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歷經前兩年赴疆購票退票的反復折騰,今年終于踏上飛往新疆的飛機。窗外晴空萬里風景如畫,5個小時的飛行抵達烏魯木齊地窩堡國際機場。</h1> <h1> 紅山公園位居烏魯木齊市區中心,烏魯木齊河東岸,紅山海拔高910.8米,由干它是由紫色砂礫巖構成,呈赭紅色,故得“紅山”一名。紅山嘴上的寶塔堪稱烏魯木齊一絕。為“鎮山鎖水”,清乾隆53年(1788)建造的一座九級青灰“鎮龍寶塔”,至今完好無損。民族英雄林則徐曾在紅山寫下:“任狂歌、醉臥紅山嘴。風勁起,酒鱗起”的詩句。為紀念他的偉績,在紅山寶塔側塑立了他的雕像,安放了禁毒銅鼎。</h1> <h1> 新疆國際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大巴扎(維吾爾語,意為集市),集伊斯蘭文化、建筑、商貿、娛樂、餐飲于一體,是新疆旅游業產品的匯集地和展示中心。二道橋清真寺80米高的觀光塔已成為烏魯木齊的地標性建筑。</h1> <h1> 國際大巴扎美食廣場有烤包子、缸缸肉、肚包肉、胡辣羊蹄、刨冰酸奶,還有烤肉、抓飯、面肺子、烤魚等多種新疆特色美食。大巴扎里的水果攤最饞人,迫不及待的品嘗起來了。</h1> <h1> 非旅游點的水果攤性價比很高,西瓜每公斤1元,新疆西瓜特點是大果型品種,花皮紅瓤,口感沙脆甜。12公斤的西瓜我們一行9個人只吃了一大半,另一小半給賓館廚房人員。</h1> <h1> 獨庫公路北起克拉瑪依市獨山子區,南至阿克蘇地區庫車市,縱貫天山,全長約560公里,經過筑路官兵十年奮戰建成,有168名官兵為這條路獻出寶貴生命,是中國公路建設史上的一座豐碑。博物館現有700余件實物、近500張照片、38部音視頻及數個雕塑、沙盤等藝術展設,1983年9月建成通車后,南北疆路程由原來的1000多公里縮短了近一半。</h1> <h1> 我們這次新疆游組織者王導給大家講解游玩路線: 獨庫公路是一條景觀大道,從起點的獨山子大峽谷,到沿途的那拉提、巴音布魯克草原,再到終點的庫車天山神秘大峽谷。 沿獨庫公路可穿越依連哈比爾尕山、博羅科努山、阿吾拉勒山,那拉提山、艾爾賓山、哈爾克山、伊寧和庫車盆地。我們這次走南段,從巴音布魯克到庫車。</h1> <h1> 在獨山子吃了一頓新疆特色菜:牛肉烤包子,烤魚,手抓羊肉,火焰酸奶等等。</h1> <h1> 賽里木湖古稱"凈海",位于新疆博爾塔拉州博樂市境內北天山山脈中,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積最大、風光秀麗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濕氣流最后眷顧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淚"的說法。<br></h1> <h1> 湖面海拔2071米,東西長30公里,南北寬25公里,面積453平方公里,蓄水量達210億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達12米。賽里木湖原本沒有魚,1998年從俄羅斯引進高白鮭、凹目白鮭等冷水魚養殖,經過十年的發展,已成為新疆重要的冷水魚生產基地。中午我們在湖區餐館品嘗了高白鮭魚。</h1> <h1> 賽里木湖視頻</h1> <h1> 果子溝大橋是新疆第一座斜拉橋,第一高橋,大橋全長700多米,耗資高達23.9億,北通賽里木湖,南達伊犁河谷,解決了伊犁河谷的出行難問題,使伊犁州能夠全天候通達烏魯木齊。</h1> <h1> 果子溝大橋</h1> <h1> 霍爾果斯口岸,是新疆最大的陸路與鐵路綜合性口岸,與哈薩克斯坦隔霍爾果斯河相望。霍爾果斯口岸與南疆中巴邊境的紅其拉甫口岸和北疆阿拉山口口岸同為新疆目前向第三國開放的3個口岸之一。上圖是第四代國門。下圖是最新的第六代國門。</h1> <h1> 霍爾果斯國門文化展示館:因河而得名的"霍爾果斯“系蒙古語(準噶爾),原意為“地多干駱駝糞”,說明這里自古就是駝馬商隊頻繁過往的重要驛站。這里,遠在隋唐時代就是古絲路北道上的重要驛站。 石碑亭:324號國界碑.</h1> <h1> 伊犁將軍府是清代伊犁將軍辦公和住宿的營院。清代初期,伊犁為新疆的政治軍事中心。軍府設在惠遠城內,主要建筑有軍府大門,將軍府正殿,將軍亭、東西營房、客房、書房等。大門單檐硬山布瓦頂建筑,面闊三間,進深二間,抬梁式木結構建筑。199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歷史上,洪亮吉、祁韻士、林則徐、鄧廷楨、徐松等著名謫士們都曾在此地留下輝煌業績。</h1> <h1> 特克斯縣城按《易經》八卦布局而成。整個縣城形成路路相通,街街相連,神奇迷宮般的64卦街道布局,縣城呈放射狀圓形,面積8平方公里。八卦城是一座沒有紅綠燈的縣級市。太極壇這里即陰陽兩儀,從這開始按八卦方位以相等距離、相同角度向外伸出八條主街,每條長1200米,每隔360米左右設一條連接八條主街的環路,由中心向外依次共有四條環路。這樣,一環就有八條街,二環有十六條,三環有三十二條,四環有六十四條。反映著易經64卦、386爻等易經數理。</h1> <h1> "喀拉峻"是哈薩克語,意思是"山脊上的莽原"。喀拉峻山是一條東西向綿延的山嶺,它的兩側是溝壑梳狀密布的山地,山原起伏跌宕,生長著茂密的原始云杉林。闊克蘇大峽谷發源于天山山脈中部,站在山上鳥瞰峽谷,整個峽谷美景盡收眼底。</h1> <h1> 闊克蘇大峽谷之鱷魚灣:鱷魚灣因山體形似兩只伏在谷底的鱷魚而得名。鱷魚灣谷深約360米,南北長約1600米,東西寬約1400米,崖岸陡峭地勢險峻,河水流淌谷底。</h1> <h1> 人體草原是一片絨布般質感的純美牧場,自然形成的溝壑,猶如女性柔美的身體曲線,在明暗光影里盡顯妖嬈,因而又被譽為“人體草原”。</h1> <h1> 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亞高山草甸植物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牧場,具有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深峽縱橫、森林繁茂、草原舒展交相輝映,優美的草原風光與當地哈薩克民俗風情結合在一起,成為新疆著名的旅游觀光度假區。傳說成吉思汗西征時,有一支蒙古軍隊由天山深處向伊犁進發,時值春日,山中卻是風雪彌漫,饑餓和寒冷使這支軍隊疲乏不堪,不想翻過山嶺,眼前卻是一片繁花織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猶如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時云開日出,夕陽如血,人們不由的大叫“那拉提(有太陽),那拉提”于是留下了這個地名。可是我們感到很遺憾,當天景區沒有太陽,山里迷霧天氣,就是乘索道上去,什么都看不到,掃興而歸。第二天上午天氣仍然不好,途中拍的照片依然云霧環繞。</h1> <h1> 那拉提視頻</h1> <h1> 去巴音布魯克的路上,牛羊成群,一片草原風光。</h1> <h1> 在路上</h1> <h1> 巴音布魯克大草原,蒙古語意為“富饒之泉”。面積約23835平方公里,僅次于內蒙古鄂爾多斯草原,是我國第二大草原。這里是天山環抱中一塊蒼翠的高山盆地,地勢平坦,雨雪充沛,植物種類繁多。每逢盛夏,草原鮮花盛開,爭奇斗艷,數十萬頭牛、羊、馬、牦牛、駱駝等牲畜在綠草如茵的草原上游蕩,場面非常壯觀。</h1> <h1> 著名的天鵝湖—中國唯一的天鵝自然保護區就坐落在大草原中。這里海拔近3000米,是高山濕地湖泊,四周連綿的雪嶺冰峰,構成了天鵝湖的天然屏障。泉水、溪流和雪水匯入湖中,水草豐美,飼料富足,氣候涼爽而濕潤,非常適宜于多種水鳥尤其是天鵝的繁衍生息。</h1> <h1> 有區間車通往草原深處巴西里克(九曲十八彎),單程45公里,約需1個半小時。途中經過天鵝湖和巴潤庫熱廟,但絕大部分游客只游覽天鵝湖和九曲十八彎這兩個主景點。在車上拍了巴潤庫熱廟。</h1> <h1> 草原上牛羊成群,供游客騎的駱駝。新疆的大多數是黑頭羊。</h1> <h1> 羊群咩咩視頻</h1> <h1> 區間車換乘環保車才能到九曲十八灣景點,否則要步行3公里。九曲十八彎是對蜿蜒在巴音布魯克大草原上的開都河的美稱,蜿蜒崎嶇的九曲河水,如蛟龍過境迂回向前。九曲十八彎的著名景象就是在落日余暉中,夕陽照耀著河水,彷佛漂浮著9個太陽,能夠看到絢麗多姿的晚霞。當天天氣不好,美景看不到,只能是到此一游。</h1> <h1> 乘坐7人座的商務車開始了獨庫公路南段之行,路牌上看到從巴音布魯克到庫車254公里,路上停兩個景點:大小龍池,神秘大峽谷。巴音布魯克出來都是平原,一個小時后進入山區。</h1> <h1> 路邊的峭壁中很大一部分都和地面形成不小于90度的倒坡,如刀劈一般,相對高度差在百米以上。</h1> <h1> 水鳥成群的大小龍池,都隱藏在獨庫公路中部海拔2000多米處的天山腹地。大龍池水面積約2平方公里,海拔3700米,四周環山,由天山雪水融匯而成,水域寬闊,清澈見底,神話傳說西天王母曾在此沐浴。</h1> <h1> 大小龍池觀景臺。這里云杉翠柏,綠草如茵。</h1> <h1> 被折為三截懸于山腰的龍池瀑布。一轉眼人就是壯麗的克孜利亞山地景觀區了。</h1> <h1> 這里的紅山石林巍為壯觀。天山神秘大峽谷就隱藏在這片山谷里。</h1> <h1> 到天山神秘大峽谷路上視頻</h1> <h1> 天山神秘大峽谷位于新疆庫車市(古稱龜茲)城北64公里,天山南麓群山環抱中的天山神秘大峽谷,龐大的紅色山體群形成于距今1.4億年前的中生代的白堊紀,經億萬年的風剝雨蝕,洪流沖刷,形成縱橫交錯,層疊有序的垅脊與溝槽。大峽谷由主谷和七條支谷組成,全長5000多米,谷端至谷口處自然落差200米以上,谷底最寬53米,最窄處0.4米,僅容一人低頭彎軀側身通過,來回一個多小時。</h1> <h1> 庫車城外:正法眼藏,漢語成語,意思是禪宗用來指全體佛法(正法)。朗照宇宙謂眼,包含萬有謂藏。</h1> <h1> 庫車市(別名:龜茲)位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屬阿克蘇地區東端。我們住的賓館,條件不錯。這里也算市中心,夜景很美。</h1> <h1> 克孜爾千佛洞又稱克孜爾石窟或赫色爾石窟,位于新疆拜城縣克孜爾鎮東南7千米明屋塔格山的懸崖上,南面是木扎特河河谷。乘著巴依老爺趕的馬車,體驗新疆風俗。</h1> <h1> 克孜爾千佛洞,中國佛教石窟,現有石窟236個,壁畫1萬多平方米。這些古龜茲國畫師們的宏篇巨作,主要記錄著大約從公元三世紀到公元十三世紀新疆地區歷史現實生活的圖景,為研究古代新疆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民族、民俗等情況,以及中西經濟、文化交流情況,提供了珍貴的形象資料,具有很高的科學和藝術價值。</h1> <h1> 據考證,我國古代有名的高僧 —— 鴆摩羅什出生在龜茲。鳩摩羅什銅像矗立在克孜爾石窟前。鳩摩羅什是中國四大佛經翻譯家之一。</h1> <h1> 庫車王府是1759年清朝乾隆皇帝為表彰當地維吾爾族首領協助平定叛亂的功績,專門派遣內地漢族工匠建造而成。到本世紀初,原"庫車王府"僅存部分房屋和城墻。2004年,庫車縣政府投資1500萬元,根據庫車最后一位王爺達吾提·買合蘇提的回憶,在原址重建了"庫車王府",為末代"庫車王"建造了專門住所,并于2006年3月26日重新對外開放。</h1> <br><h1> 重建后的“庫車王府”占地4萬平方米,融合了中國中原地區和伊斯蘭風格的宮殿、庫車王府涼亭、城樓等建筑特色。游客通過文物展示、家族史介紹以及特色飲食等,了解12代世襲“庫車王”190年的歷史生活。這里有三尊蠟像,中間這一位就是第一代親王米爾扎·鄂對。</h1> <h1> 王府藝苑小憩</h1> <h1> 塔里木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總面積100平方公里,位于巴州輪臺縣城南沙漠公路70公里處,是新疆面積最大的原始胡楊林公園,也是整個塔里木河流域原始胡楊林最集中的區域。</h1> <h1> 塔里木胡楊林國家森林公園集塔河自然景觀、胡楊景觀、沙漠景觀為一體,是世界上最古老、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最原始的胡楊林保護區。胡楊是公元三世紀殘余的古老樹種,是一種因沙化后而轉化的植物,其珍貴的程度與銀杏齊名,具有極強的生命力,有活化石之稱。</h1> <h1> 道路兩邊滿目滄桑,胡楊高大粗壯的身軀,或彎曲倒伏、或仰天長嘯、或靜默無語、或豪氣萬丈。游人至此,除了贊嘆、高歌、抑或沉默,還有就是對生命無限的敬仰。可惜沒有看到金秋季節金色的胡楊林。</h1> <h1> 從庫車乘綠皮火車到喀什,入住賓館,在賓館樓上俯瞰喀什城。</h1> <h1> 白沙山、白沙湖地處克州阿克陶縣布倫口鄉314國道旁,距喀什150公里。白沙湖當地人叫恰克拉克,是一個面積44平方公里的高原平湖。沙山是銀白色的,銀白色的細沙潔白柔和,猶如白綢。這樣的美景,讓沉睡了萬年的雪山和湖水顯得更加素潔與寂靜。新疆白沙湖是一個最近幾年才逐漸開始走入人們視線的景區,白沙湖中擁有碧藍的湖水,在湖邊則是散落一地潔白色的沙子,而在湖泊的四周遠處則是皚皚雪山。整個白沙湖都被四周的雪山團團包圍住,四周高大的雪山猶如像一位慈祥的“母親”一樣守護著這片高原湖泊,讓它不被外界打擾。</h1> <h1> 白沙湖視頻</h1> <h1> 喀拉庫里湖距喀什市198公里,中巴公路從湖畔經過卡拉庫里湖,喀拉庫里湖意為“黑海”,海拔3600米,湖深30米,總面積10余萬平方公里,是一座高山冰蝕冰磧湖。因該湖位于新疆慕士塔格冰峰下的蘇巴什草原上,在白雪的映襯下。深邃的高山湖水其色似墨,因而得此名字。水光瀲滟,映襯著巍峨莊嚴又深沉神秘感的冰山之父慕士塔格峰,白雪皚皚,山水同色,景色迷人。</h1> <h1> 喀拉庫里湖視頻</h1> <h1> 帕米爾高原中國古代稱蔥嶺,古絲綢之路在此經過。地處中亞東南部、中國的最西端,橫跨塔吉克斯坦、中國和阿富汗。是亞洲多個主要山脈的匯集處,平均海拔4000米-7700米。途經的高原風光。</h1> <h1> 克州冰川國家森林公園,位于帕米爾高原阿克陶縣奧依塔格鎮西部叢山之中,海拔高度為2300米至5300米,景色幽美,風光旖旎。克州冰川公園以自然、生態景觀為主,擁有濃郁的柯爾克孜民俗風情。從冰川公園門口還有30公里的路程到售票處,乘公園的區間車,下車后還有1公里的沙石上坡路才能到觀景臺,因上山的路在修繕,拍了照片到此一游吧。</h1> <h1> 喀什古城歷史悠久?文化豐厚?風情獨特,素有“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到古城,不算到喀什”的美譽。喀什古城作為古絲綢路上的一顆璀璨的明珠,東西方文明的交匯之地,正以開放包容的心態、厚重的歷史煥發出嶄新的魅力。喀什古城每天有三場開城儀式。</h1> <h1> 喀什古城景區與居民生活區融為一體,是我國少有的特色迷宮式城市街區和生土建筑群。</h1> <h1> 漫步喀什古城,無論訪縱橫交錯、曲徑通幽的街巷,賞層疊錯落、古樸美觀的民居,尋找維吾爾族建筑智慧的結晶。</h1> <h1> 古城的街巷縱橫交錯猶如一個巨大的迷宮,而走進每個街巷當中,主人家的木門、窗戶和磚雕也好像是一幅油畫一樣。一步一景,滿足我們的好奇心。</h1> <h1> 古城里的空中花園,成了網紅打卡點,紛紛到此照片留念。</h1> <h1><br></h1> <h1> 在喀什古城里走走停停,古城里的顏色猶如萬花筒一般,有藍色、紫色、黃色,正如艾德萊斯綢一般繽紛絢麗。墻下陳列雕花的箱子,看樣子有些年代了吧!</h1> <h1> 古城里的巡演</h1> <h1> 古城里的茶樓</h1> <h1> 維吾爾族的大爺,大媽。</h1> <h1> 維吾爾族的生活用品。</h1> <h1> 新疆規模最大的清真寺位于喀什市的艾提尕爾廣場西側,始建于1442年,南北長140米,東西寬120米,占地總面積為1.68萬平方米,分為“正殿”“外殿”“教經堂”“院落”“拱拜孜”“宣禮塔”和“大門”等七部分。艾提尕爾清真寺是一個有著濃郁民族風格和宗教色彩的古建筑群,是維吾爾族古建筑藝術的典范,成為喀什古城的地方象征而名揚中外。</h1> <h1> 買買提的老房子,是一座有著300多年歷史的優秀民居,極具維吾爾族地域特色,堪稱維吾爾建筑精粹。</h1> <h1> 院內有廚房、臥室、糧倉、衣帽間、布匹間、地毯間等20余間,室內陳設雖舊猶新,功能聰慧,民間的匠心設計讓人嘆為觀止。房間高低錯落、滲透交融、各具特色,區域劃分細化了生活空間的功能分區,同時形成從戶外到室內的多層空間過渡,豐富了空間層次,滄桑懷舊,喀什僅有,是聆聽喀什歷史和拍照打卡的絕佳場所。</h1> <h1> 臥室</h1> <h1> 廚房,庫房。</h1> <h1> 放農具的庫房</h1> <h1> 視頻</h1> <h1> 香妃園坐落在喀什市東郊5千米的浩罕村,系自治區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陵墓始建于1640年,這是一座典型的伊斯蘭古建筑群,也是伊斯蘭教圣裔的陵墓,占地2公頃。在乾隆皇帝的40多個后妃中,有一位維吾爾族女子,她就是聞名遐邇的香妃。</h1> <h1> 香妃墓高大的門樓和四周門墻表面鑲有以綠色為主的彩色琉璃磚,具有濃郁的維吾爾族傳統特色。傳說,埋葬在這里的霍加后裔中,有一個叫伊帕爾汗的維吾爾族女子,是乾隆皇帝的愛妃,由于她身上有一股常有的沙棗花香,人們便稱她為"香妃"。香妃死后由其嫂蘇德香將其尸體護送回喀什,并葬于阿帕霍加墓內,因而人們又將這座陵墓稱做香妃墓"。不過據考證,香妃并沒有葬在這里,她確切的葬地是在河北遵化清東陵的裕妃園寢。香妃墓就像一座富麗堂皇的宮殿,高40米,由門樓、小清真寺、大清真寺、教經堂和主墓室5部分組成。陵墓高大寬敞的廳堂里,筑有半人高的平臺,依次是香妃家族五代72人大小58座墓冢。香妃的墓冢設在平臺的東北角,墓冢前用維吾爾文、漢文寫著她的名字。墓冢都用藍色玻璃磚包砌,上面再覆蓋各種圖案的花布,既表示對死者的尊敬,又有保護墓冢的作用。陵墓左邊,建有大小兩座精致的伊斯蘭教清真寺。陵墓后面,還有一大片墳墓,十分壯觀。</h1> <h1> 香妃深受恩寵,乾隆皇帝為了安慰她的思鄉之情,在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為她建造了寶月樓。寶月樓,還原了香妃與乾隆皇帝真實的宮廷生活。在建筑風格上,追求“中原和西域合璧的多元文化”風格。寶月樓從冊封大典、正殿、偏殿、書房、畫廊、婚房等不同場景中,可以感受到乾隆皇帝對維吾爾族習俗的尊重和對邊疆穩定的高度重視。</h1> <h1> 上圖是香妃和侍從。下圖是香妃的父母和侍從。</h1> <h1> 新疆地域太大了,飛機,汽車,火車整整跑了15天,經歷了意想不到的艱辛。在旅途的第5天,我先生發高燒了,去特克斯縣城人民醫院就醫確診首陽,爾后又有多人中招,將所帶各種藥品包括P藥用上,并在當地購買抗病毒藥品,有效控制了病情,基本上沒有影響行程。在此謝謝大家的寬容和幫助。</h1><h1> 沒想到在返程的最后節點又遭受磨難。在上海出發的前兩天,春秋航空短信告知5日喀什—蘭州的航班取消,經過交涉大家同意延遲一天返滬。結果在6日清晨又收到了航空公司的短信,12點多起飛的航班延后到3點多。而就在我們準備退房時,航空公司短信又來了,將航班延遲到8點多,而且后繼的中轉航班尚待確定。航空公司賣出票了,合同就成立了,就要履行契約,這樣反復取消航班,又不好好安排乘客,是不是太不應該了吧!在外漂泊半個月,又處于陽后的恢復期,無奈只能一部分人高價買東航當天回上海的機票,買不到直航的另一部分人只能飛南京再乘高鐵晚4個小時到上海。曲曲折折總算是大家都平平安安回來了。</h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启东市|
德格县|
宝兴县|
花莲市|
姚安县|
东丽区|
如皋市|
中江县|
阿拉尔市|
基隆市|
蛟河市|
黄冈市|
保康县|
环江|
平陆县|
莆田市|
南溪县|
贵州省|
常州市|
屏东市|
理塘县|
淮滨县|
平潭县|
永济市|
安康市|
景洪市|
凤山县|
咸丰县|
诸暨市|
尚义县|
陇南市|
阿坝县|
凭祥市|
集安市|
牟定县|
汤阴县|
勃利县|
武安市|
乡城县|
永吉县|
六枝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