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19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校里發我一袋蠶卵,經過一星期都沒孵化出來。于是,我重新買了一袋蠶卵。圓圓的灰色的蠶卵躺在孵化盒里,像芝麻一樣小,如果掉在地上,你根本發現不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學校的蠶卵直接放在盒子里孵化,結果都沒孵化出來。我在網上查了資料之后,知道蠶寶寶出生前要放在暖和地方,它是不需要空氣的。出生后需要空氣,再放在帶孔的盒子里。買過來的蠶卵,我放在孵化盒子里。為了給蠶卵找個暖和的地方,我發現路由器上有微弱的熱量,于是把孵化盒放在路由器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一天沒有變化,第二天也沒有變化......到了第四天,我打開孵化盒,三只黑色的小蠶出現在了我面前。走進一看,發現它的頭部與身體之間白色的小圈,身體上有無數只小腳。有兩只正在爬動,還有一只像睡著了一樣躺在一邊。因為我靠得太近,不小心打了個哈氣,沒想到我的鼻風,就是這些小蠶寶寶的颶風。那只睡著小蠶寶寶,居然被我吹醒了,也開始蠕動起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把小蠶寶寶移到觀察盒里。用手抓,我怕把小蠶嚇到,我想到一個辦法:用桑葉就誘引小蠶。最終三只蠶寶寶都到了觀察盒。</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3年3月25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的第一次蛻皮已經完成,脫下了一層白白的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過了幾天,蠶寶寶又退了一層皮,蠶寶寶從原來的螞蟻的那樣小變成了小拇指一樣的大小,外皮從黑色變成了灰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的姿態各種各樣。有的一動不動地睡覺,有的瘋狂地蠕動,有的津津有味地啃葉子,有的悠閑地躺在樹葉上,有的正在思考人生,還有的頭擺來擺去 ,好像跟對方說什么悄悄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桑葉也發生了變化。嫩綠的桑葉被蠶寶寶咬地千瘡百孔,本來厚厚的葉子變成了薄薄的葉子。早上放進去的桑葉,晚上都干枯了。為了給蠶寶寶取暖,干枯的葉子給蠶寶寶當被子。</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分為頭部,頭部是黑色的,但我沒有發現和眼睛和嘴巴。那它是怎么吃桑葉的呢?我猜他的嘴巴非常非常小,而且有鋒利的牙齒。他的身體有七節,前三節是胸部,有三雙黑色小腳,后四節是腹部,有四雙白色的小腳,比前三節的腳大一點。尾部有尾角和尾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是一名雜技演員。我拿著桑葉觀察蠶寶寶時,翻轉桑葉,突然有只蠶寶寶掉了下來,我心驚膽戰,沒想到蠶寶寶吐出了一根細細的絲,把自己掛在空中,接著蠶寶寶像一位美麗的舞者在空中旋轉跳舞,嘴里的絲一收一回,把自己的絲都收回來了。然后頭貼住桑葉,尾巴一甩,固定的桑葉上。最后蠶寶寶終于安全到達桑葉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不僅運動能力強,而且很愛吃。除了睡就是吃,吃成了一個個小胖墩兒,這可不是貪吃哦!他們可是這為了更好養精蓄銳去吐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接下來蠶寶寶會怎么樣呢?敬請下回分解。</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8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身體顏色從灰色變成了灰白色,長度有一厘米到兩厘米。食量增大了,從早上放進去的桑葉,晚上就沒了,一天需要喂養兩次。排泄物從小黑點變成約2毫米的長條。嘴由黑色變成褐色,眼睛用肉眼還是沒法辨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令我傷心的是,我發現了他們的殘骸,一只直接干枯成樹葉的干枯色,不仔細辨認,是無法發現的。另一只尾部干枯了,我想去救它,我輕輕地把他放在嫩綠的桑葉上,因為我總感覺他還活著。第二天早上,我急匆匆地去找只半干枯的蠶寶寶,希望奇跡會發生。可惜,我沒能救回它。我心里很難受。我猜測這只蠶 寶寶太小了,爭不過其他大的蠶寶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已經24天了,蠶寶寶快要結繭了,下次我要的給他做個房子。</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22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吐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許多蠶寶寶的頭都抬起來了,我以為它們又開始要吐絲了。于是我趕緊給它們搭建房間。蠶寶寶從原來的20只,因為一些原因,只剩下12只。我給它們制作12個房間,分成兩排,每排六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經過一個晚上,我欣喜若狂地去看吐絲沒。哎,沒有一只寶寶在吐絲,而是陸陸續續地在蛻皮。薄薄的棕色的蛻皮,我很好奇他們只怎么從胖乎乎的蠶寶寶身上退下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只蠶寶寶變成棕色了,我以為他要蛻皮,滿會期待地等待它的變化。但是過了一個晚上,它身體里流出了不明液體, 身體也縮小了,其它毫無任何變化。這時候我才意識到他已經死亡。我上網查原因,主要喂養問題,有可能吃了含水的葉子。細細地回想,有一次一張葉子帶雨水,因為我的不在意,導致它的死亡。接下里,每次摘葉子回來,我都會擦干凈再喂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從蠶寶寶蛻皮之后,他們的胃口也變大了。大家都爭先恐后地去吃葉子,剛放一些葉子,過一會兒就沒有了。一天喂一次,現在改為一天喂三四次。蠶寶寶的排泄物有1毫米變成3毫米。排泄物由芝麻粒那么大到綠豆那么大了。現在蠶寶寶有6-7厘米長了。蠶寶寶的脊背上有一條青色的線,這條線隨著呼吸一呼一吸由青色變成了白色,如同一個閃光燈般閃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希望蠶寶寶快點吐絲。</p> <p class="ql-block">2023年4月30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結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媽媽,蠶寶寶在吐絲 ,好像要結繭了。”我興奮邊跑邊叫起來。一天我發現許多蠶寶寶開始結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是一位攀爬高手。只見一只蠶寶寶爬過高高的12厘米的直板,爬到另外一個蠶寶寶的家里。兩個蠶寶寶就住在一起。有只蠶寶寶爬到一半就累了,把頭伸入別人窩里,而另外一半身子則在自己的窩里。還有只蠶寶寶無家可歸,找不到自己合適的窩,只好爬到紙箱縫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還是一位紡織高手。蠶寶寶左吐一下右吐一下,看到我眼花撩亂。蠶寶寶的吐絲有沒有規律呢?經過我的細心觀察發現,蠶寶寶吐絲大部分在三角處,原來他結繭時候,事先在三角形的區域吐死把自己固定起來,然后開始從底部開始造“房子”,看似雜亂無章地紡織,其實它還是有規律的去紡織,一圈又一圈的吐絲把自己全身包裹起來,最后填補空隙,這樣蠶寶寶的繭就這樣給結好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知道蠶寶寶破繭出來的事情嗎?請下次觀看。</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17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出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哇-----,蠶寶寶出繭了,”,我興高采烈地對媽媽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破繭而出之后的樣子和以前的樣子完全不同。長出了一對黑色的觸角,這對觸角很奇怪,上面還長滿了黑色的須。當它震動翅膀時,還時不時用前足撥弄這對觸角,似乎在告訴我們它的觸角有多神氣!現在的眼睛也很明顯,黑溜溜的,看著也挺有趣的,你盯著它,它也盯著你,用眼神告訴你,它可不是好欺負的。更有趣的是它還長著一對大翅膀,但不會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蛾還有雌雄之分。身體較小的是雄蛾,身體較大的雌蛾。翅膀振動較快是雄蛾,翅膀振動較慢的雌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產卵了,首先是黃色,后來變成褐色。雌蛾生下了很多卵,我心想:天呀,這么多卵,我怎么養的起呀?于是,卵分給了有需要的人。我以為卵輕輕一拿就可,沒有想到這些卵緊緊地貼在紙板上,上面有一層薄薄的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想知道蠶絲可以做什么呢?期待我的蠶絲扇吧!敬請期待。</p> <p class="ql-block">2023年5月18日</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制作蠶絲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快要出蛹了。為了利用蠶絲,我艱難地決定拿出四五個繭來制作蠶絲扇。雪白的蠶絲被結繭的結結實實的,都不知道它的絲的開頭在哪里。我晃了晃,里面有咚咚聲,一定是蠶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把一個繭放到煮沸的鍋里,用筷子把它按到鍋底,煮2–3分鐘。然后沒用的絲被煮出來,用筷子夾出,找出絲頭。接著拿出扇子模型,把絲頭繞道扇子上,轉啊轉啊 ,繭在水里,滾啊滾啊。手都麻了,還沒轉完。我叫上媽媽和奶奶助力,三人輪流轉。我終于見到了里面的蛹,像一個小蜂窩。我也明白了“抽絲剝繭”的意思了。我拿著扇子對著臉扇。哇!我的扇子也可以扇出一絲風來。我心里想著:一定要把蠶絲扇做完。為了快速完成,我把剩下的繭一起放入鍋中煮,原本4小時變2小時,瞬間時間縮短一半。最后由千千萬萬條蠶絲繞成的扇子出現了。一扇,微微涼風鋪面而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春蠶到死絲方盡”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p> <p class="ql-block">實驗總結與反思:</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為期73天的養蠶結束了,跟同學交流時,大家都說50天左右,這引起了我的好奇與反思。我和我的同學們的養蠶周期對比如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過對比,我發現我的幼蟲期比他們要長很多。經過詢問得知,他們喂養時,桑葉都是無限提供,而我前期怕蠶寶寶多吃,太過于精細喂養,導致他們吃不飽長不大。雖然后期提供足量的桑葉,但是還是沒能趕上大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養蠶過程中,我還知道蠶寶寶最怕水和陽光。因為吃了帶水的桑葉,容易生病和死亡。他們喜歡呆在無陽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蠶寶寶一生脫皮4次,剛孵化的蠶寶寶稱蟻蠶,也稱為1齡蠶寶寶。蛻皮的時間里蠶寶寶不吃不動,像睡過去一樣,這個期間需要2--3天左右。蠶寶寶的蠶齡,是按脫皮的次數算的。脫皮一次,長大一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養蠶激起了我對生命科學的探索,比如雞蛋是怎樣孵化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涞水县|
和静县|
台南县|
犍为县|
巴楚县|
抚宁县|
大埔区|
绵阳市|
黔西|
江门市|
扎鲁特旗|
岫岩|
延寿县|
富蕴县|
错那县|
皮山县|
柞水县|
大安市|
六盘水市|
江安县|
黄龙县|
镇坪县|
吕梁市|
平武县|
富顺县|
景谷|
新津县|
巴中市|
和政县|
石台县|
资溪县|
哈巴河县|
镶黄旗|
乌兰浩特市|
蓬莱市|
册亨县|
类乌齐县|
修武县|
湘西|
扶余县|
广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