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絲絲的雨滴,輕輕地敲著窗沿,哪雨絲如同一條孤線緩緩落下,而我的思緒也慢慢地打開。這不,馬上要到端午節了么,想到小時候過"端午"的一些趣事,想到母親慈祥的笑容,心中的那股甜絲絲的感覺"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是在煙雨的江南(江蘇江陰的祝塘)小時候放暑假時,伯伯帶我回老家,要乘"綠皮"火車到無錫,再乘小客輪經運河才能到達家鄉"祝塘"有一年正逢端午節前悉,伯伯要帶我回鄉下,我特別開心,因為又一次可"放飛自我啦"那么家鄉的"端午節",在我童年的記憶里又是怎么過的呢…?</p> <p class="ql-block"> 現在想起來,真得是會感到特別的溫馨,嬸嬸在"端午節"前幾日,會囑咐堂哥去河里采集包粽子所需的蘆葉,嬸嬸準備了糯米,在身家的院子里包"粽子",家鄉的"粽子"與我們現在吃到的"粽子“有點不一樣,它包的特別的大,沒有現在包的那么"考究"。吃的時候是切開來吃的(有肉粽與赤豆兩種)小時候吃粽子覺得特別的香……。</p> <p class="ql-block"> 童年時,孩子們在"端午"前后,還有一件特別高興的事,那就是孩子們的勃子上會掛一個裝蛋的"蛋絡子",(把煮熟的雞蛋,放在網格狀的蛋絡子里面)其實煮蛋到花不了多少功夫,關健是掛蛋的網袋是母親挑了五彩的絲線親手編織的。記憶中也不一定是端午節吧?好像是在立夏前后。</p> <p class="ql-block"> 吃好早飯,母親讓我們在勃子上,掛上她親手用彩色絲線編織成的,如同一個網格狀的彩色"蛋絡子"孩子們就飛奔出去玩了。什么時候想吃,就把網絡袋打開,把里面的蛋拿出來就吃,而我的兩個妹妹卻啥不得吃,一直要掛好久,好久,才舍得吃,這就是我對"端午"的一點美好的記憶吧,現在回想起來就會特別思念母親,母親慈祥的笑容,及她特別純真的善待孩子的樣子…。</p> <p class="ql-block"> 后來,長大了,才知道端午有三習俗,一是賽龍舟,二是包粽子,三是配帶香囊和五彩繩。還有在書中讀到的"端午節"的由來,那是為了紀念屈原吧,我們也曾在書中讀到許多屈原所寫之文。讀到他許多憂國憂民的愛國的詩篇,如有名《離騷》等。知道屈原是個爰國的詩人,不屈的大夫。他的一身寫下了許多優秀的詩篇。今天我們紀念屈原,就是希望把屈原的那種愛國主義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一代一代的人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斗……。</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水富县|
集贤县|
津市市|
张家界市|
漾濞|
石渠县|
青田县|
莱州市|
名山县|
陆良县|
嘉义市|
枣强县|
溧水县|
集安市|
勃利县|
汤原县|
肃北|
宁陕县|
共和县|
申扎县|
裕民县|
额敏县|
梁河县|
西乡县|
武胜县|
南雄市|
即墨市|
无锡市|
夏河县|
江安县|
峡江县|
深州市|
宜君县|
监利县|
湖口县|
秦皇岛市|
西盟|
竹溪县|
平谷区|
大邑县|
南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