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坐著游輪在漓江上漂了四個小時,終于到陽朔了。一下船,哇,哪哪都是人。排隊坐個電瓶車,差點沒擠暈。陽朔很小,就那么兩條主要干道,城鎮規劃還是有點亂,對比12年前,好像沒啥發展。唯一讓我們震撼的就是《千古情》和《印象劉三姐》的劇場,容納量夠大,里面的建筑也很有特色。</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們租了四輛電動車,沿著遇龍河騎行,欣賞自然的田園風光。路過月亮山,從不同的角度看,月亮的形狀也不一樣。</p> <p class="ql-block"> 晚飯吃當地招牌菜——啤酒魚,配上漓江啤酒,真爽!</p> <p class="ql-block"> 晚飯后趕往劇場觀看《桂林千古情》。如果你想深刻的了解一座城市的文化和歷史,那就去看一場當地的千古情演出。“給我一天,還你千年”,號稱一生必看一次的演出,千古情演藝在國內擁有響當當的名號。根據當地城市的文化和歷史改編,通過多個劇情講述這座城市不同時期的歷史、神話以及愛情故事,可以說每一臺“千古情”都是一個城市的文化傳奇,觀后讓人回味無窮。</p><p class="ql-block"> 桂林千古情用獨特的導演手法、全新的表現形式,彰顯宋城品質、國際水平。全劇分為《遠古的呼喚》《大地飛歌》《米粉傳情》《靖江王府》《劉三姐》等場,金戈鐵馬,美女如云,再現了一段三生三世的桂林絕戀。演出運用先進的聲、光、電等高科技手段和舞臺機械,在水陸空三維立體空間,唱響了八桂大地穿越時空的真善美傳奇,將掩藏在八百里漓江山水下的八桂文化帶入大家的視野。</p> <p class="ql-block"> 我們這座位還真不是一般的好啊??</p> <p class="ql-block">序:《遠古的呼喚》</p><p class="ql-block"> 在距今3萬年至7000年前,古人類就已在漓江沿岸的寶積巖、甑皮巖等溶洞制陶狩獵,孕育出無比燦爛的史前文明。精彩的表演讓我們穿越歷史的煙云,聆聽那來自遠古的呼喚。</p> <p class="ql-block">第一幕:《大地飛歌》</p><p class="ql-block"> 桂林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壯族、瑤族、侗族、苗族、彝族等少數民族在這里和睦相處,流傳下許多優美的舞蹈,動聽的歌謠。</p><p class="ql-block"> 每年的三月三,是廣西地區盛大的歌圩日,少數民族同胞相聚在桂林陽朔,用歡快的旋律、輕盈的舞姿表達對愛情、對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向往。</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桂林米粉》</p><p class="ql-block"> 聚光燈打開的那一刻,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已經站在舞臺的一側,開始給觀眾展示桂林米粉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故事背景為公元221年,泰始皇統一中原后,揮師五十萬南征百越,為盡快打通運兵輸糧的通道,秦始皇命眾將士開挖靈渠,實現了七分入湘三分入漓的偉大壯舉,溝通了湘江、珠江和漓江的交通,將先進的中原文化送到了整個嶺南,助秦始皇完成了中國歷史上的統一偉業。</p><p class="ql-block"> 老人叫做秦英嫂,她的兒子石頭被秦始皇召集去修靈渠,在修建靈渠時,大批士兵水土不服、瘟疫橫行,特別思念家鄉的面。饑寒交迫,日夜操勞的石頭心心念念的都是千里之外的母親做的米粉,而秦英嫂心心念念的也是自己的兒子。所以,秦英嫂不遠萬里趕往前線。她就地取材,用米磨面做成了米粉讓兒子和士兵食用。秦英嫂把愛與牽掛都放在做出了的米粉上,本以為可以放下牽掛歸家,卻目睹了兒子與士兵們被殺害。秦英嫂聲嘶力竭的哭喊聲牽動著多少現場觀眾的心。</p><p class="ql-block"> 秦英嫂說后來這個面被稱為桂林米粉,并大聲喊出“上米粉”,千萬條桂林米粉迎著燈光從觀眾頭頂上緩緩降落,一排排一節節鋪滿了整了劇場,何其壯觀!而特技演員利用威亞上天入地,再現了當年開鑿靈渠的艱險與秦軍的無畏,數十米高、3000噸的洪水瞬間傾瀉而下,更讓我們無比震撼。</p> <p class="ql-block">第四幕:《劉三姐》 </p><p class="ql-block"> 陽朔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漓江兩岸的美景:這里有興坪古鎮的黃布倒影,有神秘的銀子巖、秀美的月亮山,還有那千年古榕樹。你聽,劉三姐的歌聲依舊在十里畫廊的遇龍河畔回響。她是月光下聽風輕吟的百靈鳥,有著出口成歌的本領,她那優美的歌聲遍布山崗,讓鮮花為之綻放,讓云霞為之駐留……</p> <p class="ql-block">第三幕:《靖江王府》</p><p class="ql-block"> “桂林山水甲天下,閱盡王府知桂林。”公元1370年,為了鞏固明王朝的統治,明太祖朱元璋在桂林分封靖江王。在歷代靖江王的治理下,桂林成為南通海域、北達中原的西南重鎮,迎來了商賈云集、萬方輻輳的繁榮景象。這一天,靖江王府落成,各友好鄰邦紛紛前來祝賀。</p> <p class="ql-block"> 整場演出,史詩般演繹了桂林的歷史,讓觀眾們時而寄情于桂林山水的秀美壯麗,時而游弋于靈渠洪水的驚濤駭浪,時而沉浸在劉三姐的山歌對唱,身心馳騁在桂林浩瀚壯闊的歷史長卷,從視覺、聽覺、情感等方面感受著靈與肉、血與淚、生與死、愛與情的震撼,組合出一部八桂大地的旅游演藝大片。</p> <p class="ql-block"> 回到酒店,豬豬羽還在研究她的拼圖。</p> <p class="ql-block"> 陽朔最期待的就是竹筏漂流了!曾經坐著小小竹排,晃晃悠悠地蕩漾在遇龍河上,河底水草搖晃的樣子清晰可見,岸邊一簇一簇的鳳尾竹搖曳多姿。藍天白云,青山綠樹,來往竹排,在水面上也織就了一幅絕美的畫卷。特別是雙人竹排還可以沖壩,很刺激,以至于這么多年過去,依舊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而這次,我們人多,有老有小,只能坐多人竹排,漂流的線段也偏下游,景色一般。加之這幾天下大雨,水都是混濁暗黃的,真的是一點美感都沒有了,實在是掃興。全程最開心的當屬豬豬羽了,她不為觀景而來,只為玩水,水槍噴得不亦樂乎。</p> <p class="ql-block"> 瞧,這就是遇龍河的絕佳漂流地段,真的是“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兩岸走”啊!</p> <p class="ql-block"> 《印象劉三姐》劇場里的建筑挺有特色的,而且店鋪不多,沒有千古情般熙熙攘攘。我們到的時候才七點,天還沒黑,所以走走逛逛還是很舒服的。</p> <p class="ql-block"> 這道長長的手工竹編長廊已經成為陽朔新的打卡地,白天夜晚都各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 《印象劉三姐》由著名導演張藝謀于2003年創作,以漓江兩公里水域為舞臺,后面十二座山峰為背景。是世界上第一臺山水實景演出,一場視聽盛宴!</p><p class="ql-block"> 依托山水的支撐和浸潤,用自然空間展示民族文化,其實是一群人真實生活的再現。現場視覺感受是唯美的,不同的色彩講述不同的主題。好多人吐槽說沒有文化都看不懂《印象劉三姐》。其實不要想著看懂她而去看她,我們要用欣賞藝術的眼光去觀摩,這樣你才能融入到自然中,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才會覺得物有所值。</p> <p class="ql-block"> 演出分為6個色彩篇章:1、序幕;2、紅色印象??山歌捕魚;3、綠色印象??侗族大歌;4、金色印象??漓江漁火;5、藍色印象??沐浴婚嫁;6、銀色印??銀鉻文化</p> <p class="ql-block"> 人生若只如初見,第一次永遠是最難忘最震撼的,附十二年前的觀后感:</p><p class="ql-block"> 晚上觀看《印象·劉三姐》的演出,等候、檢票,隨著熙熙攘攘的人群,渾渾噩噩地向前涌,從劇場大門到演出地點走了很長的路。好不容易找到位子坐,周圍混沌一片,看不真切,只感覺人頭攢動,一撥一撥的人不斷地涌進來。劉三姐是美麗的壯族歌仙,這場演出,張藝謀構思醞釀了五年,是全新概念的山水實景表演。因為從未見識過,所以無法想象,眼睛毫無目的地游離著,但卻無法抑制心中美好的憧憬。所以,當燈光亮起來時,強烈的視覺沖擊所帶來的心靈震撼使全場陷入寂靜之中,繼而爆發出一陣陣驚呼。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真真切切地在眼前,仿佛觸手可及,太壯觀了!動感、清幽的山峰靜謐地倒映在光滑的水面,靈秀的少女翩然起舞,似乎感染了翠綠的鳳尾竹,竹葉輕吟,帶著夏日江水的淡香,化作溫柔的晚風,沁人心脾。壯族、瑤族、苗族等民族,600多名技藝精湛的演員,絢麗多彩的民族服裝,人與自然,天人合一;民族與現代,完美融合。燈光煙霧效果爐火純青的運用,民風民俗別具匠心的藝術性滲透,淋漓盡致地展現了陽朔風光、人文的精華,如詩、如夢,神秘、艷美。一場令人嘆為觀止的表演,一場水上的視覺盛宴。《印象·劉三姐》,一見而難忘。(2011年10月)</p><p class="ql-block"> </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吉首市|
库伦旗|
慈利县|
邢台县|
滨州市|
平塘县|
米林县|
清新县|
普宁市|
普定县|
桦川县|
洛浦县|
庆云县|
七台河市|
黎川县|
井冈山市|
襄垣县|
双辽市|
珠海市|
惠东县|
怀集县|
星座|
宝丰县|
道孚县|
邓州市|
双柏县|
康定县|
洪雅县|
孟连|
合水县|
金堂县|
临湘市|
济宁市|
巴南区|
许昌市|
盐津县|
韶山市|
宜春市|
辉南县|
宁南县|
西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