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月滿餅圓(原創)

海邊螺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都說老年人聊天總愛回憶,我想,那是因為他們經歷的滄桑變遷多,遇到的世態人事多的緣故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的母親也是這樣,隨著年齡老邁,她聊起家常絮絮叨叨,雖然當下的瑣事記不太清,但往年舊事記憶猶新,說起來頭頭是道,甚至有些事情的細節記得也很清楚,正詫異間,一位醫生朋友提醒我留意“記遠不記近”,我才明白,這是老人開始有阿爾斯海默的跡象了。此后但凡母親再絮叨再說“車轱轆”話都要格外耐心,有時還引出話題讓她盡興回憶,并用錄音筆錄下,以備將來整理,總之一句話,只要老人開心就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親30年代人,出生在魯西南一個中醫世家,年幼時讀過私塾,小學中學學業優異,學校發榜公布成績總是排名靠前,她也是新中國首批高考考入華東師大的高材生。她廣學博識,年輕時在上海公安分院當過老師,中年后在廣東做過國安,在四川干過政法。她一生不卑不亢,愛我所愛,行我所行,以她的學識、聰慧、善良、深沉、慈愛深深地影響著我們。年過七旬后,老人家沒事總愛寫寫東西,晚年還撰寫了兩本自傳體作品,滿紙都是懷念。</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一年又到中秋,母親的話語依然是老家的那些往事。我知道,除過年之外,北方最大的節日莫過中秋佳節。我還知道,每年老家中秋節的月餅和院子里石榴樹的果實是她童年時光的鮮明記憶,因為,這些都是她反復多次敘事過的故事,我們再耳熟不過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以下是母親曾經的口述整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自打懂事起,每年的中秋,家里人來人往的,除了親友相聚,孩子們的最大快樂就是分食月餅了。 由于我家是個三代祖傳的中醫世家,父親排行老大,每逢中秋,過去曾被醫治過的患者和家人便借節感恩,紛紛攜帶禮品親買親送上門走動,以表謝意。我還記得,時任本縣郵政局的局長必定是年年來送的,那是因為他女兒阿蘭是我的同學、好友。阿蘭姊妹7個,有個頭疼腦熱的總免不了找我父親診治。加上局里又是個清水衙門,員工有了疾病,父親也會極力關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于是,那幾天家里收到中秋大禮最多也莫過于月餅了,都是受過惠澤的遠近八鄉、街坊鄰居的表達,什么五仁月餅、青紅絲月餅、豆沙月餅、棗泥月餅等等,它們在案幾上由大到小往上摞成塔型,更多的是10 個一組用紅紙扎裹著,一封一封的碼放在堂房大籮柜里,足有兩三百斤。 那時,老宅子里老老少少計有10口人,面對送來的這么些月餅,總是由我二叔主持分配,其中一部分照例要轉送給我奶奶的娘家,我的大姑、二姑的婆家,及母親的娘家和二嬸的娘家。余下的則按人頭來分,每年中秋節我都能分到十來斤的樣子。 大概是家人嫌送來的月餅多太甜太油膩,于是我母親和二嬸還要按照自家人的口味,特意制作一些棗泥月餅。只見倆妯娌忙呼著煮一鍋紅棗,剝了皮兒,經細鐵篩擠壓除渣后,放上些許紅白糖、豬油和瓜子、杏仁、核桃等揉拌成餡,另用油和著面粉揉出千層面團,包上餡后在經壓模成型,再放到鍋里反復烘烤,棗泥月餅特有的香氣就出來了,直惹得我們一幫小孩子們往灶房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8px;">最讓我難忘的是,每年中秋的頭天夜晚,父親和我二叔必定要宴請一次家境不濟的左右鄰舍,十來個人坐滿一桌,有十多個菜和一大盤月餅和咧嘴掰開的紅石榴,大家有說有笑,十分熱鬧。也只有這時,平時忙于生計總一臉嚴肅的父親才見笑容,甚至開起老嫂子們的玩笑來,我們這幫孩子就象被傳染似的一時快樂無比,滿院子里充滿了歡笑聲。長大后我才明白,平日生活的艱辛如何壓抑著一家之主的父親,一向樂善好施的父親、二叔為什么在街坊鄰里有這么好的口碑。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八月十五這晚,堂屋里的案幾上燃著香,擺放著四大盤塔型月餅,母親和二嬸也必定要跪拜“月姥娘”祈求保佑的,我和堂弟堂妹們有時也被叫去跪拜。擅做烹飪的二叔則特意買回十幾只童子雞親下廚房作成燒雞,還做了油炸肘子和四喜丸子,以及不知名的藥膳,接著他兄弟倆便自顧自地飲酒吃菜,吃菜飲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唉,辛苦操持一年,兩兄弟也忒不容易。那時我還小,望著如洗的天空和又圓又亮的明月,更多的是尋找婀娜多姿的嫦娥和玉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中秋之夜,各人分得的月餅各人處置,有的東藏西藏舍不得吃,有的分送給這個分送給那個幾下沒了。分給媽媽的,見她送給了大姨、舅舅及其孩子們。分給我的那十來斤月餅,吃不完,有時可以放一個冬天。不過,我總是要留給母親一些,有時也會分給最要好的女同學品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光陰易逝,日月如梭,轉眼又到了八月中秋,又是月圓時。在媽媽絮絮叨叨里的陳年舊事,中秋佳節已成了她思緒萬千的時刻,天上的明月和盤中的月餅成了我的母親照看家鄉、追憶親人音容笑貌的一面面圓鏡。</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母親先后完成了兩部回憶錄, 滿懷深情地敘寫了自己一生的經歷與情感,寫得真實而又生動,充分顯現了老人的胸臆與才情,有些片段曾在家鄉菏澤的《牡丹晚報》上發表, 深愛讀者喜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今,媽媽已經不在了,再也聽不到她老人家“又要開講”了,但通過她老人家的回憶錄和當年聊天記錄的整理,還可以回放出一次次母子閑談慢聊的溫馨場景和畫面,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她無憂童年的依然美好,分享她孩提時代歡樂時光的依然存在,羨慕她作為獨生女父親母親的疼愛依然圍繞,體會她父輩兄弟的情分和堂弟堂妹的情義依然保持,感嘆她年少時小伙伴的友情依然難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中秋的月餅,故鄉的印跡。當我過了花甲之年后也終于理解終于明白了自己的媽媽,她老人家晚年多次講述的故鄉中,是當年她母親的一鍋棗花饃饃,父親的一桌家鄉味道的飯菜,兒時的玩伴和院子里的老樹、黃狗、蘆花公雞,還有逝去歲月里水洼街老宅里曾升起的炊煙,構成了她整個童年的繽紛記憶,更是家鄉的文化基因造就了她的性格,正所謂一方水土養育一方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今天,那充盈在媽媽記憶里揮之不去的東西再寫出來,讓人好像有些惆悵或者說是感傷,但,記住鄉愁,就是記住我們的根吧。</span></p> <p class="ql-block">撰文/海邊螺</p><p class="ql-block">攝影/海邊螺</p><p class="ql-block">動圖/網絡</p><p class="ql-block">背景音樂/美篇</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子王旗| 汝州市| 东山县| 吉首市| 洛隆县| 灵山县| 察哈| 黄浦区| 海安县| 班玛县| 平罗县| 河北省| 灵武市| 扶风县| 江门市| 东山县| 合阳县| 宾川县| 安阳市| 濮阳市| 苏州市| 固原市| 舟山市| 伽师县| 安仁县| 涞源县| 渝北区| 托克托县| 景洪市| 海阳市| 轮台县| 泰兴市| 广元市| 翼城县| 孝感市| 西盟| 麻城市| 拉萨市| 崇文区| 洛阳市| 通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