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染印畫<br>2020-04-17 12:00 全景接片又稱“全景合成”、“全景拼接”,與前面所介紹的景深合成、堆棧合成一樣,也是風光攝影中常用的技法之一。 ▲全景接片<br>就如下圖的情況中,即使使用廣角鏡頭,進行拍攝也顯得捉襟見肘,而使用接片拍攝的方法,不僅可以記錄接近180°的日照金山風光,還能得到高清的大幅圖片。 ▲日照金山<br>接片的拍攝看似很簡單,只需要轉動相機拍攝場景里的不同區域就可以了。但如果拍攝時不注意一些細節的話,照片很有可能在后期無法拼合起來。本文將詳細講解全景拍攝時需要注意的地方,以及如何使用Lightroom/ACR工具快速拼接照片。<br>一、前期拍攝<br>1、器材準備<br>“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要想完成專業級的全景接片效果,你需要在器材方面做好準備——不需要多,不需要高檔,但這 3 大類一定要全。<br>三腳架<br>全景接片的本質是拍攝多張照片再合成一張,但這也帶來另一個問題:如果相鄰兩張照片之間連續性不足,拼接可能會出錯。尤其是當畫面中存在連續的線性延伸景物(如地平線/海平面,馬路,欄桿,樹枝等)時,拼接一旦出錯,會特別刺眼。為了保證拼接能夠順利進行,你必須要使用三腳架,保持機位的相對穩定,提高拍攝成功率。 ▲三腳架,穩定大于一切<br>全景云臺<br>全景云臺往往擁有 360° 轉動的能力,可以把轉動方向 “鎖定” 在水平方向上,而且帶有刻度,便于你控制每次轉動的量。 ▲未使用/使用全景云臺效果展示對比圖 滑軌<br>滑軌是個 “可選” 器材,沒它也不是不能拍,但如果你想精益求精,還是要準備一個。它的主要作用是減少轉動所產生的“視差”,視差是很多全景接片融合失敗的罪魁禍首。 ▲滑軌的使用<br>視差的成因是我們的轉動軸和所謂的“節點”(無視差點)不在同一直線上,這里用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只睜開一只眼睛,伸出你的一根手指,讓手指正好遮住遠處的一個物體,比如下圖中的茶壺。轉動脖子,你會發現原來和手指在一條垂直線上的茶壺,竟然發生了偏移,也就是物體間的相對位置發生了變化,這種現象就叫做視差。 ▲滑軌使用前后對比圖<br>除了節點與中軸位置的距離外,視差還跟景物的遠近有關。越近的物體,其視差效應會越明顯,而中景和遠景,視差幾乎可以忽略,因此拍攝時注意保持和前景物體的距離十分關鍵。<br>鏡頭<br>超廣角鏡頭會帶來大量的邊緣畸變和透視形變,造成兩張照片難以拼合,或者拼出來的圖像變形嚴重,因此全景接片優先使用中長焦鏡頭拍攝。此外,我們也可以讓前景是水面,草地,泥土,云霧,甚至是黑色的剪影等等特征不太明顯的物體。 ▲由于前景是剪影化處理,很難發現其中的變形。<br>當然變形并不一定是壞事,有時也可以被我們利用,如巖石、枯樹、流水等前景物體的變形,經常能產生夸張的效果。 ▲@Max Rive<br>2、相機設置<br>在接片拍攝時,我們應該盡量固定相機的曝光(光圈、快門、ISO)、對焦點以及白平衡。雖然很多后期軟件已經可以自動調節并合成曝光、白平衡不一樣的照片。但前期的統一更能保證后期拼接時的萬無一失。<br>鎖定白平衡很簡單,只需要把白平衡模式從自動調成其他的比如“陰影”、“白天”等等。鎖定曝光,則是在測光完成后,調至M模式并調整光圈快門到相應參數。如果光比過大,可以使用包圍曝光拍攝。(后期時先合成HDR,再全景合成。) ▲包圍曝光拍攝,后期HDR合成后再全景合成。<br>可參見風光攝影“包圍曝光+HDR合成效果”詳細教程<br>這里著重提一下對焦,關于對焦,有兩種方案:<br>①比較省事,擰動對焦環,手動對焦無窮遠。這種技法在拍大風光時很常用,讓畫面整體都位于清晰范圍內,但銳度會略有降低。<br>②同樣也和 “大風光” 對焦原則類似,尋找稍近處(大約是景深的三分之一)景物對焦,合焦后轉為手動對焦模式鎖定焦點,再把相機轉回初始位置拍攝。<br>無論使用哪種方案,建議使用f/11 乃至更小的光圈以獲得更大的景深,同時把對焦模式設置為手動對焦,以實現對焦點的精確控制。<br>3、拍攝技巧<br><b>①預留重疊部分</b><br>相鄰的照片之間應該有33%-66%的重疊部分,這樣后期軟件才能正確的把兩張照片合并起來。一般來說長焦鏡頭需要的重疊部分較小,一般33%就夠了。超廣角焦段的接片(比如銀河拱橋接片),則需要50%左右的重疊部分,這里可以通過云臺上的刻度來進行控制。 ▲預留重疊部分<br>當然重合度也不是越高越好,過高的重疊部分(超過66%)反而會造成軟件難以識別兩張圖片的差別,造成融合失敗。<br>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兩張照片的重疊處,最好不要有運動的物體如車、人、云等等,或者變形非常明顯的物體比如畸變的建筑,以免后期拼接困難。 <h5>▲失敗的全景拼接作品示例</h5><b>②找基準線</b><br>橫向轉動拍攝時,保持相機水平很重要,否則會出現地面歪斜,波浪狀天際線等情況出現。全景云臺或者帶有水平儀的云臺非常有用。如果是普通云臺或者手持拍攝的話,可以打開相機的內置水平線,或者以天際線、海平面等為參考,在轉動時不斷調整水平狀態。 ▲@藍色韻律<br>實際拍攝時,基準線不一定非得是平直的,也可以是斜線、曲線,如延伸的欄桿,長長的樹枝等,只要是連續而明顯的線條,就能發揮基準線的職能。<br><b>③不要貪多</b><br>理論上,你可以通過不斷疊加照片數量,來獲取更廣闊的橫向視野,但這樣拍出的照片,展示效果未必會好。<br>如果因為 “貪多” 導致橫向視野過大,而縱向視野又受到畫幅的限制,你的作品展示出來就會顯得特別 “扁”,很別扭。 <h3>▲特別 “扁”,很別扭</h3>就算不考慮展示效果的問題,從構圖上看,“貪多” 對你的作品也很不利,畫面的空間尺度越大,畫面元素的比例就越小,存在感就越低。過大的橫向空間,會納入過多無關景物,降低所有景物的存在感,反而讓人感覺畫面很 “空”。 ▲左邊出現大量冗余景物,對構圖并沒有幫助。<br><b>④適合接片的場景和構圖</b><br>首先并不是任何場景都適合拍攝全景。比如下面這張全景接片, ▲例圖<br>a.由于是在平地接片,因此前中后景的層次并不鮮明,沒有凸顯出大場景的震撼。<br>b.前景占比太大又過于雜亂,一大堆亂石毫無美感。<br>c.由于是大中午拍攝的接片,照片光影平淡,整張照片沒有一個突出的視覺中心。<br>d.接片中會取入大量的景物,如果這些景物之間沒有關聯和呼應,接片的范圍越廣,照片只會顯得越發的雜亂。<br>下面再來欣賞一下Max Rive的一些作品,或許我們能夠獲得一些啟發。 ▲@Max Rive<br>這張照片和上面的反面例子比起來,一是拍攝于日落時分,照片的明暗光影更加豐富,照片中的明亮和高反差區域,形成了照片中的視覺中心。二是前景是泥土和小草,更加簡潔美觀。<br> ▲@LuDi__<br>非常高的機位,將日出的太陽放入整體構圖中,利用小光圈,嘗試拍攝出太陽光芒,同時橫向三張接片,展現峽灣宏偉的場景。<br>接片不僅可以橫向接片,還可以縱向接片,甚至多排接片。<br>二、后期拼接<br>相比前期的準備,后期操作其實要簡單得多。很多后期軟件都可以進行輔助全景拼接,如 Photoshop、Lightroom、Ptgui、Autopano Giga(后兩款是專用拼接工具,更精細的手動調整和更復雜的算法。許多在ACR和PS中會拼接失敗的照片,也能在這兩款中拼合成功。不過兩款軟件都價格昂貴)。常用的Lightroom或者ACR,已經可以滿足我們大部分的后期需要。<br>這里以LR中進行拼圖為例(ACR中操作類似)。<br>1、把多張圖片導入LR; ▲導入<br>2、進入LR之后,點擊預覽圖,選擇需要合成的幾張照片; ▲選擇照片<br>注意:一般不在接片前再做其他的曝光、色彩等等調整,建議在全景圖片合成之后再統一調整,盡量使照片的基調在合成之后保持一致,這樣效率也會比較高效。<br>4、將底部顯示區域需要合成的幾張照片全選,點擊右鍵彈出目錄-照片合成-全景圖,然后就會跳到合成頁面自動進行全景合成; ▲全景合成<br>具體的操作比較簡單,但有一些小細節的問題需要注意一下:<br>LR中的拼接有三種投影方式,球面,圓柱和透視。 ▲三種投影方式<br>一般情況下選擇“圓柱”,當然也會根據拍攝題材去決定,比如像建筑類的題材涉及到較多直線等元素的會更適合透視,廣角全景圖片則會選擇圓柱,球面則是針對于一些弧度比較大的全景合成圖片,比如一些環繞圖片的合成。<br>下面還有一個選項叫自動裁剪,選上后LR會自動裁掉周圍有空白的區域。 ▲自動裁剪<br>裁剪會完全裁掉拍攝的周邊像素,因此還提供了另外一種辦法——“邊界變形”。邊界變形滑塊默認是0,把這個滑塊往右移,ACR會通過讓照片邊緣變形的方式,填充周圍的空白像素,滑塊滑到最右邊,所有周圍的空白都會被變形填滿。這樣我們拍到的每一個像素,都被利用了起來。 ▲邊界變形<br>在使用“邊界變形”時,一定要密切注意畫面中明顯的水平線以及突出物體的變化。否則明顯的畸變效果會破壞我們的照片。<br>5、最后點擊“合并”,合成之后新的全景照片不會有預覽畫面,可以在底部顯示區域看到合成之后的全景圖片,一般會顯示在最后一張,保存后的照片仍然是raw(DNG)格式,至此完成接片部分,后面便是調色部分,這里便不再贅述。 ▲合成<br>最后,不得不感嘆下科技的進步,在過去不管我們使用Photoshop或者其他圖形軟件進行接片都需要將RAW格式自動轉換,完成接片后保存為Jpeg、TIFF或者PSD再進行,而從Lightroom cc 2015、Lightroom 6.1或者最新的ACR 9.1開始,Adobe開始提供直接基于RAW格式接片處理,處理后的結果將保存為DNG格式的RAW。<br>總結<br>關于全景拍攝以及在LR軟件中全景接片的一些簡單技巧就先說到這兒,全景的前期拍攝和后期都不是太難,主要是在操作過程中的一些小技巧以及一些小細節需要注意:<br>1. 前期拍攝時,需要注意重合區域,視差,畸變,水平,統一的曝光、白平衡、對焦等等細節。<br>2. 一般來說高處、前景不雜亂、光線迷人、物體間有呼應的場景,更適合全景接片。<br>3. 后期接片時,需注意投影以及自動裁剪等選擇。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家庄市|
秀山|
宝坻区|
青铜峡市|
绵阳市|
林州市|
高淳县|
垣曲县|
泸定县|
乐东|
五大连池市|
德令哈市|
瓦房店市|
呼和浩特市|
大英县|
花莲市|
章丘市|
墨脱县|
新巴尔虎左旗|
梁河县|
阿勒泰市|
开原市|
郸城县|
惠来县|
从江县|
抚宁县|
泗洪县|
长丰县|
苍山县|
韶关市|
宣威市|
当雄县|
长寿区|
岐山县|
金川县|
武城县|
松滋市|
遂平县|
灌云县|
分宜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