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丹桂飄香,月明氣朗。今天是歲月長河里平凡的一天,因為每個人的人生中有許多這樣的一天;今夜又是非凡之夜,因為今夜是在座每位一周中最期待的夜晚。親愛的書友們,歡迎來到舒心讀書會第193期,今晚的讀書活動照例分為兩個部分,有書共讀和個人分享。</p><p class="ql-block"> 我們繼續共讀《我喜歡生命本來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生.老.病.死是人生所遵循的自然規律,就是俗稱的“天道”。大家都知道,生是偶然,死是必然,是每個生命最終的歸宿。從生到死,是一個從有到無和一個滿懷希望到逐漸失望,最后絕望的過程。人們更多的是對兒女情長的留戀和塵世功名的不舍。從古至今,上到帝王將相的訪仙煉丹,下到平民百姓的求神拜佛、就醫用藥,都想尋求長生不老、延年益壽,沒有一人做到。生與死是一對反義詞,也是一個相對圓滿的過程。每個人沒有選擇生的權利,卻負有活出精彩的義務。有生就有死,有死就有生,生生死死,循環往復,就是一種輪回。</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在我國有許多喪葬形式,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今天我想簡單的敘述郎木寺的天葬這種喪葬形式。</p><p class="ql-block"> 天葬是藏族獨特的喪葬文化,藏人大多信仰佛教,而在佛教文化當中,人死后應當回歸自然,回歸本我,回歸超凡脫俗。天葬的理論核心是靈魂不滅和輪回往復。</p><p class="ql-block"> 下面我簡單的敘述甘肅郎木寺的天葬。</p><p class="ql-block"> 天葬是一個過程,天葬臺是整個天葬的承載,天葬師和禿鷲是整個過程中的靈魂。郎木寺后山有一高一低兩個天葬臺,半山腰的天葬臺供僧人喇嘛專用,山腳的天葬臺供附近村子的人使用,游人一般可以參觀的是山腳下的天葬臺。天葬臺只是在地上人為的一個不規則圓形和隨意擺放的石頭,石頭上放有很少的利器。</p> <p class="ql-block"> 在宣布生命終結后,先為逝者沐浴,把逝者的身體擺放成胎兒在母親子宮時的樣子,用白布纏裹尸體,在家中放三到五天,親戚朋友會來祭奠。天葬當天,要在太陽出來之前,把尸體運送到天葬臺。同時人們會用青稞和松香混合,點燃一堆篝火,升起濃煙,濃煙會吸引來上百只禿鷲聚集在最近的山頭,裸尸臉朝下被置于天葬臺,這種擺放尸體的方式是以防在剖開尸體的時候,逝者的胳膊組織結構動搖抱住天葬師。隨后天葬師用利刃將尸體從背部剖開(注:有一定的刀法),禿鷲聞到氣味就會飛過來。禿鷲在藏族人民心中是神的化身。藏族同胞認為,尸體一旦被禿鷲吃光,逝者的靈魂就會隨之升天,而且逝者生前樂善好施,功德圓滿,達到了超脫和永生。禿鷲飛走后,剩下逝者的骨骼組織,天葬師會用斧子等工具加上青稞砸成糜狀,供小麻雀之類的小飛禽享用。最后保留一個逝者比較小的骨骼,先帶回家供奉,過一段時間后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會把逝者的骨骼帶到拉薩的布達拉宮朝拜經活佛的洗禮然后送到寺院;沒有經濟能力的家庭會把逝者的骨骼送到附近的寺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整個天葬過程不收費,沒有固定的天葬師,但村里每一個成年男性要學會天葬的過程,他們把村里居住的居民每十戶為一組劃分,如果第一組有人逝世,第二組其中一戶人家的成年男性會做天葬師這個神圣的職業,但不包括逝者的親戚朋友。他們認為每個家庭都有親人,每個人都會走向終場,這也是一種禮尚往來。</p> <p class="ql-block"> 但也有不允許天葬的,流產的孩子用瓦罐掩埋到森林,供奉給大地;六歲以下的孩子夭折后會投到河里,供奉給河里的生靈,所以藏族人不吃海鮮;六到十二歲的孩子夭折后綁到森林的樹上,供奉給野獸;服毒或者得傳染病死亡的人,不做天葬處理,他們忌諱死者的藥性會傷害禿鷲。天葬臺沒有想象中恐怖,陰森。在這里,死亡不僅僅意味著結束,也意味著新的開始。藏民族推崇天葬,講究天人合一。他們認為生與死都是一個新的開始,死亡僅僅是此生的結束,而生命的輪回永無止境。他們把天葬作為最尊貴的一種布施——舍身布施,即把自己的肉體獻給有形無形的生靈,作為此生所做的最后一件善事。</p> <p class="ql-block"> 今晚我分享的文章是</p> <p class="ql-block"> 嘆息的尾音</p><p class="ql-block"> —朱成玉</p><p class="ql-block"> 老區政府院里的房子拆了,改成停車場,一棵老槐樹孤零零地不合時宜的站著,樹枝上掛著幾只灰突突的麻雀,好像掛著嘆息。</p><p class="ql-block"> 我把純潔的百合插到了不干凈的瓶中,再看那百合,似有一種幽怨的嘆息。</p><p class="ql-block"> 我的眼前經常出現的一幕,是童年的一個冬天,母親抱著生病的我,走在明晃晃的月亮地。因為沒有從親戚那里借到一分錢,母親發出輕嘆,輕輕撣去眼角的淚,不讓它落到我的臉上。那微弱的嘆息的尾音,在我稚小的心靈上,拉扯出一根琴弦。</p><p class="ql-block"> 人們喜歡小丑的表演,樂的前仰后合。人們喜歡的不過是小丑的面具,以及滑稽的動作,似乎他越倒霉,人們笑的越是放肆。沒有人知道,面具背后,有著一雙悲愴的臉。他收起悲戚之色,咽下嘆息,用諧謔告訴我們——身處困頓之中的人,雖然對生活失望,但也要懷有期待,就像每天的生活,雖然無聊卻又總是向前。蕓蕓眾生,哪個不像螞蟻,雖然卑微,卻依然昂首挺胸的上路了。把恨交給江河,把愛委托給玫瑰。把愿望托付給流星。不論人生進階到何種境況,都會繼續給親人磕頭,對君子抱拳。</p><p class="ql-block"> 別人在生病時,都學會了咯痰,而我卻學會了如何忍住咳嗽和嘆息。可是那癢和疼,像一只蠶,晝夜不停的撕咬著人間最后一片桑葉。不敢讓愛我的人跟著擔心,所以,我要小心翼翼的疼痛。</p><p class="ql-block"> 歲月走的太快,快過人間每一位母親的針線,父親的鐵錘。人過中年,才終于明白,人生最美的東西都在背后,往后倒一小步,就可以扔掉拐杖和老花鏡。再倒一小步,還抱得動小孫子。再到一小步,就能避免高血壓、糖尿病。再倒一小步,就可以繼續寫激昂的字。再到一小步,青春就撲面重來,酒、詩篇和愛情,一一都回來啦……此刻,不再有別的奢念,只想做一個身無疾患之人,任由雜草叢生,不再計算自己的余生,能吃一整個蘋果,血糖平穩,不用再看再聽,愛著的人們的臉色和嘆息。</p><p class="ql-block"> 繚繞的煙圈是一支雪茄的嘆息,抖顫的灰燼是一片紙的嘆息;蛀蟲是一枚果的嘆息,落瓣是一朵花的嘆息;晚霞是白日的嘆息,流星是夜晚的嘆息;硫磺的味道是煙花的嘆息,漫天的蝗蟲是莊家的嘆息;521的泛濫是愛情的嘆息,120的鳴笛是生命的嘆息;江郎盡處是才子的嘆息,朱顏辭鏡是家人的嘆息……</p><p class="ql-block"> 小路是大路的嘆息,但正因為白天數條小路的不斷探尋,糾錯,才成就了最后筆直、寬闊而平坦的大路。 </p><p class="ql-block"> 美人倚過的欄桿,停過蝴蝶,也停過嘆息。</p><p class="ql-block"> 當那棵樹上鳥巢里的蛋被掏光了,我聽到了那棵樹悲涼的嘆息。</p><p class="ql-block"> 白云的擔架上,擔著藍,也擔著虛無和嘆息。</p><p class="ql-block"> 甘甜的蜜桃,你只嘗到那蜜一般的汁液,可否聽到那苦澀的桃核里,小小的嘆息?</p><p class="ql-block"> 一些落葉,還不夠金黃,所以被時間的銀行拒收。只能飄散在小一點的儲蓄所門前,腐爛在自動取款機邊。你是否聽到落葉的嘆息?</p><p class="ql-block"> 風,呼嘯而至,所到之處一片狼藉,倒的倒,歪的歪。人間許諾給我們的安寧,此刻,要通過大風之手奪回去。</p><p class="ql-block"> 稻子們被吹倒,但嘆息來自于農人。他們在收割的時候,又多了一道程序——先要把它們扶起來,用锃亮的鐮刀,托著它們的腰身,把它們摟在懷里。像剛出生的嬰兒撲進母親的懷,而后,被麻利的割掉臍帶。</p><p class="ql-block"> 生活落下的灰,會蒙住你搜尋幸福的雙眼,但別忘了,你感知幸福的方式,不僅僅是靠眼睛,還有觸覺、味覺、嗅覺、聽覺,甚至是第六感。所以,嘆息之余,要向一粒米學習顆粒歸倉的集體精神;向一滴水學習滴水藏海的深邃;向一件棉襖學習負日之暄的小得即滿;向草木學習內斂與謙卑;向布鞋學習走路;向一首歌要學習亙古不變的規則——天留下日月,地留下人,人留下子孫,佛留下經,草留下根……</p> <p class="ql-block"> 楊絳在《時間煮雨》中寫道:“時光煮雨,歲月縫花,這煙火人間,事事遺憾,事事也值得。帶著知足的心生活,帶著感恩的心看世界。在漸行漸遠的光陰中,且行且忘且隨風,以歡喜之心,慢度日常,以歲月之心,一生久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謝謝聆聽!</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伊宁市|
武夷山市|
垫江县|
子洲县|
府谷县|
仲巴县|
托克逊县|
文登市|
边坝县|
清原|
宜良县|
西和县|
车致|
调兵山市|
澄城县|
景泰县|
明水县|
绥江县|
金阳县|
宜春市|
纳雍县|
彭州市|
辛集市|
河北省|
同德县|
尼玛县|
岳普湖县|
桂林市|
邻水|
桂平市|
石首市|
泰宁县|
太谷县|
海淀区|
甘德县|
乳山市|
广平县|
庆城县|
安阳市|
达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