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美麗、富饒、神奇的呼倫貝爾大草原<font color="#010101">,位于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大興安嶺以西,因呼倫湖、貝爾湖而得名。它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font>它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的出生地,同時也成為了中外馳名的旅游勝地。呼倫貝爾也是我走過的中國最大的草原。由此將繼續我們的行程,游覽呼倫貝爾市和呼倫湖,并把此美篇拓展到用照片記憶我所走過的其他草原。</b></h3> <h1><b><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市</font>海拉爾區</b></h1>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市,內蒙古自治區下轄地級市,地處中俄蒙三國的交界地帶,地域遼闊,總面積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呼倫貝爾草原即屬于該市的地域范疇。</font></h3> 這里原稱海拉爾市,是從東北至呼倫貝爾草原的必經之路。2001年撤銷呼倫貝爾盟,設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市有8個國家級一、二類通商口岸,其中滿洲里口岸是中國最大的陸路口岸。</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我們到此地游覽至今,呼倫貝爾海拉爾區城市面貌早已發生了驚人的變化,變成了一座具有民族風格的現代化都市。</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位于海拉爾區河東勝利大街的成吉思汗廣場,是呼倫貝爾市境內最大的廣場,也是海拉爾區的標志性景觀之一。雕塑的最頂部是成吉思汗策馬揚鞭的造型,寓意蒙古族人民象成吉思汗一樣堅毅的品格。</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是中國少數民族的搖籃,中國歷史上的鮮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等,都是在這個搖籃里長大的,又都在這里度過了他們歷史上的青春時代,都是從這里向西攻打長城的大門,殺進黃河流域,走上中國歷史舞臺的。呼倫貝爾是中國游牧民族歷史舞臺的后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10年前拍攝的海拉爾車站廣場夜景。</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可以作為對今日呼倫貝爾市區建筑的對比。</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b>呼倫貝爾大草原</b></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汽車沿著通往天際的筆直公路飛奔,我們已經置身于浩瀚的呼倫貝爾大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車窗外,是不斷經過的成群的牛羊和牧馬,白云朵朵飄在我心間。</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耳邊回蕩著布仁巴雅爾那悠揚婉轉的歌聲:我的心愛在天邊/天邊有一片遼闊的大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草原茫茫天地間/潔白的蒙古包撒落在河邊……</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大草原/我的親愛/我的思念……</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雖然到過諸多不同風格的草原,但“呼倫貝爾”的草原情結卻始終無法釋懷。</font></h3> <h3>呼倫貝爾大草原就是這樣一片令人神往的土地<font color="#010101">,擁有太多讓人流連忘返的美麗景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人們甚至可以說,沒有到過呼倫貝爾,就等于沒有到過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接近中午,汽車終于到了呼倫貝爾的一個景點。走出車門,仔細端詳藍天白云和夢繞魂牽的大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傳說中的蒙古包呈現在面前。</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房子,適于牧業生產和游牧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還有久違的“勒勒車”,似乎曾在夢中遇見。</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勒勒車,古稱轆轤車,是中國北方草原上蒙古族使用的古老交通運輸工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熱情的牧民迎候在門前,為游客敬上一杯馬奶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走進蒙古包,參觀牧民的生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聽民族樂師用馬頭琴為游客演奏蒙古樂曲,</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但是,現在伴奏也用上了電子琴。</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高高興興參加祭敖包活動。“敖包”在蒙古語是“堆子”的意思,是用石頭堆一座圓形石塔,里面有神像或佛經,頂端豎一根長桿,上面插經幡,弓箭等物。敖包神被視作氏族保護神,行人路過要下馬,獻上錢財,供以酒肉,并圍著它轉幾圈。不過,轉了幾圈之后,似乎也沒有找到《敖包相會》的感覺。</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值的觀賞的當然還是大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大草原曾被《中國國家地理》雜志和專家評為“中國最美的草原”,是中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草原,生長著堿草、針茅、冰草等120多種營養豐富的牧草,植物品種多達1300余種,形成了不同特色的植被群落。</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貝爾草原地勢東高西低,海拔650米~700米,總面積約9.3萬平方千米,地域遼闊,風光絢麗。</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呼倫貝爾大草原,我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是"藍天綠地",什么是"綠色凈土"。呼倫貝爾猶如一幅巨大的綠色畫卷,無邊無際。</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時逢盛夏,微風吹來,牧草飄動。可惜,依然看不到“風吹草低見牛羊“的景色——呼倫貝爾看不到,估計中國的其他地方的草原,也不太可能再現這種詩話般的意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騎上駿馬,當一回蒙古人,做一天呼倫貝爾的牧民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馳騁在呼倫貝爾大草原。</font></h3> <p class="ql-block">陶醉在呼倫貝爾大草原。</p> <h1><font color="#010101"><b>草原明珠呼倫湖</b></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p>呼倫湖,當地牧人稱它為達賚諾爾,又名達賚湖、呼倫池。其90%的水域,位于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草原西部,為構造成因的礦化度受環境影響較大的淡水湖。</p></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湖方圓八百里,碧波萬頃,象一顆晶瑩碩大的明珠,鑲嵌在呼倫貝爾草原上。它是我國北方數千里之內唯一的大澤,中國四大湖淡水湖之一,也是內蒙古的第一大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是蒙古語“哈溜”音轉而來,意為“雌水獺”,因歷史上湖中盛產水獺而得名,俗稱“達賚”(音“賴”),蒙古語意為“海”。</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看遍了南方大小湖泊,浩渺湖水已覺不驚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然而,在北方遼闊的草原之上,居然有這么一個遼闊的大湖,還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湖是克魯倫河、烏爾遜河的發源地。湖面呈不規則斜長方形,軸為東北至西南方向,</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湖長度為 93 公里 ,最大寬度為 41 公里 ,湖周長 447 公里 ,湖水面積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為138.5億立方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呼倫湖水澄清透明,美麗富饒,是我國重要的濕地,是內蒙古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這片美麗而神奇的土地上,有600多種高等植物,292種鳥類,35種獸類及30種魚類和諧共處。在干涸的北方草原,這片濕地的生態學價值更無法估量。</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有趣的是,游人可以涉水走進湖的深處,</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即使淌水數百米,湖水也僅僅沒到膝蓋處……</font></h3> 藍天與湖水相互映照。<br> <h3><font color="#010101">美麗的女神手持寶珠——象征著“草原明珠”呼倫湖。</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在亭臺上仔細觀賞呼倫湖。</font></h3> <h1><font color="#010101"><b>我到過的其他草原</b></font></h1> <h3><font color="#010101">游歷呼倫貝爾草原的路途中,思緒聯翩,腦海之中,像過電影一般,閃過我曾經游歷過的祖國各處草原。</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內蒙古金蓮川草原</b></font></h3> 最早的一次草原經歷還是在1991年。那年,開會地點選擇河北赤城縣,會后組織代表參觀京西最大的草原——金蓮川草原。<br> <h3><font color="#010101">“八百里金蓮川百花爭艷”,據說,那里正是古代著名的“敕勒川”:"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留下的照片,還真有點兒像“天蒼蒼,野茫茫”的景色,不過,即使是當時的草場,也沒有呈現出膝蓋深的牧草風吹見牛羊的情景。</font></h3> 印象最深是游覽古代遼國蕭太后的“梳妝樓”古墓群。從河北沽源縣城出發,向東7.5公里到達金蓮川草原腹地后,依山傍水的蕭太后“梳妝樓”坐北朝南,風景秀麗。梳妝樓為青磚穹窿頂結構,通高9米,建筑平面為正方形,向上逐漸收分。再上為磚砌單抄四鋪座斗拱,斗拱上為層層疊澀而成的巨大穹頂。遼帝和太后及大巨經常在此納涼避暑,梳妝樓蒙語為“察汗格爾”,意為白色房子。<br> <h3><font color="#010101">正藍旗水草豐美的金蓮川草原上,還坐落著的規模宏大的古城遺址,就是歷史文獻記載并經現代考古發掘所證實的元上都遺址。這一遺址曾是世界歷史上最大帝國——元王朝的首都,曾是760年前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更是中國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發祥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可惜當年沒有數碼相機,在此補上一張金蓮川草原的高分辨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河北壩上草原</b></font></h3> 第二次進入草原已是1999年。暑期到承德旅游,所有的宮廷景點游玩后,余興未了,自己找到一輛中巴,多用了一天半的時間游歷了著名的“壩上草原”。 游玩垻上草原后才發現,真的要建議到承德的驢友們,千萬不要錯過這個機會。 壩上特指由草原陡然升高而形成的地帶,又因氣候和植被的原因形成的草甸式草原。 <h3><font color="#010101">現在泛指張家口以北100公里處到承德以北100公里處,統稱為壩上地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我們游玩的地點是清代皇家圍場——木蘭圍場,地處承德市的圍場縣。</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壩上草原是內蒙古草原的一部分,是灤河、潮河的發源地。到木蘭圍場必須經過達塞罕壩國家森林公園。</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騎上駿馬在草原上奔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置身于草清云淡、繁花遍野的茫茫碧野中,似有“天穹壓落、云欲擦肩”之感。數碼照片可以看到:這是我看到的最為美麗的一處草原:天藍欲滴,碧草如翠,云花清秀,野芳瓊香,醉人心肺……</font></h3> <h3>并肩馳騁在壩上草原</h3> <h3><font color="#010101"><b>內蒙古烏蘭布統草原</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從壩上草原往前行,進入內蒙古赤峰,抵達烏蘭布統自然保護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第一次深入到內蒙草原。烏蘭布統距北京僅300多公里。是清朝木蘭圍場的一部分,因康熙皇帝指揮清軍大戰噶爾丹而著稱于世,更以其迷人的歐式草原風光,成為中外聞名的影視外景基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屬丘陵與平原交錯地帶,森林和草原有機結合。</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既具有南方優雅秀麗的陰柔,又具有北方粗獷雄渾的陽剛,兼具南秀北雄之美。</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百花草甸"景觀。草甸每到夏季,百花盛開,10余天換一茬花種。千姿百態,萬紫千紅,在大甸子和山坡上編織出一塊塊的五彩繽紛的地毯,聚成一朵朵撲朔迷離的彩云。藍天、白云、青山、碧水襯托著喧鬧的百花世界,勾勒出一幅幅絢麗多姿的歐式油畫。</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同樣來一張數碼高分照片。</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內蒙古希拉穆仁草原</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希拉穆仁草原是2004年,趁國慶長假直接飛到內蒙。希拉穆仁草原位于呼和浩特以北100公里的包頭市達茂聯合旗東南部,是蜚聲海內外的旅游避暑勝地,又因希拉穆仁河畔有座歷史久遠的席力圖召,故又名"召河"。</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可惜因時間關系,秋風蕭瑟,草原的青綠秀色演變成一派金黃。</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而希拉穆仁的蒙語本意就是“黃色的河”,我們看到的草場,雖然滿目秋色,卻另有一番風韻。</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希拉穆仁是典型的高原草場,每當春夏時節綠草如茵,鮮花遍地,是著名的草原旅游點。</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風吹草低見牛羊”,可能在這里還能見到蹤跡。</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b>甘肅桑科草原</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到西北的桑科草原已經是2012年。桑科草原位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境內。</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桑科草原屬于草甸草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草原面積達70平方公里,群山環抱,中間開闊平坦,大夏河水從南到北緩緩流過,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的主要畜牧業基地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這里人口少面積大,僅有4000多牧民,草原卻遼闊無際,是一處極為寶貴的自然旅游景區。</font></h3> 藏語中稱煙祭為桑火,進行煙祭為煨桑,因此稱此地為桑科(煨桑的地域)。 這里也是著名的英雄格薩爾王煙祭鑄神、賽馬稱王的地方。 <h3><font color="#010101"><b>四川若爾蓋草原</b></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最后一次抵達的若爾蓋草原,宛如一塊鑲嵌在川西北邊界上瑰麗奪目的綠寶石,素有"川西北高原的綠洲"之稱,是我國三大濕地之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若爾蓋草原是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一塊特殊的區域,處在群山環抱之中,是高原上的一個盆地。</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若爾蓋草原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泥炭沼澤——若爾蓋沼澤,成為黃河上游最重要的水源涵養地和生態功能區。</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夏季的若爾蓋,天高氣爽,能見度高。天地之間,綠草茵茵,繁花似錦,芳香幽幽,一望無涯。</font></h3> 草地中星落棋布地點綴著無數小湖泊,湖水碧藍,小河如藤蔓把大大小小的湖泊串連起來,彰顯出草原格外美麗。
主站蜘蛛池模板:
电白县|
游戏|
东安县|
青阳县|
于田县|
通州区|
靖安县|
镇宁|
左权县|
虎林市|
黄大仙区|
鹤峰县|
嘉兴市|
五常市|
通州区|
云安县|
汕头市|
田阳县|
长沙市|
龙井市|
灵寿县|
麦盖提县|
祁东县|
临邑县|
天峻县|
山丹县|
宣城市|
溆浦县|
涪陵区|
青田县|
五指山市|
化隆|
公安县|
襄垣县|
石门县|
唐河县|
静乐县|
休宁县|
通江县|
永宁县|
临夏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