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遠去了的故鄉 第七章</div><br><h1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ed2308">薄命的紅顏</font></h1><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第五集 厄運,只因“紅顏禍水”</b></div> <h5><b>作者 蒙進益,誦讀 寧靜</b></h5> <h3 style="text-align: left;"> “慟哭六軍俱縞素, 沖冠一怒為紅顏”。由于 歷史故事中眾多英雄好漢因<b style="font-size: 17px;">紅顏</b><span style="font-size: 17px;">掉烏紗、失江山、頭落地。因此便有了“紅顏禍水”之說。公允、對錯?古往今來可能沒人能定論,本文也不便去理論。本集故事便集中在岳父身上——娶了岳母之后的命運。</span></h3><div> 當年岳父娶了岳母,命運便發生了重大逆轉。記得兩年前的2021年,為籌劃本作<font color="#39b54a">(薄命的紅顏)</font><font color="#333333">時</font>,我及夫人特地去拜訪了健在的岳父岳母生前一些好友、同事<font color="#39b54a">(注1)</font><font color="#333333">。</font>前輩們共同的惋惜就是:當年岳父如果不是娶了<font color="#333333">岳母、岳母</font>不是嫁了岳父,二人后來就都不會那樣命運多舛,人生坎坷......。<br> </div><div> 原因?下面我們就來看看究竟<font color="#39b54a">(岳母見前第四集“薄命,只因錯嫁了男人”)</font><font color="#333333">,首先,再簡要回顧一下前幾集中岳父岳母的相關介紹。</font></div><div> 岳父,祖籍四川省武勝縣,老家武勝華封場。其父母育有兩男一女,姐姐曾任武勝華封小學校長,后隨夫<font color="#39b54a">(某國企工程師)</font>去了重慶;弟弟兒時夭折;早年的岳父因不滿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出走離家,后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并就讀“二野”軍政大學<font color="#39b54a">(注2)</font>,畢業后在部隊長期從事文秘工作,轉業回鄉當了一名小學教師。 </div> 岳母<font color="#39b54a">(回見第一集“少女,才貌雙馨”),</font>簡而言之歸總:美女加才女。豆蔻年華時追求者無數,且盡是當地一些有頭有面的人物<font color="#39b54a">(見第二集“那些錯過了的富貴榮華”)</font>。可婚姻如八卦,可能、不可能誰也說不準。或“有心栽花花不開”,或“ 無心插柳柳成蔭“。岳母,眾多的追求者——帥哥、官員、富商,一個也沒瞧上。偏偏將偶遇中相識的相貌平平的小學教員——岳父選作了“如意”郎君。<br> 岳父岳母結合的消息一經爆料,正如前面所述:油鍋中撒進了鹽巴——炸開了鍋。特大新聞,社會轟動。熟人震驚,街談巷議,有人嘆息,有人惋惜,人人百思不得解。那些岳母的追求者猶如冬日一瓢冷水,從頭涼到了腳尖。其中個別人更如五雷轟頂,絕不愿接受這一“殘酷”現實,立即做出了寧要玉碎不要瓦全的舉動,明里暗里干起了“撤橋”行動。針對岳母,他們便循循善誘,先禮后兵;對其岳父則火力全開,萬炮齊轟——<br> 1、找證據,促婚變。當其了解到岳父先前曾有過婚史,于是,便專人對岳母進行規勸、“開導”。<br> 2、精心設計,請君入甕。岳父轉業回鄉后當上了一名小學教師,從當時的情況看,全縣范圍內岳父是小學教師中學歷最高<font color="#39b54a">(二野軍大)</font>、工資級別最高的一個。也正由于此,平日里的岳父比其他教師多了一些優越感,其為人清高、自大、狂妄,加之軍人個性,說話做事常直來直去,且口無遮攔,閑時聊天總喜歡關心“大事”,針砭時弊,打抱不平。于是,那些情敵便對癥下藥,巧設圈套,請君入甕。<br> 比如,在一次大型教師形勢教育大會上,領導<font color="#39b54a">(情敵)</font>特地安排岳父發言。想一想,作為岳父這種性格,對眼下<font color="#39b54a">(50年代后期)</font>的客觀現實,他不講嗎?雖說岳父是一個見多識廣的文化人,但畢竟站在一個小學教員的角度上不可能洞察得了未來社會形勢的發展。因此,在運動中他的發言便成了他的罪狀,再加之平日里的一些只言片語,他便成了被批斗的對象,并定性為XX份子。職業也由公辦教師變成民辦教師再后來被開除教師隊伍,下放到了農村進行勞動改造。其城鎮戶口也同時被取消<font color="#39b54a">(那個年代城鄉差別很大,城市戶口柴米油鹽肉等都由國家供應)</font>。<br> 被開除教師隊伍后的岳父,起初還滿不在乎,也沒去農村勞動改造。憑著血氣方剛,憑著轉業軍人身份、“二野”軍大畢業生的牌子及戰友關系去了新疆,并在鐵路上找了一份工作,由于工作能力強,文化水平高,加之老首長及戰友們的關照,很快便被擬定為提拔對象,調查函不日便發到了當地。可,地方的回函是:XX份子,正在勞動改造,請速遣返<font color="#39b54a">(大意)</font>。哦豁!偷雞不成蝕把米,干沒提成,鐵路上的工作也丟了,人也被被遣送回來了。<br><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農民苦,農民累。上世紀80年代前,由于農村窮,農民的生活的確很苦,遇天災人禍更是時常餓肚皮。下面僅就個人的農村經歷談談“農活”方面農民的苦與累。改革開放前,中國農村絕大數都還處于傳統的農耕時代,科學技術落后,沒有今天的農業機械化,干農活全靠農民肩扛背磨。且農活雜亂無章,工種隨季節變化而變化。因此,要當好一個農民,就要從牙牙學語、蹣跚學步起學習農活,要樣樣會、多面手、全掛子。比如耕地播種,除草施肥,犁田打耙,栽秧打谷,等等,等等。同時,農活多數是重體力、高強度勞動,既臟又累,“雙搶”<font color="#39b54a">(播種、收割)</font>季節,還不分白天黑夜都在地里干,泥人一個、臭汗一身是家常便飯。一個農民必須要占幾“得” ——吃得<font color="#39b54a">(五谷雜糧、各種菜蔬、饑荒年成的野菜、草根、樹皮之類)</font><font color="#333333">、</font>餓得、累得、熱得、冷得、受得蚊蟲叮咬。 由于生產力水平低下,技術落后,因此,雖然勞動強度大,但效益卻極低,一年365天,天天風里來雨里去,早出晚歸,一天十多小時的勞作,那怕是三九嚴寒、盛夏酷暑。因為集體所有制<font color="#39b54a">(改革開放前農村實行的是集體所有制)</font>農民是按工分分口糧,按出勤記工分。一般一個全勞力滿勤一天10分,半勞力3-7分不等。為了全家老小吃飯,農民必須多掙工分。當然,除了自覺出勤之外,生產隊也還有許多硬性條款強制出勤,特殊情況必須向生產隊干部請假,否則,曠工將被扣工分,甚至挨批斗。<div> 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需要這樣,可想由街娃長大、對農活一竅不通且正在勞動改造的岳父在農村的日子該有多苦?多難?<font color="#39b54a">(單就農活一項就會讓城里長大的岳父叫苦不迭,何況苦與難還來自更多的方面)</font><font color="#333333">。</font><br><br> 岳父下放的地方是老家的華封鄉四大隊<font color="#39b54a">(現在的鄉鎮、村、組那時叫公社、大隊、生產隊)</font>,所在的生產隊是遠近聞名的向家溝,向家溝的村民除少數幾家外姓其余都姓向。溝里坡陡溝深,田少土多,正常年份每人每年能分稻谷幾十斤,全年主糧是玉米、紅苕和豆類,此地離場鎮較遠。岳父初來時住在一個同姓的農民家中,后來,生產隊的一個五保戶死了,便搬進了五保戶住過的房子。五保戶單家獨戶,位于兩個生產大隊交界處,離溝口不遠,房子土墻草屋,約二十多個平米。房后是山梁,山梁下有一個土井,岳父吃水就用臉盆去土井中取水,洗衣便在溝中的水田里。<br><br> 岳父在此一住就是近二十年。作為后話,在這窮鄉僻壤之地,岳父既經歷了幾度生死,也躲過了數次劫難。比如:由于生產隊窮,災荒年成大多數家庭都常常吃了上頓沒下頓,岳父即便家里給點救濟<font color="#39b54a">(兒女隨母,城市戶口吃供應糧)</font>,也常因外出勞動時被“盜賊”拿走了;由于坡陡溝深,小道羊腸,勞動時經常被絆倒摔傷;由于土多田少,缺乏蓋房用的稻草,加之外村一些不懂事的小孩常在山梁上向下扔石塊泥土,因此,房頂總是大洞小眼,下雨天屋內屋外一個樣;有一次,岳母去看望岳父,恰好當晚下暴雨,床后面的土墻因雨水浸泡倒了,好在方向朝外,要不然后果不難想象,我也可能沒有今日這部讀者喜歡的作品<font color="#39b54a">(其實,后來我與夫人的結合正是岳父大難之后擇人標準的體現)</font>。由于地處偏遠和后鄉人的純樸,因此,岳父在每次批斗會上都能比較順利過關,被特地送去參加“觸及靈魂”的批斗大會基本上沒發生。</div> <h3><p><font color="#39b54a">注1:兩部紀實文學《薄命的紅顏》《守望愛情的女人》主體內容都是<b>上世紀50、60年代</b>發生的真人真事。寫作時為了“真”,還特地專門去走訪、拜訪了事件的經歷者、見證者、知情者。因此,作品較好地還原了那個時代、事件、人物。當然,遵循網絡規定,作品也避開或繞開了一些特殊事件與話題。</font></p><div><font color="#39b54a"><br></font></div><p><font color="#39b54a">注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歷史沿革:1948年3月,豫陜鄂軍政大學在河南省魯山縣城建立。1948年8月,更名為中原軍區軍政大學。1948年10月下旬,鄭州解放后,中原軍政大學遷到鄭州。1949年5月4日,中原軍區軍政大學進駐南京孝陵衛(現址為:南京理工大學),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軍軍事政治大學,1949年10月,第二野戰軍進軍大西南,軍政大學隨之西遷,1950年1月軍政大學機關抵達重慶,更名為西南軍區軍政大學(西南軍政大學)。1953年,西南軍區軍政大學調遷哈爾濱,以該校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史稱“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院長。......(查證于百度,有刪減)</font></p></h3> 作者、誦讀簡介: <h5><b>寧靜(蔣靜):獨立自媒體人, 地方文化傳播者,武勝縣上善新媒體文化研究協會會員 。</b></h5>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第五集完,待看第六集)</h3>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五莲县|
沈丘县|
岐山县|
永城市|
甘德县|
黔西|
新巴尔虎右旗|
将乐县|
通化县|
长宁县|
太仓市|
宣化县|
宜宾市|
桂平市|
木兰县|
凤翔县|
伊吾县|
广灵县|
崇仁县|
罗定市|
博兴县|
加查县|
中阳县|
丹阳市|
三门峡市|
文山县|
特克斯县|
井冈山市|
张家港市|
怀远县|
封丘县|
内黄县|
遂昌县|
通河县|
津市市|
皮山县|
南江县|
五指山市|
岐山县|
南宁市|
阜阳市|