|
乐亭县|
澳门|
夹江县|
苍溪县|
滕州市|
宁阳县|
登封市|
石台县|
图木舒克市|
武安市|
剑阁县|
丰县|
元江|
定结县|
新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