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正定古城夜景</p> <p class="ql-block"> 正定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的文化古城,遺留下來的名勝古跡眾多,素以『九樓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而著稱。其中『九樓』即指陽和樓及四座城門樓、四座城角樓。陽和樓曾為于城之南門,古城之地標,地鋸高隆,勢昂龍首,世譽之『鎮府之巨觀』。</p> <p class="ql-block"> 宋元以來,陽和樓一帶便是市井繁華之處,或南門樓櫓,或更鼓宵漏,或幫藏盈庫,或豪商大賈,或元曲濫觴,或騷客詩賦,實乃真定府花花之地。古人有『四塔倚天扶畫閣,八樓匝地拱陽和』、『飛閣高蟠大麓開,雄風蕭颯并蘭臺』之詠贊。</p> <p class="ql-block"> 華塔,始建于唐代,塔高33.35米,由主塔及四座六邊形小塔組合而成。主塔最上層為華塔精華所在,雕塑有菩薩、力士、獅子、大象等藝術造型,制作精細、排列有序,遠遠望去,猶如巨大花束,因此又稱“花塔”。</p> <p class="ql-block"> 正是因為有了陽和樓這個藝術交流平臺,正定為元雜劇這一新興文學形式的萌生和繁盛立下了豐功,創造了中國文學藝術的一個高峰,奠定了其在中國元曲發展史上特殊的歷史地位,正定陽和樓當無愧于中國『元曲發展興盛搖籃』之譽。</p> <p class="ql-block"> 歷史上真正形成花塔類型是在宋、遼、金時期,元代以后瀕于絕跡。</p><p class="ql-block"> 全國現存花塔為數不多,正定花塔雕飾最為精美,造型極為獨特,著名古建大師梁思成先生稱其為“海內孤例”,古建筑史學家張馭寰認為正定華塔是我國現存最早的金剛寶座塔。1961年,廣惠寺華塔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 <p class="ql-block"> 開元寺須彌塔古稱雁塔,位于正定燕趙南大街開元寺內,是四塔中建造年代最早的。比較正定古城的其他三座或華麗或秀美或壯觀的佛塔,便會發現須彌塔是一座風格迥異的“素”塔。塔高42.5米,塔身全部由青磚砌筑,俗稱磚塔。此塔為九層密檐式方形塔,塔身第一層較高,下部砌石陡板一周,塔底部四角雕嵌八尊“力士”,形神畢肖。</p> <p class="ql-block"> 澄靈塔高30.47米,為八角九級磚仿木構密檐式塔,建在八角形磚砌臺基上,臺上為石砌基座,再上為磚砌須彌座,束腰正面鑲嵌清雍正皇帝諭旨石刻,其余各面均有二壸(一作“壺”)門花飾。</p> <p class="ql-block"> 花塔和澄靈塔交相呼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陽和樓</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澄靈塔</p> <p class="ql-block"> 花塔、澄零塔、凌霄塔三塔同框,交相輝映。</p> <p class="ql-block"> 須彌塔正面辟石券門,門框刻以花瓶、花卉圖案,門循浮雕二龍戲珠。門楣上端鑲嵌長方形石匾,上面鐫刻“須彌峭立”四個楷書大字。每層磚砌迭澀檐,四角懸掛風鋒。塔身寬度自第二層開始收縮,外觀清秀挺拔,簡樸大方,頗似西安唐代的小雁塔,是疊澀出檐塔的典型作品。</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北市|
巨鹿县|
莒南县|
左云县|
昌黎县|
云龙县|
清徐县|
千阳县|
大足县|
淮滨县|
略阳县|
平昌县|
麟游县|
罗山县|
定西市|
桑植县|
钟祥市|
丰宁|
盐城市|
班玛县|
扎囊县|
安化县|
凯里市|
陵川县|
南阳市|
美姑县|
乌拉特中旗|
府谷县|
托克逊县|
修水县|
双牌县|
宁南县|
湄潭县|
长汀县|
崇阳县|
罗平县|
河东区|
盐池县|
辉南县|
中方县|
茌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